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实习报告

2022-02-12 实习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类实习报告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闻类实习报告 篇1

  实习时间:20xx年7月8日——20xx年8月20日

  实习报告

  实习前奏

  初到广州的第一天,还没有地方落脚,行李暂放在同学的亲戚家,我们便要马上动身在陌生的广州为自己寻找一处地方落脚。

  好不容易才在电视台后面找到了一所两房一厅的住所,环境一般,价钱也不低,不过有个好处,就是接近电视台,从住处步行回电视台,两三分钟就可以了,不愁迟到。于是就迫不及待地和房东签下了一纸两个月的合约,同去南方电视台实习的一行十人在往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挤在这个狭小的临时窝中度过了这次难忘的实习生活。

  第二天,我们便到电视台报到,人事处专门安排了一位老师接待我们。在分配部门的时候,除了不会讲粤语的要分到经济频道,其他人都可以选择在经济或都市频道实习。就这样,我们一行十人,四个去了经济频道,其余的都去了都市频道。

  我所在的栏目是城市频道的《城事特搜》,我们学院有两位已毕业的师兄师姐恰好在这个栏目工作。有了前人开路,我的实习之路也顺利了很多。

  由于我们是学院与电视台签约的,都市频道总监罗虹就专门接待了我们,吩咐我们下周一早上来参加频道的例会,就这样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顺利开始了。

  写稿大过天

  在《城事特搜》,专题的制作流程是: 选题-报题-选题审核-采访拍摄-写稿-审稿定稿-配音-根据稿件编辑-审核播 ,在这些流程中,写稿是非常重要的,电视台对稿件的要求很高,编辑必须先写稿,写完稿还必须经过值班监制审核,然后有专门的记者为稿件配音,然后才能进行编辑,而编辑的时候也是要根据稿件来编。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受过专业的新闻采写训练,但是电视台所需的稿件与我们在学校写的新闻稿有很大的差别。不同栏目的电视稿也有不用要求,在《城事特搜》,稿件不但要 口语化,还必须引人入胜,所以稿件的开头往往不是简单明了地介绍 5 个 w ,而是设置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稿件的描述一定要生动活泼,有时候,为了把稿件写好,记者往往要数易其稿。

  我第一次写稿是介绍一个天然“浴缸”,记者让我写稿的时候已经是拍摄回来的第三天了,很多镜头已经忘记,但写稿的时候必须要根据拍摄到的镜头写,为了把稿件写好,写之前我收集了一些记者以前写的稿件,体会特搜的风格,然后上网查找资料,回想当日拍到的镜头,慢慢琢磨着写。还好第一次写的稿件被采用了,不过记者也提醒我,稿件逻辑还是有点问题,看来当初没修逻辑学是个错误。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才发现写稿不是一般的简单。有一次,当我和另一位实习生国辉把我们花了整天时间琢磨出来的稿件给记者看的时候,满以为可以顺利过关,可是记者看完后不甚满意,他拿回家研究了一天,把稿件彻头彻尾修改了一番,后来还是觉得不满意,第二天他又从另一个角度重写了一份,一直到正式编辑之前,稿件还在继续修改。

  实习好与坏 在乎沟通与交流

  《城事特搜》有十几名记者,绝大部分都是年轻记者,有些甚至是今年的毕业生,因为年龄比较接近,我们也习惯把记者叫做师兄师姐。

  虽说特搜的记者比较容易相处,不过实习生还是应该注意和记者的沟通和交流,平时除了要有礼貌,更要学会主动。平时有空呆在办公室里,可以整理一下报纸,收拾一下桌子,这些细微的小动作,人家可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问”也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适当场合主动发问,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外出拍摄以及编辑的时候,在这个场合记者往往忙于工作,而忘了身边的实习生,这就要自己大胆发问了。曾有一名记者对我说:“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教实习生,因为我不知道他有那些不懂,他问我什么问题,我就回答他的问题。”

  《特搜》的每一位实习生基本上都有一名记者带着,如果记者出差或手头上暂时没事做,实习生就要等监制指派另一位记者带了。但是,如果和记者混熟了,你可以自己主动跟别的记者,这样就自然就不怕没事做。而这就靠平时和记者的交流了,反正去实习就尽量不要让自己闲着。

