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2021-06-18 试题

  篇一:2016年青岛市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6年青岛市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区市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暮色压顶的时刻,我在山脚前来回(徘徊/徜徉),一点点地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风起了,夹着细沙, 。沙漠的月亮,也特别清冷。山脚前有(一泓/一道)泉流,汩汩有声。抬头看看,侧耳听听,我的思路稍见头绪。

  这里的雕塑都有脉博和呼吸,挂着吟笑和娇嗔,千年不枯。 ,笔触奔放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会合),流泄到了石窟的洞壁。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什么时候,哪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奥密?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撼 娇嗔(chēn) B.脉博 骠(biāo)壮

  C.流泄 撷(xié)取 D.奥密 风靡(mǐ)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徘徊 一道 会合 B.徜徉 一道 会合

  C.徜徉 一泓 汇合 D.徘徊 一泓 汇合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吹得脸颊发疼 色泽浓沉得如同立体

  B.脸颊被吹得发疼 如同立体的浓沉色泽

  C.吹得脸颊发疼 如同立体的浓沉色泽

  D.脸颊被吹得发疼 色泽浓沉得如同立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六小龄童没有上央视猴年春晚的话题在互联网上风生水起,众多网友高呼,没有?美猴王?的春晚还是猴年春晚吗?

  B. 重奖优秀诗文的做法当然是不容置喙的,但一首诗歌或者一篇文章有无获得重奖的资格,获奖能否让大众信服,又是另外一回事。

  C. 近年来,随着?微信?这种能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软件被广泛应用,曾是?香馍馍?的综合服务软件?飞信?已成明日黄花。

  D. 整个赛季下来,?小飞侠?罗本只有2个进球6次助攻,对于世界超级边锋来说,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差强人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形成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良好机制,

  从而推动基层风正气清的政治生态。

  B.企业为了避免因生育二孩而可能出现岗位人力紧缺的问题,制定?员工生育时间

  表?,这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更不合情。

  C.欧洲2015年迎来了超过一百多万的难民,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为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

  D.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成功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测,打开了天体物理研究的又一扇大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形式,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以感性直觉为基础的构成形态。因此,在研究艺术形式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感性直觉有所了解。

  按照柏格森的说法,直觉是指一种挣脱了理性分析而能直捷、整体、本能地把握世界精神和人类意识的能力。柏格森为了醒目地抬高直觉的地位而构成了对理性精神的轻视,但我们不应矫枉过正,因他的某种偏颇而抹煞了直觉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一切忽视艺术形式的主张,几乎都根源于对艺术直觉的轻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的直觉,初一看,确实显得匆促、偶然、草率、任性、莫名其妙。一下子满眼明亮,一下子满耳轰鸣,无端的厌恶,瞬间的倾心,这常常使人疑惑:这种直觉感受是不是真有价值?这种本能性的勃发是不是真有深加重视的意义?于是,处于直觉的迷醉之中的人也就惶恐地拔身而出,力求使自己清醒冷静一些,设法借助理性分析的武器,把直觉解剖开来。一时解剖不了,则干脆把直觉赶走,认为那是理解不了的东西。这样,艺术便在整体上退化成了以理性分析为经纬的严密实体,一切感性直觉只有经得起清晰明白的理性分析才能取得存身的权利。虽然这样的艺术也有形式,但那只是理性分析的消极呈示。

  我们强调开掘艺术意蕴、人生意识、哲理品格和深层心理的重要意义,但这种强调本身也包含着忽视直觉形式的危险。实际上,这种开掘实在像是在“露天煤矿”上的操劳:每时每刻离不开外显,离不开直觉。因此,我们所追求的艺术的深刻性,也就应该永远是一种可以直觉的深刻性。

  当我们在旅游中突然遇到一个美景时,总是立即地、整体地、本能地直觉到它的美之后,才会慢慢作一些分析。而无数次经验证明,这种分析常常是苍白乏力的,而许多特别美妙的部位则又往往是无可评说、无法分析的。

