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2023-05-12 事迹材料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1

  宝石学概论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科学技术类选修课。从2019年开始,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迄今已经进行了五轮次。在2019年燕山大学首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宝石学概论课程思政教改项目获得了2019-2021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立项。在2021年,宝石学概论课程被评为燕山大学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建设项目。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于万里也开展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结合授课实践,撰写课程思政研究论文两篇,将于近期刊出。

  于万里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紧紧抓住课程思政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了能够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挖掘出思政要素,授课教师不仅注重研究专业知识,而且注重了解专业内容涉及的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就使得在挖掘思政要素时思路更加开阔,挖掘出的思政要素与专业内容更自然、更协调。

  第二方面是提高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一方面,授课教师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再学习;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还非常关注时事政治,并将时事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使课程思政案例跟上时代的脉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方面是加强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授课教师于万里非常注重教师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于万里说,学生不仅仅要听教师是怎么说的,更要看他是怎么做的。教师必须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

  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是课程思政的难点。教师于万里在授课时结合宝石学的专业特点,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

  第一方面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是课程思政的核心和灵魂。比如,在介绍中国的著名钻石时,通过介绍两颗中国最大的钻石金鸡钻石和常林钻石的发现过程及钻石主人的经历,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方面是工匠精神。有关工匠精神的案例比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大国工匠精神。比如,中国合成钻石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中国养殖珍珠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5%以上。另一个方面是个人层面的工匠精神。比如,在介绍宝石的多色性时,具有多色性的宝石在加工时需要严格按照多色性的方向进行加工,否则宝石就会出现颜色不纯正的现象。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逐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第三方面是科学精神。授课教师尽量将具有科学精神要素的内容隐性化,多介绍案例本身,在不知不觉中,将科学精神渗透到了教学内容中。在案例的引入时,尽量从案例与专业知识的联系入手,使案例的引入更自然,学生更易于接受。比如,燕山大学田永君院士研制出比天然金刚石还要硬两倍的纳米孪晶金刚石,这是在超硬材料领域的一个重大科学贡献。金刚石本身就是最著名的宝石——钻石,田永君院士还是我们燕山大学的教师,就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故事,因而对学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第四方面是传统文化。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和田玉,又称中国玉,因产于我国新疆和田而闻名于世界,是世界公认的品质最为优异的一种玉石,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再比如田黄,它是产于中国福建的一种玉石,由于很多皇帝的印章由田黄制作,田黄也成了皇权的`标志。由于玉文化渗透广泛,内涵非常丰富,于万里在授课过程中,多采取画龙点睛的形式一句带过,以免对玉文化涉及过多,影响专业内容的介绍。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则深深地浸润其中。

  第五方面是职业道德。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授课教师在教学中介绍的多数是工作中实际经历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使学生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为了解课程思政的效果,授课教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对2019年春季~2020年秋季参加了《宝石学概论》课程学习的学生共发出问卷529份,收回484份,回收率占91.5%。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93.7%至97.2%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未来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每一位教师光荣而神圣的责任。为了搞好课程思政建设,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2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她与青春同行,与真理同向,将热情化为动力,用道义鞭策自己;坚守岗位,践行“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全的人格,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她就是思政教研室优秀教师:杜建英。

  自2016年担任思政课教师以来,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钻研教学方法,关注国内外热点事件和政策变化,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撰写论文,担任班主任工作,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主旨,让思政课成为“育人”的'主阵地。

  在教学中,把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定位,明确每一门课的培养目标。课堂上,她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时,将MBTI性格理论等心理学知识运用其中,让学生能够客观评价自我,找到自我的职业定位;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法庭认可的有效证据,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怎么写,民事起诉状怎么写等实用知识。除了教会学生知法、学法、用法之外,还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觉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在《哲学与人生》课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智慧的生活;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中,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主旨来开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总之,她对每一门课都用心钻研,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自任课以来,她荣获东胜区首届心理健康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先后两次获得市级教职工岗位技能大赛二等奖,市级优秀班主任,市级班主任业务能力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一直锲而不舍地在自己岗位上讲好每一节思政课,让孩子们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享受思政课带来的乐趣,让思想的甘泉浸润学生的心灵,让智慧的火花燃点青春的梦想。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3

