在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
2、掌握文件的重命名、属性的设置;
3、掌握文件的查找;
4、掌握文件夹选项操作。
5、通过控制面板查看和修改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设置;
6、查看和修改系统基本配置信息。
7、通过用户管理设置,使计算机为多人合用,同时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其它用户的`操作权限;
8、通过对计算机的环境设置,优化计算机的性能,加强用户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病毒应对能力。
二、实验任务
1、查找文件“notepad、exe”,在D盘上以自己的学号为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内建一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将文件“notepad、exe”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下面,属性修改为“只读”,然后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2、显示“我的文档”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扩展名。
3、修改鼠标、显示器、输入法的设置。
4、显示系统硬件配置信息。
5、添加删除程序。
6、添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
7、修改虚拟内存设置,优化计算机性能
三、实验检查内容
1、是否在E区建立以自己学号为名的文件夹
2、是否在学号文件夹中创建名为“记事本”的文件夹
3、是否将“notepad、exe”文件复制到“记事本”文件夹中
4、“notepad、exe”文件的属性是否修改为“只读”
5、是否在桌面上创建“notepad、exe”文件的快捷方式
6、是否显示文件的扩展名
7、修改鼠标处于“正常选择”状态的显示图形
8、修改显示器的分辨率
9、设置CTRL+SHIFT+1为某种中文输入法的热键
10、设置Windows系统在“关闭程序”事件时的声音
11、查找本机CPU的频率
12、写出本机网络适配器的名称
13、添加一个以自己学号为名的用户
14、将虚拟内存设置到D区,最大值为1GB。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2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1103班王帅、王鹏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5、设置输入法。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
(三)Windows附件的使用
1、计算器。打开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计算器查看科学型
2、画图。打开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椭圆填充选定
3、清理磁盘。打开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清理,选择磁盘,确定
4、整理磁盘碎片。打开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碎片整理
五、实验结果。
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和上机,我掌握了包括文件的管理、控制面板的设置、Windows附件的使用等在内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让我对计算机有了初步认识。
六、实验心得
对文件的管理、控制面板的设置、Windows附件的'使用等在内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学习,让我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简单操作有了熟练地掌握,使我对计算机的运用充满好奇与热情,也为我以后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计算机技术,更好的让计算机服务于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在老师辛勤教导下,在我的努力学习下,我一定能够让计算机及其运用技术创造我们更好的明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3
一、实验目的
1、了解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点。
2、学习双绞线、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掌握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与实际使用。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网线。
三、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RJ—45头,细缆,BNC接头,T型头,端接器、同轴电缆、收发器、AUI电缆、双绞线、同轴细缆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剪刀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
1、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
2、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原理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有线通信大多采用铜芯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粗缆与细缆,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等。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相关传输介质所需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信息传输格式,因此,它们也就具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在组建局域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如覆盖范围、应用对象、性能要求、资金情况等)来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相关的网络连接设备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链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目前,计算机网络上用的双绞线有三类(最高传输率为10 Mbps)、五类线(最高传输率为10 0 Mbps)、超五类线和六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250 Mbps)、七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600 Mbps)。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
(二)实验步骤
1、首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2、抽出外套层,可以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到剥线专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慢慢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然后剥掉外套层。
3、排序,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标准将线排序。
