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鉴赏方法

2021-06-15 诗歌

  诗歌鉴赏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从近几年的教学成果以及高考成绩来看,反映出一个突出的现象和问题,诗歌鉴赏题是所有语文试题得分难度最大的题目。究其原因,第一方面是诗歌鉴赏素材浩如烟海,似有不可捉摸之特点。第二,是理解难,包括古文的词难、语句难、结构难,特别是语法的运用。古代诗歌是文言的最集中表现形式,语言的跳跃感及古今语序的不同决定了其赏读的难度。第三,是掌握难,主要是阅读能力差,不能很好的理解诗词及古文的中心意思,牵强会意,词不达章,并且写作背景知识把握方面障碍也大。这些都是考生读不懂诗歌的“硬伤”。但不管怎样,诗歌鉴赏都是高考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能“熟读唐诗三百首”,把握诗的丰富内涵,感受诗的瑰丽语言,萌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一定会得益匪浅。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情趣,获得诗歌教学的最大效益呢?针对这一话题,我就谈谈我的想法。

  一、激发诗趣,走进课堂,走出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可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请到的,况且,几日或读几首诗的“兴趣”不能称为兴趣。兴趣应该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是愉快积累的过程。兴趣其实是一种习惯,要靠培养,应该让学生在拾取一点一滴的小乐趣中萌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相信感情可以培养,兴趣也可培养。从我从教的实践来看,这种略带探讨和实验的思路、引导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学生们对学习古文和古代诗词的积极性、考试考核的成果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激发诗趣,第一要让兴趣走进课堂,第二要让兴趣延伸课外。

  1.让兴趣走进课堂

  根据古代诗歌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我总结了七个方法:

  日读成趣:我们可试着让学生每天与古诗见面,每日读一读、背一背古诗。开始,可选一些短小易懂的写在黑板一角,在课前几分钟里读一读,能背下来的大力表扬。在学生与古诗“朝夕相处”下“日久生情”后,建议他们看一些《古诗词鉴赏词典》《唐诗三百首》。读着、背着,适时补充给学生一点知识,如句末的押韵,句中字的斟酌,作者的生平等。

  巧译成趣:读古诗时,理解诗意是最大障碍。如果不解意思死记硬背,不仅易忘,而且兴趣亦会随之大减。我们不妨变通一下,丰富古诗的翻译方法,从而为阅读兴趣提供更多的“愉快积累”。1.读译法。有些诗句一看就能明意,或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时,不必强求学生说诗意,就以读代译即可。2.图译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虽是王维的见长,但古诗中许多诗句都具有这一特点。可让学生根据诗意自由、随意地涂画并在涂画中见景生情。3.改译法。从来诗无定论,容许学生“改译”、“误译”,把离现代生活较远的内容改译成今天的状况。这种“改译”“误译”的错位,全当“创新思维”。目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读诗。因此,趣译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在于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为阅读兴趣提供诱因。

  演读成趣:古诗词大多语言隽永,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我们可改变观念尝试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大胆把古诗词改编成课堂剧在课堂上演出。一者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二者激发了学生研读诗词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解读教本的能力,再者调动了其积极性和学习情趣,还能活跃气氛,远离枯燥乏味的课堂。

  教唱成趣:选择音乐渲染情境,创设氛围。如果古诗词学习能在优美的旋律中进行,,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会更高,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在教学中,配上情调和谐的音乐作背景或学生自配乐演唱,更能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受,从而营造出更强烈的情感氛围。但要注意背景音乐的选择同范读语调的选择一样,也应选择恰当。我自己在诗词教学中就适时地把音乐引进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收到了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古诗词的学习重在背默、鉴赏。对于背诵,学生认为劳而无功,花了很多时间背上来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就淡忘了。而学会一首歌却久久难以忘却。所以,如果能把诗词当作歌曲教唱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很多诗词已经被谱成了曲子,如《孔雀东南飞》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一剪梅》……在学习这些诗词的时候完全可以改变原先的教学方法,把分析诗词改为教唱诗词。我们在学唱歌曲时解决了枯燥的背诵问题,同时优美的旋律也帮助我们把握诗词的情感,增加诗词鉴赏底蕴。