  对一个陌生人的直觉更是如此。即便是心灵深处的神秘,也希望能从他的.气度、势态、神色、谈吐中来寻找踪迹。艺术主要靠这一途径来把握人,而不是靠那种查出身、履历、籍贯等一系列外在分析方法。诚然,也有人会伪善地遮盖自己的真相,但伪善本身也可以体现为直觉。

  我们更加关心的是艺术欣赏中的直觉。不管哪一种文艺演出的评奖活动,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精心选择一批有可靠的艺术感受力的评奖委员,让他们在看完演出的当时,不受任

  何干扰地打下“直觉分”。有人总嫌这种即时打分法太草率,喜欢在演出后反复组织评奖委员讨论,甚至请来创作人员座谈,多方征求意见。这种做法看似细致、周到,实际上却必然导致最大的不公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割碎了最可珍贵的直觉。

  对艺术来说,一切理解都溶化在感觉之中。评奖委员们的即时直觉,实际上已经包含着他们的全部理性能力。让评奖委员们搁臵直觉而进行反复讨论,实则是要他们搁臵生命化、本能化了的理性能力而撤退到浮悬于生命之外的理论分析之中。无疑,这是一种倒逆。

  (节选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论》,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感性直觉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构成形态,在研究艺术形式之前,得先具有对感性直觉的相关认识。

  B.对艺术形式的把握离不开感性直觉,欣赏者追求的艺术深刻性,应该是一种可以直觉的深刻性。

  C.对艺术直觉的轻视,使欣赏者设法借助理性分析赶走直觉,使艺术欣赏变成理性分析的消极呈示。

  D.艺术欣赏者搁置直觉而反复讨论,实质是撤退到浮悬于生命之外的理论分析之中的倒逆行为。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伯格森为了抬高直觉的地位而轻视理性精神,对他这种带有某种偏颇的认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

  B.艺术欣赏者常常疑惑本能性的直觉是否真存有价值,但当他们从直觉中拔身而出后,艺术也就失去了其价值。

  C.面对突然而至的美景,我们会立即、本能地直觉到它的美,而之后理性的分析常常显得苍白乏力。

  D.文艺演出的评委们打下的?直觉分?,也包含着他们的理性能力,所以认为评委打分太草率是有失公允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初次相见彼此就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是他们从对方的容貌、气质上直觉到的。

  B.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面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美景,作者最终发出?信可乐也?的感叹,其中就有直觉在起作用。

  C.?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这是某评论家阅读《阿Q正传》的体会,体现了直觉对艺术欣赏的重要性。

  D.?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艺术。?这句话说明审美欣赏中存在着一种不假思索的直觉

  判断,审美过程与直觉密不可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9~12小题。

  初,会稽 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亮,吴主爱之。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吴主以鲁王霸结朋党以害其兄,心亦恶之,谓侍中孙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为天下笑。”遂有废和立亮之意,然犹沉吟者历年。

  秋,吴主遂幽太子和。将军朱据谏曰:“太子,国之本根。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臣窃惧太子不堪其忧,虽立思子之宫①,无所复及矣!”吴主不听。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遂废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立子亮为太子。

  中郎将陆抗屯柴桑,诣建业治病。病瘥,当还,吴主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是时,吴主颇寤太子和之无罪。冬,吴主祀南郊还,得风疾,欲召和还;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吴主以太子亮幼少,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于武昌。恪将行,上大将军吕岱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岱无以答,时咸谓之失言。

  虞喜论曰:夫托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吕侯,国之元耆,志度经远,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②之疏,机神不俱者也!□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殒首殿堂,死于凶竖之刃!时人奇其英辩,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而费祎③方与来敏对棋,意无厌倦。敏以为必能办贼,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也。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往闻长宁之甄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皆足以为世鉴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七》,有删改)

  【注】①思子之宫:宫室名。汉武帝时,戾太子因蛊惑事被迫自杀后,武帝知其冤,于是作

  思子宫。②元逊:诸葛恪的表字。③费祎:字文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 坐:因……犯罪

  B.而哂吕侯无对为陋 哂:讥笑

  C.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 矜:矜持

  D.往闻长宁之甄文伟 甄:鉴别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

  ②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③□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