  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真诚信仰者,是一个师德高尚、严谨治学,对教育事业满腔热情者,她就是始终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35年之久,在师生中有着良好口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的专职思政课教师——杨树虹。

  1、真诚信仰,躬身践行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杨老师深刻认识到,坚持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必须始终关注和认真解决的核心问题,对这些理论的执著信仰是一个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根本。杨老师从业以来始终对这些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并以此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学中坚定不移地传播,让学生入脑入心。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坚决抵制那些“白天信马列,晚上敬鬼神”之人。不断专研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其成为自己灵魂的统帅,因为只有自己首先躬身践行,学生才会信你所讲的理论。

  杨老师曾经问一个学生“为什么要入党”?学生说“首先在专升本上有优势,其次在就业时优先”。据此她做了个调查,持这样观点的学生还大有人在,她认识到如果把这样的世界观归为实用主义的话,究其根本是信仰的缺失和偏差,为此她查阅了大量的材料,在党课中特意做了一个专题“让理想信念成为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的讲座,用详实的案例教育学生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精神上入党,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确立科学信仰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2、勇挑重担,任劳任怨

  杨老师从事专职教师以来,勇于承担重任,积极主动拓展新课程,1985——2020年先后担任《民族理论》《法律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美学基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平均每年的课时量均达到570课时左右,超出工作量230课时。从2014开始既承担专科生的教学又承担本科生的课程,多头教学,对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无怨无悔,任劳任怨。

  2018年,杨老师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网课录制,在录制中承担了本门课难度最大和内容最多的两个章节的组长,11名教师20多个视频,并亲自录了4个难度最大的视频。在录制过程中不断与老师们沟通,亲自把关审查每个视频的结构布局和内容的准确性,策划了这门课的片花制作流程和文案的写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录制任务。

  2019年12月11日,杨老师的课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听课人——来学院调研的自治区副主席艾丽华一行。艾丽华副主席听完杨老师授课后给予极高的评价,建议把这堂课打造为公开课,让更多的老师观摩学习。

  杨老师编制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设计,制定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在尊重教科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对教材做整合,既考虑教材的完整性又突出了学生关心的热点和兴趣,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突出教学的重点,图文并茂。并积极对青年教师 “传帮带” ,让青年教师听课,帮助青年教师修改课件,引导他们专研学术,耐心修改论文,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在科研方面也能独当一面。

  3、因材施教,真情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抽象又生动,如果把鲜活的理论讲枯燥了、把朴素的真理讲玄奥了,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直线下降。为了让所讲的内容鲜活生动,杨老师勇于探索创新,因材施教、因时而变。不断学习新知识,领会新精神,在博览群书中汲取和筛选资料,投入大量的时间备课,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历层次采用不同的案例和教学方法,给学生有温度、有质量、高水平的知识传授和灵魂启迪。由于对所讲授的理论的真诚信仰,杨老师的课总是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用激情澎湃的语言感染学生,用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一名本科班学生说“您是第一位让我感到灵魂震撼的老师”。不断探索、钻研、改进教学方法,拓宽知识面、创造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互为作用,如在启发式和激情式的教学过程中穿插答记者问式,即由同学就社会热点和心理方面的困惑提出问题,教师直接回答,体现了教与学的平等和尊重。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形式,创造性的使用“谈一谈”“拍一拍”“做一做”的实践项目,把单纯的理论变成践行。

  杨老师经常对学生讲两句话“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课上为师,课下是友”,对学生态度亲切,很多学生给她发信息说喜欢她温柔亲切。她关怀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经常通过面对面沟通和其他通讯手段为学生们排忧解难,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关心疏导,为学生走出困惑提供可靠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在生活方面主动伸手帮助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以个人的名义给生病的学生捐款捐物,把因记错开学时间早到的一名学生领到家中,像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这位学生毕业多年只要回到呼市就住在她家,真正成为良师益友。

