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分享。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
小丽就职于西部绿洲物业公司保洁部,是一名部门主任,虽然管理的人员不多,可是需要操心的事可不少。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在朋友眼里她是一个热心的好人,在婆婆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在妈妈眼里她是体贴懂事的孩子,在儿女眼里她又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好妈妈。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而她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父母养育了她们兄妹五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虽然生活非常困难,但父母从不为琐事争吵,也不相互指责、斥骂,更多留给孩子们的是相互理解、包容以及做人的真滴。母亲不善言谈,只是默默的为这个家操劳,没有任何怨言。父亲则给了这个家更多的支撑和信任,他们用行动告诉孩子要做一个有爱心、有包容心、诚实、有担当的人,她就是在这样的家风下长大的。她父亲去世早,母亲带着她们兄妹五人不容易,哥哥成了顶梁柱,小小的她看出了家里的不易,高中毕业本可以继续求学的她,坚决放弃这个机会,毅然决定为家里分担困难。随着时间的飞转,母亲已经八十几岁高龄了,身体不是很好,她在忙完工作之余常常去照看母亲。她还有一个和母亲一样高龄的婆婆需要照顾,她往往是早晨早早起来把早饭和午饭给婆婆做好,嘱咐婆婆按时热了吃,中午又赶到母亲家照顾母亲午饭,母亲看见她又要工作,又要两边忙,怕她辛苦,不让她来,可是她总是说:有妈妈在,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最好的孝顺就是陪伴。今年母亲身体不适住院,医生检查的结果不是很好,看着母亲病弱的身体,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于是她白天上班,晚上坚决要求陪母亲,她的腰也不是很好,可是她一直坚持,直到爬不起来才肯歇一歇。
她不光是对自己的父母体贴入微,对公婆也是一样,她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美德用在了自己的家庭里,公公身体一直不好,四十多岁就得了脑溢血,右半边偏瘫行动不便,一直由婆婆照顾,公公的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甚至有时还动手打婆婆,看着婆婆身心疲惫、无可奈何的样子,她毅然将公公接到自己家里悉心照顾。不常见面的两个老人反而不在争吵,关系也融洽了,婆婆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心情开朗多了,就这样一直照顾到公公离世。公公去世后,她怕婆婆一人在家寂寞,又将婆婆接到家里照顾,这一住就是十一年。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这么多年来她和婆婆从未挣过嘴、红过脸。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为了让婆婆的生活质量更好些,她劝婆婆到退休站和老年人一起唱歌、跳舞、打牌,可是婆婆嫌吵不愿去,她又劝婆婆去养老中心,那里条件很好,还有人聊天,婆婆去了几天又回来了,婆婆觉得那里的饭没有媳妇做的好吃,晚上又看不见他们,觉着心里不舒服,于是她放弃了让婆婆出去的想法,每天她都会把婆婆的一切安顿好才出门。由于她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忙,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间,为了减轻媳妇的负担,主动要求去了日托中心。她们就是这样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幸福的生活着。
她还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丈夫的前妻12、8去世后留下一个七岁的女儿,她把女儿当自己的孩子来养,甚至比对自己亲生的孩子还好。女儿从小就喜欢跳舞,天生对舞蹈有灵性,她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很坚决的把女儿送到了重庆舞蹈学院,专修舞蹈专业。她说:女孩也要有特长和一门技术,将来走向社会才有用。女儿毕业回来后,很快就被分配到幼教系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现在女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但她还是把妈妈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避风港。而且女儿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无论生日还是节日,她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母亲,精心给母亲准备一份礼物。无论她遇到困难还是高兴事,都要找她聊聊,一起分享。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她就是妈妈的亲生女儿。
她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生活,都像一个大家长一样要求我们做事要精益求精,不给自己留遗憾。对同事关心体贴,只要她能想到的她都会替员工考虑到,因此她赢得了同事对她的信任,只要有困难都愿意找她解决,有喜事找她分享,她也乐于和大伙成为一家人。
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一个优良品质的人,好的家风都会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尊老爱幼艰苦朴素的生活氛围。正是这种氛围,营造了一个个身心健康、有作为乃至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们从小丽身上看到了优良家风所赋予的美德,我希望好的家风、家训要不断传承,给下一代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2
她帮助他人抚养了4个孩子,等孩子成人后,将孩子送还给了亲生父母;她资助了16名贫困生,还将他们中四人招为职工,将一人的奶奶接到身边居住;她20年如一日给敬老院老人送去物资,甚至送去了自家唯一的空调;她善待每一个员工,员工家属受伤,她放带薪假,员工家里葡萄滞销,她买下葡萄送到敬老院。
孝老爱亲,弘扬传统美德
小刘共抚养有6个女儿,但其中有4个是她领养的孤儿。多年来对收养的孩子,她视如己出,甚至超过了亲生女儿,当她辛辛苦苦地把养女们抚养长大后,却又帮她们找到了亲生父母并送回到了他们亲生父母的身边。
多年来,她一直坚守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美德,每到中国传统节庆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她都会到周边的各家敬老院,尽其所能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吃的、穿的,给老人带去节日的祝福,二十多年从未落下。小刘的诸如此类的各种善行不胜枚举,被敬老院里的老人亲切地称为“阿拉的好闺女”。
扶危济困,甘于默默奉献
二十多年来,只要是她遇到的她都会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早在50元起家创业之初,她曾经用卖棒冰的钱给人资助买米,给路遇陌生的小学生买过书包。有一名顾客曾把金戒指遗失在她摊头上,她专门买来黑板写上失物招领启事,失主因此领回了丢失了3个多月的金戒指。她曾经出资帮生活无着落的老人办起小店,还为老人定期送去资助金。
随着小刘事业的发展,她的善行也越做越大,她的爱心延伸到国内许多地方:1998年长江洪水,她过捐款;从电视上看到山区儿童上学难,她资助过;江西老区孩子生活困难,她通过区工商联送去5000只书包;20xx年10月,余姚突发大水灾,她一连4天为灾区送去价值40万元的救灾物资,每天都是一卡车……她结对资助江西、安徽以及本省贫困学生十多名,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二十多年来,她为助贫捐献了多少钱,别人说不清,她自己也从来没有计算过。
诚信经营,尽显优良品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小刘从信用社贷款50元,开始了她的创业生涯,她从卖棒冰、开设水果摊起家,是宁波市最早的个体户之一,她开设过依木小店、日用品商店,还开出了镇海区第一家超市。
她为人诚信。九十年代初,有一次小刘在宁波二号桥市场进货,晚上盘账发现账面上多出了1000元,这在当时也不算小数字,她仔细回忆,才发现当时付款时,货主把两叠500元一叠的钱当作2000元收了,确定少付了人家钱,又一下子联系不上货主,她焦急了。第二天一早,她马上起身赶到市场还给了货主,这位货主拿到这1000元钱,半晌才说出一句话“天底下咋会有你这样的好人!”
