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1-06-24 试题

  1.文学常识:

  蒲松龄(1640~1715),字 ,一字 ,别号 ,世称 。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早年就有文名,但屡次应省试落第,71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在宝应作幕客外,都在家乡为塾师。著有 、 、 、 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青冥( ) 禅院( ) 高垣( ) 睥睨( )

  飞甍( ) 城郭( ) 霄汉( ) 窗扉( )

  缥缈( ) 倏忽( ) 市肆( )

  3.从文中找出并解释表时间的词语: 。

  4.看看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5.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6.找出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在句中的意义。

  7.一词多义(解释):

  然数年恒不一见( ) 然数年恒不一见( )

  然 数

  尘气莽莽然( ) 层层指数( )

  其实过之( ) 树形团团如帷盖( )

  其 盖

  不可计其层次矣( ) 盖为不识者( )

  二三日者云( )

  者

  堂若者( )

  8.找出有词类活用的句子并翻译。

  9.找出两种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

  10.简答题:为什么山市在文中又被称为“鬼市”?

  11.翻译下面文段:

  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12.给下列文段加注标点:

  既而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 窗扉皆洞开 一行有五点明 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 楼愈高 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 裁如星点 又其上 则黯然缥缈 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 楼渐低 可见其顶 又渐如常楼 又渐如高舍 倏忽如拳如豆 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 见山上人烟市肆 与世无别 故又名 鬼市 云

  参考答案

  1.留仙 剑臣 柳泉居士 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 《聊斋文集》 《聊斋诗集》 《聊斋俚曲》

  2.mínɡ chán yuán pì nì ménɡ ɡuō xiāo fēi piāomiǎo shū sì

  3.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未几:不久,没多久。

  既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逾时:过了一段时间。

  倏忽:突然。

  4.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第二个层次是换成另一幅图景:连绵数里的高墙深城。城中有像楼的、像厅堂的、像街巷的建筑,高低参差,清清楚楚展现眼前。

  第三个层次,大风起后,“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第四个层次再变化,五座楼如五座高耸山峰“窗扉皆洞开”五座楼间隔而一字摆开,楼层愈高处挨得愈紧。

  第五个层次蜃景的`逐渐消失。

  此题可分为两个层次:风起前后的两种境界:前者孤塔耸立,少顷换一幅图景,这时蜃景的物象是逐步增加的。

  后者五座楼的情景,逐渐变化,依次消失,这时是蜃景物象逐步减少的。

  5.裁通才,仅仅。

  6.无何:不久,不一会儿。今无此意。

  城市依稀而已:语气助词,犹言“罢了”。

  今有“不过如此”义。句意:城市隐隐约约的罢了。

  7. “但是”,转折连词

  然

  “……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几”读shù

  数

  “数数”shù

  “那”指示代词

  其

  “它的”代楼

  “伞盖”名词

  盖

  句首发语词,表推论

  代“人们”

  者

  与“堂若”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像厅堂一样的”

  8.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楼”“堂”“坊”名词做副词,依次译为“像楼一样”“像厅堂一样”“像街巷一样”。全句译为:城中有像楼一样的,像厅堂一样的,像街巷一样的建筑。

  9.(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也”表判断。句意是: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的八景之一。

  (2)与同人饮楼上。“楼上”前省略介词“于”。句意:和朋友在楼上饮酒。

  10.答:山市即是“海市蜃楼”。作者在他那个时代,还不会理解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线折射形成的现象,故在文中又称此现象为“鬼市”。

  11.略

  12.略

【《山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相关文章:

春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1-04

《山市》练习题及答案11-04

雨说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1-04

高一英语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0-15

《山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08-05

税法同步强化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08-04

课文俗世奇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1-24

同步练习题精选与答案11-04

《山市》阅读答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