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22-07-12 实施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亲近绿色自然感受绿色文明

  二、活动地点:深圳仙湖植物园、深圳西冲海滩

  三、活动组织:总指挥:宋家才副总指挥:卓明聪、郭奕莹

  活动具体事务协调安排:李炼

  ※集合整队:张江、许森明

  ※车辆编号:秦雪艳(负责车辆号码安排、上下车人数清点及午餐安排)

  ※摄影:许森明(负责活动过程的摄影工作)

  ※春游相关比赛

  为培养学生发现思维及创新能力,大队部、语文组、艺术组组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征文、摄影、书法绘画系列活动,具体如下:

  1、“我和大自然”征文比赛;

  ⑴、分组:分1年级、2-3年级、4-6年级三组

  ⑵、要求:以班级为单位,4月9日前由班主任统一发给语文组李粮老师(每班5篇)

  ⑶、设奖:各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2、“快乐春游”摄影比赛;

  ⑴、要求:以班级为单位,4月9日由班主任统一发(电子档)给大队部黄文娟老师

  ⑵、设奖:各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3、“亲亲大自然”书法、绘画比赛;

  ⑴、分组:分1年级、2-3年级、4-6年级三组

  ⑵、要求:以班级为单位,4月9日前由班主任统一上交美术组黄建克、王俏君老师(每班书法、绘画作品各5篇)

  ⑶、设奖:各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四、具体时间安排

  07:30-07:40:班主任、生活老师检查学生出行前相关准备(班主任、生活老师);学部检查车辆、导游等准备工作;(郭奕莹、李炼、旅游社)

  07:40-07:50:集合清点人数、交接(张江、许森明、旅行社)

  学部领导做活动出发前动员讲话(卓明聪)

  导游下班级与班主任交接相关工作(旅游社、班主任)

  07:50-08:00:导游、老师组织学生按要求有序上车(李炼)

  08:00:清点人数,发车(周敏、秦雪艳、李炼)

  08:00-10:30:以班为单位,参观深圳仙湖植物园各景区

  10:30-12:00:集合,前往深圳西冲海滩(旅游社、班主任)

  1至3年级西冲海滩活动安排:

  12:00-12:40:用午餐(出于安全考虑,经商讨,1-3年级学生不参与烧烤活动。)(旅游社、班主任)

  12:40-13:40:分年级进行沙滩拔河赛,每年级决出一名冠军,进行奖励(旅游社)

  13:40-14:40:分年级进行沙滩赛跑接力赛,每班分别选10名男生和10名女士组成一队进行比赛,每年级奖励前2名

  14:40-15:40:分年级进行沙滩沙雕比赛;

  15:40-16:00:清洗海沙、整理着装,集合

  4-6年级西冲海滩活动安排:

  12:00-13:50:以班为单位进行烧烤活动(旅游社、班主任)

  14:00-14:40:分年级进行沙滩拔河赛,每年级决出一名冠军,进行奖励(旅游社)

  (视天气情况确定是否安排5-6年级学生登岛)

  14:45-15:40:分年级进行沙滩赛跑接力赛,每班分别选10名男生和10名女士组成

  一队进行比赛,每年级奖励前2名

  15:40-16:00:清洗海沙、整理着装,集合

  全体返程:

  16:10-16:20:总结一天活动,安排学生车上休息,导游向校方汇报活动情况(旅行社、李炼)

  16:20-18:00:学生回校吃晚餐,洗漱、休息(胡萍);

  五、各班级跟班老师安排

  六.4-6年级烧烤安排

  1-13号烤炉:四年级(学生+班主任+配班老师)

  班级学生数老师数总数烤炉序号四1班452471-5号四2班422445-9号四3班3723910-13号

  14-29号烤炉:五年级(学生+班主任+配班老师)

  班级学生数老师数总数烤炉序号五1班3723914-17号五2班4024218-22号五3班3623822-25号五4班3924126-29号

  30-43号烤炉:六年级(学生+班主任+配班老师)

  班级学生数老师数总数烤炉序号六1班4514630-34号六2班4514634-38号六3班4314439-43号

  (按10人一烤炉标准分配,5、22、34号烤炉为混合安排,具体由年段主任协调分配)

  七、强调注意事项:

  1、统一指挥,听从安排,不得随意自由活动,严格遵守集合时间;

  2、学生统一穿蓝色运动服,因天气不稳定,海风较大,请提醒学生做好保暖准备;

  3、为细化管理,班主任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带队老师负责活动小组的组织、活动、安全和就餐等工作;

  4、教育学生文明有礼,讲究卫生,不随意抛弃废物,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

  5、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协作,遇事不慌,保持冷静,有事及时报告老师或学部领导;

  6、班主任应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状况,活动过程发现学生身体不适应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为安全起见,任何学生不准擅自到海边游玩;

  7、注意饮食卫生,注意外出活动的合适穿戴,保管好个人财物,出发前注意吃饱吃好,出门少吃零食,上、下车时提醒学生拿好行李物品。

  8、预防晕车工作,晕车的同学要在早上出发前和下午回来开车前提前半个小时吃晕车药,不然效果欠佳。

  9、班主任为本班的第一负责人,跟班老师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学生或老师在出游期间如有任何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带队领导报告。

  10、班主任要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小结,表扬先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部举行的有关比赛活动。

  九、乘车安排

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文明伴我成长”实践活动相关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积极作用,我校将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从本周起,连续三周周末进行上街活动,主要向市民宣传文明知识,针对交通协管、行人走斑马线和随地乱吐滥扔三大现象进行文明劝导,力图通过此项活动,推进“文明伴我成长”活动向纵深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习惯养成的明确目标,特拟定以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