  A.①以 ②乃 ③若 B.①则 ②且 ③何

  C.①则 ②乃 ③若 D.①以 ②且 ③何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B.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C.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D.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全公主与鲁王孙霸从中作梗,吴主最终有了废掉孙和另立孙亮为太子的想法。

  B.吴主听信谗言,先幽禁孙和,最终流放孙和;他在与陆抗泣别之时,坦陈自己的错误,决定召孙和回来。

  C.诸葛恪面对接受治理天下大事的托付,没有接受吕岱的告诫;时人欣赏他的机智善辩,而认为吕岱失言。

  D.魏人伐蜀之时,费祎正与人下棋,毫无畏惧之意。文章认为他与拒绝吕侯的诸葛恪一样,都无忧患意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5分)

  (2)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5分)

  14.阅读下面的明诗,回答问题。(8分)

  对客

  归子慕①

  默然对客坐,竟坐无一语。亦欲通殷勤,寻思了无取。

  好言不关情,谅非君所与②。坦怀两相忘,何害我与汝。

  【注】①归子慕,万历十九年举人,再试礼部不第,打消为官念头,隐居江村,以诗为乐。②与:赞赏。

  (1)诗中写主客相对,诗人一言不发,内心却经历了微妙的心绪变化。请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诗人心绪的变化过程。(4分)

  (2)后人评价归子慕?其诗学陶(渊明)而得其神髓?,请从诗歌语言角度谈谈你的

  理解。(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 , ?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

  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侧面描写出作者听完音乐后,被

  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深深打动的情景。

  (3)苏轼的《前赤壁赋》以主客问答形式阐述人生哲理,其中? , ?两

  句,客人以物自比,形象写出人的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4分)

  篇二:2016年青岛市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6年青岛市语文一模试卷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暮色压顶的时刻,我在山脚前来回(徘徊/徜徉),一点点地找回自己,定一定被震撼了的惊魂。晚

  风起了,夹着细沙, 。沙漠的月亮,也特别清冷。山脚前有(一泓/一道)泉流,汩汩有声。抬头看看,侧耳听听,我的思路稍见头绪。

  这里的雕塑都有脉博和呼吸,挂着吟笑和娇嗔,千年不枯。 ,笔触奔放得如同剑戟。

  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会合),流泄到了石窟的洞壁。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为什么张大千举着油灯从这里带走一些线条,就能风靡世界画坛?什么时候,哪一位大手笔的艺术家,能告诉我莫高窟的真正奥密?

  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震撼 娇嗔(chēn) B.脉博 骠(biāo)壮 ..

  C.流泄 撷(xié)取 D.奥密 风靡(mǐ) ..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徘徊 一道 会合 B.徜徉 一道 会合

  C.徜徉 一泓 汇合 D.徘徊 一泓 汇合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吹得脸颊发疼 色泽浓沉得如同立体

  B.脸颊被吹得发疼 如同立体的浓沉色泽

  C.吹得脸颊发疼 如同立体的浓沉色泽

  D.脸颊被吹得发疼 色泽浓沉得如同立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六小龄童没有上央视猴年春晚的话题在互联网上风生水起,众多网友高呼,没有“美猴王”的春晚还....

  是猴年春晚吗?

  B. 重奖优秀诗文的做法当然是不容置喙的,但一首诗歌或者一篇文章有无获得重奖的资格,获奖能否让....

  大众信服,又是另外一回事。

  C. 近年来,随着“微信”这种能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软件被广泛应用,曾是“香馍馍”的综合服务软件“飞信”已成明日黄花。 ....

  D. 整个赛季下来,“小飞侠”罗本只有2个进球6次助攻,对于世界超级边锋来说,这样的成绩实在是差.强人意。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逐步建立起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形成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的良好机制,从而推动基层风正气清的政治生态。

  B.企业为了避免因生育二孩而可能出现岗位人力紧缺的问题,制定“员工生育时间表”,这既不合理又不合法更不合情。

  C.欧洲2015年迎来了超过一百多万的难民,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为逃避战乱而背井离乡。

  D.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成功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测,打开了天体物理研究的又一扇大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形式,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以感性直觉为基础的构成形态。因此,在研究艺术形式的时候,首