  4、潜心科研,奉献社会

  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杨老师潜心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教育厅课题一项,参与学院课题一项,国家级课题一项。参编教材2部,公开发表了专业与教学方面的论文20余篇,有7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其中1篇是CSSCI来源期刊,1篇是CSSCI来源期刊拓展版。多篇文章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其中一篇获得内蒙古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三等奖,2013年被评为院级“科研十佳”。2011年主持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获得优秀教学团队,2012年《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成为院级精品课程。

  有着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杨老师在学院多次被其他系部邀请进行讲座,为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还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到社会中,曾在内蒙古慧丰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职业培训教师,主讲《企业员工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对于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提升和与客户沟通能力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4年在移动公司的“创业梦想基金”的选手选拔与培训活动中担任培训教师,成功完成了对选手创业目标指导、创业梦想阐述的培训,2005年春节期间在内蒙古卫视现场实况播出,得到公司领导和选手的好评。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4

  王利仙,包头市第四十八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政史教研组长,政治备课组长,青山区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坊成员。包头市优秀思政课教师,青山区优秀教师,青山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从教十多年来,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微课比赛二等奖,包头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青山区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王老师深知使命光荣,责任巨大,为坚守教育初心,不断砥砺前行。

  坚定政治信念,做理想信念的传道者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信念决定事业的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作为思政课教师,王老师时刻牢记“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学科使命,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并感染带动学生。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聚焦时政热点、焦点,强化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运用富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先进典型材料,讲好“中国故事”,带动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思想之舵,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提高教学本领,做教学活动的创新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不仅表现为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表现为创新思维、拓展视野,推进思政课与时俱进地发挥最大作用。为此,王老师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探究符合学生实际的、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深入挖掘与时俱进、蕴含思政元素和教育功能的鲜活材料,力求课堂“接地气、育新人”,不断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课。作为备课组长,王老师带领备课组老师,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抓手,以德育教育为主线,深入开展备课活动并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并在市区两级教研检查中获得一致认可。从教以来,王老师多次执教青山区思政示范课、教研讲座,承担包头市名师视界以及内蒙古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统编教材送教下乡示范课等,起到了很好地引领示范作用。

  王老师连续七年担任初三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如何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有更高效的复习,王老师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复习模式。思维导图、复习小卷、分层训练……每一届学生,都有适合他们的复习模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与之相符的复习方案,所带学生也连年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增强人格魅力,做学生成长的'示范者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人格,才有吸引力。唯有先以德立身,而后才能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王老师经常告诫自己“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课上为师,课下是友”。每每接任初三教学工作,王老师第一件事就是尽快记住孩子们的名字,了解孩子们的状况,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与不同的关怀与辅导。王老师总是按时侯课,走进教室,去观察了解学生,和学生沟通。在初三复习的后期,有些学生压力较大,王老师总会为学生准备一些小零食,在轻松的氛围中疏导学生的压力......每一年孩子们毕业,一声“仙儿姐”,便是孩子们对她最大的回馈。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作为思政课教师,王老师时刻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强、人格要正为信念,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成长为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教师!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5

  薄老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曾经是一名军人家属的她,2010年因为丈夫工作的'需要,来到奉贤这片热土,任教于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校。

  五四学校是一所远郊农村学校,学校当前规模较小。适应学校工作需要,薄建美老师连续几年承担了中学部四个年级的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连续十年担任班主任。教学,班级管理,薄老师日常工作非常的繁忙,但她任劳任怨,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所带班级在2011学年度和2013学年度分别获得“奉贤区自动化小队”“”奉贤区快乐中队”荣誉称号;在2015年度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2018年4月,在上海市奉贤区《i奉贤·贤文化》主题班会教案评比中获一等奖,主题班会课评比三等奖;2019年3月,在弘文学校教育集团第二届综合学科教学评比中获二等奖;2019年6月,在上海市奉贤区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一等奖。

  薄老师深爱着教育事业,深爱着给她快乐和感动的学生们。作为一名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她将再接再厉,在教育这片热土继续耕耘,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6

