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试题了,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1
一、选择题(共40,每小题2)
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
A.夏B.唐C.周D.秦
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
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
3.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
4.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 )。
A.秦孝公B.秦始皇C.秦穆公D.秦惠文王
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
A.金文B.甲骨文C.楷书D.小篆
6.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圆形方孔钱的朝代是(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
A.秦始皇B.乾隆帝C.唐太宗D.汉武帝
8.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 )。
A.刘邦B.项羽C.陈胜D.吴广
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
A.灭六国,统一中国B.修筑长城
C.秦的暴政。
D.秦末农民战争
10.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
A.颁布“推恩令”B.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D.商议开凿灵渠
11、“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汗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指的是
A.蒙古族B.鲜卑族
C.匈奴族D.羌族
12、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长平之战B.昭君出塞
C.匈奴分为南北两部D.漠北战役
13、如果沿着丝绸之路游览,你认为会看见那个著名的文化遗址
A.都江堰B.龙门石窟
C.承德避暑山庄D.敦煌莫高窟
14、下图讲述了一段汉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故事,它发生在
A.汉文帝时B.汉明帝时
C.汉武帝时D.汉元帝时
15、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A.大秦B.西域
C.安息D.新疆
16、根据所学知识,说一下下列物品中从西域传入内地的是
A.丝绸B.水稻
C.小麦D.葡萄
17、华佗的弟子照着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9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这种方法是
A.常服“麻沸散”B.经常饮酒
C.演练“五禽戏”D.病了就做手术
18、一个东汉地主会计算自家的田地面积,他的知识可能会来自下列那部书?
A.《缀术》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D.《道德经》
19、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古代印度,他最早传入我国的那一地区
A.东北地区B.中原地区
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
20、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反映了秦朝的
A.雕塑艺术B.绘画艺术
C.冶铁技术D.青铜技术
二、识图题(本大题共22分)
21、请认真观察《秦朝疆域图》,将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1)秦朝的都城A
(2)秦长城两端西起B ( ),东至C( ),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D
(4)你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22、题、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 )”,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 )朝代。(4分)
(2)依据上图看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先后经过哪些重要的地区或国家?(4分)
(3)该商路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请说一说当时有哪些先进技术相继西传?(4分)
三、能力擂台(本小题共12分。)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你能帮助他解决吗?相信你一定能行!
麻烦一:秦始皇车队进了以前韩国地界,路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因为韩国修了许多路障和堡垒加强防卫,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秦国车辆比较大,韩地的道路只能供韩地的两辆车并行。
23、请问:你认为造成上述堵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麻烦二:秦始皇在前秦国内为他的妃子做了一条长裙。到了前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刀币。
24、请问:你认为变成超短裙和只要刀币是不是裁缝故意刁难?为什么?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四、实践乐园(每小题13分,共26分。)
25、右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从其形制来看,当时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代表的王国势力已经非常强大,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中央的统治。
请回答:
(1)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提出了一项建议,你知道建议的主要内容吗?
(2)汉武帝是否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后来结果如何?
(3)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6、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诗中曾提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的汉武指谁?简述他的主要功绩。(16分)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2
1、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3、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4、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有什么历史意义?