  有一次,带我的记者去参加培训了,我自个在办公室看报纸找选题,旁边两名记者在谈一个有关路名的专题策划,恰好我在选题的时候曾在网上专门搜索过广州路名,于是打岔进去,跟记者介绍了那几篇有关路名文章,记者就让我去网上继续搜索古怪的路名。我随后搜到的路名被记者采用,这样我就可以跟着记者做这条专题了。

  当然,有时候有的记者会主动叫实习生帮忙,这个时候,实习生应该向带自己的记者交待一声,这可是基本礼貌。

  动脑

  我来这里是实习的,实习就是学东西,学东西就一定要学会用脑。来到这个栏目,师兄由于时间的问题,他们在拍摄的时候不会专门教你东西,那个时候就是你要动脑的时候。

  就算是搬脚架,这也是一门学问。你要很清楚他们什么时候需要脚架,在那个位置,要多高,这些都要你去动脑没,而不是单纯地记者叫你

新闻类实习报告 篇2

  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实习了一个月。在这个月里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在新华社大楼的九楼,大楼坐落的地方很安静,树木郁郁葱葱。从九楼往下看,就能看到赣江,风景很美,不管是雨天或是晴天都能让人心情放松。

  记得刚来实习的第一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感觉一切都是未知而又新鲜的,还怀揣着忐忑,因为本科学习的是英语专业,研究生一年虽然经过了系统的课程学习,但自知,我的新闻学术功底一直都是不够强的。

  但幸运的是,我有三个同班的小伙伴,而且还有直系的学长也在,每次我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十分照顾我。这让我这一段时间的实习轻松了很多。

  刚来实习,因为没什么经验,我们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综编稿子。所谓综编稿子,就是当各个网站新闻的搬运工,将那些热点性比较强或者是大众乐于接收的新闻综编起来,适当的加入自己的话语和自己的图片。

  一开始我觉得这个真的很简单,类似于复制粘贴。后来我觉得这样越来越没意思,对我的能力没有任何提高,于是我开始不用原网站的图片,开始自己找符合文章画风的图片。

  除了重点和关键信息外,其余的内容我都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这样一来我综编的稿子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被选上频道的概率几乎是90%。截至目前为止写的13条稿子中,在发布的原创稿有4条,综编稿为7条。

  慢慢熟练了之后,我再也不局限于仅仅是每天综编稿子或者是写文案这样的工作。我开始将想要表达的想法用类似于微博九宫格的形式呈现。

  例如建党97周年的微博、红色旅游地的微博,慢慢的我们的“小团队”做的越来越顺手,也越来越能够挑选出有吸引力的选题。

  现在,我们又开始有了新策划。我们要开始自己拍视频,在符合要求的同时尽量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当中。在这一次策划中,我开始发挥了自己的创意,想出了很多点子 ,一起实习的小伙伴直夸我的想法好,这让我对学习新闻的热情又增添了几分。

  此外,我还跟着前辈老师们参加了两次新闻发布会,学习到的东西更是不可计量。我尤其感谢部门的戴姐,她的脾气很好、很温柔,我们偶尔迟到请假她也从来不会责怪我们,我们提出的想法,她总是会鼓励我们,并且在边上给我们指引。

  还很感谢部门的亚芬姐,带着我参加新闻发布会,在我写好发布稿之后,耐心地替我修改,用她的稿子和我的比对,告诉我哪里需要改进,哪里的词语用得不恰当。

  规定要八点钟准时上班,而学校离实习的地方很远,520公交又总是不准时发车,于是我们四个每天六点半左右就要起床,然后骑着“租八戒”去地铁口换乘地铁。这样的日子尽管很匆忙,但是有大家的陪伴觉得异常充实和开心。

  我很感谢“小伙伴”一直都陪伴在身旁,我每次写的稿子总是第一时间发给发哥和中庆,他们两个就会耐心地替我修改、会第一时间提出中肯的修改我意见,哪怕手头上的事再多再忙。

  中庆新闻写作还有学术能力各方面都比我强,总是给我很多有效建议。发哥的话,学术功底也就比我好那么一点点,但他总是绞尽脑汁(不夸张)地为我解决一切。晓震就经常替我们分担做微博的重任,在这里也很感谢他们。

