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施方案

2022-06-14 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实施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络实施方案 篇1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网络教研工作的开展,根据市教研室关于开展网络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教研实际和教育技术水平,特制定《实验一小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网络教研”的会议精神,积极动员和组织全校教师投入网络教研试点工作,旨在提高我校教研信息化水平,探索数字化教研新路,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我校将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利用校本研究网,建立开放、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参与教研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做出更大贡献。

  二、实施步骤:

  网络教研是一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校本教研模式,是学校常规教研的一种有效载体,能促进教研跨时空交流和资源共建共享,放大教研功能。为促使()网络教研工作在我校顺利开展和深入进行,学校将分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成立组织机构。

  (一)宣传学习。

  通过教工大会、教研组活动向全校教师积极宣传网络教研会议精神,学习宣传《实验一小网络教研实施方案》。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多地要利用和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各项工作手段的网络化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区域,教研工作的网络化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和宣传,要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网络教研的现实意义和运用前景,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将常规教研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谁能够在这方面先走一步,谁就会占先机,先得益。

  (二)成立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2、中心教研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3、网络技术指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成 员:xx

  4、领导小组职责:

  ①制定《实验一小网络教研实施方案》。

  ②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和业务进修。

  ③制定学校网络教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④出台相关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定期评比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

  ⑤总结学校网络教研阶段性成果和经验。

  ⑥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教育技术投入和硬件建设。

  ⑦根据老师上传资源的数量和有效回帖数量进行量化考核并计入绩效工资考核当中。

  5、中心教研小组职责:

  ①组内成员应积极参加学科在线研讨活动。结合主题活动,发表相关评论。

  ②每一学期每人必须上传5件以上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育叙事、优质课例等,每月至少一篇。

  ③组内成员负责上传教师资源的分工如下:

  6、网络技术指导小组职责:

  ①根据学校网络教研计划和制度,制定网络技术指导小组职责。

  ②完善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网络教研硬件环境。

  ③负责网络教研技术培训和各学科教研组长的技术指导。

  ④创建网络教研平台,提供教育技术支持。

  第二阶段:培训学习、落实课题任务。

  所谓网络教研,通俗地讲,就是教研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搞教研。网络是教研的工具和手段,如何利用网络搞教研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方法问题和技术问题,为此,学校网络教研技术指导组将组织相关培训和技术指导。

  1、对学校中层领导干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分批进行校本教研网平台运用、后台管理和资源建设等技术培训。指导教师在网络中实名注册和在线交流。

  2、对骨干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实用项目培训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技术层面。这些实用技术有:多媒体操作平台的使用、简单的视音频处理和图片处理、扫描仪和打印机的使用等。

  3、落实湖北省《校本研究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申请的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整合研究》,积极上传各种资源。

  第三阶段:推动常规教研网络化。

  网络教研不是区别于常规教研的一种新型方式,而是常规教研的有益补充,它不能完全替代常规教研的传统性和多样性。开展网络教研需要技术装备和教育技术能力的支撑。基于我校良好的技术环境和教师计算机中、高级水平,推动网络教研是可行的。在本阶段,将以各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任务驱动。

网络实施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切实做好预防我校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我校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有关活动安排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领导小组:xx

  二、家校联动,互通信息,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4月28日——5月6日)

  1、4月29日学生放假时发放“预防学生沉迷网络致家长一封信”,使家长明白手机网络对孩子的危害,进而使家长明确监管之责。

  2、各班要迅速了解掌握本班学生拥有及使用手机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对排查中发现的涉及学生沉迷手机、网络影响学习、生活的要及时向家长报告,会同学生本人、家长、任课老师结合学生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

  三、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

  1、5月9日在升旗仪式上做“拒绝沉迷手机,文明绿色上网”的国旗下讲话。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拒绝沉迷手机,文明绿色上网”的倡议。

  2、5月14日各班开展以“拒绝沉迷手机,文明绿色上网”的主题班会。

  以“拒绝沉迷手机,文明绿色上网”为主题班一期黑板报,5月21日学生会检查。

  四、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严格落实张校长提出的“3个一律4个禁止”,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公寓管理人员要加强夜间就寝巡查并及时向政教处、班主任反映学生就寝情况,避免因为手机影响学生休息;班主任要全力配合公寓管理人员的工作,将管理人员反映的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

