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基础练习题复习资料
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2.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3.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幻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他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
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4.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大小不同 B.能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
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5.为预防“非典"(SARS)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6.小李同学测得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后的体积小于100mL。这个事实说明( )
A.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空隙
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
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成了原子
7.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8.春天,人们站在槐树旁能闻到槐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以上对分子和原子基础练习题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同学们加油哦。
考生必看:中考化学实验考试中的建议
一、充分准备,心中有数。
考前同学们应熟悉6个实验的基本内容,操作方法及有关仪器、药品性质,并能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步骤清楚,避免盲目性。如制取O2、CO2时,应先组装仪器并进行气密性检查。使用滴管时应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的正上方,将液体滴入试管中,不要让滴管接触试管内壁。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所需的刻度时,就停止倾倒,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读取时量筒必须放在实验台上,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二、注重细节,完善操作。
在化学实验操作中有很多细节值得同学们关注。在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和“用一个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中,都要使用天平,天平在称量物质前,一定要先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再调节平衡,称量时应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在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PH值时,应将PH试纸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或表面皿上,玻璃棒也应是干燥的,否则会造成误差。在用KMnO4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加热时,应先来回移动酒精灯,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停止制氧气时,应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拿出,然后熄灭酒精灯。在配制溶液时,玻璃棒不要碰到烧杯的内壁。做完实验后及时清理废弃物,拆卸装置,玻璃仪器洗涤干净,药品,仪器摆放整齐有序,并完成实验记录。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一、基本考点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①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③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④质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考点2.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书写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4)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数法等。(5)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从左到右,先读反应物,后读生成物,反应物中“+”号读成“跟”、“与”或“和”。生成物中“+”读“和”。“==”读成“生成”。条件读“在……条件下反应”。(6)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初中语文;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际应用考点)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考点4.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学科内综合考点)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化学计算题的五大误区
计算题,特别是综合计算题,能较好地考查和综合分析。但在解答时,不能很好地挖掘题中给出的条件,从而落入圈套,进入误区。现举例分析:
例1.把质量分数为18.25%的盐酸50克加入到100克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为中性。⑴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⑵要配制500毫升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1克/毫升)需要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毫升?(40%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4克/毫升)
[误区之一]学生在解答此题时,易在计算水的体积时出现:500毫升-98.2毫升=401.8毫升的错误。因为溶液混合时,体积没有加和性,故解此题时需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思路分析]⑴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利用盐酸的质量求出NaOH溶质质量即可计算。⑵在配制NaOH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据此可求出NaOH和水的质量,再由NaOH溶液和水的密度可求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解:⑴50克×18.25%=9.125克
设与盐酸反应的NaOH质量为x
HCl+NaOH=NaCl+H2O
-=- x=10克
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克/100克×100%=10%
⑵500毫升×1.1克/毫升=550克
设需40%NaOH溶液的质量为y
y×40%=550克×10%
y=137.5克
则需水的质量为:550克-137.5克=412.5克
所以需40%NaOH溶液体积:137.5克÷1.4克/毫升=98.2毫升
水的体积:412.5克÷1克/毫升=412.5毫升
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要配制500毫升上述氢氧化钠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98.2毫升和水412.5毫升。
例2.取一定含有杂质的某金属样品R,投入到7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中,金属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所得氯化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4.7%.计算:⑴样品中含金属R的质量。(精确到0.1%)⑵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误区之二]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如果认为是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又苦于R不知为何物,就会走进死胡同。解题时,若能抓住元素的质量守恒,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思路分析]解答本题如果按常规:设氯化物为RClx(x为R的化合价),由xCl/RClx×100%=74.7%,按x=+1、+2、+3分别讨论R的取值,当X=+2时,R为24合理,得出R为Mg,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无疑较复杂。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抓住“金属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便可分析出“金属氯化物中氯元素的质量等于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便可快捷求解。
解:⑴ 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73克×20%=14.6克
14.6克氯化氢中氯元素质量=14.6克×Cl/HCl×100%=14.2克
金属氯化物质量=14.2克/74.7%=19克
金属质量=19克-14.2克=4.8克
⑵14.6克氯化氢中氢元素质量(即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4.6克-14.2克=0.4克。
所得溶液质量=73克+4.8克-0.4克=77.4克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9克/77.4克×100%=24.5%
答:样品中R的质量为4.8克,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4.5%.