她关爱职工。每当员工家庭遇到困难,小刘就像自己亲人一样帮助照顾他们。超市员工收入普遍不高,但在别的企业遭遇用工难的时候,她的员工没有一名愿意离开她另谋高就,员工们说:“刘姐有情有义,在她手下干活舒心。”
她言传身教。小刘大爱无私的家风,也影响到了她的几个女儿。那年,南方遭到百年不遇的雪灾,她的养女曹竞马上将自己生产的蚕丝被从上海大批运往灾区,帮助灾区人民解决过冬问题。在媒体采访时,曹竞说:“是我镇海的妈妈教导我的,我妈妈比我更有爱心,妈妈的`名字叫小刘。”
因为她诚信经营,大家都愿意和她做生意。她因此也逐步做大了事业,目前旗下已经拥有4家中型超市、一家床上用品加工厂,员工200多名,净资产达到千万元。
心系群众,切实履行职责
自1998年开始,小刘就一直担任区政协委员。十七年来,小刘没有辜负政协委员的称号,年年都递交两到三个提案。这些提案,有关心五保老人的,有关注困难学童的,有涉及个体经济的,有建议旅游惠民的,也有关心新镇海人发展的。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每一个提案都很接地气,每一个提案都是经过她一个多月的精心调研和细心撰写,每一个提案都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她及时把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个体经营户的实际困难都真实地反应给了地方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了翔实的第一手的决策依据。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3
人生路上,风雨同舟,洒下真情款款。小菊和小明,这一对普通的职工家庭,却用不普通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事业、生活和家庭的真谛,留给了我们“相依一世、相知一世”的真情和感动。
丈夫原是贵阳市南明烟叶复烤厂的一名驾驶员,妻子小菊是花溪区孟关乡中心完小的一名教师。在结婚十余年的时间里,这对夫妻互敬互爱,孝敬父母、爱戴孩子、宽以待人,在家中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感动的华美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一、爱岗敬业,爱校如家。
作为妻子的小菊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是一个对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高度责任心的人,曾担任过低、中、高不同年级段的教学工作,由于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曾先后被评委市、区、乡级的优秀班主任,成为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好老师。在工作中,她对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在生活中,她对自己的同事们悉心关照、热帮互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小菊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多次在年度考核工作中被评定为优秀。她始终坚持责任心是做人之本,责任心是成事之源,所以她在工作中始终以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的心态努力并且奋斗着。
二、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都说人生之路,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但意外却是来得那么突然与沉重,在新婚后的第二年,丈夫小明因鼻咽癌放化疗留下的后遗症日趋严重,并使得听力、语言能力和吞咽食物的能力都迅速衰退,以致现在已经完全失去听力,退养在家中。就是在患难之际,妻子小菊一面多方打听名医帮丈夫治疗病症,一面悉心照顾家中老人与丈夫,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面对丈夫日趋衰弱的身体,小菊始终对丈夫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对她而言,每天下班回家能看到丈夫把食物顺利地吞下去,不噎着、不呛着,就是她最大的安慰。她时常开导丈夫,让丈夫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丈夫小明也非常支持妻子的工作,在家里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女儿,自己生活上的琐事从来不让妻子操心,因为丈夫失去听力,那一张张的小纸条成为夫妻俩传达信息和交流情感的纽带。几年的时光,妻子小菊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压力,是她,支持着丈夫、支撑着家庭。结婚至今十一年,是十一年的坚守,小菊,用美好的心灵再次诠释了爱心、善良的真实含义,谱写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曲颂歌。面对新婚丈夫的病患,是逃避,是利己,也许会有多种选择,每种选择,也都会找出各种理由,然而正是由于小菊这种天性的爱心和善良,愈加彰显出人性的光辉!十一年来的坚守,小菊始终没有放弃过,面对长期病弱的丈夫,不抛弃,不放弃,敢于直面艰难困苦,做到一时容易,长期坚持确实很难。正是小菊这种默默的坚持,愈加突显出人生的壮美!
三、互敬互爱,尽心尽力。
小菊精心照顾丈夫,更是细心的照顾着公婆的'起居,她知道丈夫的病对年迈的公婆打击有多大,尽管自己背后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但是只要面对二老的时候都是笑嘻嘻的,经常给老人讲笑话逗他们开心,经常劝说老人,说开心话,讲大道理,她对二老说:“医学越来越发达,什么病都会有治理的办法的,小明的病一定会治好的。”十多年来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善良及对家人的爱,将这个幸福温暖的家维护和经营着。
在生活上相濡以沫,对待家庭和老人,小菊也是分外的用心和孝顺。小明生病住院期间,妻子小菊独自一人在医院照顾,不让家中的二老担心和操心,还经常打电话安慰他们。二老为了给小菊减轻负担,除了料理好家中的所有事务以外,还尽心尽力替她照顾好女儿。一家人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相依一世、相知一世,这就是和小明的爱情写照,一对风雨同舟的终生伴侣,一个充满温情的幸福家庭。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4
叶xx是周宁一中老师,丈夫阮松波就职于xx县社保中心,他们有一个可爱活泼的儿子,这是一个氤氲书香的学习型“最美家庭”。
叶xx每一天坚持读书看报两个多小时,在她的影响下,一家人都爱读书,从书中汲取到善良、乐观、宽容、大度、勤勉、进取的丰富营养,教会孩子很多名言、警句、箴言,人生感悟,做人之本,行为之要等,如:忠心报效祖国、孝心善待尊长、诚心与人相处,爱心奉献社会。勤于动脑多学事、肯于专心往做事、乐于助人做好事、严于律己不惹事。用一个母亲的爱好营造了书香家庭,用她的智慧提高了家人的修养,融洽了家人的关系。每一天准时收看电视新闻,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开拓自己的视野。鼓励孩子观看有助于学习的课外书籍和电视节目,了解必须的社会自然、科技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家庭成员有自觉的学习意识,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学习最新最美家庭事迹材料最新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家庭学习氛围良好,重视智力投资。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她给儿子取名xx,意意“家庭和睦,母慈子孝”,儿子在母亲的影响下,认识到“没文化,真可怕”,并主动请缨为他伯母扫盲,从幼儿园开始就教他伯母认识常用字。
最美家庭是具有优良家风释放正能量的家庭。一个具有优良的家风的家庭,家庭成员不自私、不狭隘、不懒散不怠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积聚正能量,释放正能量。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分重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孩子的德育放在第一位,坚信只有“德”教育好了,才有资格理解别的教育。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加强亲情培育,不断磨炼,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在母亲的影响下,七岁的儿子的远大的理想是建立一所最现代化的'医院,聘请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免费为穷苦人民治病。还要建一所最现代化的学校,为所有的失学儿童带给教育。会给老人让座。一家人对大街上举办的各种募捐活动经常参加,对乞讨的老人、残疾或小孩,经常教育儿子拿些给他们,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孩子心甘情愿地把他的钱全部捐出去了,极大地培养了孩子的爱心。
倡导礼貌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锻炼,强身健体。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时常教导孩子:“虽然此刻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为保护环境他们家庭力行低碳生活:手洗服装,节约水电,污水净化重新利用,使用无磷洗衣粉;选用节能电器,随手关灯、空调;出行选取步行,减少污染,分类投放垃圾,废物转化资源等等。热心公益,团结邻里。十几年来,为周围居民自觉打扫巷道,美化环境从家庭做起,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的绿色生活。
多年来,她一家在平凡的生活中传递爱心,传播礼貌风尚,净化社会风气,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5
有人问,家是什么?我认为家是一份职责,家是彼此的真诚相待,家是温暖的港湾。因为有了温馨的家,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都有美丽。我们的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善良勤劳的爸爸妈妈,还有活泼可爱的一双儿女。在家里我始终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积级向上的氛围。也坚持百善孝为先原则来要求自己,并由此来教育我的孩子。
一、互相尊重,坦诚相待。
在这个家庭里,我们夫妻之间互敬互爱。两个人在不同环境生长,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爱好,所以在一起生活难免会有不适应,会有摩擦,这就需要彼此多点宽容,多点谦让,多点谅解,做事多从对方角度思考一下。构建和谐礼貌的家庭环境,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和我们奋斗的目标!持之以恒地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和谐的彼岸!