4、整理,排序后应尽量将线头拉直理平,然后用压线钳将多余的线头剪掉。
5、插入水晶头,将排序后的'双绞线线头插入部分插入到水晶头中,插入后用力压住双绞线,尽力的将双绞线头向水晶头中推,以保证线头充分的插入水晶头中。
6、压线,经过上述步骤后,只要使用压线钳将线压紧即可。
(三)回答思考题。
1、双绞线、细缆、粗缆三种传输介质各有什么特点
同轴线和双绞线的区别主要是网络拓扑不同,同轴电缆只能是总线型结构,而双绞线则是星型结构。三种介质传输的最大带宽不同,粗缆传输带宽最宽,其次,细缆,最宅的双绞线。不过双绞线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传输距离比细缆和粗缆长。
2、A线序和B线序有何区别若不遵循上述标准,是否所做的网线不可用。
两端的线序相同叫直通线,都遵循568B标准,不同类型设备之间连接使用直通线,如网卡到交换机,网卡到ADSL modem,交换机到路由器等;而一端为568B线序,一端为568A线序的为交叉线,即1—3、2—6调换,用于相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如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交换机与集线器连接等。
不按上述标准,只要保持线序正确,就可以正常使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4
一、实验目的
熟悉应用PHOTOSHOP在图形处理中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按照样张的样子把两张素材文件合并为一个图像文件。
保存文件为、psd (不得合并图层)
样张:
素材:
三、实验环境
实验应用系统及软件:WINDOWNS xP和PHOTOSHOP
硬件环境:
四、实验步骤
1、从桌面上启动PHOTOSHOP
2、应用菜单栏中的“文件”菜单“打开”命令分别打开两个图形文件“城市风、JPG”和“云天、jpg”
3、应用“图象”—“旋转画布”—“水平反转画布”对文件“云天、jpg”进行转换。
4、使用方框工具选中中间图片,使用CTRL+j新建图层、
5、选择新建图层,并选择“魔术棒工具”大致选出“城市风光、jpg”文件中的建筑轮廓,并配合使用SHIFT、ALT键完成精细的选择。
6、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反选”命令选中建筑图片拖动到云天图片中。
7、使用CTRL+T对图片进行自由变换使其符合云天图片大小。
8、保存文件名为xin、psd
五、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着重应用了PHOTOSHOP中的图片反转、图层的建立、图片中的'扣图、图片的自由变换,基本达到了实验目标。
六、总结
实验过程中,开始我不知道如何去除图片中的背景、经过请教摸索终于掌握了其应用方法。个人方面我觉得初次接触PHOTOSHOP很有收获。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5
一、实验名称:
Cisco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
二、实验目的:
(1)掌握Cisco系列路由器操作系统软件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应用;
(2)理解Cisco系列路由器(5种)基本配置方法;
(3)掌握Cisco系列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设置对话状态;
(4)掌握Cisco系列路由器常用命令:任务命令,显示命令,拷贝命令,网络命令,掌握Cisco系列路由器相关(全局,局部,……、)参数配置方法;
三、实验环境:
Cisco 2600 Series Routers,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使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1)命令状态
1、router
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router#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超级用户命令状态router#,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3、router(config)#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router(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
4、router(config—if)#;router(config—line)#;router(config—router)#……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的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
5、设置对话状态
这是一台新路由器开机时自动进入的状态,在特权命令状态使用SETUP命令也可以进入此状态,这时可以通过对话方式对路由器进行设置。
(2)常用命令
1、改变状态命令
进入特权命令状态enable
退出特权命令状态disable
进入设置对话状态setup
进入全局设置状态config terminal
退出全局设置状态end
进入端口设置状态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进入子端口设状态interface type numeber、subinterface[point—to—point|multipoint]
进入线路设置状态line type slotnumber
进入路由设置状态outer protocol
退出局部设置状态exit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网络拓扑结构图如下
2、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配置的部分配置过程
对RouterA进行配置
对RouterB进行配置
3、路由表配置的部分过程
RouterA的路由表配置
RouterC的路由表配置
五、实验结果:
从RouterA ping RouterB
从HostA ping HostB
从Host A1 ping Host B1
从Host C ping Host B1
从2621 ping RouterB
六、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中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路由器、交换机、PC机连接图的设置中,路由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本来正确的结果应该是黑色的连线,但是因为前面端口及设置的错误得到的是红色的连线。另外,PC机的IP配置是最容易的,但是在配置过程中应该仔细,稍稍一点粗心的错误便可能使得IP配置不成功。最后,最难的是路由器的配置。路由器的配置要严格按照思路步骤进行,分清楚普通模式,特权模式,区别如何进入全局模式与局部模式,以及在局部模式下配置s0端口与e0端口。大多数问题通过问老师和同学都得以解决,但是在配置模式下设置静态路由还是不清楚,还有一些命令也不太熟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的创建、并按指定路径、指定文件名保存文件。
2、掌握文档中文字的快速输入并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等格式。
3、掌握文档中段落的分栏、首字下沉、底纹、边框、页眉页脚等的设置方法。
4、掌握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图片及公式的方法、并设置其版式及图片文字说明。
5、掌握规则、非规则表格的设计。
6、掌握使用Word软件对论文、科技文章进行排版。
7、掌握文档中页面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的`设置。
8、掌握分页、分节要点,按不同章节的要求,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
9、掌握正文及三级标题的设置,并自动生成目录(或有修改后同步该目录)。
10、掌握论文封面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单文档图文混排。