  先需要对感性直觉有所了解。

  按照柏格森的说法,直觉是指一种挣脱了理性分析而能直捷、整体、本能地把握世界精神和人类意识

  的能力。柏格森为了醒目地抬高直觉的地位而构成了对理性精神的轻视,但我们不应矫枉过正,因他的某种偏颇而抹煞了直觉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一切忽视艺术形式的主张,几乎都根源于对艺术直觉的轻视。不管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的直觉,初一

  看,确实显得匆促、偶然、草率、任性、莫名其妙。一下子满眼明亮,一下子满耳轰鸣,无端的厌恶,瞬间的倾心,这常常使人疑惑:这种直觉感受是不是真有价值?这种本能性的勃发是不是真有深加重视的意义?于是,处于直觉的迷醉之中的人也就惶恐地拔身而出,力求使自己清醒冷静一些,设法借助理性分析的武器,把直觉解剖开来。一时解剖不了,则干脆把直觉赶走,认为那是理解不了的东西。这样,艺术便在整体上退化成了以理性分析为经纬的严密实体,一切感性直觉只有经得起清晰明白的理性分析才能取得存身的权利。虽然这样的艺术也有形式,但那只是理性分析的消极呈示。

  我们强调开掘艺术意蕴、人生意识、哲理品格和深层心理的重要意义,但这种强调本身也包含着忽视

  直觉形式的危险。实际上,这种开掘实在像是在“露天煤矿”上的操劳:每时每刻离不开外显,离不开直觉。因此,我们所追求的艺术的深刻性,也就应该永远是一种可以直觉的深刻性。

  当我们在旅游中突然遇到一个美景时,总是立即地、整体地、本能地直觉到它的美之后,才会慢慢作一些分析。而无数次经验证明,这种分析常常是苍白乏力的,而许多特别美妙的部位则又往往是无可评说、无法分析的。

  对一个陌生人的直觉更是如此。即便是心灵深处的神秘,也希望能从他的气度、势态、神色、谈吐中

  来寻找踪迹。艺术主要靠这一途径来把握人,而不是靠那种查出身、履历、籍贯等一系列外在分析方法。诚然,也有人会伪善地遮盖自己的真相,但伪善本身也可以体现为直觉。

  我们更加关心的是艺术欣赏中的直觉。不管哪一种文艺演出的评奖活动,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精心

  选择一批有可靠的艺术感受力的评奖委员,让他们在看完演出的当时,不受任何干扰地打下“直觉分”。有人总嫌这种即时打分法太草率,喜欢在演出后反复组织评奖委员讨论,甚至请来创作人员座谈,多方征求意见。这种做法看似细致、周到,实际上却必然导致最大的不公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割碎了最可珍贵的直觉。

  对艺术来说,一切理解都溶化在感觉之中。评奖委员们的即时直觉,实际上已经包含着他们的全部理

  性能力。让评奖委员们搁置直觉而进行反复讨论,实则是要他们搁置生命化、本能化了的理性能力而撤退到浮悬于生命之外的理论分析之中。无疑,这是一种倒逆。

  (节选自余秋雨《艺术创造论》,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感性直觉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构成形态,在研究艺术形式之前,得先具有对感性直觉的相关认识。

  B.对艺术形式的把握离不开感性直觉,欣赏者追求的艺术深刻性,应该是一种可以直觉的深刻性。

  C.对艺术直觉的轻视,使欣赏者设法借助理性分析赶走直觉,使艺术欣赏变成理性分析的消极呈示。

  D.艺术欣赏者搁置直觉而反复讨论,实质是撤退到浮悬于生命之外的理论分析之中的倒逆行为。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伯格森为了抬高直觉的地位而轻视理性精神,对他这种带有某种偏颇的认识我们也不能矫枉过正。

  B.艺术欣赏者常常疑惑本能性的直觉是否真存有价值,但当他们从直觉中拔身而出后,艺术也就失去了其价值。

  C.面对突然而至的美景,我们会立即、本能地直觉到它的美,而之后理性的分析常常显得苍白乏力。

  D.文艺演出的评委们打下的“直觉分”,也包含着他们的理性能力,所以认为评委打分太草率是有失公允的。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府初次相见彼此就有似曾相识之感,这是他们从对方的容貌、气质上直觉到的。