  周秀芳今年已是70岁高龄,10多年前就已从教育岗位上退休。但她人退心不退,一直关心关注着教育事业,特别是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20xx年春节,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听到一个朋友讲起湖南省溆浦县北斗溪镇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大部分教师都会被艰苦的条件吓跑,孩子们没有明亮、宽敞的教室学习,没有合适的地方锻炼,教育力量十分薄弱,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周秀芳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个事情,并下定决心要去看看山里的情况和那些孩子。过完年后,周秀芳就只身跑到千里之外的湖南进行考察,所见所闻令她深感震惊。当时的九溪江乡(现已合并到北斗溪镇)只有一万人口,却分布在海拔六百米的大山深处,有些村子连公路也没有。“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到桐林小学考察的情景。当时正下着雪,三十多个孩子挤在教室里,即使生了三个炉子,孩子们还是小脸冻得发红,浑身瑟瑟发抖。”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周秀芳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她决定留下来支教。

  漫漫助学之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来回学校的路坡陡弯急,有恐高症的周秀芳上山下山坐在车上都要闭着眼睛;山上的学校简单得难以想象,教室是茅草棚子,四面透风;山里的学生住得分散,走访一个学生都要走半天路,多少次她一回到简陋的宿舍累得倒头就睡……但只要看着一张张对知识充满着渴望的炽热双眼,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围在她身边甜甜地喊着“周老师”、“周奶奶”,她就觉得她的选择十分正确,十分值得,她就会觉得非常幸福!

  就这样周老师留在了桐林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她时不时的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当地教学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却无意引起了在朋友圈的广泛关注和传播,大家纷纷点赞,并用实际行动支持周秀芳。当时虽远在美国洽谈业务的张刚,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昔日恩师周秀芳爱心召集后,完成业务就直奔溆浦南站,专程从上海赶到北斗溪去看望周秀芳。

  “房子的门都关不住,风一刮里面冷得刺骨。并且房子看上去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晚上四处都是黑咕隆咚的,看着都害怕。”当张刚看到破烂的'校舍、简陋的课桌椅和落后的教学条件,看到年迈却毅然选择在贫困地区支教的老师时,他的灵魂被深深地涤荡了,他当即决定捐资30余万元重建桐林小学,并配齐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去年4月份,桐林弘盛希望小学开始动工了。周老师在当地一边教书,一边监督建设进展。“老师的大爱情怀深深感染着我,作为学生我一定会把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传递下去。”张刚回去之后,把周老师的事迹在告诉了身边朋友和大学同学,有感于周老师的无私奉献,大家决定再在当地捐款建一所希望小学。就这样,你出5万,我出10万,一共凑了35万元。与当地政府和学校联系后,决定修建前进希望小学。去年9月,这两所三层楼高的希望小学全部建成,学生们全部搬进了新校舍。不仅如此,在张刚和他的交大校友的支持下后来又捐修了挞溪小学和凤型小学。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7

  有人说老师是无私奉献的春蚕,有人说老师是辛勤浇灌的园丁,有人说老师是照亮黑暗的红烛……是的,老师总是用他们的言行教育、感动着我们。

  她,是我们以前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有着一头波浪形的卷发,总是扎成一束马尾,一双不算大但有神的眼睛旁,已有了很深的鱼尾纹。她就是周老师,虽然她因为家庭原因离开了我们,可她却为我们班付出了许多许多……