  赏读成趣:以教材为依托,结合诗词内容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赏析。如以理想,怀古伤今等为主题。老师是活动主导,稍加提示引导,应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主动去思考并形成鉴赏文,可以是几句话或一段感悟,教师只需适当点评就可,目的是促进学生阅读鉴赏力。

  换位成趣: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地位无可撼动。其实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教师角色分析讲解诗词。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学生换位前无疑会去精心准备。譬如熟悉教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挑选重要知识点备课等。这些做法比我们生搬硬套抛给他们的做法也许效果还更好。

  影像成趣: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多种媒体都可以参与到古诗词教学中来。课堂教学要适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思考怎样借助多媒体把诗歌的意境展示出来,可以提示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借鉴别人在网上共享的诗词 flash 。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运用,信息容量大且有声有形,可以使沉闷的课堂变活跃,使气氛也更活跃。

  2.让兴趣延伸课外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古典诗词阅读、理解和审视能力,在注重培养解析思索水平的基础上,我更加倾向于培养兴趣的外延。根据教学经验和初步尝试,我总结了六种方法:

  编读成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积累诗歌是一个过程,可以以组为单位。查阅、收集古典诗歌经典之作,设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励志篇、爱国篇、怀古篇、思乡怀人篇等。通过抄录汇编在一起,早读时读。或组与组之间课下相互交流。可以利用写周记安排这个内容,这不仅能丰富周记材料。还能让学生感受编读带来的乐趣。

  点缀成趣:诗词学习学生必不可少的是要有个积累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读书读报摘抄一些诗词鉴赏的知识,或者剪贴一些相关知识条点缀其中,这个积累本不求内容格式容量,因人而异,只要能展现自己的情趣爱好就可。另外还可从空间装饰入手培养诗趣。如墙上贴古代诗词人画像或书法家撰写的古代诗词歌赋,营造一种诗词学习氛围,于“无声”中”润物”。

  查寻成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少学生家里已经配备了连接宽带网络的计算机;网络随手可及。老师应给予学生积极引导,有目的的上网查询(没条件的可到图书馆查阅),教会学生搜集有关的诗词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通过查寻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作品,进而激发学生诗歌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赛读成趣: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点,可围绕这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赛,全民动员,学生可自选诗自配乐,以小组为单位各选一个代表参加全班比赛,由学生当评委评出优秀朗读者。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达到文化熏陶,而且还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锻炼其口语能力。

  用时成趣:熟读、理解、背诵了的诗句,别让它们关在学生脑中,要引它们出来走一走。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中感觉古诗用时的乐趣。交谈中,玩耍中不时冒出一两句诗来加以概括,这种自然的引导能让诗走进生活,更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是“诗”,从而启发学生把诗写进文章里。如一次我班两女生因为闹别扭其中一个长的挺乖巧的女生委屈的哭了,我为她拭泪时说道“梨花一枝春带雨”,这女孩就破涕为笑了。还有学生贪玩时我就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再者对爱笑的女生我会开玩笑说她们是“回头一笑百媚生”。如此,在简单应用中得到乐趣无穷,便可形成古诗阅读的良性循环。

  作业成趣:传统的古诗词作业无非是抄写背诵翻译。然而,对于高中生学习时间紧的情况,这样的作业实在是花时间多且乏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也势必会丢失古诗本身所独具的“美”。如果教师改变古诗作业的类型,寓教于乐,将作业的要求与读诗抄佳句、自创写诗填词、改诗赏诗演诗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必然会大大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也能够挖掘出他们对古诗独特的体验。

  二、更新理念,突破常规,紧扣考点,注重实效。

  古诗词博大精深,意蕴丰富。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习惯于这种模式的教师在备课时也觉的轻松。但丰富的古诗也就变成了无味的小菜,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只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而古诗词的文字魅力和情感滋养就谈不上了。所以要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益,除了培养学生兴趣外,就得更新观念,突破常规,紧扣考点,敢于创新。因此,为了进一步弘扬古典诗词的隽永魅力,深度提升同学们的文化写作水平,切实做到古为今用、沿古为今,我认为,应该对以往古典诗词的教学方式给予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和适度创新。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想在这里,与各位朋友做个简单交流。