  11月14日,11月21日,11月28日上午8:30--11:30在城东大道与中南路相交十字路口,路口超市处、校门外中南路段100米,进行文明宣讲、劝导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学生上街文明劝导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文明安全知识,提高市民文明安全意识,促进市民文明出行,文明待人文明处事,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

  三、实践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总协调:xxx

  一小组成员:xxx、xxx(负责602班15名同学);xxx、xxx(601班15名同学)

  二小组成员:xxx、xxx(负责501班15名同学);xxx、xxx(负责502班15名同学)

  三小组成员:xxx、xxx(负责401班15名同学);xxx、xxx(负责402班15名同学)

  四、活动内容:

  1、在中南路路口超市设立中南路小学学生文明宣讲台,学生以快板、文明歌、小品等形式宣讲文明知识。

  2、学生发挥书法特长,书写文明提示语,向过往市民发放手写宣传单。

  3、在城东大道与中南路口向行人进行安全文明劝导活动。

  4、在中南路校门外100米路段进行卫生劝导及保洁活动。

  五、具体安排:

  1、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确定活动地点;与路口超市联系,在超市门口设立文明宣讲台。

  2、向学校四至六年级宣讲活动形式、内容及目的,学生自愿采取自愿报名,确定参加人员名单;

  3、以家庭作业形式将此项活动告知参加文明劝导活动的学生家长,请家长签字;与带队老师签订活动安全责任状,建立活动学生通讯录。

  4、政教处准备好学校校旗、活动标语、学生文明劝导标识。

  5、学生做好活动准备:

  文明宣讲台学生准备文明宣传节目、文明标语、书写标语的纸、笔、墨等;卫生文明劝导员准备好一次性手套、火钳等。

  6、11月13日召开活动动员会,由政教处组织、各班正副班主任与参加文明劝导活动的学生参加,向学生介绍劝导方法、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强调学生个人安全。

  7、11月14日上午8:30--11:30,六年级30名学生参加上街文明劝导活动,活动主场设在中南路口超市,进行文明宣讲、分发文明传单;城东大道与中南路口人行横道为交通为交通文明劝导员,劝导市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扶老人过马路;在中南路校门外100米路段进行卫生劝导及保洁活动。

  8、11月14日上午8:30--11:30,六年级30名学生参加上街文明劝导活动;11月21日上午8:30--11:30,五年级30名学生参加上街文明劝导活动;11月28日上午8:30--11:30,四年级30名学生参加上街文明劝导活动。

  9、活动中及时做好小结和宣传,并注意留取活动资料。

  六、注意事项:

  1、学生参加活动要注意路途安全,活动结束后马上回家,不要在外逗留。

  2、分小组活动,参与交通安全文明劝导的学生要注意个人安全,站在安全岛上;不要与被劝导人员发生争执。

  3、参与卫生文明习惯劝导学生要备好口罩、手套、筷子,在劝导过程中,注意来往车辆。

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xx〕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

  三、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

  根据浙教基〔20xx〕120号精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年级每周3课时,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上述课时均不含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各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每周均为1课时。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均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各校在安排课时时,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课时并不超过周总课时数、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随活动需要采取灵活的弹性课时,可集中几天或一周时间搞一项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学校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设计和指导3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不少于3课时。建议周四或周五安排2节,以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周一或周二安排1课时,用于交流、小结或提出下一阶段的活动要求等。

  五、活动内容

  在我省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活动内容。

  各校可按照亲近与探索自然(人与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人与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具体如:

  (一)文化艺术类主题:如各地的传统文化、家乡风情、家乡名人、运动会标志设计、板报设计、我心中的居室、剪纸艺术、插花艺术欣赏等。

  (二)社会生活类主题:如饮食与健康、乐清方言、本地特产、零花钱压岁钱的去向、学做小记者(节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贫困学生失学问题、关注外来人口等。

  (三)科学技术类主题:如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校园环境调查、垃圾问题、城市与绿化、身边的科学等。

  (四)科技制作发明类主题:如模型制作、发明创作、插花艺术设计、雕刻工艺、电脑设计、纸工、泥工等加工工艺等。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参观等。

  各校组织的校班(班团、班队)活动课符合主题的,可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整合学校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3-8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和《话说温州》2本教材,每周1节,各校可根据实际每学期单独教授一种,也可以交错隔周教授一种,但不能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认识,率先学习,努力实践,使自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家。

  (二)建立队伍,完善网络

  1.学校要鼓励教师任教或转岗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省、市示范学校力争从本学期起,至少配备1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其他规模较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上)从下学期起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规模不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下)要配备多名兼职指导教师;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建立"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的教师使用机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在市教研室教研员指导下,各学区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选择组织能力、责任心、综合素质强的专兼职教师担任组长,配合教导(务)处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导、参与实施及开展教研活动,从而初步形成市、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各级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分层次、分批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培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

  (三)整合资源,积极开发

  全市各校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德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四)周密组织,认真实施

  1.各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校长必须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指定一位校级领导分管、负责课程的规划、组织和落实工作,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要从社区学校资源、师资条件、场地设备和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教导(务)处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方案"、"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细则,指导和审核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时做好全校总结,做好每个活动主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相关工作,为以后的教学教研积累素材。

  3.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责任制。根据学校学期课程实施计划,确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应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制定活动周历表,以"周"为单位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时监督、检查课程实施与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专时专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经费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

  5.加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市教育局争取在20xx年至少建成2个具有一定规模、能满足当地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基地。

  七、过程管理

  科学地组织和有效地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科技实践活动实施方案06-09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01-09

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六篇05-26

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四篇05-30

【精选】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三篇06-28

精选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四篇06-16

精选实践活动实施方案4篇06-21

劳动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范文04-19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方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