例3.往质量为50克的试管中装入KClO3和MnO2混合物后,称得总质量为60克,加热KClO3使完全反应。t°C时,向试管中加入4克水,振荡,仍有4.24克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克水,振荡后仍有3.28克固体未溶解。计算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
[误区之三]学生在解答此题时,一般有两点失误:一是将3.28克全部作二氧化锰来处理;二是3.28克固体如果是MnO2与KCl的混合物,如何通过水的质量确定溶解的KCl质量。
[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确定3.28克未溶固体的成分。因为题目中未指明加入2克水溶解后,在t°C所得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若未达饱和状态或刚达饱和状态,则说明3.28克未溶固体为MnO2,由此可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求出原混合物中的KClO3质量;若已达饱和状态,且有剩余,则3.28克固体为MnO2与KCl的混合物,此时可据溶解度有关求出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再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出该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进而求出KClO3的质量。
解:⑴若3.28克固体未溶物全为MnO2,则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60克-50克-3.28克)÷(60克-50克)=67.2%
⑵若未溶的3.28克固体为MnO2与KCl的混合物,则2克水溶解的质量为:4.24克-3.28克=0.96克,t°C时4克水溶解的KCl质量为:0.96克×4÷2=1.92克,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4.24克+1.92克=6.16克。
设原混合物中含KClO3质量为x,则有:
2KClO3=2KCl+3O2↑
245 96
x 60克-50克-6.16克
245:96=x:3.84克
x=9.8克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9.8克÷10克×100%=98%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67.2%或98%.
例4.将7.5克含不溶于水杂质的硫酸钠固体溶于42.9克水中配成溶液,过滤后取滤液10克,向其中加入20.8克10%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原固体中硫酸钠的质量百分数?
[误区之四]学生在解答此题时,通常只考虑到参与反应的10克滤液中的硫酸钠,就把它当成7.5克固体中硫酸钠的质量,造成错解。
[思路分析]因为滤液是一种溶液,它应具有溶液的均一、稳定的性质,从而把求原物质中硫酸钠的质量这个难点突破。
有机物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目标
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能够判断生活中的有机物;了解甲烷的存在和性质及其可燃性。
2、了解酒精学名、式、物理性质、性质及重要应用;分辨甲醇及乙醇性质的异同,认识甲醇的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
3、常识性介绍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目标
1、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发明的过程和: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实施方案—结果分析—得出成果,培养的实验能力和能力。
2、提高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古代对天然气、沼气的利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联系甲烷燃烧放热,说明甲烷可作重要能源以及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介绍我国在酿酒造醋工艺方面的重大发明和悠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树立环保意识、能源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甲烷的教材分析: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甲烷是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化合物以后又一种含碳化合物,所不同的是,甲烷属于有机物。有机物知识的增加,是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甲烷作为一种简单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学生却未必注意到它的存在、它在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更难与化学联系在一起。因此经过提示,极易激发学生的。同时甲烷的广泛存在,使学生容易收集到相关,使自主成为可能。
本节教材分成“有机化合物”、“甲烷”两部分,甲烷是重点,有机物的'应用是选学材料。前一部分着重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教材在列举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碳化合物后,又列举了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另一类含碳化合物,使学生对这两类含碳化合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给后一类有机化合物下了定义。在化学里简单介绍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有利于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为学生参加社会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化学基础。教材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列举了甲烷的自然存在,对于这些内容,只需要学生有个粗略的了解,在教学中不宜引申扩展。教材通过甲烷的燃烧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甲烷包含哪些元素,进而确定甲烷的化学式,这样有助于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而且有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做甲烷验纯点燃的实验,并联系氢气、一氧化碳也要验纯的知识,说明甲烷在点燃前也要验纯。联系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热量来说明甲烷可作为重要能源。