  周老师上课前总是用关切的目光扫视一遍全班,在确定大家都注意力集中后才开始讲课。周老师讲课声音很洪亮,咬字清楚,读起课文来声情并茂,总令人陶醉在其中。而且,周老师为了让我们对学习更有兴趣,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还专门制作了课件,有时还会充当起课文中的主人公,与我们交流,让我们不知不觉的喜欢上了语文。为此,周老师也付出了许多。一天晚上,我来学校取东西的时候,竟意外的发现周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因为好奇,我悄悄的上了三楼老师办公室,躲在饮水机后面朝里望,只见周老师还没有回家,她正在制作课件,只听见键盘噼里啪啦响个不停,老师嘴里念念有词,身旁的备课本上写满了字……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真的一点也不假,再把这句话用在周老师的身上就更加贴切,仿佛这句话就是为她打造的一样。周老师的眼睛仿佛会说话,她上课时眼睛格外敏锐,任何一个小动作都逃不过她的眼睛。这天,正在上语文课,而我却在悄悄地和同桌讲话,没有听讲。这时,一道严厉的.目光朝我这儿射来,我与老师的目光碰撞了,只见老师皱着眉头,瞪了瞪眼睛,射出了一道有点逼人的目光,令人不寒而栗。那目光好像在说:上课不能随便讲话,要好好听讲!我连忙闭上了嘴巴,认真听讲。过了一会儿,老师的目光又扫了过来,见我正在认真思考问题,那目光变得柔和下来,令我想起了温柔的妈妈,那目光似乎在说:有进步,仔细分析一下问题,一定能得到答案!过了一会儿,老师点我回答问题,我看见老师的目光直射过来,里面充满了鼓励与希望,仿佛在说:加油,你一定行!在老师目光的鼓励之下,我很好的回答了问题,我看见老师的目光里满是赞赏,如同在说:真棒,继续努力哦!

  我们班有个说话有点结巴的男生,大多数同学都很少有耐心听他把话说完。这天,周老师在课上提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举了手,可周老师却点了那个说话有点结巴的男生。只听他断断续续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把我们急得直跺脚。老师示意我们安静,并给了他一些提示,还鼓励他一定可以,相信自己。那位同学听了周老师的话,终于结结巴巴的说清楚了答案,周老师带头鼓起了掌,帮那位同学找回了自信。从此,在上课中一片手的“森林”里,又多了一个自信的小手。

  周老师毕竟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好了。这天语文课上,我们明显感觉到老师嗓子哑了,只见她不时的喝水,可都没有用。周老师并不想为此影响课文的感情,尽力地大声读着,可她的嗓子提出了抗议,“咳咳咳!”周老师忍不住咳了起来,她本来可以请假去医院,可她怕耽误我们的学习,坚持带病来上课。可是好景不长,周老师的老毛病又犯了,她得了颈椎病,可她还是坚持给我们上了一天课,后来实在支持不住,去了医院。当我去看望周老师时,她还着急的问我我们班的情况,同学们都乖不乖,最近谁来代课……虽然老师总是不顾自己的病情坚持上课,但只要我们一生病,老师就会十分担心。

  有一次,杨一凡午睡的时候发烧了,可他自己不知道,后来量了出来,只见周老师焦急万分,大颗的汗珠顺着她脸颊流了下来,她赶忙叫来体育老师,一起把杨一凡送到了医院。听体育老师说,周老师又是挂号又是连忙联系杨一凡的家长,自己忙得汗流浃背,却不停的问杨一凡好些点儿没。后来,周老师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她顾不得休息,又给我们上起了课……

  周老师的感人教育教会了我们许多许多。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8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孙庆华已经在农村小学教育这个平凡而又圣神的岗位上走过了22个寒暑。22个春秋,孙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诠释着自己的人生观,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博大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谱写了一曲当代教师的赞歌。

  一、忠心献给事业

  1991年9月,孙老师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她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她深知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没有准确的知识结构,没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就无法胜任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教师这一职业。她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每一节课都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爱心捧给学生

  作为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懂得用爱去感染学生。她对学生的爱源自母爱,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班上有个叫赵登的学生总是衣衫不整,沉默少语,也同学之间的交往很少,数学成绩很差,就连基本的计算都难以完成,作业经常不交,熟悉他的老师告诉孙老师,赵登父亲因为没有手艺,只会种2亩地,所以家庭条件不好,狠心的'母亲丢下父子俩跑了。因此使得他在同学面前觉得很自卑,学习成绩更是糟糕。了解情况后,孙老师经常适时的找他聊天,问寒问暖,给予他缺少的那份母爱,把自己儿子穿小的衣服也送给他,动员班上开朗活泼的同学主动找他参与班级活动,组成学习小组帮助他学习,只要他有丁点的进步,老师就在全班表扬他鼓励他,渐渐的,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组下,让赵登感到了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无私的爱心。让他开朗起来,重新找回了自信。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三、安心留给家长