二、以身作则,学会感恩。
在对待长辈方面,我和老公坚持正直做事,友善对待老人。平时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她们的生活起居。每次全家人一起吃饭时,我们总是把好吃的菜往父母碗里夹,让她们多吃点。上街时,也会惦记着给老人添置新衣服、新鞋子。为了让他们身体健康,我们经常会买些水果、钙片、等营养品,让老人增加营养、滋补身体。有空时,我带着孩子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重大节日和父母一起庆祝。家里有些重活,我们都要自己干,不让老人累着。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父母也同样关爱、体谅我们,尽心心力的帮我们照顾好一双儿女,我们对父母由心的感谢。
三、全心投入,重视品德教育。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要求孩子尊重老师、同学;在家中,教育孩子要尊重家长;在公共场所,要孩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从小使孩子树立爱心和正义感。从2011年开始,每年我和老公都给四川藏族的孩子们捐赠衣服及买一些学习用品。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女儿助人为乐的品德也渐渐显现,她的每一个爱心之举,我都给以肯定和夸奖。我经常和女儿读读《弟子规》《三字经》等读物,我相信在阅读中也能够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爱心,使孩子明白一个人的孝心和品德最重要。
四、真诚相待,弘扬家庭美德。
去年,婆婆的腰摔伤了,需要在床上静躺三个月。天早上我都要给老人梳头,晚上帮老人洗脚、擦身子,帮她翻身。为了不让她寂寞,我经常陪她聊些开心的事情,还让孩子给她唱歌,我们婆媳俩感情就像母女关系。婆婆每次和人说起我,都由心的'夸奖我。其实我觉得为人子女者做这些都是就应的,老人为我们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做小辈的也要尽心尽力地关心、爱护老人。做为子女的我,期望爸爸妈妈公公婆婆身体健康,作为孩子妈妈的我,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这就是我的全部。
五、勤俭节约、发扬社会功德。
为了发扬勤俭节约的美德,我们家也也倡导了这个活动,平时的淘米水能够浇花和树,保护了环境又能够清新空气,真是一举两得呢!平时孩子的算术草稿本和做完的作业本的反面都能够变成二次纸张,洗手时按时关掉水龙头,不开无人灯,这样一来从水费,电费上都能节约很多能源。我们始终相信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我们是世间最平凡的儿女,最简单的父母,我们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我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用自己最真诚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因为有爱,所以幸福。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6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杨xx,认识他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杨xx,籍贯xx市古劳镇新星村洛社一队,中国共产党,xx市政协委员、xx市总商会会员、古劳镇商会副会长、xx市三峡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妻子叶xx,与丈夫共同经营三峡鞋材有限公司。育有二个儿子,一个就读于xx市第一中学,一个出国留学,成绩优异。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一、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杨xx夫妇家庭多年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是镇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生活当中,每当发生摩擦时,他们都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妻子既是事业的好帮手,又是家庭主妇,把家庭照顾的细致入微。长期以来,她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侍奉老人,教导孩子,料理家务,受到邻里的高度赞扬
夫妇两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每年特定时候,杨xx夫妇就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到敬老院,探望老人,跟老人闲谈家常,送上礼品和慰问金,让孩子们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的过程中,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在这个家庭里,虽然他们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构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礼貌家风。
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忙。他们一家人都期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忙的邻居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建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同舟共济,事业有成
杨xx夫妇是xx市知名的鞋材企业家。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杨xx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1993年他通过市场调查后,决定“下海”从商,设厂加工鞋材,一边经营鞋材,一边照顾家庭。叶xx担心丈夫一个人太劳累,也坚持要求去厂帮忙,夫妻俩遇到事情一起商量,遇到困难一起解决,生活上共同照顾双方老人,事业上互扶互持,二人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由于夫妻俩诚信经营,本分做人,鞋材加工很快打开了销路,一年纯利润可观,家庭收入翻番的增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夫妻俩成为了该村的致富带头人。2016年,夫妇找准时机,拓展业务,转换经营项目,扩大规模,成立xx市三峡鞋材有限公司,又取得了成功,家庭收入再上一层楼,生活提前步入了小康行列。
三、勤俭持家,崇尚环保
他们家庭倡导礼貌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时常教导儿子:“虽然此刻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只要家里或办公室没人就关掉一切电源,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热心公益,助人为乐
致富不忘饮水思源,杨xx夫妇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xx市政协委员、古劳商会副会长,杨xx多方面沟通镇属企业老板,宣传镇委、镇政府的政策法规,在依法纳税、做好社会公益事业及协助镇中小型企业招收员工等方面,做出了用心贡献多年来,杨xx用心支持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工业区厂区道路硬底化。07年上半年他搬迁新厂房时,自己拿出3万多元将厂房前的道路硬底化,并营造好绿化、美化环境,为过往车辆和行人带给了方便。07年中秋节,杨xx夫妇偕同厂办公室人员来到镇慈善敬老院慰问,给老人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并花费1万多元为该院完善办公设备。四川汶川地震,杨xx慷慨捐出1万元善款,同时用心发动员工献爱心,捐款4000元。多年来,夫妇热心家乡建设,共捐款18万多元用于学校建设、修桥筑路、兴建文化室和龙舟赛事等。
牵手相伴二十个春夏秋冬,杨xx夫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杨xx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礼貌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7
这是一个知识型的家庭,这是一个学习型的家庭,这更是一个和谐型的家庭。主人公周xx和他的妻子刘玉都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30多年来他们相濡以沫,携手比肩。生活上,他们互相关心照顾;事业上,他们互相激励鞭策,同心协力,营造了融融泄泄的家庭氛围,取得了令人羡慕的业绩。
由于他们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事业上互相勉励,周xx从一名普通的干部成为业务骨干,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承担着市委的重要工作,出色地完成市委交给的一系列重要任务,得到同事们的广泛好评。他的妻子在宁德一中工作,是中学高级教师。30年来坚守教学一线,多年担任高三教学,业绩突出。刘玉是一名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被教育部聘请为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建设专家最新最美家庭事迹材料最新最美家庭事迹材料。作为福建省高中课改研究组核心成员,多次参加年省高考命题工作。在省内外开设讲座与公开课近百场。主持多项国家、省级课题。指导多名青年教师在事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荣获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中小学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优秀语文教师等光荣称号,三次被评为xx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xx市名教师、xx市杰出人民教师,担任xx市一、二、三届政协委员。多家媒体对她的先进事迹作了专题报道,在省内外教育界有必须的威望和影响。
周xx的岳父岳母都是离休干部,年老体弱多病。妻子姐妹两人,妹妹在北京工作,照顾老人的.担子就压在他们身上。从他们大学毕业分配到宁德工作,就和岳父岳母一起生活。平日里,买菜做饭;生病时,端水送药,无微不至,毫无怨言。岳父晚年得了肝癌,夫妻俩四处求医问药。
当得知“灵芝宝”能够减轻痛苦时,尽管一个疗程要万元,尽管他们当时经济很拮据,但仍然倾其所有,不惜举债。只为能让他生存下去,花多少钱他们都觉得值。
对孩子他们从严要求,知识的重要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以父母本身的行为让她从小就生活在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从而感受到:人活着要有追求,要有思想,要有境界。所以,一向以来,孩子都能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学习工作、待人接物。无论是在国内学习还是在国外工作,都能得到大家的好评。
周xx的家庭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家庭,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始终持续着浓厚的亲情。尤其是2016年,他的妹妹不幸患脑病毒,深度昏迷,生命垂危。医生推荐放下治疗。但是,他的一家人不离不弃,咬紧牙关,轮流守护,坚持了72天,最后把她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病后,他的妹妹坐上了轮椅,一家人更是倍加关爱呵护,让她始终生活在亲情的温暖中。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8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国家的兴盛繁荣,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文明和睦。羊井子湾乡王xx,模范文明家庭代表,他用平凡的举动,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淳朴的家风,折射着文明的光芒;他用自己的行为教育着家庭成员,感染着左邻右舍,传递着文明信仰。