网络实施方案 篇3

  一、实施网络教研背景

  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方式,它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教育资源。有效开展网络教研,能发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研创新;能积累资料,从而形成团体经验、资源和文化;还使城乡学校和教师能够平等获取信息资源和对话交流。网络教研创设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业人员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环境,促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决策者、设计者、研究者与实施者的多元对话,形成民主、合作的教研氛围,实现有效的专业引领,弥补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是创新教学研究方式,拓宽教学研究途径,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全旗教育教学质量,紧紧围绕“转变观念、强化队伍、夯实管理、科研兴教”的整体工作思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师研修体制和模式途径的创新,实现教研信息的有效整合,为学校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拓展教研功能,创新教研方式,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研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专家与教师互动、教师与教师互动、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多方位、多元化的交流共享,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促进教师在网络环境中提高教学教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网络意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以教研工作的网络化,促教研工作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高全旗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三、目的和意义

  中国教师研修网赠与阿荣旗“阿荣旗教师研修社区”平台,从此全旗教师可以通这个平台接授中国教师研修网学术支持与帮助。中国教师研修网对阿荣旗教育系统开通,研修网上的资源齐全,内容优质,运行模式科学,利于互动交流,将教师全员引入一个开放而先进的教育环境中。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促进教研观念的更新,对变革已经实行多年的传统的教研方式作有益的探索,进而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四、实施方案

  (一)教研员任务书

  基于教研室部门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研员必须在研修网应用领域走在教师前列,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1、要求每学科的教研员都建立自己学科的协作组,组织本学科所有的教师都加入到协作组中 。

  2、教研员要精心准备活动内容,保证活动质量与数量(每学期至少两次),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3、教研员要对每次活动的参加情况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每次参与的人员、人数以及教师参与质量。

  4、教研员每月定期发布对教师工作要导向作用的备课资料、教学随笔、反思感悟等方面的内容3篇。

  5、教研员要做好本协作组教师上传资源的推优工作。

  6、学年结束后本学科教研员要根据教师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书情况评选本学科优秀研修教师,并拟定本学科教师校本研修学时数。

  7、教研员要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回复、答疑。

  8、教研室每年要按要求督查教研员工作,年终进行评比,评选优秀教研员。

  (二)学校任务书

  1、学校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2、每所学校任命一名网络管理负责人,负责监管本校教师网络完成任务书情况,并建立本校官方协作组(XX学校协作组),并担任协作组管理员进行管理 。

  3、由学校网络管理负责人建立本单位的资源库,把教师运用研修网的资料分门别类的存入其中。

  4、年终根据各校教师完成任务书情况评选优秀网络管理员和学校优秀协作组。

  (三)教师任务书

  1、创建教师个人工作室

  (1)每位中小学数语外教师每月不少于1篇日志(其它学科及幼教每月不得少于2篇),包括使用中国教师研修网资源相关的原创、随笔或教学感悟等。

  (2)“我的资源”中小学数语外教师上传资源每月不少于1篇(其

  它学科及幼教不得少于2篇),包括教学设计、课件、试题等,提倡是原创作品。

  (3)在工作室内编辑下级子文件夹,分类清楚(至少四类)。

  (4)12月20日前,由各学校网络管理负责人统计本校教师完成任务书情况,并如实上报到培训中心王鑫处。培训中心组建的评审小组进行抽测,并根据上报情况评选推优。在抽测如有情况不符者不得参与单位与人个的评选,并在年终督导评估中量化体现。

