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九

2021-06-14 试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1层: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起因。

  第2层:写景以抒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同时,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全文中心】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5字,却创建出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散文平易自然,流畅宛转;诗风雄浑自如,成就杰出;词的境界阔大豪迈,为豪放派开创者;又工书法,善绘画。著有《东坡全集》。

  【现实意义】要有豁达的心态,不能被世俗名利所牵绊,感悟自然,淡然处世。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但

  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

  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者耳

  古义:助词,而已,罢了;今义:名词,耳朵

  户

  月色入户

  古义:门户;今义:住户、人家

  念

  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考虑,想到;今义:纪念,思念

  一词

  多义

  遂

  遂至承天寺

  于是

  遂迷,不复得路

  终于

  至

  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寻

  寻张怀民

  寻找

  未果,寻病终

  不久

  词类

  活用

  步

  相与步于中庭

  名词用作动词,散步

  寝

  怀民亦未寝

  名词用作动词,睡觉

  虚词

  于

  相与步于中庭

  在

  与

  相与步于中庭

  介词,跟

  念无与为乐者

  连词,和,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解衣欲睡 欲:__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欣然起行 欣然:__高兴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无与为乐者 念:__考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__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__形容水的`澄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__交织纵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盖竹柏影也 盖:__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__清闲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想到没有人与我一起欣赏,就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6益阳中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月光照在院中,)庭院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益阳中考)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写法,将月光写得很有人情味。请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写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情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舟山中考)本文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的语句中。

  (2016唐山路北区一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略)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②也七岁而能涉③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④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②居:生活。③涉:趟水过河。④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这里指随便、轻易就能掌握。

  5.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南方多没人 , 日与水居也 , 七岁而能涉 , 十岁而能浮 , 十五而能没矣。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则虽壮 虽人有百手(《口技》)

  B.以其言试之间 不以疾也(《三峡》)

  C.问于没人 相与步于中庭

  D.未有不溺者也 念无与为乐者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水中藻、荇交横交横:__交错纵横__

  (2)见舟而畏之 畏:__害怕__

  (3)未有不溺者也 未:__没有__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__向会潜水的人请教,探求他们潜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乙】文使用的写法是__借事说理(设喻说理)__,从中你悟出的道理是:__功到自然成,学问道义,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__。(3分)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九】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介绍06-14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03-23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突破练习03-23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及答案03-23

中考语文文言文陨石专项练习06-13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鹦鹉灭火》03-23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点练习03-23

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05-29

中考语文文言文《与四弟书》专项练习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