王xx,1987年移民到到羊井子湾乡。今年52岁,初中文化,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家中有8口人,大儿子王俊军在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小儿子在十四号开一家餐馆自主创业。他们为人和善、纯朴善良,家庭和睦,生活快乐美满,通过30年的努力,把三世同堂的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
王xx出生在一个淳朴的农民家庭,从山大沟深的老家到金塔,刚来的'时候,条件非常不好,吃的是苦井水,睡的是地窝铺,沙尘暴刮起来,吃饭的碗里黄沙都半指头深。他学着倒土块,建土房,铺地膜,种棉花,家里的条件一天天好转。前几年,棉花收成价钱都不好,他响应乡上打造“万亩葡萄乡”的号召,2012年就种了7亩葡萄,现在已全部进入丰产期挂果,年成好的时候每亩的能收1万多。他还会修房子,开挖机,农闲的时候就想办法外出打工,每年家里能收入10多万元。近几年乡上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他还兼任了乡供水站站长一职,干一行,爱一行,他尽量精打细算,提高管理水平,目前全乡群众都已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因此,他连续多年评为乡和村上的优秀党员,去年还被评为县上的“五一劳动模范”,得到了乡邻和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个党员他热心参与村上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到那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今年乡上实施了千亩防护林建设工程,树栽好了水浇不上,他受乡上领导的委托,沿着每道渠,盯着每棵树,一段一段的铺设了滴灌设备,认真做好苗木养护工作,截至今年年底,胡杨林苗木的成活率达90%以上。在邻里关系上,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王xx一家人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别人的心。邻居朋友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尽量给予帮助。多年来,他与亲戚、邻居和谐相处,结下了很好的人缘。周围的人都说,有事,先找老王试试呗,老王搞不定了再说。
为了使子女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他们夫妇一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两个儿子做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物质生活不摆阔气,从不浪费,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用之有度。并经常教育儿子儿媳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他们的教育下,孩子们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为了以言行影响儿子,为儿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他们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都考虑儿子们的意见,哪些事该干,哪些事不该干。他们从不玩牌赌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违法乱纪的事情;他们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老人意见,使老人觉得受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
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带来智慧,带来前进的力量。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夫妻关系。他打工挣钱比较繁忙,但也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虽然他喜欢热闹,尽量将时间少花费在娱乐活动上,大部分空闲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他作为一家之主,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他们夫妻感情非常好,从不为小事争吵。妻子也一直和他站在一起,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上的厅堂、下得厨房。在家里,她勤俭持家,科学理财,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不知道让多少邻里、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9
甘洒爱心写无悔,无私奉献为居民
在高台县城关镇,有这样一户家庭,他们生活并不富裕,却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急社区居民所急,解社区居民所困,想社区居民所想”,他们一家老少,热心助人,用平凡的举动、真挚的情感,谱写着对居民群众的奉献之歌。他们就是城关镇北河新村李xx、周秀兰家庭。
“社区居民健康就是我的幸福”,这是李xx常说的一句话。现年60岁的李xx是城关镇新建东村社区诊所的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开办诊所以来,他经常为辖区内孤寡老人、低保户看病的行为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他的善举也带动着家里的其他成员,一家人齐心为社区居民无悔奉献着服务着,他们的感人事迹也被人们广为流传。
开办诊所,为民义诊
1998年,李xx因为身患多种疾病,被迫离开了工作20年的岗位,在家养病期间,他发现他所居住的北河新村,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搬迁户,生活普遍比较困难,经常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怕得病、怕看病”的困境。看到这样的状况,他感到有些痛心,作为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医生,对于周围邻居们的困境他能够感同身受。同时,出于一个医者之心和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他萌生了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状况下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的念头,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1999年初他的诊所开门营业了。
李xx诊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老人、中低收入居民。为了帮助困难家庭看的起病,他从不乱收费,一直坚持能不收的费用坚决不收。看病行医17年以来,他只收药费,从不收出诊费、服务费,行医至今他还沿用着2005年医疗卫生收费标准,从不涨价。考虑到新建东村社区困难家庭多、孤寡老人多,李xx主动和社区联系,每年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一次,并为120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从2004年开展免费体检活动至今已经整整10几个年头了,除了称体重、测血压等普通的身体体检,他还隔几年就与县上的相关医疗部门联系,为居民开展血压测试、心电图测试、血常规测试、B超等多种体检项目,在体检的时候他还一一对体检的老人讲解老人的病症,平时怎么保养,让老人们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治病救人,甘于奉献
李xx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是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情,从不宣扬自己。人们无从知道,他在家乡行医的17年间为北河新村的居民减免了多少费用,人们无法知道,他为父老乡亲们奉献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人们知道的是他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尊重。无论白天晚上,不论过年过节,一个电话或口信,无论多远,李xx都会带着针药赶去,行医至今,春节期间他从来没有休息过。遇上居民买药时手头紧没钱的时候,他就让病人先将药拿回家吃,并说“没事,等你有钱了再付。”
20xx年寒冬的一个晚上,低保户贾俊武夫妇煤气中毒,情况十分危急,李xx得知后,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抢救,因抢救及时,夫妻双方脱离了危险。忙活了大半夜的李大夫刚回到家又接到粮食局家属区一突发心脏病患者的求救电话,他放下电话,急忙背起药箱赶去救治。那天他整整忙活了一个晚上,挽救了几条生命。一个下着雪的深夜,李xx接到病人电话,说感冒了肚子疼。他骑着摩托车花了两个小时才赶到病人家中,一诊断发现是另一种病症。为了救命,李xx又骑车回来拿了对症的药品送到病人家中。来回折腾两趟,等他终于忙完回家时,天已经亮了。他顾不得自己休息,心里都是为病人着想……。离李xx诊所不远住着一位80多岁孤寡老人,老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平时照顾老人就成了李xx夫妻俩的事,他们经常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陪老人聊天,老人的药长期来都是他们免费送。老人称:“没有李大夫夫妻的照顾,自己恐怕早见阎王了。”社区里一位患有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的80岁老人,她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只有儿媳照顾她,知道老人的情况后,李xx夫妻经常上门去看望老人,免费诊病,直到老人去世,附近的六七个老人从生病到去世都是李xx在诊治。
言传身教,家庭和美
李xx的妻子周秀兰今年57岁,常年在家照顾孙子,洗衣做饭,照顾这一大家人的日常起居便成了她最大的事,也是她觉得最幸福的事!她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料着家人,为这个家忙里忙外,默默付出着,免去了丈夫、儿子儿媳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外打工挣钱!周秀兰在丈夫的带领和影响下,常常用心帮社区和周围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和好事,奉献着自己的余热!并且,由于平时受丈夫的耳濡目染,周秀兰也掌握了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她经常深入社区和居民区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引导广大居民提高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
李xx的儿子李大鹏常年在新坝种地,他一直秉承着父亲的人生理念,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勤劳善良,恪守本分。儿媳濮丽娟在公公的诊所从事医护工作,公公李xx的所作所为,平凡之举,点点滴滴,对于儿媳濮丽娟来说,却是感人至深的举动,她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都要向爸学习,发扬他的'精神。我们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我们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收获的是社区居民的称赞和认可,这一切都值啊!”李xx的孙子如今已是解放街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在爷爷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下,乖巧懂事,爱心满满,传递和延续着这一家人的美德!