5、夏商周的科学文化有哪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6、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是我国奴隶社会_____的时期。
7、公元前______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________爆发。
8、公元25年,______称帝,建立东汉。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____________。
9、公元97年,班超派部下________出使大秦。
10、孙权派卫温率船到达________,加强了______和内地和联系。
11、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________、鲜卑、羯、氐、 ,历史上称他们为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____________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__________。
13、假如有一个人在公元前25年出生,公元25年去世,这个人活了____岁。
14、已知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________,距今年约有_________年。
15、"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______国。
16、西汉末年,社会动乱,王莽夺取政权,进行改革,史称___________。
17、南朝从________年开始,共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都城都在__________。
18、战国时期从公元前__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__年,是我国_________社会形成时期。
19、我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正统思想是______家学说。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_________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21、汉初统治者对农民采取轻徭薄赋的__________政策。
22、到_______末年,人口已达6000万,达到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人口的最高峰。
23、公元前_________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4、春秋五霸及第一个霸主。
25、战国七雄及最后吞并六国的国家。
26、举出汉高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
27、分别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3
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
4、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5、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6、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炎帝B.黄帝C.舜D.禹
7、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
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8、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A.黄帝时B.夏朝时C.商末周初D.春秋战国
9、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0、《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 )。
A.尧舜时禅让制B.夏朝的。世袭制C.西周的分封制D.商朝的盘庚迁都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D.巩固统治
12、《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
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
13、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
A.齐、楚、燕B.韩、赵、魏C.赵、魏、秦D.燕、韩、赵
14、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6、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 D.推行县制
17、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
19、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的急剧变革D.士人的解放
20、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21、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或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A.韩非B.孔子C.孟子D.老子
22、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
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
23、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
24、某一法令于公元前15年2月1日颁布并开始执行,到公元30年1月31日废止,这一制度一共实施了多少年?( )
A、43年B.44年C.45年D.46年
2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二、连线搭配(每个一分,共10分)
26、儒家无为而治
27、问鼎中原春秋首霸
法家兼爱非攻卧薪尝胆晋楚争霸
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尊王攘夷春秋战国
墨家用“刑罚”统治百家争鸣孔子
兵家以礼治国因材施教吴越争霸
三、材料阅读
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4分)
29、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2分)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2分)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2分)
(4)除了治水,大禹还有哪些重要事迹。(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0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10分)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2分)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6分)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1分)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他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1分)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C D A A D D B C B C D B B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C D D A A C D A D A B C
二、连线搭配(每个一分,共10分)
26、儒家无为而治27.问鼎中原春秋首霸
法家兼爱非攻卧薪尝胆晋楚争霸
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尊王攘夷春秋战国
墨家用“刑罚”统治百家争鸣孔子
兵家以礼治国因材施教吴越争霸
三、材料阅读
28、(1)群居生活。 (2分)
(2)北京人已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4分)
(3)从使用自然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4分)
29、(1)大禹(2分)
(2)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2分)
(3)三过家门而不入。(2分)
(4)大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在涂山接受其它部落的朝贡,划九州,筑九鼎。(2分)
30、(1)齐国。(2分)
(2)任用管仲为相。(2分)发展经济,改革内政。(2分)提出“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2分)
(3)葵丘会盟。(2分)
31、(1)商鞅。(1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主张变法)。(1分)
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1分)
(2)秦孝公;(1分)
措施: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5分)
(3)影响: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改革,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3分)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4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会( )
A.建造房屋 B.使用天然火
C.制造工具 D.过群居生活
2.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3.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某历史纪录片《半坡原始居民》,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生活在黄河流域 B.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使用打制石器生产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 )
A.舜 B.禹 C.黄帝 D.炎帝
6.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7.我国桂林市内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
8.下面文本框内文字是某位学生编写的历史故事独白,据此判断,他是为哪一事件编写的独白?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9.同学们大都看过《上下五千年》这部书,它说的是我们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是
A.舜 B.禹 C.启 D.桀
10.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的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你知道丙同学
A.姓唐 B.姓秦 C.姓夏 D.姓周
11.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
12.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早50年 B.早500年 C.晚50年 D.晚500
13 .春秋时用“尊王攘夷”的口号率先称霸的是( )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14.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15.问鼎中原的春秋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16.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
A.齐国 B.秦国 C.宋国 D.楚国
17.“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最能体现课文中这句话意思的成语是( )
A.朝秦暮楚 B.纵横捭阖 C.远交近攻 D.退避三舍
18.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9.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在商鞅变法的措措施中,对贵族利益有直接损害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严明法令
20.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 )
A.尊王攘夷 B.百家争鸣
C.实行分封制 D.商鞅变法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今山东境内),曰齐。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尚父”指的是谁?他建立了哪一个诸侯国?(4分)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可看出构成诸侯的是哪些人?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8分)
(3)两则材料反应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4分)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2.(6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
材料二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四项措施(8分)
(3)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4分)
(4)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4分)
- 相关推荐
【初一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检测试题05-27
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2-1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09-29
初一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的试卷练习11-13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10-27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09-07
初一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11-18
初一上册数学第三章测试题10-22
初一上册第三章单元的综合测试07-15
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