  B.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面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美景,作者最终发出“信可乐也”的感叹,其中就有直觉在起作用。

  C.“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这是某评论家阅读《阿Q正传》的体会,体现了直觉对艺术欣赏的重要性。

  D.“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艺术。”这句话说明审美欣赏中存在着一种不假思索的直觉判断,审美过程与直觉密不可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9~12小题。

  初,会稽 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亮,吴主爱之。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吴主以鲁王霸结朋党以害其兄,心亦恶之,谓侍中孙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为天下笑。”遂有废和立亮之意,然犹沉吟者历年。

  秋,吴主遂幽太子和。将军朱据谏曰:“太子,国之本根。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臣窃惧太子不

  堪其忧,虽立思子之宫①,无所复及矣!”吴主不听。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遂废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立子亮为太子。

  中郎将陆抗屯柴桑,诣建业治病。病瘥,当还,吴主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

  不笃,以此负汝。”是时,吴主颇寤太子和之无罪。冬,吴主祀南郊还,得风疾,欲召和还;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吴主以太子亮幼少,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

  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于武昌。恪将行,上大将军吕岱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岱无以答,时咸谓之失言。

  虞喜论曰:夫托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吕侯,

  国之元耆,志度经远,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②之疏,机神不俱者也!□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殒首殿堂,死于凶竖之刃!时人奇其英辩,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而费祎③方与来敏对棋,意无厌倦。敏以为必能办贼,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也。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往闻长宁之甄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皆足以为世鉴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七》,有删改)

  【注】①思子之宫:宫室名。汉武帝时,戾太子因蛊惑事被迫自杀后,武帝知其冤,于是作思子宫。②元逊:诸葛恪的表字。③费祎:字文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 坐:因??犯罪

  B.而哂吕侯无对为陋 哂:讥笑

  C.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 矜:矜持

  D.往闻长宁之甄文伟 甄:鉴别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

  ②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③□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

  A.①以 ②乃 ③若 B.①则 ②且 ③何

  C.①则 ②乃 ③若 D.①以 ②且 ③何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B.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C.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D.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

  劣也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全公主与鲁王孙霸从中作梗,吴主最终有了废掉孙和另立孙亮为太子的想法。

  B.吴主听信谗言,先幽禁孙和,最终流放孙和;他在与陆抗泣别之时,坦陈自己的错误,决定召孙和回来。

  C.诸葛恪面对接受治理天下大事的托付,没有接受吕岱的告诫;时人欣赏他的机智善辩,而认为吕岱失言。

  D.魏人伐蜀之时,费祎正与人下棋,毫无畏惧之意。文章认为他与拒绝吕侯的诸葛恪一样,都无忧患意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5分)

  (2)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5分)

  14.阅读下面的明诗,回答问题。(8分)

  对客

  归子慕①

  默然对客坐,竟坐无一语。亦欲通殷勤,寻思了无取。

  好言不关情,谅非君所与②。坦怀两相忘,何害我与汝。

  【注】①归子慕,万历十九年举人,再试礼部不第,打消为官念头,隐居江村,以诗为乐。

  ②与:赞赏。

  (1)诗中写主客相对,诗人一言不发,内心却经历了微妙的心绪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心绪的变化过程。(4分)

  (2)后人评价归子慕“其诗学陶(渊明)而得其神髓”,请从诗歌语言角度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 , ”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侧面描写出作者听完音乐后,被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深深打动的情景。

  (3)苏轼的《前赤壁赋》以主客问答形式阐述人生哲理,其中“ , ”两句,客人以物自比,形象写出人的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4分)