  2012年4月2日放晚学,孙老师和往常一样组织学生路队出校门,还念念不忘给学生叮嘱交通安全,目送孩子们推着自行车上路了才返回办公室进行整理。刚骑电动车上公路,就看见前面围着一大堆的人,应为是放学时间,会不会……孙老师心突然往下一沉,不敢往下想,加快速度冲了过去。挤进人群,就见班上龙宇成同学傻乎乎的站在那里,脸色苍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孙老师过去一边帮他拍打身上的尘土一边询问事情的原因,原来他刚才骑车和同行的同学打闹摔倒了,恰好有一辆大卡车疾驰而来,在他的书包一角压过去!听了旁人的解释,老师身上也出了一声冷汗!多危险啊!庆幸的是孩子只是受了惊吓,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老师心中也不免平静了很多。看到面前仍在惊恐不安中的龙宇成,孙老师用电动车把他送回了家,可是他父母不在,于是孙老师一边辅导他做作业一边等他的父母。7点左右,他父母打工回来了,看到到访的老师惊喜交加。为了不放家长担心也不让孩子受到打骂,孙老师向他们介绍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了他在家的表现,最后才简单的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并一再嘱咐不要责骂孩子,临走天色以黑,龙宇成的父亲感激的对孙老师说: “把孩子交给您这样的老师,我们放心!”

  四、诚心送给他人

  90年代末期,正是民办教师大量退出教育战线的时候,每个村小的教师都严重不足,她当时所在的窑台小学小学情况更为严重,每个教师都要上几个班的主课,而恰在这个时候,结婚3年的孙庆华老师怀孕了,强烈的妊娠反应让她已疲惫不堪,再加上过重的工作量,让她更是筋疲力尽。怀孕的前3个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时期,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流产。老公劝她向学校请假休息一段时间,可她想到这样一来就会给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加重很多的负担,其他老师年纪也都大了,有的快60了,身体也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再说临时换老师,学生也不适应,对学习会有影响,思忖再三,她还是放弃了请假的念头。为了不让老师和领导发现异常,在学校总是一副精神抖数的样子。想吐了就悄悄的跑去厕所,实在累了就在桌上趴一下。有老师问起,就支吾说晚上没休息好。时间久了,也难免被发现,老师们说:“娃儿啊,你这是何苦呢,结婚生子,一生的大事,要是你出现了一点什么事我们可都不好想啊,你去休息几天,你的课我们来带!”可孙老师却说,我的事是大事不假,可这只是我一人一家的事啊,全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家长把他们的教育交给我,这也是大事啊,而且是关系到几十个家庭的大事!就这样,孙老师在怀孕期间,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冰霜雪地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那班学生。直到生产的前一天还在自己的岗位上。

  五、专心留给自己

  作为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师,条件差,任务重,待遇低,很多老师想尽一切办法脱离村小。但孙庆华老师22年来始终没有离开农村小学教育这块热土,前几年,条件较好的中心小学要她去,调令都下了,可是让调令在口袋里作了废,也没离开村小半步,她说,那里的需要我,但村小这里更需要我,我年轻,我要专心村小教育,扎根村小教育,给更多的孩子开启希望之锁,跟更多农村家庭打开希望之门!

  平凡最美!孙庆华老师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她只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自己平凡的工作,但她用“五心”要求自己,用“五心”衡量自己,所以她的学生爱戴她、家长相信她、同事信任她,领导放心她.春耕秋收と笪镂奚。孙老师辛勤耕耘,收获的自然是一串串硕果,她的教学成绩成绩在学区一直名列榜首,个人也多次得到上级表彰。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9

  2021年2月27日下午,在一小党支部王书记的组织下,全体教师集中学习王玉老师的先进事迹。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王玉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她的光辉形象时刻浮现在眼前,同样是人民教师,她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那么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王玉同志,女,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4月出生,1995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系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副校长。2019年至今,响应号召到深度贫困地区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开展帮扶,为从江县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2021年1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8岁。