热心公益,乐于助人
李xx一家还是热爱公益事业的热心人。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能看到他们一家人的身影。看到居民赵俊杰精神状况不太好,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李xx就主动与赵俊杰结成了帮扶对子,定期为他做身体检查,过年过节为他送去衣物。看到北河新村附近的居民没有活动场地,儿子李大鹏就和社区商量,组织人员配合社区铺垫场地,先后为社区门球场拉送黄沙20立方,联系专用机械平整门球场,并多方联系协调篮球架一副,建起了北河新村篮球场。20xx年7月份,附近爱好曲艺的老年人商量着成立一个合唱队,专门开展一些曲艺演唱活动,成立之初,一切活动都不规范,李xx就帮着合唱班起名字,制定规章制度,协调社区帮助制作演出时的横幅,打印节目单,编排节目顺序,指导动作,还负责敲鼓,在他的帮助下,合唱队运行的渐渐规范起来了。
在工作之余,李xx还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教育,他发现了一些不务正业,小偷小盗的小青年,就总是去找他们谈心,耐心教导,并和他们成了朋友,在他的教导下,那些小青年们也都痛改前非,踏实做人。他还是一名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热心人,看着春秋季来他诊所里就诊的幼儿越来越多,20xx年夏天,他主动走进东苑幼儿园为小朋友和家长讲解幼儿春季卫生防疫知识,免费为东苑幼儿园中(4)班撰写印发《幼儿园春、夏季卫生知识》宣传资料90份,发放《公民卫生健康知识》手册45份,在他的讲解与帮助下,幼儿园的每一位家长都对幼儿卫生疾病预防知识有了深入了解,通过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接触,他发现,现在的小孩子对家乡的植物、蔬菜等都不认识,于是他立刻萌发了为幼儿园制作植物标本、让幼儿学习动植物知识的想法,想以此来丰富幼儿教学内容,从20xx年的夏天到20xx年夏天,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采集了100种植物标本,捐给了东苑幼儿园。
这么多年,李xx一家人不忘初心,默默奉献着,没有鲜花和掌声,但他们得到的是社区居民群众感激的目光和钦佩的心声。对李xx、周秀兰一家来说,舍小家顾大家,正是他们所奉献的精神所在。在李xx的带领下,在这个温暖和美的家庭里,一家人身上都闪耀着至情至爱的人性最美光芒!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0
在南谯区大柳镇曲亭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只要当地人一提及,无不知晓,他们就是陈xx老师一家。多年来该家庭,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全家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真正以“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形象,弘扬家庭美德,带动周边家庭共同创建和美环境。
一、尊重老人,孝敬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他的家庭成员中,有三位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年老体弱个个患有慢性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陈老师把自己的父母和岳母接到自己家中,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礼物,更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间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在老人生病期间,他们夫妻俩悉心照料,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让老人感受幸福。
陈xx老师的父亲其实是他的继父,今年已有84的高龄,患有肺心病,常年吃药,只要天气一变冷,吃药就不行了,需要打吊针输液治疗,年年如此,村卫生院治不好,就来到滁州二院。年老的父亲看到58岁陈老师为他治疗花去了大量的工资,为了支撑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而忙于生计时,竟然主动放弃治疗,不愿意去滁州治疗。每当这个时候,陈老师总是耐心劝导她。就在xx年的3月份,他父亲的病又加重了,在村卫生院看了十几天也不见好转,可父亲怎么也不愿意去滁城治疗。这时陈老师从亲友借了600多元,强行将老人扶上车送到滁州二院,经过治疗病情现在大有好转。看到老人又一次从死神那里回来,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老师的母亲今年84岁,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平时直不起腰,同时她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病,苦不堪言。陈老师平时到滁州第一件事就是到药房买一些筋骨方面和抗风湿的药。
他的岳母也有8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睡觉时不知道脱衣、脱鞋,起床时不会穿衣,大小便也不能控制。但陈老师从来没有怨言,从不对老人发脾气,而是默默地给老人换衣服,帮他洗脸、梳头、擦背、剪指甲、洗弄脏的衣裤。邻居们都说这个女婿比儿子还要亲啊。
陈老师的老伴看到他在家庭、学校、农田来回奔波这么辛苦,每每暗自流下眼泪,同时也为能嫁给这样一个孝顺父母、吃苦耐劳的好老师而感到自豪。现在陈老师夫妻俩主动挑起了赡养三位老人的重担,对待老人他们始终毫无怨言。
二、呵护子女,不离不弃
为了培养子女成长,他们夫妻俩重视对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陈老师不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教育子女沿着正道走,鼓励子女刻苦学习。
陈老师有个女儿,十几年前就出嫁了。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她,到了婆家勤劳能干、孝顺父母,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是天有不测风云,xx年陈老师的女婿因病治疗无效,丢下了他的女儿和他的小外孙。母子二人艰难度日,由于生活的压力,去年他的女儿患上了抑郁症,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几次自杀未遂。陈老师夫妻俩心如刀绞,他含着眼泪把女儿接回家,他看着三位年迈的父母、看着女儿忧郁的眼神、听着小外孙口口声声“爸爸、妈妈”稚嫩的话语,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楚,抱着小外孙嚎啕大哭起来。是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面对困难,陈老师没有倒下,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积极面对。从此以后,他便利用双休日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寻找偏方。大柳镇府听说陈老师家的不幸遭遇后,也积极伸出援助之手,陈老师把政府送的粮食、油送给女儿看,并告诉她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有父母的关心,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他希望女儿鼓起勇气,积极面对生活,把孩子培养长大,回报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也算的上对得起孩子的父亲了。在陈老师夫妻俩的关心爱护下,他女儿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心情也好多了,3月底,陈老师用刚到的工资加上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凑了xx元钱,带女儿又去巩固治疗了,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陈老师的女儿一定会好起来的。
三、扎根山区教育,任劳任怨
陈老师家住在曲亭村朱咀村民组,位于皇甫山脚下,地处偏僻,当地人戏称是南谯区的大西北。陈老师任教于曲亭村校,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山区,从未有过怨言。他是曲亭小学的骨干教师,多年所带班级在南谯区教育局组织期末检测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他不甘落后,敬业爱岗,深得大家的'好评。
他虽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对学生视如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主动资助,直到小学毕业。陈老师身处在教学第一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成才、成人。无论家里多忙、多累,始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积极钻研业务,探索教学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辛勤的耕耘就有满意的收获,多年来,他深受学生喜爱,所任班级各项成绩均名列大柳镇前茅。
虽然陈老师家的情况特殊,但他从不把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也从不把生活中的烦恼带进课堂,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学生。他的坚强,他的执着,他的孝顺,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
四、勤俭持家,邻里和睦
在处理家庭的重大事项时,夫妻俩平等对待,互相沟通,共同商议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经费,从不铺张浪费。夫妻俩面对困难,面对挫折,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没有不羡慕她们这对夫妻的。
虽然自己很忙,家庭不富裕,但只要亲朋好友、邻居有事说一声,他尽其所能帮助,他深知人在困难时的难处,所以当他看到有残疾人在乞讨,便掏出自己的零花钱;自己所教的学生没钱买文具,他帮孩子们买;农村孩子天冷衣物不够时,便把自己家孩子的衣物送给学生。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记得有一次,他的邻居吴某身患重病,承担不起医药费,当陈老师老伴得知这个消息后,毅然拿出了自己准备带女儿看病的钱,帮助吴某渡过难关。在他们夫妻俩的心中,人的生命始终高于一切。
居住同一村子里的两位老人,子女都在外面打工,家境也较困难,陈老师夫妻俩向这对老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不仅多次上门问寒问暖,照顾生活,多次买上一些好菜、水果送到了这对老人家,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感觉到社会的温暖。邻居家有了事他主动过去帮忙,谁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相处在一起,彼此感到心情舒畅。
陈老师一家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1
患难与共三十载 无怨无悔伴永远
家庭是幸福生活的港湾,是温馨的爱巢。新坝镇曙光村的杜xx家庭他们用心经营爱情,共同克服生活中的坎坷,相互理解包容,杜xx用他勤劳、善良、耐心和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着生病的妻子,他用坚实的身体为多灾多难的家庭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他的大爱和感人事迹被众邻里传为佳话,并被新坝镇党委政府授予“最美丈夫”荣誉称号。
妻患重病 不离左右显大爱
1987年,杜xx与丁玉桂结为夫妇,婚后小两口的日子过得拮据而清贫,但夫妻两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相互关爱和支持,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压。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6年妻子丁玉桂患上了精神病,这个噩耗对于他们家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妻子终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此刻的他心疼着妻子又担心着家庭未来的生活,但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因为他是这个家唯一的支柱。杜xx带着妻子开始了漫漫求医路,从大医院到小诊所,从西药到中药乃至民间偏方,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妻子的病情没有丝毫转变,反而欠下了上万元的债务。从1996年至今,二十载寒暑交替,他对妻子和家庭的付出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他把生活的苦涩留给自己,把岁月的重负悄然担起。