2、长文档排版。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后者是各种程序和文件,用于指挥全系统按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
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均指数字计算机,其运算处理的数据,是用离散数字量表示的。而模拟计算机运算处理的数据是用连续模拟量表示的。模拟机和数字机相比较,其速度快、与物理设备接口简单,但精度低、使用困难、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价格昂贵。故模拟机已趋淘汰,仅在要求响应速度快,但精度低的场合尚有应用。把二者优点巧妙结合而构成的混合型计算机,尚有一定的生命力。
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等;软件是计算机的运行程序和相应的文档。计算机系统具有接收和存储信息、按程序快速计算和判断并输出处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前者是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是电子计算机分数字和模拟两类。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7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
2、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
1、运行Windows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netstat、nbtstat、arp、route、 net、tracert
2、利用子网掩码、实现子网的划分
3、了解VRP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方法、手段
该实验通过执行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来了解网络的状况、性能,并对一些网络协议能更好的理解。下面介绍一下实验中用到的网络命令:
1、 ipconfig命令
该命令显示IP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息。
2、 ping命令
该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状况。
3、 netstat命令
该命令用于检验网络连接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 nbtstat命令
该命令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的统计数据,显示协议统计情况以及当前TCPIP的'连接所使用NETBIOS情况,运用NETBIOS,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名字列表。
5、 arp命令
使用ARP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地址IP地址对,使用这种方式为缺省网关和本地服务器等常用主机进行这项操作,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
6、 route命令
ROUTE命令用于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
7、 net命令
net命令是WIN系列里面最有用的网络方面的命令之一,它不是一个命令,而是一组命令。
8、 tracert命令
Tracert使用很简单,只需要在tracert后面跟一个IP地址或URL,tracert会在进行相应的域名转换的。Tracert一般用来检测故障的位置,可以用tracert IP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四、实验步骤
1、执行ipconfig,获取计算机网络参数。
2、执行ping,测试到其它计算机的连通性。
3、执行netstat,查看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执行nbtstat,查看使用NBT的协议统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NBT的TCPIP连接。
5、执行arp,查看当前记录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映射。
6、执行route,查看计算机路由信息。
7、执行net,查看域列表、计算机列表、共享资源列表等信息。
8、执行tracert,查看到达某网络结点的路径信息。
9、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参数。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8
一、背景
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展现全新的形象,某厂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协作和通讯,并和属下个部门互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型、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在本方案中,我们借鉴了大型高端网络系统集成的经验,充分利用当今最成熟、最先进的网络技术,对该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实施提出方案。
二、企业需求
1.从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来看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查询以及预测决策等工作量越来越大,原来的电脑只是停留在单机工作模式,各科室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致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纯粹的手工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需求,这将严重妨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社会进步要求企业必须改变现有的落后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企业的新形象,建议本企业的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2.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
通过网络对网络资源的共用来改善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存储、检索、处理和共享需求,使企业能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使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及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投资导向信息,为领导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企业内部网建议,企业各业务部门可以有更方便的交流沟通,管理者可随时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情况,并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合理调度,切实做到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使原有的设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网络规划
企业网络由多种完成不同功能的网络设备组成,包括路由器、交换机、Internet接入设备、防火墙等以及各种服务器。企业内部网络采用共享或交换式以太网,通过DDN、ISDLPSDN等方式,选择中国科研教育网接入到Internet,企业之间通过国际互联网的方式互相连接,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通讯数据的安全、保密。系统运行要安全可靠,故障小。