  2、参与协作组

  (1)数语外教师要按照“阿荣旗研修社区”项目动态及时参加“中国教师研修网”专家讲座并形成心得上传到本学科协作组每年不得少于2篇。

  (2)“我参加的协作组”每位中小学数语外教师每月上传资源不得少于1篇,其它学科及幼教2篇。

  (3)“我参加的活动”中小学教师要及时参与由本学科教研员发起的每一次活动,幼教教师积极参与本单位发起的每一次活动。

  (4)教师每月至少发起话题或活动至少1次,并有实效。

  (5)教师除了参加本学科教研协作组外,还要参加本校官方协作,学校网络管理负责人根据教师参与本校协作组活动情况拟定继教学时。

  (6)教师要及时回复、跟帖及讨论。

  五、考核和奖惩措施

  (一)考核办法

  1、教研员根据本学科教师运用资源网情况评选优秀使用者,记入

  学校的考核。

  2、各学校按要求由网络管理负责人上报本校完成任务书情况。

  3、考核组根据网络管理负责人上报情况进行抽测考核。

  4、检查学校教师是否全员参与,查看学校教师任务书完成情况。

  5、检查学校教师参与本校官方协作组教研情况与学校上报校本研修是否相符。

  (二)校本研修考核

  1、中小学数语外教研员根据教师参与阿荣旗教师研修社区项目动态发布的活动足迹情况,给本学科教师记继教学时,最高8学时。

  2、中小学数语外教研员根据本学科教师参与本协作组活动及任务书完成情况优劣记继教学时,最高为8学时(其它学科教研员记12学时 )。

  3、学校要根据本校教师参与本校协作组活动情况记继教学时,最高为8学时(其它学科记12学时 )。

  4、各学科教研员要对教师上传资源组内推优者奖励继教学时1学时,社区内推优奖励继教学时2学时,国家推优奖励继教学时3学时。

  (三)奖惩措施

  1、各校要认真组织教师按时参加活动,保证时间、保证人数、保证质量。学校每月要对本校参与的情况进行通报 , 学年初教研室要进行全面总结。

  2、各校要安排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有专人负责活动监控,并做好活动记录。

  3、年终根据各校的完成任务书情况进行评估,对于态度不积极无

网络实施方案 篇4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总体部署和市县教育局文件要求,我校积极宣传发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20xx年远程研修。本次研修分别围绕Intel未来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教育技术能力、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等主题,在课程专家引领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案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形式开展对话交流,突出特点有三个:一是责任大;二是任务重;三是内容新。为切实保障培训效果,扎实做好研修工作,把每一件事落到实处,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全体参训教师要充分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观看专题讲座、学习文本资料、在线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老师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体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专家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增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2.通过专家指导开放性备课,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示范,为教师备课提供案例型资源;

  3.通过典型课例分析与探讨,强化教师课堂诊断的意识,提高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能力;

  4.通过远程网络平台的交流与分享,教师自身差异学习、合作学

  习体验、反思、超越,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研修内容

  教师研修内容分学科进行,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12个学科。研修内容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主要任务,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三、研修对象

  山东省远程研修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12个学科的所有任课老师。

  四、研修时间

  20xx年7月15日——20xx年7月20日 上午8:30——11:30 下午:2:30——5:00 五、研修地点

  六、研修模式

  (一)组织形式

  本次研修采取省级课程专家团队——市县学科指导小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模式组织实施。全员远程研修期间集中研修6天,每个学科6个专题,每个专题6学时,共36学时。

  (二)学习形式

  1.本次研修采取集中在校微机室学习研讨。

  2.参训人员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www.qlteacher.com),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

  3.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视频课程和网上课程资源;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阅读课程简报,发表随笔感言;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和专题研讨;进行学习反思,学以致用。

  七、管理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张家坡中学远程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宋志强 副组长:张在祥

  组 员:赵新国 任晓寒 刘运生 闵祥燕 王增成 崔 霞 王可木 康成美 宣传报道组:任晓寒 东杰 技术服务组:东杰 任洪芹 后勤保障组:张德军 (二)严肃纪律,规范考核。

  学校在研修期间实行签名制度,集中组织与管理,责任到人,确保网络畅通,确保人人参与,全程参与。按要求组织各科教师集中观看视频、参加讨论;分散研修,学校领导根据任教学科参与研修讨论。研修期间将严格考勤制度,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

  (三)宣传到位,争先创优

  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宣传会议,首先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远程研修对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意义,明晰远程研修的基本步骤和自己担任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并召开全校参训教师参加的动员大会,明确分组,同时提出了互帮互助的要求,让老教师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对新教师负起责来,新教师帮助老教师解决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形成了教师研修共同体。

  (四)全程跟进,及时反馈

  研修过程中,校长、分管领导、各科室主任全程参与,和老师们

  充分交流,答疑解惑。同时组织技术人员随时服务,保障网络畅通。在研修期间及时组织教研组长召开碰头会,通过学校平台交流情况,分享成功做法。研修教师依据课程研修的要求,完成观看视频、撰写作业、参与互动、总结反思等研修任务。

  七、考核评价

  按照省教育厅、市县教体局和镇教体办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被评为优秀学员者在今后职称晋升时按同等荣誉赋分,对学习不合格的教师进行严肃惩戒,当年内不得参加任何评优选模、职称评审活动。

【网络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网络实施方案六篇05-03

网络实施方案四篇05-03

网络实施方案3篇05-01

网络实施方案5篇05-04

【精选】网络实施方案4篇06-04

精选网络实施方案三篇06-03

精选网络实施方案4篇06-13

【精选】网络实施方案3篇06-13

网络个人研修实施方案12-16

网络实施方案汇总五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