抗争命运播撒真情伟丈夫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不分离。杜xx扛起家庭的大梁,肩负起当家作主的责任。二十年如一日照顾妻子和孩子,每天重复着给妻子洗漱、穿衣服、按摩、做饭、喂药这些琐碎事情,有好吃的先让妻子和女儿吃,买新衣也先顾着她们。因为精神问题,妻子脾气古怪,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大喊大叫和扔东西,但他从来不冲妻子发脾气,心里更多的是对妻子的心疼,每到这个时候他会耐心的抱着妻子让她慢慢平静下来。妻子丁玉桂虽然智力如儿童那般,但是每当有人问她,“你丈夫杜xx好吗”,她便会呵呵的傻笑,口齿很不清晰的念叨着,“好好.....”家中15亩土地耕田打耙全由杜xx一人承担,从春播到秋收,他的脊背已有些弯曲,双手粗糙满是老茧。多年来从没听他在别人面前抱怨过生活的苦累,他常说:“我不觉得苦,打心眼里感激妻子为我生了可爱的女儿,给我一个温暖的家,照顾她们就是我的责任。”
言传身教良好家风育春苗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眨眼间,女儿杜爱萍一天天长大了,现在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学习成绩也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杜xx既当爹又当妈,既是丈夫又是“保姆”。他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着女儿,有时女儿回不了家,他就托人为女儿送去衣物和家里做的好吃的。在培养女儿方面,他要求女儿不仅要有良好的品质,还要学会农民家庭的吃苦耐劳。在家中,他提倡“讲爱”,用“爱”来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邻里讲的是“礼”,凡事礼让三分。如果他家的孩子与外面的孩子发生了口角和矛盾,可别指望家庭中的人为其“出气”和“帮忙”,因为他们首先是找自己家中孩子的不足。因为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使得女儿德才兼备,村民邻里都夸杜xx的女儿有教养。
热心公益 勤勤勉勉好干部
杜xx之前担任曙光村村委会文书,因为手勤、腿勤、脑勤,工作认真负责,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担任村委会主任后,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早早处理完家里的琐事,安顿好妻子后,准时去村上上班。作为一名基层党员,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思想、做实事,积极为村里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修渠铺路,架设路灯,建文化广场,丰富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在村干部们的带领和群众的积极配合下,现在村里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变,村民素质显著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杜xx谦虚好学,平时特别爱看书,博闻多识,村民们都特别喜欢和他聊天。而且他为人热心善良,无论谁家有困难还是矛盾纠纷,他都会尽力去帮忙解决。曙光村的村民们对杜xx纷纷伸出了大拇指,说他是个好丈夫、好男人、好干部。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才是爱的真谛,三十年光阴,从青春小伙到半百老人,从最初的守护到现在的始终不渝,青丝变白发,他用真情让这个小家安然无恙,用一双坚强的臂膀,为所爱的人撑起了一片晴空。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2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三口半之家,丈夫和我,还有一个女儿,说三口半,是因为我的婆婆每年有大半年都在我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的丈夫在石嘴山监狱工作,女儿还在上高中。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在生活中互敬互爱,互相关心,在工作中我们夫妻俩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全家人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我和丈夫于1997年结婚,至今已17年,女儿今年已16岁。由于我们夫妻双方的工作性质,一直是聚少离多,对于丈夫来说,家就像是个吃饭睡觉的旅馆,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部都得靠我这个女人来支撑,刚刚结婚的那几年,我也有怨言,也曾迷茫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其实丈夫也很依恋我,很依恋我们幸福的小家,我渐渐的理解了丈夫工作的难处,也理解了丈夫由于工作忙而有家不能回的无奈,所以,我用我的行动理解和支持了丈夫,同时也为我们的小家庭付出了更多的心血,我因此多次被原惠农监狱党委评为“好警嫂”。
1998年9月,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对于在基层法院工作的.我来说就更忙了,家和单位,每天总是忙碌地奔波在这两点一线上,有时回到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得去上班,但是尽管这样,我仍然坚持了下来,我用我的艰辛换来了今天温馨和谐的家庭。
2005年年底,我公公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婆婆遭受突然的打击,人一下子变得沉默了,也突然间苍老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和丈夫商量后,把婆婆接到我家,安慰着老人因失去老伴的失落心情,在生活上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终于使老人从老年丧偶的痛苦中走了出来,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直到今天,老人还和我们在一起幸福的生活。
在工作中,由于我和丈夫都是学法律的,而且都从事的是法律工作,我们不仅经常互相交流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业务上也互相切磋,对彼此的工作也能互相理解支持。2006年监狱合并以后,丈夫的工作不像以前那么忙了,至少能保证按时上下班,而我的'工作却越来越忙了,我们的家庭就完全转换了角色,现在家里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的任务就基本上全部落在了丈夫的头上,特别是这几年,婆婆的身体不好,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我们夫妻俩经常在饮食上也更多的照顾了老人,尽量满足老人的口味。当然,平时我的工作也离不开老公的支持,2013年我所承办的案件数量居全院之首,这也与丈夫平时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最后说说我的女儿吧!说起女儿,那可是我们全家开心的钥匙,女儿性格开朗、活泼,说话风趣幽默,茶余饭后,经常跟我们讲一天中遇到的新鲜事,我们常被她风趣幽默的话语逗得开怀大笑,奶奶疼爱地称她“小坏蛋”。
总之,我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又不失温馨快乐的家庭,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事迹,但从中我却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和亲人间互相理解包容对于生活的重要性。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我真的感觉很幸福。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3
一、爱国守法、热心公益,积极奉献社会
该同志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党员,多年受到党的教育和培养,是沐浴祖国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对党怀有深深的感情,无比热爱伟大祖国,无比热爱自己的家乡。她深深感到爱国守法是一个党员干部的本份和应尽的义务,为此认真学习国家和自治区的法律法规,使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民族团结,坚定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该同志一家人不仅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还向邻里和周围群众宣传党的路线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大家一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团结,共同建设美好家乡。该同志热心公益事业,凡是有利于社会的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无论是整治环境、绿化造林,还是支持教育事业、关爱贫困家庭,都是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充当热心公益事业的.表率,带动广大群众共同投入公益事业。该同志碰到休息日,总是带领全家人一起去公共场所搞卫生,总要把公共场所卫生搞好了,才搞自己家里的卫生。邻里群众夸奖该同志公共场所卫生搞得好,让大家清清洁洁过日子,该同志总是谦虚地说,这点小事微不足道,是应该做的。
二、尊老爱幼、和睦邻里,创建文明家风
该同志是个女干部,工作比较繁忙,但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始终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责任,呵护着家庭的幸福和美满。她丈夫艾坦艾提肯是塔城市民宗委主任,为了使丈夫能更好地工作,该同志承担起全部家务事。丈夫工作累了,她让丈夫早点上床休息,自己默默做家务到深夜;丈夫在工作上碰到不称心事,她劝慰丈夫振作精神继续做好工作。多年来,该同志两夫妻,工作互相支持,有困难一起克服,从无争吵,是群众公认的男女平等、模范家庭。该同志十分关爱子女,但决不溺爱子女,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她要求子女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将来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子女学习上碰到困难,耐心给予辅导,教授子女学习的方法。要求子女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争做一名好学生,为学校争光;在外面,要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不做违纪违规事,当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小公民。该同志十分尊重长辈,她公公、婆婆去世后,把一个女儿的爱都给了自己的父母亲。平日里有时间,就去看望父母亲,帮父母亲做家务。家务做完了和父母亲聊天,说说社会上的新鲜事,让父母亲开开眼界,不厌其烦地回答父母亲的各类提问,让父母亲感到高兴快乐。该同志多年来与邻里和睦相处,从来没有闹过矛盾,凡是邻里需要帮的事,总是满腔热情地帮助做好。有时帮邻里做事,经济上要花费一些,该同志从来不讲,绝不收邻里一分钱。邻里赞扬该同志一家说,他们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我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能够和该同志一家相邻,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福气。
三、努力学习,爱岗敬业,追求工作卓越
该同志是街道办事处主任,主管机关财务、民政、残联、劳动保障、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她认为要当好街道办事处主任,获得群众的拥护与满意,必须努力学习、爱岗敬业,追求工作的卓越。为此,她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自治区党委和塔城市委工作精神,认真学习行政管理、领导决策、法律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与业务工作技能,在思想上与上级保持一致,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把工作做完做好。她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工作机制,形成“预防、控制、化解”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为居民营造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她热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做好城镇新增就业、控制失业率、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对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做到“应保尽保”;在廉租房补贴及廉租房工作上,应发放廉租房补贴的全都发放,该享受廉租房的全都享受;为创建平安、和谐街道作出不懈努力。
