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孝敬爱心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

2022-09-21 事迹材料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事迹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民孝敬爱心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民孝敬爱心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1

  杨开太,男,1943年11月生人,武强县公安局退休干部,1961年3月参加工作,当兵二十年,从警二十多年,多次立功受奖,先后被评为优秀党员、精神文明标兵、道德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入选2017年4月中国好人榜。

  义务打扫公厕已成为他的自觉行动。39年来,他走到哪里他就把打扫公厕做到哪里,带动和感化了很多人。当他发现公厕有破损时,自己就掏钱买沙子、水泥,三次对公厕进行了整修。同时,每年自己花钱买蚊蝇、老鼠药品,确保厕所无蚊蝇老鼠。

  杨开太是个热心肠,虽然本身不富裕,仍伸出热情之手资助那些流浪者,或者给钱或者买吃的,每年要给十几人次,少时五六百元,多时近千元。

  一九八零年到现在,管树、护树从未间断过,每逢春夏秋季节,杨开太只要见天气干旱无雨,就骑车到县城各街道及河渠沟旁走一走、看一看,见有干枯要死的树,就从家里弄水浇透,设法救活。他走到每个地方,都会自发把管树护树做好,社会上一些人都说杨开太爱树如命。

  村民孝敬爱心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2

  李振锦,男,1963年生人,李封庄村党支部副书记。1998年8月,李振锦在307国道徐庄路段,救了两名外地车祸重伤员,但他从未和别人提起,直到2017年3月,当年被救者再次到武强寻找救命恩人,他19年前的义举才广为人知。

  1998年,张建斌兄弟在307国道徐庄路段发生了严重车祸,货车被撞得车头变形。车上三人,两人被困在驾驶室,危在旦夕。被甩出的张建桥伤势轻,在公路上拦车求助,过往车辆都怕“管闲事”招来麻烦而不肯相助。张建桥焦急万分之际,李振锦停下了车,他用撬棍撬开变形的车门,救出重伤的张建斌和路力斌,开车把三人送到武强县医院急诊室后,又从拿出300多元钱垫付住院押金,看到伤者被紧急救治后才悄然离开。

  在村里,低调的李振锦是个雷锋式的好人,从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后,他更是事事、处处做村民的榜样。

  当谈及他当年的.义举,李振锦说:做人要有良知,遇事儿不能光从坏处去想,像车祸这样的事儿,人命关天,时间拖不起,如果害怕被“粘着 ”就你躲我也躲,那要给多少家庭带来悲剧啊!

  村民孝敬爱心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3

  宋建强,男,生于1975年7月,中国联通有限公司武强县分公司员工,曾荣获 “武强县新长征突击手”、“衡水市第二届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及2015年度“河北省第五届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作为武强县春晖义工协会的发起人和首任会长,他始终坚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身心投入到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中。他牵头发起了“爱伴夕阳红”、“幸福饺子”等工程和以“拥军助老”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他带领春晖义工和县光荣院、马头养老院结成对子,定期去慰问、义务服务,至今已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达1200余小时。

  在宋建强的带动下,武强春晖义工协会也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人,越来越多的爱心企业、商家和个人主动联系宋建强也加入到了社会公益活动中,他们与义工共同携手,传递着爱心和温暖。

  面对社会和老人们的赞誉,宋建强说自已做的还远远不够,他表示自己将继续用实际行动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和协会的爱心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为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志愿服务。帮助别人,快乐自已,一人一份爱,多人就汇集成了爱的海洋!

