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土地资源学是以土地作为资源来研究其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综合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开发利用、保护与满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需要关系的学科。研究土地资源学的目的是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这是一个从认识土地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配置计划和土地资源开发的完整过程。土地资源学主要的研究任务如下: (1)调查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土地利用中会不会产生沙化、盐碱化、沼泽化、污染等退化现象,土地投入不断增加而土地收益会不会逐渐下降等。
(2)研究土地质量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探索合理利用土地的方法、途径。
(3)研究在目前情况下各种土地资源利用的收益与投入比情况。
(4)研究克服限制性因素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措施。
(5)估算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此次沿岷江下游到岷江上游,经温江、都江堰,再到映秀的沿途观察分析,进一步了解在不同情况下的土地利用的现状、不足以及如何改造等,加深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1实习概况
1.1实习时间2013年6月28日
1.2实习路线
温江出发→都江堰青城大桥→映秀地震遗址博物馆→映秀黄家村→漩口镇
1.3实习目的
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社会生产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也是劳动的对象。土地资源包含本身固有的自然特性和供人类发展生产的社会经济特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其的利用和改造。因此,认识土地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其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对于解决现时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习,主要在都江堰市和汶川县。通过这次实习,了解上述地区对于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其利用方式和过程的优缺,并加以验证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熟悉和运用土地利用规划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延展土地资源管理各学科在实际情况中的综合应用,分析实践,锻炼自己对于本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提升自我学科素养。
1.4实习区概况
1.4.1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介于东经103°25'42"~103°47',北纬30°44'54"~31°22'9"之间。东西宽54km,南北长68km,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山地、平原、水域面积大体为6︰3︰1,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4.4℃。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总量变化不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
日前后,平均结束于9月14日前后;一次降雨持续最长日数20天。
1.4.2汶川县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因汶水得名,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地图坐标北纬30°45′~31°43′与东经102°51′~103°44′之间。主要民族为汉、羌、藏和回族。周边相邻县级政区,东邻彭州、都江堰市,南接崇州、大邑县,西界宝兴县与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境内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大熊猫的研究和主要繁殖地,四姑娘山为主要旅游景点。汶川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缘,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分别位于县域东北与西南部;岷江及其支流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为境内主要河流。除此之外,汶川县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
映秀镇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800亩,已退耕地4950亩,映秀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由于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农村经济收入面临重大的难题,为了改变现状,摆脱困境,映秀镇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结合镇村实际,在经济发展中狠抓典型走出了一条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路子,是映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实习内容
2.1都江堰青城大桥
地理位置 E103°36′32.5″ N30°58′43.8″ 海拔719.8m
从成都市温江区出发,观察到沿途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园林和建筑用地等,耕地数量极少。此处地点是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外江青城大桥桥头,放眼望去,可以看见宽阔的河漫滩,更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见一些低山,由于现在不是洪水频发期,河流水面较窄,而在河漫滩上长满了茂密的杂草,可以看见零星的种着一些玉米。由于河漫滩不利于耕作和修建建筑,其利用上现处于荒废状态,利用率相当低。而在一级阶地上主要是建筑用地和交通用地,理论上一级阶地并不适合建筑,一般用作耕地,但河流两旁修建了坚固的防洪堤,有效预防洪水灾害,加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增加,都江堰作为闻名的旅游胜地,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前景更广,因此,此处一级阶地现在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成当地的商业、服务业中心。
由于现在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作为荒废而广阔的河漫滩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利用:
(1)可以考虑开发利用为耕地。但是,河流冲积形成的沙质土壤,对于作物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但也可以通过改造以利于使用。
(2)河流边界与河漫滩的高差很小,在整理开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洪水的危害,进行的建设开发必须能够很好的.抵御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等的水患。
(3)尽管河漫滩土地平坦,易于使用,但应合理的安排其利用形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建议种植一些适宜沙地的蔬菜瓜果。
2.2映秀地震遗址博物馆
地理位置 E103°29.046′ N31°03.485′ 海拔935m
从成都温江到都江堰再到汶川映秀,我们由平原区进入山地区。映秀镇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水量丰富。映秀镇周围的山上植被覆盖以次生灌木为主,原生常绿阔叶林现在基本已经看不到。映秀作为汶川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震后,周围山体结构松散,虽然时隔5年多了,但还是可以看见一些山体植被稀疏,甚至有的还裸露着岩石。映秀镇耕地资源匮乏,耕地较少且以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二三级阶地上,山上分布着大量的林地。由于其水热气候非常适宜水果的生长,因此,果园、经济林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如非常出名的甜樱桃。除此之外,还可以发展中药材生产,如黄连;种植黑麦草,饲养黑山羊,发展畜牧产业。映秀镇的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一级阶地上,也是当地主要的商业和服务业中心,交通相比起以前有较大的改善。
由于该地地处山区,且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针对地震后地质比较疏松,山体不稳定,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等因素,提倡退耕还林和种植一些固土能力强的树种或牧草,加强突发自然灾害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阶地上居民点的保护。
(2)加大保护现有耕地的力度,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
(3)本区域为干热河谷地带,水资源特别丰富,可大力开发水资源发电,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但是应该考虑到其合理性;其次,对一些在岷江河岸分布不合理的污染工业进行调整、迁移,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土地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土地实习报告01-29
有关土地实习报告三篇04-11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习教学报告范文06-17
房地产经营和土地管理专业实习报告06-13
土地资源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实习报告优秀范文03-10
暑期土地测量社会实践报告11-03
珍惜土地,保护土地随笔03-11
暑期实习报告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09-11
保护土地珍惜土地的宣传口号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