1.拓扑图
2.Vlan划分
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属于同一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在不同的建筑物中,但需要在一个逻辑子网中,网络站点的增减,人员的变动,无论从网络管理,还是用户的角度来讲,都需要虚拟网技术的支持。因此在网络的主干中要支持三层交换及vlan的划分。在整个网络中使用虚拟网技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和灵活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9
实验目的:
1、熟悉并学习使用C++程序编译平台VC++ 6.0;
2、掌握如何在编译平台下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实验环境:
Visual C++ 6.0
实验内容及过程:
1:新建一个C++源程序的方法:
(1) 在Visual C++主窗口的主菜单栏中选择File(文件)命令,然后选择New(新建)命令.这时,展幕上出现一个New(新建)对话框,单击此对话框的上方的Files(文件)属性页,在列表中选择“C++ Source File”项,表示要建立新的C++源程序文件,然后在对话框右半部分的Location(目录)文本框中输入准备编辑的源程序文件的存储路径.后点击OK 按钮后,回到Visual C++主窗口,且会在窗口的标题栏中显示出你所设定的文件名。后你可以看到光标在程序编辑窗口闪烁,表示程序编辑窗口已激活,可以输入编辑源程序了。
(2) 输入程序。检查无误后,则将源程序保存在前面指定的文件中,方法是:在主菜单栏中选择File(文件)命令,并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Save(保存)命令。也可以用快捷键Ctrl+S 来保存文件。
2:程序的编译:
(1) 在编辑和保存了源文件以后,需要对该源文件进行编译。单击主菜单栏中的`Build(编译),在其下菜单中选择Compile 命令
(2) 在选择“编译”命令后,屏幕上出现一个对话框,内容是“This build command repuires
(3) an active project workspace.Would you like to creat a default project workspace?”(此编译命令要求一个有效的项目工作区。你是否同意建立一个默认的项目工作区)。单击Yes(是)按钮,表示同意由系统建立默认的项目工作区,然后开始编译。也可以不用选择菜单的方法,而用Ctrl+F7 或小图标 来完成编译。
(4) 在进行编译时,编译系统检查源程序中有无语法错误,然后在主窗口下部的调试信息窗口输出编译的信息,如果有错,就会指出错误的位置和性质
3:程序的连接
在得到目标程序后,就可以对程序进行连接了。此时应选择Build(构建)→Build命令,表示要求连接并建立一个可执行文件。在执行连接后,在调试输出窗口显示连接时的信息,说明没有发现错误,生成了一个可执行文件。
4:程序的执行
在得到可执行文件 后,就可以直接执行了。选择Build→!Execute test.exe(执行)命令。在选择“!Execute test.exe”命令后,即开始执行.exe文件。也可以不通过选择菜单命令,而且Ctrl+F5 来实现程序的执行。程序执行后,屏幕切换到输出结果的窗口,显示出运行结果,可以看到,在输出结果的窗口中的头几行是程序的输出结果,最后一行“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并非程序所指定的输出,而是Visual C++在输出完运行结果后由Visual V++6.0 系统自动加上的一行信息,通知用户“按任何一键以便继续”。当你按下任何一键后,输出窗口消失,回到Visual C++的主窗口,你可以继续对源程序进行修改补充或进行其他工作。
如果已完成对一个程序的操作,不再对它进行其他处理,应当选择File(文件)→CloseWorkspace(关闭窗口)命令,以结束对该程序的操作。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0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计算机的拆卸和组装的过程,知道计算机的内部结构以及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并掌握计算机拆卸和组装基础技能。
二、试验环境
硬件环境:硬件部件完备的计算机一台,维修工具若干。
三、实验过程
第一:用螺丝刀拧下机箱侧面板的螺丝拆开机箱。
第二:把主板上的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拔掉(注意记住它们的位置)。
第三:依次把主板上的内存、显卡、网卡、CPU风扇,CPU拆下。
第四:把主板上的螺钉卸了,把主板拆下。
第五:把硬盘,光驱,软驱拿下来。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时能够安全并有效的拆装计算机主机,能够迅速发现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并能记清各个部件的位置及拆卸顺序,实验很顺利。
五、心得体会与建议
通过这次的计算机拆装实验,我基本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以前在家里只是把外壳打开吹一吹灰尘,而这次试验让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电脑机箱的内部结构,了解了机箱内部CPU,网卡,插槽,CPU风扇,数据线的各个位置,通过这次自己动手拆卸电脑。也让我明白“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当然,在这次拆机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拆机时去没有注意到网卡与中央处理下面有卡子。当把这些拆下来后去不认识他是什么部件。最后才逐渐明白过来。
这次试验除了对于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锻炼了我实际动手能力,也是我认识了电脑的硬件、软件等方面的知识,当然我也深刻明白我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在装机时,有点小麻烦,总是感觉装的位置不对,线路理的也不顺。这方面需要加强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1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
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
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
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
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
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
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
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
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
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
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
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
8.WINDOWS7的基本操作;
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
(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
四、思考与总结
(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2
实验名称:
网络应用综合实验
所用仪器材料:
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一台套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上网浏览、检索、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
2、掌握E-mail的申请及应用;
3、了解网络配置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4、掌握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
5、了解简单的网络命令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INTERNET的基本操作及WWW的基本应用;
2、网络资源的获取;
3、E-mail的'申请及应用;
4、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局域网的组建。
5、简单的网络基本命令使用。
三、实验步骤
(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
四、思考与总结
(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3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次实验的要求是通过自学VB语言编写一个两人对弈的象棋游戏,程序编写思路清晰且能运行。实验旨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开发一个完整程序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上机动手能力。
2.实验内容:
1.编程前的准备:网上查找一些合适的棋盘和棋子,再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已备实验所需。网上下载一个单机象棋小游戏,熟悉游戏的界面以及游戏的规则 ,初步形成编程的流程图。网上查找一些用VB编好的象棋游戏的源代码作为参照,了解编程的过程和一些编程技巧。
2.编程时的注意事项:插入图片时要规范,所有棋子的大小以及位置都要一致,上下左右都要对齐,这样在写程序代码时处理数据更方便。棋子的位置在编写程序中很重要,所以处理图片时记录所有棋子的位置以备编写程序所需,且棋子的位置最好数据简单无小数点,这样误差更小,程序运行更不容易出错。开始编的时候功能不需太繁琐,先编成一个可以运行可以判输赢的初步程序,再继续加功能是可行的好办法,这样在检查程序出错的问题所在时更方便。
3.编程后的补充:认真对照实验要求的功能,分析出程序还未达到的功能,添加功能,形成一个符合要求的象棋游戏,完善程序。
3.软件概要设计说明,功能模块及流程和工作原理:
象棋游戏主要是注重游戏规则,每个棋子有自己游戏规则,比如马走日字,相(象)走田字等,编程的重点也是约束各个棋子的下棋规则。本软件通过坐标形式来限制棋子的规则。坐标的确定方式是棋子离棋盘最上方和最左方的长度,即top和left来确定各个棋子的坐标,坐标形成一个二维数组,来规范各个棋子的行动范围。本软件设计的另一重点是判胜利方,有三个判定方法,一个就是黑方的将或红方的帅被吃,另一个是黑方除将外的子全被吃或红方除帅外的子全被吃,最后一个是利用时钟判定,哪方的累计思考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则判输。本软件一个可取之处是设计简单,容易理解,没有复杂的算法。通过直接的方式规定游戏规则,通过直接的方式判别优胜方,虽然处理数据的过程繁琐,但功能算齐全,程序运行时不容易出错。
功能模块: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选中棋子,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移动棋子。可以吃子,可以求和,可以弃权,可以重新游戏。
流程:按游戏中的开始,开始对局游戏,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
工作原理:游戏的界面过程就类似与一张坐标纸,每个棋子就像坐标纸上相应的点,通过限制每个点的活动范围来构成每个棋子的游戏规则。游戏的执行过程类似于坐标的重新定位以及运算。
4.软件详细设计、关键技术与难点、测试数据
软件详细设计:
1.将准备好的棋盘以image方式插入,将准备好的棋子以数组方式插入,数组从棋盘左上到棋盘右下方依次为0至89。初始化时要摆放旗子的位置以image方式插入相应棋子的图片,不需摆放棋子的位置也以image方式插入图片,插入的图片为空。这样这个棋盘上的各个位置棋子都可达。插入图片时,要注意各个图片在棋盘上的规范性,每张图片的height和width属性应该相同,且对应棋子的坐标要规范,top和left属性也要相对应。将棋盘上的位置处理完后,还要处理被吃棋子的位置,被吃棋子最多为双方都只剩下黑将和红帅。所以被吃棋子对多有30个,这30个图片定义为棋子的数组中,标号为90至119,这些图片也是以image方式插入图片,插入的图片为空。
2.插入时钟控制信号,黑方插入Timer1,红方插入Timer2。整个Form1的界面设计完成。
3.开始Form1的代码编写,开始棋子位置初始化,被吃棋子位置初始化,根据各个棋子的坐标来控制各个棋子的位置,时钟控制信号初始化。当点击游戏界面的菜单栏的开始时,也进行所有的初始化。
4.通过控制坐标规定各个棋子的游戏规则。将所有类型的棋子的坐标限制都列出来,通过语句来规范棋子的下棋规则。棋子的下棋规则规范后,再规定哪些子属于红方,哪些子属于黑方,当红方的子碰到黑方的子,或是黑方的子碰到红方的子则属于吃子,如果黑方碰到黑方或是红方碰到红方则不能走。
5.判定优胜方,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判定优胜方有3种方法,一种就是黑方的`将或红方的帅被吃,另一种是黑方除将外的子全被吃或红方除帅外的子全被吃,最后一种是利用时钟判定,哪方的累计思考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则判输。
6.象棋的基本功能完善后,对照试验的要求完善附加功能。
关键技术与难点:关键技术是通过二维数组完成整个程序的控制,棋子通过一维数组来控制每种棋子的下棋规则,通过时钟控制来作为另一种判优胜的条件。难点是设计擂台赛,自学VB的过程中,没有关注擂台赛的设计过程,所以设计擂台赛时不能想到一个可行的办法记录最高分。
测试数据:各个棋子由top和left构成的坐标,以及各个快捷键。
5.软件使用说明:
按run键或F2键开始游戏,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
选择棋子:
1.键盘操作:用方向键←、→、↓、↑移动光标,Enter键选中棋子。
2.鼠标操作:移动鼠标,按鼠标左键,选中棋子。
移动棋子:
1.键盘操作:用方向键←、→、↓、↑移动光标,Enter键选落子。空格键:放弃。
2.鼠标操作:鼠标左键按下时移动鼠标,放开鼠标左键击落子,右键放弃。
落子后,检测:如果不符合游戏走子规则,则重新操作。否则,棋子落定,并按游戏规则吃子。
6.实习的收获、心得、问题、困难和建议:
这次的实习上课时间很少,上课学到的东西也少,可是课外学习的时间比较多,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同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自觉的人很早就已经把实验完成了,不自觉的人硬是等到最后一周开始拼命编程,我觉得两者都有利弊,而我就属于折中的。我并没有开始就兴趣盎然地开始编,我这个人实践能力不是很强,经常实验前都会把书好好啃一遍,啃完觉得差不多才会开始编程,因为这样我就吃过不少苦头。就拿这次实验来说,象棋的编程思想并不复杂,只是数据处理很繁琐,我把书看过一遍后并没有立马就想出利用坐标top和left的属性来编写程序,这个想法是经别人提醒才恍然大悟的,所以我比别人晚很久才开始思路清晰起来,后面就等到最后一周才开始编,所以程序编得有些仓促,很多功能还不够完善,书上学得东西也没有用到实践当中,多浪费了时间在课本上,只剩下少许的时间来实践,编出来的程序可想而知毛病很多,比别人的程序也没有多大差别和优势,所以有点感觉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不过通过这次实习能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还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这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实践比理论更重要,实践并不一定需要太充足的理论,但是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虽然这些话很多人会认为不太正确,但是对我还是挺适用的,很多东西都是因人而异的。