本节教学可采用自学、讨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于甲烷的教法建议:
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通过甲烷燃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
引导学生查找有关有机物和甲烷的资料来使学生对有机物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组织材料、信息加工的能力。
关于煤和石油的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常识性介绍内容。
强调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接着又阐述了煤和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教材的图片使学生对“煤是工业的粮食”及“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形成较为具体的认识。结合实际介绍我国的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并教育学生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
可在课上播放VCD视频“煤的综合利用”、“石油化工产品”等增加直观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关于乙醇醋酸的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分为乙醇和醋酸两部分,乙醇属于了解内容,甲醇和醋酸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
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可以制造醋酸、饮料、染料、香精,还可以做绿色能源——燃料。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了解乙醇。对我国的酿酒工艺做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强调甲醇的毒性,并熟练掌握甲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识性介绍的醋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调料——醋的主要成分,学生对醋酸并不陌生,醋酸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唯一一种有机酸,教材介绍了醋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对醋酸的化学性质只涉及了使指示剂石蕊试液变色,建议增加课外家庭小实验:醋与苏打或小苏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还可用制得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实验。
对课后选学内容的学习,因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较紧密,建议利用课上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为好。
甲烷的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可燃性及其用途
难点:常见有机物的判断、甲烷组成的确定
教学过程 :
【引入】
1、百慕大三角洲之谜(趣味导学)
2、时事分布(学生生活所闻)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之溶解度的计算
【—化学会考总结之溶解度的计算】有关溶解度的计算知识点,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内容。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间有一定量的关系。由此可进行以下计算:
(1)根据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量推算溶解度;
(2)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所含的溶剂和溶质量;
(3)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在蒸发掉一定量溶剂后析出的结晶量;
(4)由于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可以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求算出一定量饱和溶液由于温度改变(或同时有溶剂量改变),析出结晶的量。
(5)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希望上面对有关溶解度的计算知识点的总结学习,同学们能很好的掌握上面的知识点,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
化学中常见物质的颜色
中常见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红色Fe(SCN)]2+(血红色);Cu2O(砖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红棕色);液溴(深红棕色);Fe(OH)3(红褐色);I2的CCl4溶液(紫红色);MnO4-(紫红色);Cu(紫红色);在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色).
2.橙色:溴水;K2Cr2O7溶液.
3.黄色:AgI(黄色);AgBr(浅黄色);K2CrO4(黄色);Na2O2(淡黄色);S(黄色);FeS2(黄色);久置浓HNO3(溶有NO2);工业浓盐酸(含Fe3+);Fe3+水溶液(黄色);久置的KI溶液(被氧化成I2)
4.绿色:Cu2(OH)CO3;Fe2+的水溶液;FeSO4.7H2O;Cl2(黄绿色);F2(淡黄绿色);Cr2O3
5.蓝色:Cu(OH)2;CuSO4.5H2O;Cu2+的水溶液;I2与淀粉的混合物.
6.紫色:KMnO4(紫黑色);I2(紫黑色);石蕊(pH=8--10);Fe3+与苯酚的混合物.
7.黑色:FeO,Fe3O4,FeS,CuS,Cu2S,Ag2S,PbS,CuO,MnO2,C粉.
8.白色:Fe(OH)2,AgOH,无水CuSO4,Na2O,Na2CO3,NaHCO3,AgCl,BaSO4,CaCO3,CaSO3,Mg(OH)2,
Al(OH)3,三溴苯酚,MgO 初中数学,MgCO3,绝大部分金属等.