  很感谢这一段充实快乐实习时光,接下来的两个月,期待自己能做的更好。

新闻类实习报告 篇3

  本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实习过程中, 拍摄阶段我参与的主要就是我们的 2 个新闻节目 的摄像工作, 因此做好摄像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必须的。 在节目摄制的前一周我上网百度了一 些关于我们使用的那台 DVC180B 机器的一些相关信息,自己先提前多了解了一些,尽量避 免在摄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首先我需要了解的是从我所做的这部分工作来看, 我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对此我总结如下:

  1、了解摄像机的基本结构。

  2、熟练掌握摄像机的调整。

  3、熟练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4、用各种不同景别镜头的拍摄技巧来进行拍摄。

  5、熟悉拍摄运动镜头的操作方法。

  6、初步进行摄像机运动的拍摄与构图。

  7、学会被摄物体运动的拍摄与构图。

  8、掌握利用变焦镜头拍摄。

  二、实践设备与器材

  1、数字摄像机 Panasonic DVC180B 一台;

  2、DV 录像带一盘。

  三、实验内容:

  1、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拍摄。

  2、摄像机运动镜头操作其中包括拍摄推、拉、摇、移、跟、甩、升、降镜头,进行变长焦、 变短焦操作,利用变焦镜头构图。

  3、被摄物体运动构图。其中包括拍摄人物原地不动,动作姿态发生变化;同一环境中,人 物产生空间位置变化;群体运动的构图等。

  4、综合运动构图。其中包括进行摄像机拍摄点不动,但随着被摄物体运动做相应的镜头运 动;摄像机跟随被摄物体一起运动等画面。

  四:具体拍摄:

  1、在真正到了进行摄像机运动构图时,我发现要体会拍摄的画面从内容、成份到构图都发 生变化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而且一不小心就忘记了要注意讲究起幅和落幅的构图; 特别是在 注意变焦镜头的构图时由于技术不够娴熟和机器有点老化,感觉操作起来不是很上手。

  2、在进行运动镜头的拍摄时,我们拍摄的一组关于“i 唱 i 音乐”选手在舞台上走动唱歌, 跳舞的镜头时,由于他们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拍摄中常用的推、拉、摇、移、跟无中基本方 式都要用上,而且要求配合适当,我也出现了一些不够专业的失误,导致了很多镜头的组合 看起来不太自然。

  3、其中在拍摄一个评委打分的推镜头时由于当时我要走到评委的前方去拍摄,因此采用了 手持的方式, 但是就是在讲摄像机从较短的焦距调到较长的焦距时, 手持的抖动就明显的在 画面中表现出来了, 最后导致这个镜头的内容没有被采用, 本来我是想通过全景到支持人的 特写过程中将观众是视线吸引到分数上来,从而达到突出主题内容的作用,可惜失败了。

  4、在站在体育馆 2 楼的阳台上使用拉镜头(因为拉镜头是正好与推成相反的拍摄方式,从 特写拉到中全景,能有力地表现主体景物所处的环境)拍摄比赛期间的互动情况时,为了避 免像前面一样的抖动带来的失败,我把手稳稳的放在阳台上,然后托住摄相机,从而避免了 因为抖动带来的画面抖动,得益于此,最后这个画面也被采纳了。

  5、在拍摄歌手从台下走到台上,做比赛前的准备,知道开始比赛时,我采用了摇镜头的拍 摄方法(当然摄像机是稳稳的安在三脚架上的),通过镜头的方向跟着参赛者的方向移动, 让观众的实现在我的镜头的指引下跟着走,给他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6、由于我们的机位处于评委的后面,拍不到评委在欣赏参赛者们表演时的表情,于是我决 定扛着摄像机去评委的斜前方拍摄一组评委神情和动作的镜头, 于是我采用了移镜头的拍摄 方法,这样就把评委的表情展现了出来,观众也一目了然评委对选手的表现持什么态度了。

  7、在这次的拍摄中,遇到最难的就是拍摄建行的镜头时,当时想的是要拍其中一个同学从 排队到上前取钱,录下取款机的声音,等她取款完毕了再跟上前去问他排队的感受。由于这 样就免不了要使用跟镜头的拍摄方法,这就关系到了推、拉镜头和摇镜头的不固定的组合, 由于我的摄像机要随时改变位置跟着被拍摄的主体一起运动, 主体都是在运动之中, 因此我 拍下来的画面尽管手端得很稳了还是有些抖,最后不得不把固定采访的画面进行重新拍摄。 这是遇到的比较难的一个地方。