这次的认识实习目的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也很明确,但我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刚拿到实验题目,就被象棋那两个字给吓到了,感觉平时下象棋的时候感觉都挺困难的,更别说是编程序了,象棋很多规则都感觉很难控制,以至于刚开始就走进了一个误区,妄想通过像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那样通过太直观的方式编好程序,可是又想不出用什么样的语句来控制,所以纠结了很久才从误区中走出。还有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开始摆放棋子是没有太注意top和left的值,虽然每个棋子都放入相应的位置,且对齐地很规范,但是每个棋子的top和left的属性值都含有多个小数点,象棋处理数据的过程本来就很复杂,这样小数点一多,处理起来就更复杂,所以我不得不重新定位各个棋子,又重新将各个棋子的top和left属性记录下来,这个工程挺浩大的,浪费了我很多时间,也浪费了我很多精力,所以硬是休息了两天才开始继续完成程序的编写。所以干很多事情都要前后照应,在开始就要想好各个重要的因素,免得做无用功。
这次的实习用VB语言实施,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因为VB简单,可以让我们在短短的3周熟悉并且学以致用,虽然VB的可用度不高,但是重要的不是掌握好这门语言,主要的是熟悉实验的整个流程,了解软件开发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本次实验我觉得不足之处就是老师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上课时间都安排在第一周,第一周往往很多人都还没做好准备,待到准备充足后,自然课程也已经结束,所以上课时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建议将上课时间押后至第二周或第三周,上课时间不要太拥挤,不要一个礼拜就将所有的课程匆匆结束,这样没有效果反而让学生更懒散。其实我认为学习的另一个弊端是实验的难易程度不同,造成很多同学不认真也可以编出好程序,很多同学因为程序难很认真也编不出可以运行的程序,所以建议老师实习过程以更小的小组为单位实施,小组可以3到5个人,每组的编写游戏可以再大型点,每个小组组员自己分配任务,这样实习过程不枯燥,还可以体现团队的力量,实验中的收获也就会更多。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4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x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
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x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
(1)Windows xP 或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2)原始硬盘(或U盘)一个,目标硬盘一个。
(3)或者可用U盘(或其他移动介质)和软件R-Studio_5.0和winhex安装包。
四、实验内容:
(1)熟悉R-Studio的操作界面和该软件的使用,掌握该软件的数据恢复方法,并运用该软件按步骤对硬盘或优盘进行逻辑层数据恢复。
(2)熟悉Winhex的操作界面和该软件的使用,掌握该软件的数据恢复方法,并运用该软件按步骤对硬盘或优盘进行逻辑层数据恢复。
(3)体会软件进行 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的运行机制,并进行比较不同的数据恢复方法和原理。
五、实验步骤:
(一)使用r-studio软件操作:
1.数据恢复。将要恢复文件的硬盘或者将要恢复文件的独立U盘连在计算机上,打开r-studio软件。
2.打开任意磁盘或者分区,右边显现文件有红色叉的表示删除的.文件。
3.勾选该文件,“右击”选择“恢复标记文件”,设置文件输出路径,便可以恢复文件了。
4.点击某分区,右击选择“扫描”,进行“文件系统设置”选项设置后,点击“扫描”开始扫描磁盘
5.双击“红色盘符”,然后双击“额外找到的文件”,就可看到此文件系统下的恢复文件
6.右击选择“恢复标记的内容”,设置恢复的路径,此路径不能在此次扫描的磁盘中。
7.分别采用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方式删除磁盘文件,采用上述方法恢复并查看结果,采用上述方法恢复不同的文件不同大小的文件,系统文件等。
(二)使用Winhex软件操作:
1.以管理员身份运行Winhex,打开Winhex主界面。
2.选择Tools菜单中的Open Disk打开所需磁盘。
3.再选择Tools菜单中的Disk Tools下的File Recovery by Type根据文件类型恢复数据。
4.在左边文本框中选择需要的文件类型,在右边输入恢复数据的数出文件夹,点击左下角“OK”按钮开始恢复数据。
5.查看恢复的数据。
六、实验结果:
查看到U盘中有红色删除的文件:恢复后存在文件夹,但是文件夹为空。
下来开始扫描磁盘:扫描磁盘后,出现“红色盘符”,恢复文件:恢复标记文件(U盘中的红色额外标记文件)
应验证标记的文字文档能够恢复,本机立即删除的音频文件、视频文件能够恢复到指定的路径下,其中存在不完整的视频文件,格式化的文件视情况有些不能完全恢复或者出现恢复失败。
使用Winhex软件操作,查看U盘中的文件:
选择恢复文件:用Winhex恢复数据文件,在文件没有碎片的情况下的分区,每个分区下的根目录数据完好,也不能完全恢复,必须用Winhex修复底层代码后才能使用,分析用Winhex恢复的图片文件(来自U盘中,未整理碎片)。
有时候必须自己计算分区表来恢复数据,指定分区的起始位置等。
对U盘提示格式化后用R-Studio_5.0进行数据恢复,可以恢复对分区的误格式化,误删除文件,经验证对于硬盘分区打开提示格式化也是一样用,当然对于大量的文件系统更适合使用Winhe进行数据恢复。用R-Studio_5.0为分区的磁盘提供完整数据恢复的解决方案。当然采用U盘镜像方式、扫描镜像也可以完成数据恢复的工作。
七、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简单的数据恢复实验和对数据恢复工具R-Studio_5.0和Winhex的使用,巩固了理论课所学的基本知识,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了解到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其中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运用这些基本的数据恢复的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其中恢复过程中也遇到了数据恢复不完整以及直接数据恢复失败的情况,并找到了问题所在,有些磁盘中存在大量碎片、通过磁盘扫描工具对磁盘进行磁盘扫描可以知道分区链损坏,不同格式的分区、这些都会造成磁盘恢复不完整或者失败的情况,将数据复原、分区表重建,也可以利用Winhex的强大功能,当然实验中做的不好的地方有没有强调数据恢复的前提,比如数据删除后全盘格式化、数据不能被二次破坏、覆盖等。而且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软恢复,硬盘的本身没有物理损伤,由于人为造成的数据丢失,因此实验还有不少的局限性,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
2、使学生掌握RJ-45头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二、实验环境配置
RJ-45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RJ-45压线钳一把;测试仪一套。
三、实验原理
1、双绞线(TP:TwistedPair)
(a)也称双扭线,是最常见的一种传输介质。
(b)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线组成。
2、为什么两根线要扭在一块?
(c)当传输差分信号时,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因此可以程度上降低信号干扰。