  村民孝敬爱心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4

  张建辉,男,中共党员,1974年生人,豆村乡闫五门村,1993年入伍,2004年转业后自主创业,在天津经营着三家公司。2017年4月被评为河北省“最美退伍兵”。

  张建辉同志在天津消防总队服役期间,先后荣获2个三等功,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精武标兵”等荣誉称号,是天津消防总队官兵学习的榜样。

  2004年,张建辉转业到了武强县北代乡政府,不安于现状的他却拒绝了乡政府的好意。不给组织添麻烦,自己拿着家里10多年积攒的全部家当踏上了创业之路。十几年来,他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有过失败,但不折不挠,重新定位,找对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方向。2012年,他正式注册成立自己的公司。从 2013年到现在,产值稳步增长。2014年,张建辉注册了一家科技公司,从传统行业直接跨越到了科技领域,开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器火灾预警系统。

  创业有成后,他积极回报社会,反哺家乡。他定期组织员工周窝敬老院看望老人、奉献爱心。看到乡亲们缺乏致富门路,他还成立了五门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准备带着先进的技术回乡投入农业生产,带领更多的乡亲早日脱贫致富。

  村民孝敬爱心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5

  徐建国,男,1961年生,武强县周窝镇簸萁厂村农民,多年来因以拳拳爱心侍奉植物人的父亲,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孝子,全村人学习的好榜样。

  2008年9月,徐长生突发脑干梗塞成了植物人,长子徐建国在家务农,其余四个儿子全部在外地工作,徐建国便主动担当起了侍奉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他说:“我是兄弟中的老大,而且就在家里种地,护理老人最有条件,不能说别的......,为老人尽心尽孝,这是他家祖传的家风。爷爷在战争年代被敌人的飞机炸死,在那十分艰难的年代里,年幼的父亲便挑起了侍奉奶奶和担当整个家庭的重担,我们这一代,要把这种家风传承下去”。

  9年来,老人的面色红润发光,身上没有褥疮,住的房间一直保持干净、整洁,精心侍奉父亲,这已经成为徐建国雷打不动的专职和习惯。面对往后那遥遥无期的日子,徐建国表示:“只要老人还活着,我就一如既往的尽孝,侍奉,让老人在战胜疾病中延年益寿。“

  村民孝敬爱心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6

  张孟秋,男,1963年生人,武强县肖庄村农民,在当地只要提起来张孟秋,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也为他拍了一组纪录片。

  2011年, 85岁高龄的父亲张玉昆患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照顾父亲的重担就落在了张孟秋身上,为此张孟秋辞去工作,在家专职照顾父亲。张玉昆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书法家,平日里经常有人来访,与其交流书法,但自从生病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来了,加上跟随老人多年的爱犬不慎丢失,家里越发冷清,老人愈加失落与悲伤。

  五年来,为了照顾好父亲,张孟秋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慢慢学会了扎针、拔火罐,为了让父亲更好的康复,他还学习了刮痧、按摩等护理方式。知道父亲喜欢狗,为给父亲排解寂寞,张孟秋专门从石家庄买来两只马犬驯养。看到家里的狗狗有了表演能力,老人的心情有所好转,而张孟秋却在训练过程中让狗咬了几次,为了让父亲高兴,张孟秋没有退却,忍着疼痛继续训练。除了训练狗为父亲调节心情外,由于张玉崑老人非常喜欢吃蜂蜜,张孟秋主动跟村里其他人学习养蜂技术,并在自家的后院里养了几箱蜜蜂,专门为父亲酿制蜂蜜。

  张孟秋告诉记者,父亲行动不便、语言迟缓,常年只能在床上躺着或轮椅上坐着。想到父亲年轻时为整个家庭而操劳,张孟秋决定让张玉崑的晚年尽量愉快起来。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别说小时候他们擦屎崴尿把我养育长大,我不想别的,就想着把父亲照顾好,让他高兴!

【村民孝敬爱心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2篇)07-27

道德就是爱心的作文10-08

“孝敬父母道德讲堂活动方案10-29

村民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06-09

村民好人个人事迹材料(精选8篇)09-05

2021道德模范人物事迹观后感(通用9篇)12-03

团结邻里村民事迹材料(精选5篇)09-05

村民好人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精选5篇)09-02

道德就是爱心作文950字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