  王玉老师在查出身患直肠癌的情况下,仍然心系教育,大病初愈就主动请缨率领团队到深度贫困地区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驻点开展教育“组团式帮扶”,这样忘我工作、教育第一的情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王玉老师到大歹小学后,首先摸清学校基本情况,着力解决该校教育意识落后、教育能力落后、教育水平落后三个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加强学校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改变生活习惯,努力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她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今天学习了王玉的先进事迹,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奉献,什么叫无私。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就是默默无闻。王玉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私的这种奉献精神。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如今,王老师虽然走了,但是她那高尚的师德,以及对教育教学执著的奉献精神,在我们这些教师的心中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她是一座丰碑,更是一座航标,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谱写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10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学习了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的心里有了很大的触动。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关爱学生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作为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影响。张老师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她的学生,影响了她周围的人,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中国。

  一、爱岗敬业

  张丽莉同志用她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一直坚持听课5年,听课学习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她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一视同仁,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放弃一个孩子。我们要学习他的崇高思想,牢记使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二、关爱学生

  我认为这是她平时做人的责任心,正是这支撑着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狂奔汽车,她毫不思索,将学生推向一旁的这一举动,这绝非是她当时自身的条件反射。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张老师之所以会这样奋不顾身、舍己救人,这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对社会的大爱是分不开的,她是我们教师的骄傲,也是我们国人的骄傲,正是她这种处处以学生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高尚情操,才会有她在学生生死攸关时的这一自然之举。

  三、勤奋向上

  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在和张老师的对比中感到的是“相形见绌”。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我想,只有把自己的感受落实到工作中,将自己对张丽莉老师的崇敬之情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让一种好的心态伴随着我,用自己的行动来体现自己无悔的人生,用自己的手臂托起一片教育的蓝天。

  我也是一线的老师,我决心以张老师为榜样。学习她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的崇高品格,学习她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用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力量,做一名更优秀的人民教师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 篇11

  李强,男,1965年7月出生,20xx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滨江区浦沿中学语文教师。从2005年开始一直被评为区教育系统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区、校先进班主任荣誉称号、多次获区征文指导教师优秀奖。他撰写的论文《构建和谐班级建设文明集体》在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获二等奖,其他论文还在杭州市、滨江区范围内获得各种不同奖项。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二十七年的教学生涯中,有整整二十四年坚守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是该校现任班主任中班龄最长的教师,这在全区乃至全市也极为罕见,其中大部分时间带的是任务最重、责任最大的初三毕业班。带班有一套的他,采用民主管理、阶梯式目标教育的方法管理班级,曾带过的班级从未出现过一例重大违纪事件,几乎每个学期都被评为学校示范班级,三次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所带初三班级曾连续三年,中考前三所上线人数均在十人以上。所带初一、初二班级,长期以来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均居区、校前茅。

  二、源头活水,新叶催春。

  在教学中,他勤于钻研,善于学习,将语文美育于语文教学中,讲课幽默风趣,文本挖掘收放自如,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都将他的课堂变成是一种享受。所任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历年来均居区、校前茅,是浦沿中学“轻负高质”的先进教师,也是滨江区语文教学界的中流砥柱。作为优秀典型代表,他多次在全区中小学教学衔接等会议上作观点报告。

  三、暗香浮动,万紫千红。

  在教学团队管理中,身为浦沿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学科组长的他,无私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带动全组教师刻苦钻研、迎接变化,帮助语文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使他们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整个语文组形成了一种团结健康向上的风气。迎难而上、勇于在艰难险种任务中挺身而出是他一直保有的一个优秀品质,1996年,学校班级扩大,他毅然挑起了两个初三、一个初二共三个班的跨年级语文教学重担;1998年,他又担起了三个初二班的语文教学兼一个班的班主任的重任,两项工作都出色完成。

  • 相关推荐

【思政课教师简要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思政课教师事迹材料(精选16篇)10-14

思政课教案03-10

思政课教案08-18

优秀思政课教师事迹材料(精选29篇)09-30

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论文06-13

教师思政课培训总结08-03

思政课实践报告10-21

教师思政课教学计划12-26

老师思政课培训心得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