3、双绞线的分类
(d)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ldedTP)距离很短时,传输率可达100Mbps~155Mbps。
(e)屏蔽双绞线(STP:ShildedTP)铅包裹,减小辐射。100米内传输速率可达155Mbps。
4、UTP优缺点
(f)缺点:对电波干扰敏感性较大,电气性较差。
(g)优点:直径小,重量轻、易弯曲、易安装、价格便宜。
4、双绞线导线色彩编码白蓝、蓝白橙、橙白绿、绿白棕、棕
5、双绞线的连接方法:直通线缆水晶头两端都采用T568A标准或T568B标准。交叉线缆一端采用T568A标准,另一端采用T568B标准应用场合
四、实验过程(步骤)直通UTP线缆的制做交叉UTP线缆的制做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利用压线钳剪线口剪出相应长度的`网线。
第二步、剥掉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将线头放入剥线专用的道口,稍微用力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
第三步,把4个线对的八条细导线逐一解开、理顺、扯直,然后按照规定的标准排列线序。
第四步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口把理齐的线缆顶端剪整齐(1.5cm)。
第五步、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第六步、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8P槽内压线。第七步、利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
主测试仪:1-2-3-4-5-6-7-8-G
远程测试仪:1-2-3-4-5-6-7-8-G(直通线)远程测试仪:3-6-1-4-5-2-7-8-G(交叉线)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式以及双绞线的两种制作规范;
2、掌握RJ-45头的制作,以及网线连通性的测试。
六、实验心得
在利用压线钳剪线口剪出相应长度的网线时要注意方向,钳口要和线口垂直。
剥掉双绞线的灰色保护层时要小心剥掉,以免破损了内部的铜线。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时,要轻轻的转到一周,这样效果更好。
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时,要保持好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6
一、实习时间
20xx年x月18日到x月10日
二、实习地点
xxxx
三、实习目的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四、实习内容
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习体会
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后感谢单位领导和部门领导以及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会继续努力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7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习和实践TCP/IP协议栈的配置与应用。
3. 理解并应用基本的网络设备和连接技术,如交换机、路由器和双绞线等。
4. 培养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
1. 硬件环境:若干台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双绞线等。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配置工具(如命令行界面、网络设置中心等)。
三、实验步骤
1. 网络拓扑设计
绘制网络拓扑图,明确各设备的连接方式。
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和连接介质(双绞线)。
2. 硬件连接
根据网络拓扑图,使用双绞线将计算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起来。
检查所有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没有松动或短路现象。
3. IP地址配置
为每台计算机分配唯一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使用网络配置工具(如命令行界面、网络设置中心等)完成IP地址的配置。
4. 网络连通性测试
使用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确保所有计算机之间可以相互ping通,且没有丢包现象。
5. 路由配置(如果涉及路由器)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和子网掩码。
设置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确保不同网段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6. 网络应用测试
尝试在局域网内共享文件、打印机等资源。
测试网络浏览器、电子邮件客户端等网络应用的连通性和性能。
7. 网络故障排查
模拟网络故障(如断开某条连接线、修改IP地址配置等),观察网络连通性和应用性能的变化。
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如traceroute、nslookup等)进行故障定位和排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实验结果
绘制了详细的网络拓扑图,并成功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所有计算机均成功配置了IP地址,且可以相互ping通。
路由器配置正确,不同网段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网络应用测试成功,局域网内资源共享正常,网络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客户端等应用均可正常使用。
在网络故障排查过程中,成功定位了故障点并进行了修复。
2. 实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了TCP/IP协议栈的配置与应用方法,以及基本的网络设备和连接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尝试和排查,最终都成功解决了问题。
本次实验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8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机制,熟悉常用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提高网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PC机等网络设备和相关软件。实验室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实验内容
1. 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连接
首先,我们对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了基本的配置,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然后,我们利用网线将PC机与路由器、交换机进行连接,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局域网环境。
2. 网络协议分析
我们利用Wireshark等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对局域网内的数据包进行了捕获和分析。通过观察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等信息,我们深入了解了TCP/IP协议族的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