  8、还有一个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就是,由于拍摄综合运动时手里的摄像机要随着被拍摄的 主体一起运动,做复杂场面调度与焦点虚实变换。构图时,就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毕竟经 验不是很充足,有些画面的构图完全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个样子。

  五、口播新闻:

  口播新闻中遇到了三大问题,其一:之前尽管背熟了新闻词,也练习了几遍,但是在播 音的过程中还是由于紧张出现了搞忘台词的情况,重来了好几遍,真尴尬。其二:就是我的 普通话严重的不标准, 尽管我很努力的练习了, 可是还是悲剧掉了。 严重影响了最后的效果, 对此我很无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播音的时候嗓子眼就像被卡住了一样,提不出声音来, 导致我的声音还没钟华的大, 这个问题应该是当时怕说大声了出现失误, 总的来说还是没克 服心里的阴影。

  六、编辑制作:

  在线性编辑教室进行编辑的过程中,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去年学的东西因为很久 没用有点生疏了,小组成员讨论了好一会,再在老师的提示下才开始了我们的制作,这个教 训告诉我们要把具体的录制方法好好的保存再来, 免得以后出现问题时不知道怎么办。 录制 开始后,第一个节目快制作完成的时候,我们的第二个大问题就出来了,那就是有个需要的 素材反复编辑了好几次都不能录制到编辑带上去, 经过反复试验换几个打点的位置, 还是不 行。最后不得不放弃那段素材(这个问题以后需要重视,在以后拍摄阶段,重要的素材要拍 2 段,以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 。最后就是上字幕的问题,因为当时编辑字幕时我没有考虑 好台标的位置,导致上字幕的时候台标挡住了一部分字幕,不得不从新改过来,耽误了不少 时间。

  七、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实习让我收获很多,虽然在拍摄、播音和最后的编 辑阶段都出现了很多问题, 但是在不断的失误与总结中, 我们获得的是改正问题的方法和以 后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途径。 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每一次做这些事之前 好好的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是否把该考虑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遇到了怎么 解决它。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在失败后经行总结教训,吸取经验。

新闻类实习报告 篇4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新闻实习报告--广东南方电视台卫星频道《城事特搜》栏目 交谈。不要采访对象刚说起某个话题并且意兴怏然的时候,记者突然讲到全然没有关系的问题上面,这样就考验到记者的采访功力了。通过层层深入引导式的提问,逐步挖掘深度内容。在循序渐进中消除与采访对象的芥蒂,让采访对象不自觉地把重点道出,新闻采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统筹和控制能力。

  统筹和控制能力是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驾驭整个采访过程的能力。很多记者往往采访以后发觉获得信息量并不多,甚至必要的问题点也没有涉及到,这就是因为记者缺乏采访的统筹和控制能力。首先,记者的统筹和控制能力表现在采访的设备控制绝对权。有时候看到一些记者的mic被采访对象拿在手上说话,这是记者不专业的表现之一。记者务必视采访设备为自身神圣权利的象征,记者通过手中的mic采访受访对象,从而获取有用资讯。失去mic等于失去了采访的发问权。其次,记者的事前准备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记者更好地发挥统筹控制的能力。事前准备包括:采访联系、采访对象背景、节目大体构想、记者和摄像之间的协调沟通、和采访对象的事前沟通等等。再次就是记者的临场应变能力。

  二、具备后期意识。

  任何媒体的采访具备后期意识都可以大大节省前期的采访拍摄工作。电视业务上,编辑对于前期采访拍摄的要求比较严格,假如前期素材质量过低就会给后期编辑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记者采访的问题务必做到精确简练,问到重点上面。

  三、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种精神主要体现在街访上面。街道上来往的人种复杂,而且对于突然而来的采访表现得抗拒回避。因此,街访是记者遭遇最多冷眼和无情待遇的时候。这也是街访具有锻炼记者功底的原因。首先要求记者应该具备不屈不挠的精神。经验老到的记者已经可以看出哪些路人会是希望发表见解的,但那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四、《城事特搜》人事制度

