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师说》同步测试题目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说》同步测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1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chuán) 贻(yí)
B.句读(du) 苌弘(chāng) 聃(dān)
C.阿谀(yú) 授之书(shu) 蟠(pān)
D.或否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
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吾从而/师之
3.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师”字的意思。
A.古之学者必有师( )
B.吾从而师之( )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D.犹且从师而问焉( )
6.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圣人无常师
B.余嘉其能行古道
C.道之所在,师之所在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二、文本研读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众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进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8.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什么句式。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9.下列各句加粗字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粗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其如土石何?
10.对本段文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正面阐发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反面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C.正面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途径。
D. 反面批评古人从师的途径和择师标准。
参考答案:
1.D(A.传zhuàn B.苌cháng C.蟠pán)
2.D(吾从/而师之)
3.B(师:学习)
4.D(A.有—又,暴—曝B.生—性C.受—授)
5.A.老师B.以……为师C.掌握专门学问或技术的人D.老师
6.C(判断句)
7.A.更加B.以……为羞耻C.丢弃D.不屑一提,看不起
8.A.宾语前置句B.判断句C.介宾短语后置句D.介宾短语后置句
9.C(例句和C是代词,ABD皆为语气词)
10.B
《师说》同步测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2
《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___”,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致。
12、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二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13、“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语文阅读时整理
14、韩愈在《师说》明确地指出了老师的职责是“师者,”__ _________,同时又提出了对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看法。
15、《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16、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表现出当时的士大夫以地位为标准,耻于从师的心理。
17、韩愈在《师说》中强调在求学过程中应做到及时解惑,体现教师解惑重要性的句子是: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18、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明之人更加圣明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而今之众人却“耻学于师”,所以更加愚笨。
19、韩愈在《师说》里认为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看不起技师、工匠等下层百姓,但“”,这岂不是咄咄怪事。语文阅读时整理
20、韩愈在《师说》中强调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童子的启蒙老师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21、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二是“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22、“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23、韩愈在《师说》明确地指出了老师的职责是“师者,”,同时又提出了对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看法。
24、《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6、《师说》中,韩愈认为一般人由于疼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们,反过来“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糊涂的。
27、韩愈《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28、韩愈《师说》中用孔子曾拜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的例子来说明了一个观点:“_______”。
29、韩愈在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以赠李蟠的原因是“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30、《师说》中,韩愈认为只跟从老师学习断句等基本知识,有了疑难问题却不去请教老师,这种“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
10、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1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1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7、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8、(犹且)从师而问焉。
19、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1、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6、 于其身则耻师焉
2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8、圣人无常师
29、余嘉其能行古道。
30、小学而大遗
- 相关推荐
【《师说》同步测试题目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基本初等函数但愿测试题目及参考答案09-24
Review同步试题及参考答案09-24
《丰碑》阅读题目及参考答案01-14
《春》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08-01
童趣同步测试卷精选03-13
《琵琶行》同步测试04-16
核雕阅读题目及参考答案08-19
蓝舞鞋阅读题目及参考答案08-29
最佳路径同步练习题题目09-25
《清贫》同步练习题目及答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