3. VLAN划分与配置
在局域网中,我们进行了VLAN的划分和配置。通过设置交换机上的VLAN接口和端口,我们将不同部门的计算机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实现了网络资源的隔离和访问控制。
4. 静态路由配置
为了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我们配置了静态路由。在路由器上设置了目的网络和下一跳地址,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地转发到目标网络。
5. 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
为了加强网络安全,我们配置了访问控制列表(ACL)。通过设置ACL规则,我们限制了某些IP地址或协议类型的访问权限,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网络设备配置成功,局域网环境搭建完成。
2. 利用Wireshark成功捕获并分析了局域网内的数据包,对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VLAN划分和配置成功,不同VLAN之间的计算机实现了隔离和访问控制。
4. 静态路由配置成功,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正常。
5. ACL配置成功,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对网络协议的工作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我们也熟悉了常用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方法,提高了网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收获颇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最终都得以解决。这次实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们继续深入学习的热情。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19
一、实验目标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熟悉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过程,并学会配置常见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二、实验环境与设备
1. 实验环境:校园局域网环境
2. 实验设备:PC机、交换机、路由器、网线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网络拓扑设计与搭建
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PC机、交换机和路由器。
使用网线将PC机、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起来,确保物理连接的通畅。
2. 设备配置
对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包括设置设备名称、密码、管理IP地址等。
对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包括设置设备名称、密码、管理IP地址、默认路由等。
配置VLAN(虚拟局域网),将不同部门的PC机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以提高网络安全性。
3. IP地址配置
为每台PC机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确保它们在网络中具有唯一标识。
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使其能够与其他设备通信。
4. 测试网络连通性
使用ping命令测试PC机与路由器、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
通过telnet或SSH登录到路由器和交换机,验证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 TCP/IP协议分析
使用网络分析工具(如Wireshark)捕获并分析网络数据包,了解TCP/IP协议栈的工作过程。
分析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等关键过程,加深对网络通信原理的理解。
6. 故障排除
故意制造一些网络故障(如断开网线、修改错误的IP地址等),模拟实际网络环境中的问题。
通过观察和分析网络数据包、查看设备日志等方式,找出故障原因并修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网络拓扑搭建成功: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包含PC机、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简单网络拓扑结构。各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正常,能够相互通信。
2. 设备配置正确:我们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了基本配置,并成功设置了VLAN。通过测试验证,各设备的配置均正确无误。
3. 网络连通性良好:使用ping命令测试了PC机与路由器、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均能得到正确的'响应。通过telnet或SSH登录到路由器和交换机也均成功。
4. TCP/IP协议分析深入:通过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我们深入了解了TCP/IP协议栈的工作过程。对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等关键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5. 故障排除能力提高:通过模拟网络故障并进行排查修复的过程,我们的故障排除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会了通过观察和分析网络数据包、查看设备日志等方式来定位故障原因并修复。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实验让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网络数据包,我们加深了对TCP/IP协议栈工作原理的理解,并提高了故障排除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并探索更高级的网络技术和应用场景。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1-17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05-15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06-05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7篇12-01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精选7篇】05-15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2篇11-17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7篇)12-01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7篇)12-02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汇编12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