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恢文言文阅读及试题

2022-09-25 试题

  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也。父靓,奔吴,为大司马。吴平,逃窜不出。武帝与靓有旧,靓姊又为琅邪王妃,帝知靓在姊间,因就见焉。靓逃于厕,帝又逼见之,谓曰:“不谓今日复得相见。”靓流涕曰: “不能漆身皮面,复睹圣颜!”诏以为侍中,固辞不拜,归于乡里,终身不向朝廷 而坐。

  恢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为政和平。值天下大乱,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及导拜司空,恢在从,导指冠谓曰:“君当复著此。”导尝与恢戏争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恢曰:“不言马驴,而言驴马,岂驴胜马邪!”其见亲狎如此。于时颍川荀闿字道明、陈留蔡谟字道明,与恢俱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人为之语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

  元帝为安东将军,以恢为主簿,再迁江宁令。讨周馥有功,封博陵亭侯,复为镇东参军。与卞壸并以时誉迁从事中郎,兼统记室。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愍帝即位,征用四方贤隽,召恢为尚书郎,元帝以经纬须才,上疏留之,承制调为会稽太守。临行,帝为置酒,谓曰:“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以君有莅任之方,是以相屈。四方分崩,当匡振圮运。政之所先,君为言之。”恢陈谢,因对曰:“今天下丧乱,风俗陵迟,宜尊五美,屏四恶,进忠实,退浮华。”帝深纳焉。太兴初,以政绩第一,诏曰:“自顷多难,官长数易,益有诸弊,虽圣人犹久于其道,然后化成,况其余乎!汉宣帝称 ‘与我共安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斯言信矣。是以黄霸等或十年,或二十年而不徙,所以能济其中兴之勋也。赏罚黜陟,所以明政道也。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宜进其位班,以劝风教。今增恢秩中二千石。”

  顷之,以母忧去官。服阕,拜中书令。累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领选本州大中正、尚书令,常侍、吏部如故。成帝践阼,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卒,年六十二。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B。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C。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D。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称复姓,如“诸葛”,三国时候这一姓氏已知名。

  B。妃或称皇妃、宫妃、帝妃等,是中国古代皇帝侧室的一种,也特制太子、王爷之妻。

  C。黑头公是指少年而居高位者,指一个人极其地年轻有为。黑头,意谓年轻;公,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D。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隋唐以后是部分官署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恢的父亲诸葛靓个性很强。诸葛靓曾任吴国大司马,与晋武帝有旧交。吴亡后他认为不能效仿古人以漆涂身、以刀割面皮来为旧主复仇是羞耻的事,于是拒绝担任官职,回到家乡。

  B。诸葛恢名声好。曾经试任即丘的守官,转任临沂令,处理政事很温和;王导曾经与诸葛恢戏论族姓的高低;当时颍川人将他列为“中兴三明”之一。

  C。诸葛恢征战有功而升迁。他征讨周馥有功,风味博陵亭候,又封为镇东参军,与卞壶一并因为时人的赞誉升任从事中郎,兼统记室。

  D。诸葛恢有中兴之勋。他调任会稽太守前,皇帝为他设宴,并说他有担任官职的能力,后果然政绩突出,受到皇帝的赞赏和嘉奖。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恢曰:“不言马驴,而言驴马,岂驴胜马邪!”其见亲狎如此。(5分)

  (2)今天下丧乱,风俗陵迟,宜尊五美,屏四恶,进忠实,退浮华。(5分)

  • 相关推荐

【诸葛恢文言文阅读及试题】相关文章:

文言文《诸葛亮传》阅读理解及解析01-07

文言文王绂传阅读试题及答案06-16

“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06-16

文言文〈资治通鉴〉》阅读试题附答案06-15

三峡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06-18

文言文两篇比较阅读试题及答案06-18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阅读试题及答案06-19

文言文经典试题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06-26

《后汉书·乐恢传》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08-16

诸葛孔明阅读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