一、 单质 绝大多数单质:银白色。
Cu 紫红 O2 无 Au 黄 S 黄 B 黄或黑 F2 淡黄绿 C(石墨黑 Cl2 黄绿 C(金刚石) 无 Br2 红棕 Si 灰黑 I2 紫黑 H2 无 稀有气体 无 P 白、黄、红棕 。
二、氢化物 LiH等金属氢化物:白 NH3等非金属氢化物:无
三、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无 主要例外: NO2 棕红 N2O5和P2O5 白 N2O3 暗蓝 ClO2 黄
大多数主族金属的氧化物:白 主要例外: Na2O2 浅黄 PbO 黄 K2O 黄 Pb3O4 红 K2O2 橙 Rb2O 亮黄 Rb2O2 棕 Cs2O 橙红 Cs2O2 黄 大多数过渡元素氧化物有颜色 MnO 绿 CuO 黑 MnO2黑 Ag2O 棕黑 FeO 黑 ZnO 白 Fe3O4 黑 Hg2O 黑 Fe2O3 红棕 HgO 红或黄 Cu2O 红 V2O5 橙
四、氧化物的水化物 大多数:白色或无色 其中酸:无色为主 碱:白色为主 主要例外: CsOH 亮黄 Fe(OH)3红褐 HNO2 溶液亮蓝 Cu(OH)2 蓝 Hg(OH)2 桔红
五、盐 大多数白色或无色 主要例外: K2S 棕黄 CuFeS2 黄 KHS 黄 ZnS 白 Al2S3 黄 Ag2S 黑 MnS 浅红 CdS 黄 FeS 黑棕 SnS 棕 FeS2 黄 Sb2S3 黑或橙红 CoS 黑 HgS 红 NiS 黑 PbS 黑 CuS、Cu2S 黑 Bi2S3 黑 FeCl3·6H2O 棕黄 Na3P 红 FeSO4·9H2O 蓝绿 NaBiO3 黄 Fe2(SO4)3·9H2O 棕黄 MnCl2 粉红 Fe3C 灰 MnSO4 淡红 FeCO3 灰 Ag2CO3 黄 Fe(SCN)3 暗红 Ag3PO4 黄 CuCl2 棕黄 AgF 黄 CuCl2·7H2O 蓝绿 AgCl 白 CuSO4 白 AgBr 浅黄 CuSO4·5H2O 蓝 AgI 黄 Cu2(OH)2CO3 暗绿 盐溶液中离子特色: NO2- 浅黄 Cu2+或[Cu(H2O)4]2+ 蓝 MnO4- 紫红 [CuCl4]2- 黄 MnO42- 绿 [Cu(NH3)4]2+ 深蓝 Cr2O72- 橙红 Fe2+ 浅绿 CrO42- 黄 Fe3+ 棕黄 非金属互化物 PCl3 无 XeF2、XeF4、XeF6 无 PCl5 浅黄 氯水 黄绿 CCl4 无 溴水 黄—橙 CS2 无 碘水 黄褐 SiC 无或黑 溴的有机溶液 橙红—红棕 SiF4 无 I2的有机溶液 紫红
六.其它 甲基橙 橙 CXHY(烃)、CXHYOZ 无(有些固体白色) 石蕊试液 紫 大多数卤代烃 无(有些固体白色) 石蕊试纸 蓝或红 果糖 无 石蕊遇酸 变红 葡萄糖 白 石蕊遇碱 变蓝 蔗糖 无 酚酞 无 麦芽糖 白 酚酞遇碱 红 淀粉 白 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 纤维素 白 I2遇淀粉 变蓝 TNT 淡黄 Fe3+遇酚酞溶液 紫
焰色反应 Li 紫红 Ca 砖红 Na 黄 Sr 洋红 K 浅紫(通过蓝色钴玻璃) Ba 黄绿 Rb 紫 Cu 绿 稀有气体放电颜色 He 粉红 Ne 鲜红 Ar 紫
铜离子:蓝色
亚铁离子:浅绿色
铁离子:黄色
高锰酸离子:紫色
三价铁离子黄色的
蓝色:Cu2+ V4+ [Cu(NH4)]2+深蓝
绿色:Fe3+ Ni2+ V3+
MnO4 2- CuCl4 2-
紫色:Ti3+
MnO4 -
蓝紫:Mn3+ V2+ Cr3+
黄色:Fe3+
CrO4 2- [Fe(CN)6]4-
桃红:Mn2+ Co2+
红色:[Fe(SCN)]2+
黑色:Ti2+
【分子和原子基础练习题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分子和原子11-23
分子和原子的说课稿08-17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02-22
分子和原子教案11-23
《分子和原子》教案08-27
什么是分子和原子09-23
什么是分子和原子09-23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07-06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