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评估检测题

2021-02-02 试题

  第一部分:

  1、诗句填写。(4分)

  ⑴ , 。沙场秋点兵。

  ⑵ , 。可怜白发生。

  ⑶ , ,此事古难全。

  ⑷但愿人长久,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胸有成竹 清逸 骈俪 逻辑 意味深长

  B、浓淡疏密 执著 朦胧 含蓄 觥筹交错

  C、相辅相承 挥洒 悠远 交融 各珍其妙

  D、扣人心弦 洗练 淋漓 怆然 刚柔相济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⑴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变相: )

  ⑵藐兹后学(后学: )

  ⑶梦回吹角连营(梦回: )

  ⑷起舞开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

  4、探究实践活动:市场新产品调查(7分)

  ⑴假如你是联想电脑推销公司的职员,公司主管安排你去作市场行情的调查。现在请你完成下列工作:

  ①调查该产品主要适用于哪些群体?

  ②为了获得联想电脑市场销售过程中的相关信息,你打算设计一张调查表到某商场开始调查。表中可以列出这样一些调查项目:(不少于2项)

  A、

  B、

  ⑵周末,商家就南雁计算器使用情况作一次有规模的访谈活动,假如活动由你组织,请完成下列工作:

  ①你准备邀请哪些人参加?

  ②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活动的开场白。(50字左右)

  ③假如你邀请了企业的技术人员参加座谈,你希望他回答一些什么问题?

  ④请你用一句话新闻的形式对这次活动作报道。(不超过30字)

  5、(2006年眉山试题)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桥梁。可是方言词汇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运用,因此我们应在语言交流中注意把方言词汇改成普通话词汇,据此,请把下列几句话中加点的方言词语改为普通话词语。(4分)

  ⑴好些同学上课,有时打梦脚。

  ⑵我们今天不到你家去,二天来。

  ⑶你娃今天挨打了,背时,活该!

  ⑷眉山名菜东坡肘子味道硬是巴适,简直不摆了!

  6、(2006年广安试题)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李东真的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

  C.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D.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年举世瞩目的大事。

  第二部分:

  (一)

  [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③,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④,少纵则逝矣。与可⑤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乙]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⑥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注:①萌:芽。②蜩蝮蛇蚹:这里形容竹初生时的状态。③振笔直遂:挥动画笔,一气画完。④兔起鹘落:鹘,一各猛禽。兔子一出现,鹘就冲下来捕捉它。⑤与可:文与可,善画竹,北宋有名的画家。⑥倏:极快的,忽然。

  7.解释下列句中的词。(2分)

  ①而节叶具焉 具:

  ②节节而为之 为:

  8.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选出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 (2分)

  A、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⑵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B、⑴而心识其所以然 ⑵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C、⑴少纵则逝矣 ⑵宾客意少舒

  D、⑴振笔直遂 ⑵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9.甲文中有两个成语,请写出一个,并解释它的意思。(2分)

  10.乙文中说:意在笔先,[甲]文中也有文字说的是这个意思,请把这些文字找出来,写在下边。(不超过11个字) (2分)

  11.甲文中作者明确指出了当时画竹的毛病,这些毛病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不超过12个字) (2分)

  12.选出对甲乙两文意思理解分析正确的项(多选)( ) (2分)

  A.甲文中的主旨在于揭示手不能画出胸中之竹的原因,乙文的主旨在于阐明画竹的定则。

  B.甲文强调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笔直遂,乙文主张画竹应意在笔先。两文作者见解一致,观点相同。

  C、甲文主张画竹先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才能一气呵成;乙文阐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关系,两文都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D.甲文以竹的生长情况说明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道理,乙文道出了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原因。

  E、胸中之竹源于眼中之竹,画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全是胸中之竹,这是说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甲乙两文都蕴含了这样的道理。

  (二)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2006年南京试题)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之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了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3.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3分)

  ⑴

  ⑵

  ⑶

  14.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2分)

  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入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符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16.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词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2分)

  17.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2分)

  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⑵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 )首,我的发现是:

  (三)

  汉语,我想对你哭

  ①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

  ②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

  ③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

  ④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后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后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

  ⑤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冷漠的,了解是浅陋的。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丈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

  ⑥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属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

  ⑦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

  ⑧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

  ⑨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选自《读者》,有改动)

  18.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变换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形式。(2分)

  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

  19.第①自然段中,在听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为什么先是学子们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 (2分)

  20.文章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为了说明什么?根据文意,简要作答。(2分)

  21.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作者认为,如果一个民族陷入了对英语的畸形崇拜,会危及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前景。

  B.文中谈到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意在说明对英语的学习、考试都要从应用的实际出发。

  C.作者怀着极大的责任感呼吁:要加强汉语的重视程度,使得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有地位。

  D.文中举丁肇中先生的例子意在说明对待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方面。

  22.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2分)

  2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⑴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⑵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一)题目:令我感动的一幕

  要求:内容健康,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6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他的语文功底百分之三十得益于课内,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

  在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了不少的文学作品,也一定会有类似吕叔湘先生那样的感受,请你就自己阅读的某一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在语文修养方面的收获。

  题目:《 》使我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⑴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⑷千里共婵娟

  2、C。点拨:承应为成,珍应为臻

  3、⑴变化了的形态⑵晚辈,学生⑶梦醒⑷用反问证据表示不如

  4、⑴①主要适用于机关、银行、商家和知识分子家庭等②如:每天销售数量、维修情况、顾客反馈意见摘要等⑵①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经营者、消费者协会代表等②大家好,为了进一步了解南雁计算器的市场销售情况,我们请了各位代表参加座谈,希望大家谈出真实感受,以便我们调整经营思路,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意对即可)③如: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产品的技术特点有哪些?技术革新的前景怎样?④如:商家召开南雁计算器使用情况座谈会,交流其使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5、⑴开小差⑵以后⑶倒霉⑷好,好极了(意思相近亦可)

  6、C。点拨: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7.①具备,具有②做,这里是画的意思

  8.D 9.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兔起鹘落:比喻动作敏捷,又比喻写字、作画、写文章时下笔迅速,中间没有停顿)

  10.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1.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12.BCE

  13.⑴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⑵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⑶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14.通过举例子,强调了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的特点确实存在,让人信服。(言之成理即可)

  15.D

  16.意同即可。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意同即可)

  17.(1)我国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气候过于干燥,就没有春天的物候现象出现。(意同即可)(2)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春天到来的时间也不同。(意同即可)

  18、我们总不能等着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吧。

  19、当教授说汉语是弱势语言、是第二阶级的语言时,学子们并不同意这种说法,而且非常震惊,而教授的反问又令学子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汉语真的是在走向衰败。所以,先是哗然,然后寂然。(意思对即可)

  20.汉语是美丽的,如果我们不珍惜自己的语言资源,盲目迷信英语万能,我们的母语汉语很快就会崩溃和断代;不要等到危及语言存亡时再后悔不迭。(意思对即可)

  21.C(文中没有使得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有地位的意思)

  22.这种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面对汉语正在衰败的令人胆颤心惊的事实,既深深忧虑想大声疾呼,同时残酷的现实又使作者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从两个方面作答)

  23.(1)不少中国人在重视外语学习的同时,轻视了母语的学习。(2)学好母语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要学好外语,必须首先学好母语。意近即可)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评估检测题】相关文章:

英语第四单元检测题04-30

第四单元同步检测题的总结05-01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05-01

二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05-02

运动单元检测题精选05-01

初一上册政治第四单元同步检测题04-30

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04-17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题05-28

初中物理的单元检测题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