四、民族团结,移风易俗,始终崇尚科学
该同志深知民族团结是的灵魂,只有搞好民族团结,才能维护的长治久安,才能给各族人民带来真正的幸福。杜别克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由汉、哈萨克等民族组成,作为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主任的该同志,始终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一言一语、每件事、每项工作都维护民族团结,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使整个街道办事处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表率。阿依古丽的邻居是汉族群众韩念青夫妇,因子女都不在身边,在生活上时时会遇到一些困难,阿依古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时常到老人家帮助做拉面、过年炸馓子,帮助收拾房间。老人心烦,过去陪老人聊天,解除老人的烦恼。老人生病身体不舒服,送他们去医院看病。邻里人都说韩念青夫妇好福气,碰上了不是闺女胜似闺女的该同志。该同志移风易俗,始终崇尚科学,遇到婚嫁丧事都按现代文明办,不搞不文明的陋习。该同志一家每天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报刊书籍,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的思想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育子女上,要求子女除学好课本知识外,还要多看课外书籍,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培养高尚思想情操和吃苦耐劳精神,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长大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五、勤俭持家,优生优育,加强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该同志一家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但该同志始终做到勤俭持家,从不奢侈浪费,她常说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要继续坚持、发扬光大。该同志自己做到勤俭持家,还教育子女要勤俭节约,做到穿暖吃饱就好,要节约水电资源,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该同志注重优生优育,经常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这一国家基本国策,使群众增强优生优育观念,自觉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无计划和超计划生育。该同志始终加强环境保护,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参加各类环保活动。在家里,该同志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从不乱丢乱抛,把可以利用的垃圾都利用起来。教育子女要爱护环境,不干有损环境的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该同志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创时代五好文明家庭”中取得了优良成绩,获得邻里和社会的认可与赞誉,大家都向该同志学习,努力争创时代五好文明家庭。在取得成绩面前,该同志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认真学习和发扬“勤俭、和睦、孝敬”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照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继续做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促进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进一步发展,让五好文明家庭遍地开花,散发无穷的芳香。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4
小马,1970年3月24日出生,1992年参加工作,现在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工作,工作中认真钻研法律,秉公办案。其丈夫杨振宇在石嘴山市鹏盛化工有限公司工作,工作上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两人自1993年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同甘共苦,组建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小马同志自1993年以来,在民事审判工作的第一线默默工作了21年。21年,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一个能常年如一日在审判第一线工作的人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1年来,她始终恪守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信条,牢记审判权是人民赋予的,以不偏不倚赢得信任,以廉洁居中树立公正,独立承办各类民事和民商事案件近2000多件,特别是调解成功率高达74.1%,社会效果好,受到了领导及同志们的好评,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公务员、并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杨振宇同志现担任石嘴山市鹏盛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在惠农区,每周只能回一次家,而且因为工作性质经常出差,但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而努力工作,从无差错,夫妻二人虽然因工作分居两地,但两人均无怨言,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勤勤恳恳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作为工薪族,他们热爱本职工作,作为普通人,他们同样热爱家庭生活。虽然对有些问题可能意见不一,但她们总能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无论大事、小事共同协商解决,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夫妻俩总是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父母和婆婆均已是70多岁近80岁的高龄老人,且均体弱多病,每年冬季都要在医院住院治疗,由于娘家在惠农区居住,婆家在平罗县宝丰农村,她在大武口区工作,她就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回去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和婆婆,陪他们说说话,一边工作一边尽孝,虽然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但夫妻俩从没有任何懈怠和厌烦。人们都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但她和婆婆相处得却似亲母女,不管到哪里出差,都给父母和婆婆买礼物,特别是近三年来,她考虑婆婆中年丧偶、老无所养,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无人照料,心中不安,就亲自将婆婆接到家中照顾,平日对婆婆尊敬有加,每天给婆婆做营养又可口的饭菜,一有时间,她就会和婆婆聊天、陪婆婆上街转转,陪婆婆的时间多了,自然就少了时间照顾父母,她的父母也非常理解她,并不埋怨她的厚此薄彼,并给予鼓励与支持,常给她打电话报平安让她放心。家庭中充满着孝、爱和善的氛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夫妻俩尊老爱幼的言传身教下,她们的独生女和善、乖巧,待人宽容谦让,很爱她的姥姥、姥爷和奶奶,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一家人经常参加举办的各种募捐活动,经常会拿些零钱给乞讨的老人、残疾人或小孩。
真心待人、民主平等是她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们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主动张罗本楼道的共用电量,积极联系修理工修理共用的楼道门,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和谐社区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5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便是我们人生的启蒙老师。
我的家风得益于我的父亲,父亲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老警察,18岁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14年,退役后在法院从事法警28年。父亲的一生刚正不阿,对我和姐姐要求特严,父亲常说:“子不教、父之过,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廉洁自律、不越底线……”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父亲出差,因为这样就可以脱离父亲的“约束”。后来上了高中,父亲对我管的稍微松了一点,在高二的时候,我迷恋上网络游戏,还经常逃学到网吧玩游戏,逃学上网的事情被学校通报,学校也将此事告知父亲。
当时,我以为父亲会狠狠地批评我,甚至会揍我一顿,可那次父亲的态度却很和蔼,他告诉我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逃课“事件”之后,父亲便多了几分言传身教,每当我犯错时,他总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和激励我。
考上大学那年,父亲给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并再三叮嘱我要学会独立生活,自我约束。
大学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虽然我不怎么懂网络,但也知道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用电脑可以学习许多知识,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休息的时候可以放松玩玩游戏,但不要沉迷于其中。毕业前,父亲给我讲了他当兵入伍的故事,我们聊了很久,那时我才知道原来父亲年轻时也贪玩,在部队的集体生活中,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约束,改掉了许多不好的习惯。从那一刻,我才真正地读懂了父亲的家风教育。
20xx年父亲退休后从甘肃老家到新疆和我一起生活,在我每次换班前,父亲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他告诫我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家风就是党风、政风,良好的'家风是做人、创业、立世的“必修课”。
如今父亲的嘱咐已成为我上班出行前的必备“良药”,他用一言一行帮助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过人生第一个台阶。我也将我的家风践行于实际工作中,成为一种自律、信仰和传承。守望家风,廉洁一生!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6
我叫xxx,是文庙街小学二年级(2)班的一名学生。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是一个调皮、爱动的孩子,爸爸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给我上“政治课”,用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我深深体会着父母的言传身教、老一辈的谆谆教诲,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爸爸是奋斗在一线的交警,常年加班执勤,经常星星伴着回家。今年春节爷爷病倒了,爸爸白天加班,晚上风尘仆仆赶到医院还要照顾爷爷,当时调皮的我和妹妹由妈妈照顾,当爸爸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看到我和妹妹争强,他就说:“‘一人主张不如二人商量’,欺负妹妹是不对的,你爷爷生病我们都很忙,作为男子汉的.你,这时应该照顾好妹妹,就像我去照顾爷爷一样。”