  《城事特搜》内部的人员角色呈现复杂和多层次性。从身份地位上面,主要分成台聘工种、频道聘工种、稿酬工和实习生;从制度上看,分成编制工种、临时工种、松散合同工。所谓台聘就是指进入电视台编制制度的在职人员,其福利是完全享有的,劳动分配也没有设定上限。然而电视台里面的台聘工并不多。其次频道聘的就是指由于人手资源不足而赋予单个频道自行聘请的员工名额,其不被成为编制员工。享受福利微薄,劳动分配没有设定上限。稿酬工就电视台里面一种较为松散的合同工,基本没有福利保障,而且工资设定3000元的上限。实习生一般不享有电视台里面所有的制度保障和待遇。

  在工作职位晋升过程上面看,首先必须经过半年到一年期限的实习生表现,其后表现优秀者有机会获得稿酬工的机会。而临时工和台聘工的数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再由稿酬升至临时工或者台聘工就更加艰难了。一般等待时间1年~2年不等。其后的临时工转到台聘工种就更为复杂,很多记者基本到了这一步就停步或者已经转到其他的工作单位了。从观察其人事制度上看,这种人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属于一种懒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为什么称之为懒惰型的人才管理机制呢?这是侧重其对工作人员的激励程度上面考虑的。内部流行的一句话“有钱收的不做事,做事的没钱收”。早期进入编制的在职人员基本不那么卖力工作,但是仍然高据编制人员的职位,享受优厚的待遇和福利保障。而刚进入的新手们要想进入编制,必须努力表现,不断加班加点工作,受到福利保障和待遇并没有跟着成正比发展。特别是实习生,一连半年到一年时间是分文没收,还要支付采访外出的全部车费,因为电视台是不接受实习生的报销的。因此可见,内部的人员激励制度是存在变形的状态。由此导致的问题包括:

  1、部分员工工作时间长了以后渐渐低落松散;

  2、人才的流失严重;

  3、旧编制人员工作松散僵化。

  正是基于我国传播事业机构的守旧制度模式,现正急需进行一场全面的彻底的广电文化体制改革。希望能够真正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体制管理”的实质。从根本上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生产经营上面与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接轨,完善媒体的外循环经济实体;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面参照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人才战略,推进我国广电事业走向实质性的健康发展道路。

新闻类实习报告 篇5

  实习时间:20xx.07.10~20xx.08.20

  工作内容:协助记者进行联系、采访、拍摄、写稿、编辑等一系列新闻实操工作,并跟随记者到罗定市拍摄城市宣传片

  实习报告

  贯穿整一个实习过程并且暗自潜藏在意识深处的,似乎是一种无法遣散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并非来自可触摸的失败经历,而是来自实际表现与自我期许的反差;如另一位实习的同窗所言:从理想回归到现实,想到自己的将来,不禁心乱如麻。

  上述这种说法似乎有些打击士气的嫌疑,而且对学院的付出和期望亦是一种不忠,但是这的确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的观感。实习到中段的时候, 王军 老师来犒慰我们这些在南方电视台饱受就餐之苦的同志们,饭桌上逐一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收获。我说,在这么多实习故事之外,我并没有经历什么不平凡之处,我甚至没有一个自己的独立作品;而电视媒体的运作方式和视像新闻的操作方式也使我产生了疑惑——我将来是否该从事这一行业,抑或应该去平面媒体和广播媒体谋求立足之地?当然,我可以找出很多现实中的很多限制因素来说明我为什么没有独立的作品,比如说电视台里有规定实习生不能操作机器而他们参与报道的新闻也不能附上他们的署名,但是,我必须承认,这更多是有关我的性情,其次则是能力和态度。

  在我们正式报到之前,广州大学和复旦大学实习生已经来回穿梭于办公室间,或是手拿资料文件匆匆赶稿,或是跟随记者外出一线。频道的黄副总监带着商量的口吻对我们训导说:你们是来做贡献的,不仅仅是来学习的,你们的付出就是你们的学费。之后采访部的杨副监制则在复旦的实习生面前说:汕大的师兄们操作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了,以后你们多跟他们学习学习。这句话让我们暗自欢喜了一阵,但是不足以成为我放下担心的理由。在此后若干次的采访拍摄中,某摄像师看着在一旁将脚架挪来搬去的我,说:你过来,将这张文件上拍下来,我要的这些、这些、还有这些字眼的特写。我顿时一阵紧张,手忙脚乱地将那笨重的机器切到脚架上,调白、对焦、构图,忙活了好一阵,该摄像问:你以前用过这机器么?我面无表情地答道:没有,我们以前都是用小机的。他用手一挥,“行了,走开,我来吧。”我更加忐忑不安了,心想我刚才回应他时的那个表情一定让他很不高兴,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来自父母的遗传常常让我在紧张的时候就变得脸色很难看,而此后的几次临阵被撤也没能让我省悟过来——无论你天生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都好,面对你的老师的时候,都要尽量给出一个淡定的笑容来;又或者,你为什么不干脆对他说:老师,不好意思,可以多给我一次机会吗?