  杨柳青年画,发源于天津西郊的杨柳青镇一带。这里出产的年画, ① ,包括生活风俗、历史

  故事、戏曲小说、风景花卉等。作品通俗明了,构图饱满,造型洗练,色彩鲜艳,和谐典雅,富于装饰性。 春天时间充裕,刻制精细,套版较多;至秋天需要量大,刻制粗糙。相较于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偏于写实,题材仍以故事性画面为多,并有意反映繁华的城市风貌和市民生活;而杨家埠年画印制方式多为分色套版,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概括性和象征性。 ③ ,其他各地亦有年画的生产作坊,如河南朱仙镇、陕西凤翔、四川绵竹、福建泉州、广东佛山等。

  17.把下面长句改写成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书摘》杂志是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秉承“新文化、新图书、新生活、新方向”的办刊宗旨,以独特而丰富的人文精神风貌体现厚重的文化品格和人文情怀,从2013年起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百种社科期刊重点期刊”的综合性大型社科文化刊物。

  18.下面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请根据提示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字。(4分)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

  由图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两条途径: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冬夜

  何君华

  (1)离家还有七八里路的时候,中巴车还是抛锚了,像一个突发心肌梗塞的老人,趴在寂静的山村公路上再也不肯动弹。

  (2)乘客早就质疑这破车不行,叮儿当啷的,路上肯定要出问题。但当时司机叼着烟说:“坐不坐?不坐拉倒,哪那么多废话?”

  (3)乘客们没办法,只得一个一个上去了,徐刚也跟着上去了。因为除了这辆破车,镇上实在看不到任何别的车辆。

  (4)果不其然,半路车坏了。

  (5)司机又叼起一支烟,冲车里仅剩的四个乘客喊道:“都下去走吧,车动不了了。”

  (6)徐刚只得拎着行李疲倦地走下车,漫天飞舞的大雪依然在跳跃,大地早已被染成了白色,白茫茫一片,分外耀眼。

  (7)村庄霍地胖了一圈。

  (8)已经是除夕夜的十点钟了,不会再有任何一辆车来,徐刚只能拎着行李往家的方向走。

  (9)这个年,徐刚本来是不打算回来的,他在电话里对娘说:“娘,我过年不回来了,工地不放假。”

  (10)娘说:“儿,回来吧。”

  (11)隔了一天徐刚又给娘打电话:“娘,火车票不好买。我去了车站一趟,没买着。”

  (12)娘说:“儿,回来吧。”

  (13)娘反反复复就是这一句话,徐刚只好决定回来。

  (14)包工头跑了,徐刚一年白干了,这个年怎么过?

  (15)徐刚的心情如同这寒冷的冬夜一样荒凉,他一个人慢吞吞地走在乡村公路上,心里盼望着早点到家,又盼望着永远走不到家。一年到头,两手空空,怎么面对娘呢?

  (16)或许是雪压断了电线,公路穿过的村庄竟没有一户人家亮着灯,徐刚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

  (17)徐刚茫然地朝前走着,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此刻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除了娘。此刻娘一定站在屋门口等他,想到这里,徐刚赶紧加快了脚步。

  (18)所有的鸟都躲了起来,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徐刚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嘎吱作响。终于,他走到了青石桥头。

  (19)过了青石桥头就是家,徐刚没有加快步伐,反而减慢了步子。他又犹豫起来:“怎么面对娘呢?”

  (20)这时,桥头的一座白色雕像突然开口:“是我的儿吗?”

  (21)徐刚吓了一跳,但马上听出那是娘的声音,娘在青石桥头站成了一座白色的雕像。

  (22)“娘,是我。”徐刚连忙扔下行李,掸掉落在娘头上和身上的雪花。

  (23)“娘,怎么不在家里等?”徐刚责问道。

  (24)“我来望我的儿呀,儿,你回来了啊!”娘摸徐刚的脸,娘的手在颤抖。

  (25)徐刚握着娘的手说:“娘,我们回家吧。”

  (26)娘也说:“儿,我们回家。”

  (27)徐刚远远地看到了山坳上家里的灯,那是一盏微弱的、昏黄的、跳跃着的煤油灯,整个雪夜里唯一的一缕光。

  (28)徐刚和娘坐在灯光下吃饺子。

  (29)徐刚说:“娘,包工头跑了。”

  (30)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

  (31)徐刚说:“娘,我一年白干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