家是缩小的家,国是放大的国。正是这种家风一直鼓励着我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爸爸妈妈的谆谆教导,让我养成了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讲究文明、勤奋好学、积极向上、自己的事自己做、助人为乐、爱家爱国的好习惯!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7
陈xx是大通区洛河镇淮建村村委会主任,同时还是淮南市绿佳园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不仅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还因为他和他的家人有很强的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绿色环保,从我做起”,是陈xx一家的响亮的口号,他们不只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树立环保意识,节能环保从点滴做起
陈xx是做园林工程的,所以他有极强的环保意识,这是长期养成的习惯。陈xx和他家属在家庭中带头开展环保行动,并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去教育、感染孩子,经常提醒家庭成员在各方面从环保定位,从思想上营造绿色氛围,生活实践中创建绿色家庭。
他们平时注重学习和运用环保知识,并把环保落实在行动上,处处以环保标准为依据。购买家电首选环保节能产品,购置电脑选防辐射的显示器,购置电视机选择防静电产品,电冰箱也是无氧的.绿色冰箱。在节能方面,家里的厨房和厕都按上节水龙头,大厅里使用的是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平时,用过的洗菜水和洗衣水都存着用来拖地;冲淋浴时站在洗澡盆里,节省下来的水用来冲厕所,淘米的水用来浇灌花木。用他的话说,这是“废物利用”。为了减少一次性产品的消费,他要求家人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为了降低白色污染,他坚决不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他是这样做的,并且时时提醒身边的人,向别人宣传节能环保知识。
二、将“绿色”引入到淮建村经济发展中
淮建村有三十多年蔬菜种植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千余亩的基地规模,是淮建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村民致富的主要来源。但是多年来,菜农们一直沿袭旧时的蔬菜种植技术,旱了就漫灌,大量的施化肥、喷洒农药,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了很大的污染,而且这样种出来的菜还卖不上价。这个问题急坏了一直以“节能环保”为宗旨的陈xx,他经过苦思冥想,多方打听解决方案,最终带领群众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引导菜农施绿色肥,到淮南农场拉奶牛粪便制作绿色肥,不仅能减少污染,还能减少农药对人体的伤害;他请来市农委和农科所的专家,教授如何通过物理方法解决病虫害的问题;为了解决灌溉问题,他多方筹资,为蔬菜基地修建了石渠,并引导菜农采用科学方法浇灌蔬菜。如今淮建村的蔬菜不仅打出了自己的市场,注册了“淮建村”品牌,还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蔬菜”,淮建村被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三、大力提倡沼气池建设,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
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池:能有效地节省燃料,据统计,建造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以解决一家5口人的日常生活所需燃料,农户每年累计节省燃料费用约1500元;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一座沼气池年产沼肥约27吨,相当于尿素300公斤,磷肥500公斤,硫酸钾200公斤;能提高土壤肥力,施用沼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降低生产成本;能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沼气后,农民用沼气代替柴草为燃料,从而换来了青山绿水,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总之,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xx在了解了建沼气池的好处后,他大力提倡村民“改厕、改厨”,走村串户宣传建沼气池的好处,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经过他的宣传发动,淮建村有50户村民建立沼气池,并在使用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淮建村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陈xx一家,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时刻牢记“节能环保”的宗旨,并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他人,是不少村民的模仿、学习对象,为我们村百姓养成节能绿色的生活习惯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8
安庆江边,陈家的老屋早被拆毁,老屋的遗址归属当地的自来水厂,被修建成了平整的篮球场,原址上竖立着一块碑,说明这是革命烈士陈xx、陈乔年家的旧址,并没提到他们的父亲陈独秀。
陈xx沉浸在回忆里,面带遗憾地说,当年老屋是安庆有名的陈家大洋房子,有五进三个天井,宅前宅后都有花园,大门楼有一丈多宽,俨然一派官僚地主的`气势。
老屋旁残留的一角是当年陈xx、陈乔年的读书室,如今低矮、破落,出门就面对着一个公共厕所。有关部门曾经在墙上镶了块“文物保护单位”的招牌,可是里面还有几家住户,住户们就悄悄地把牌子拆了。
这是一个被忽略、被遗忘的角落,如同安庆城的气质。很少有人记得,这个三级城市一个世纪前是安徽的省府,是个开风气之先的城市,这里产生了中国第一家近代军事工厂,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孕育了一代革命者。
受到“托匪”的牵连,陈独秀的子女们,自然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叶尚志少时离陈家故居南水关只隔几条巷子,他初中时虽偶然听说陈独秀蹲在南京“模范监狱”的消息,但没听说过他的两位公子陈xx、陈乔年的任何情况。在延安、在华北根据地的时候,他也未曾听闻过这两位昆仲英烈。
“知道一点信息是在解放之后,曾与陈xx在广州一起工作的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老同志徐彬如直接告诉我,说陈xx是‘小列宁’”,叶说。
叶尚志从工作岗位离休后,多次回到故乡安庆,见到了陈松年。那时陈松年已经是79岁,骨折卧床,家徒四壁,空空如也,只有长女长璞在身边照顾。安庆窑厂退休会计师陈松年先生已于1990年过世,晚年被安排为安庆市政协副主席。
在回忆自己的父母时,陈xx温情地说,他们都是和善、温润的人。陈松年安徽大学化学系肄业,1950年,这个原来的教书先生没有接受安庆二中的聘书,而是去窑厂做工人,谨慎的他担心,他的身份会给他带来风波——“陈独秀的儿子”带给他的不是本应的荣耀与骄傲,而是紧张与忧虑。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19
好家风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我们人生的长路。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
我是一名文庙街小学一年级二班的学生,从我出生起,爸爸妈妈就告诉我,我家的家风就是“孝”。小时候我不太明白,直到后来,我慢慢长大了,我看见爸爸对爷爷言听计从,对奶奶百依百顺,我想:这就是孝。耳濡目染了父辈们孝老爱亲的举动,我把孝顺长辈、爱护亲友当做为人的.准则,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向上。
我们家是四世同堂,曾祖父八十八岁时生病去世了,曾祖母现在九十岁高龄了。从我记事起,曾祖母的身体一直很好,她热情好客,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她对人非常好。
去年九月份,曾祖母左腿做了手术,爷爷亲力亲为,尽心伺候,他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害怕留下遗憾。”在等待康复的日子里,有很多人来探望我的曾祖母,正说明了她的待人友善。
一户人家,一条家训;一户人家;一种家风。不管多么简单,它也是不平凡的,因为它们经过多年的传承,伴随着一代代人,启迪着一代代人,影响了一代代人。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20
我叫xxx,今年13岁,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我们家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在上班,小弟弟还在幼儿园,我在文庙街小学读书,全家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勤俭节约,深受周围人的好评。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爸爸、妈妈常教导我们:“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要做好这点,就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如:水龙头坏了,爸爸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废物利用起来了;家里的洗菜水妈妈总是用来浇花;我和弟弟也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这样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我们全家人还能自觉地把家里的废纸箱、废作业本、饮料瓶积攒起来,定期由爸爸交到废品收购点,这样不仅创设了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还为我和弟弟的储蓄罐增添了不少的“财气”,每当开学之际,这些平时积攒的“财气”又会变成我们的学习用具。
最后,送大家一句谚语——“一粥一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希望我们都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21
xxx,女,出生于2013年8月8日,她的爷爷是一位有着40年教龄的退休老教师,在40年教龄中,其中18年是拿着微薄薪水的“名办教师”,和大多数平凡的xx人一样,他爷爷也有着深厚“耕读传家”思想,无论生活多么困难,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几乎用工作和种地的全部收入供子女读书。“百善孝为先”,退休后,他一人在乡下照顾年近九旬老母亲,为老母亲洗衣做饭,但还是把妻子送到城里,接送孙子,全力支持孙子上学读书。
基于“崇尚学习、尊重知识、追求真理、乐善好施”家风的`传承,xxx父母自幼培养她的对知识的渴望和阅读的兴趣,她不识字的时候,就陪着她一本一本翻看绘本,识字后,就陪她一本一本阅读儿童读物,初步给她养成了尊重知识,喜爱阅读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她“明礼知耻、积德行善”的品行。她的父母力争传承好家风,把她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 22
xxx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爸爸、妈妈平时忙于工作,陪他和姐姐的时间很有限。他从小就懂得爷爷奶奶的辛苦、爸妈的不易,在认真学习、主动帮做家务的'同时,从不忘孝顺长辈。家人们都觉得他懂事,且小小年纪就显担当,颇有男子汉风骨。
在爸爸、妈妈上了一天班回到家之后,总能看到xxx蹒跚着脚步端来洗脚水,还不忘给爸爸、妈妈揉揉肩膀。
xxx对爷爷奶奶更是体贴入微,十分孝顺。记得在一次节假日,爸爸带他到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妈妈打电话让带一些煮洋芋回来。一鸣听到后,在电话里坚持不让奶奶煮,大家一时间没明白怎么回事。回来后问小一鸣:“为啥不让奶奶煮洋芋呢?你平时不也很喜欢吃吗?”他却说:“乡下的洋芋窖太冷了,我不想让奶奶进去,万一冻着呢那可咋整?”他的回答让爸爸、妈妈很是感动,也觉得有些许惭愧。妈妈感慨道:“我们有时候竟还没这孩子想得周到呀!”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孝顺父母长辈,长大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家教好家风示范户事迹材料(通用12篇)01-07
好家风好家训事迹材料06-18
传承好家风事迹材料06-21
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02-20
好家风好家训先进事迹材料04-20
好家风家庭事迹材料优秀03-28
传承好家风事迹材料3篇06-21
好家风事迹材料(通用8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