  我曾经在我的实习申请上写下了我的缺点和劣势,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反应很慢。我承认这是一个可以逐渐得到改进的缺陷,但是,在分秒必争的新闻现场,我怎么能够以这样的理由在记者面前应付我的工作呢?有一次跟随一个跑政法线的记者去采访一条关于汽车诈骗案的新闻,在采访受害者的时候,由于来的媒体记者众多,受害人被围成一团,摄像记者则肩扛摄像机推着挤着在拍摄。意外的是该受害人讲得声泪俱下,将受骗过程的细节一一道来,摄像记者们则脸色惨淡,肩头酸痛双手发软。我站在外围插不进去,完了我们的女记者出来破口大骂:你怎么搞的?人家摄像在里面扛了半个钟头都不止,你却在外面闲着!别忘了你是来干什么的,你是来扛脚架的!我无言以对,照样是脸色苍白,极其不讨人喜欢。过了几秒钟,我终于鼓起勇气对摄像记者道歉说“是我的错是我的错”,但是,此事却让我再次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打无准备之战的战场,没有人会听你的解释,甚至道歉都没有用,因为错过了现场就永远不可以再挽回。

  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在我未实习之前,则因为课程的缘故胆大妄为地设计过实习的报纸专刊,并且在上面发表“学而实习之”的“大论”。但是真正实习的感觉却远非如纸上谈兵那样简单。南方电视台是一个省级台,机构精简,也没有兄弟台那样的众多冗员,因此在我们新闻部的办公室里,整天可以看到记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上班的时间并不太早,又异于我最初的想象;但是来到之后便立即着手找选题,联系外访,或者一有突发立即赶赴新闻现场。我们这群为数大概三十人的实习生们,则早早来到办公室,尤其是那些安静沉默的女生们,早早地便守在热线电话机旁,帮他们的老师“找料”。本地的电话并不多件,反倒是东莞等工业城市的来电占了绝大多数。我每每听到有关拖欠工资不给反打人之类的投诉,只能按照接听热线的常规程序,用“中立”的态度向他们表示我们会跟进此事,如果领导审批之后需要采访我们则会立即与之联络。但是实际的情况是除非发生重大的事故或者灾难,这些外地的新闻往往是得不到上镜的机会的,毕竟南方台是一个立足于本土化的媒体。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内心常常感到矛盾,既感到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责任重大,又感到自己并非是万能的

新闻类实习报告 篇6

  一、及早动手、细致部署

  前几届的实习工作为本次实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根据制定的《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专业20xx级本科生实习计划》、《新闻专业实习的“标志性媒体”》等实习制度、标准和往届的实习基本情况,实习指导小组明确了本届学生总体的实习原则、实习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等,并及早展开了工作部署。

  学院首先通过调查,对每位同学的实习目标和规划进行摸底,重点了解同学们的实习意向。在摸清同学们的实习意向后,学院随即开会布置实习单位的联系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共同努力,学院领导和教师共联系到实习岗位近80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均有涉及,这为同学们进行针对性的选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积极动员、科学管理

  本次实习同样采取集中实习、统一指挥的组织管理方式。为了保证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增强应变能力,学院于专门成立了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院长助理刘徐州副教授,成员为分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尚武和班主任张宏伟、鞠宏磊。

  20xx年12月31日,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了本科生实习动员大会。随后,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经过初选、公示、调换、再公示等阶段, 57名同学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中国国际广播之声、新华社、凤凰卫视、搜狐等21个全国知名媒体实习。

  参加实习的58名学生被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配有组长,人员多的小组还配有副组长,主要负责小组联络、协调、实习拍摄、资料汇总和汇报等事宜。按照单位联系、教师专业方向、实习区域等情况,10名教师担任本次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期间,负责联系、落实与处理有关实习事宜,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具体指导与检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管理制度。

  20xx年1月初,在与凤凰新媒体旗下的凤凰网达成合作共识的基础上,我院在凤凰网的专业实习博客正式开通。

  鉴于新闻专业实习的特殊性,例如,时间长、路程远、人员分散、工作时间不确定、采访外出频次多等,根据学院相关制度,我院为全体实习的学生购买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是我院实习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了学院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护送到岗、灵活调整

  从实习岗位分配到上岗有长达一个月的寒假,为了保证实习上岗工作的顺利进行,实习领导小组分别在寒假前后以电子邮件或MSN的形式,把最后确定的实习分配方案和小组长联系方式通知各位指导老师,要求按时启动实习上岗工作,建议指导老师提前联系单位,护送学生到单位,勿忘提醒学生根据单位要求携带介绍信、身份证、学生证、照片和简历等。

  从20xx年2月23日开始,各位实习指导老师陆续将学生护送到实习单位。在这个过程,由于两会、某些实习单位搬迁、人事调整等原因,指导小组对实习进行了灵活调整。

  截至20xx年3月10日,除由于两会等原因个别同学暂等岗位之外,其他同学都已上岗就位,同学们投入到了紧张的实习工作中,走上了新的征程。他们期待着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新闻素养、专业技能、社会经验和人生观等方面得到提升。

  四、全程指导、各自监督

  在实习单位老师和学校老师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多数同学均已适应新的学习和工作节奏,并开始与实习单位和实习指导老师不断互动,熟悉所在岗位的工作规律和业务要求。

  全学院通过各小组指导教师、小组长等对各小组的专业实习工作进行了全程指导和监督别,3月11日,学院还制定了定期检查制度,要求指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实习进展、实习问题、实习心理和身体健康等问题,建立了实时监督、及时反馈的监督管理机制。

  五、注重调查、反馈教学

  为了了解我院20xx级本科生在实习过程中专业方法、技术和知识结构的掌握、应用情况,以及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实习能力,及时反馈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新闻类实习报告 篇7

  在法治版组实习,遇到的采访事件会很杂,但都和法律有关系,为了不至于让自己太手忙脚乱,也稍微补充了一点法律方面的知识,不至于当个“法盲”。遇到的采访事件各种各样,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20xx年7 月11日上午9:00在王四营法庭公开审理的经济适用房买卖合同纠纷案,我就得提前了解背景知识,以前对这方面的知识完全不涉足,可是现在我知道。

  20xx年4月8日,北京市建委发布了京建住(20xx)225号关于已购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规定未满五年经济适用房不能按市场价出售;并全面停止办理未满五年经济适用房过户。如果我当时没了解到这个,我可能对这件事就一头雾水,完全不知所云。

  20xx年7月29日(星期二)上午8:40开庭审理华尔街英语培训中心被诉没有办学许可证,学员要求退学费一案,当时去了很多记者,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华尔街一个如此出名的英语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许可证。可是结果却令所有去了的记者失望,华尔街一方申请不公开审理,坚决申请,他们认为这件事跟他们机构的商业机密有关,没办法,这个好新闻只好错过。有时会很为难,因为当事人太过热情。有一次老师说第二天去安贞法院,是报社的一个同事托咱们组去的,把当事人的电话留给了我。我头天晚上便与他联系好了,他说一定要请我吃饭,我婉转的拒绝了,因为老师说过他要请吃饭千万别答应给东西千万别要。第二天中午,他给我发短信,说在旁边的酒店订好了位置几点在那见,我真不知所措了,只好告诉他我手头有事还没忙完。下午采访完,我急忙告个别就走了,我真怕他在请我吃饭。谁知第二天他又发短信说出去喝个咖啡以表示对我的感谢,我只能回我真的有事。没办法了,我给老师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老师乐了,说别害怕,别理他了,发短信你别回就行了。实习期间接触过三个刑事案件,每一次都让我心里特难受,我挑一个说。

  20xx年9月10日(星期三)上午9:30公开宣判一成年男子教唆未成年人盗窃一案。未成年人只有15岁,还是个孩子,脸上的稚气未脱,可就是这么个孩子,如今用手铐烤着双手,成了被告。宣判那天,孩子的母亲到庭旁听,眼泪就没断过。幸运的是,他由于情节不严重,年龄还小等原因,被当庭释放。听到这个消息孩子和他的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泣不成声。庭上只是大概说了一下作案的事情,我觉得这方面读者可能不大会感兴趣,在宣判后,我向那个孩子和他的母亲提出了我想知道的问题。我问孩子被放了之后还会留在北京吗?他说不。我问为什么?他说他想回老家了,想呆在父母的身边,不想再离开。母亲当时的心情还很不平静,我觉的还不适宜提问,就半蹲下来与母亲平视,拉着她的手,当庭所有人中只有我一个女的,所以我觉得我可以成为那个母亲暂时的依靠,可以给她一点力量。先劝抚她不要太伤心,孩子还小,会犯错,但是他改了,如今也当庭释放了,您别太伤心,他会好的。那个母 亲也拉着我的手,用力的点了点头。等母亲心情平复下来,话也多了,我一直当倾听者,虽然只是听,但收获不少,知道了很多我没想到的情节。等她说完了,我问她孩子的未来要怎样计划?母亲说我想带他回老家,不会再让他犯错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个细节,开庭前在休息室等候的时候这个母亲有几分钟特别激动,当时我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把自己的疑问向母亲提出,母亲说因为当时我从门缝里看见儿子被押了进来,我心里难受,我想他。这一天的采访很成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挖掘出了读者可能想知道的东西。

  当记者一定要守时。第一次出去采访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是提请一个小时到达的目的地,我就是怕迟到,早到总比迟到好。每次采访,我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到达,找个地方坐下,多数是马路牙子,把今天的采访任务好好想想,理清思路。唯一的一次迟到是因为联系员告诉错了地方,打车赶到的时候迟到5分钟,感觉特别不好,打那以后,我更加谨慎了。

  这个暑假非同寻常,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在报社更是明显的感觉到一切为奥运服务,每周开例会的时候都会听中宣部的各种要求,什么能报,什么不能报。开例会的时候还会讨论下周的选题,但由于我是实习生,不用报选题。奥运圣火在北京传递的第一天,我早上6点就到报社,一边看电视,一边抓细节,一边写稿,细到每个火炬手跑了多少步。编辑问我每个人跑多少米,我说30米,编辑说确定吗?我就有点二乎了,不敢确定了,做新闻不能想当然,任何即将变成铅字的事情都得得到证实,必须严谨。

  每次写完稿一定要读,不要有硬伤。新闻的“硬伤”,是指一篇作品中,存在致命的、关键的、明显的错误,或者是不该发生的常识性的毛病。常见的硬伤有政治性硬伤、政策性硬伤、导向性硬伤、违反宣传纪律的硬伤、片面性造成的硬伤常识性错误和技术性的硬伤。报社里贴的数量最多的就是“什么是新闻硬伤”,要想做到没有新闻硬伤,也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发第一篇稿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说实话,后来再发稿占大多数的心理是害怕。怕哪句话写的不对,给自己惹官司上身。因为这种事见得太多了,有时和各种媒体的前辈们聊天,他们对这点也很无奈。但只要报道的是事实,公正、客观,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哪怕得罪了某些人,也不畏惧,做新闻的,这点勇气还是要有的。

  短暂的实习结束了,真正走进了媒体,并参与其中,带着实践的经验,要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成为真正的媒体人做好充足的准备。我参与其中,我乐在其中,我仍然充满了斗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媒体的前辈们看齐,积累更多的经验,多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当个“杂家”,不求为中国的新闻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只求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新闻类实习报告 篇8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新闻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新闻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新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新闻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新闻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新闻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新闻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新闻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新闻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新闻学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新闻学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新闻类实习报告范文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新闻类实习报告范文汇总10篇02-07

新闻类实习报告模板集合五篇01-21

工程类实习报告范文六篇01-29

有关物流类实习报告汇总8篇02-10

有关会计类实习报告汇总8篇02-10

销售类的实习报告汇总九篇02-10

关于建筑类实习报告汇总8篇02-08

精选会计类实习报告汇总五篇02-03

【精选】会计类实习报告汇总八篇01-29

【精华】设计类实习报告汇总5篇01-29

酒厂的实习报告 外贸单证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