  1、掌握考纲要求,追求目的效益。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生应具备对文学作品的鉴别欣赏能力。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自20xx年起,诗歌鉴赏放入了“古代诗文阅读”的范畴,测试方式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笔答题的测试形式;近几年来高考所选的古诗材料范围有所扩展,唐宋诗、唐宋词及其他时代诗词作品,甚至包括散曲,但主要还是以唐宋诗词为主;命题指向主要以语言分析为切入口鉴赏诗歌的意境;分值主要是6——8分。

  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从高考题入手,明确考点,在把握诗歌语言和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分类鉴赏。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和表达程式,欣赏经典的诗歌鉴赏例题。当然,还有必要配一定量的.练习。我想这种有目的的教学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益。

  2.突破教学思维,提高课堂效益。

  (1)转变观念效益。诗词教学不应只注重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如:只看重“识记”、“扫除文字障碍““翻译”等。诗词教学不容忽视的应该还重在挖掘学生的思维因素和情感因素。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思维能力和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转变教学观念,迁移到其他诗词学习中,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教学方法效益。教法要跟上时代步伐,体现综合性和灵活性,品诗赏词不拘一格。教学过程忌程式化,教学形式忌单一化。虽然“解题——释词——译句——总结”四步走对许多老师来说比较轻松,但在学生看来听久了就会觉得机械、单调,对诗词的学习就少了趣味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从具体作品具体特点出发,因诗而宜,努力让教学形式多样化。这样才能让诗词首首过手,提高教学效益。

  (3)教师诗情效益。人们常说,新一轮教改成败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观念转变,理念更新,激情燃烧,机智灵活,文化底蕴)。如果语文老师是个诗人,那教起诗歌来肯定底气十足,肯定游刃有余。我想一个会写诗,一个才气逼人的教师以诗人的气质出现在课堂,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他彰显的人格魅力我相信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因此教师要尝试写下水作文,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素养,用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感染学生说服学生,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产生向老师模仿的意向。这种威信使教师在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课堂干扰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这无疑对有效驾驭课堂提供了很好的便利,从而进一步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

  (4)创设情境效益。教师备课一定要充分,巧妙设计好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课堂导入语一定要吸引住学生,诵读要营造氛围,范读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要善于、巧于提问,寓重点于提问中。要启发阅读,引导深思,还要注意讲练结合的安排 只有一堂准备充分目标明确的诗歌鉴赏课才会完成教学任务,收到效益。

  (5)归还课堂效益。人常说,语文老师的嘴最厉害,能滔滔不绝,能出口成章,但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老师讲的是不是生动,还要检验一下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的如何。语文成绩收效不大的根源就是讲的太多,练习太少,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温故知新,缺少认真巩固。学习诗歌也是如此,除了培养学生对文学的趣味,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就是面对高考。因此学生光有兴趣还不行,必须对诗歌有一个理性的认知。所以,讲练结合对诗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主张大胆采用“学后讲,讲后学,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40分钟是学生的,我们教师不应“霸占”,40分钟应该有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练习的时间。或者40分钟里必须留一定的课堂时间,通过课堂训练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去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信息教学效益。多媒体不是万能的,但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是表演的工具,它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容量大。诗词本身内涵丰富,学习时需化简为繁。而联想拓展迁移的大量知识如果只靠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在有限时间里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有效用好多媒体,不仅起到图文并茂的效果,还能传授给学生大量有效信息,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教学反思效益。“教”要适应学生的“学”的需要。一名成功的语文老师既要懂得使教学成功的方法,又要知道导致教学失败的原因,才可以做他人之师;既要知道为学之道的难易深浅,又要知道学生的优点与不足。诗歌教学各学生的积累与素养是不一样的,那就要求我们做好各阶段的反思:备课时的反思、教学时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备课时写教学笔记,做案例分析;教学时注意手段和效果,关注学生反应,能捕捉教学瞬间的灵感,利用自身才智及时调整方法;教学后能做到课后反思,发现问题要找原因并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让教学经验理论化。

  综上所述,要真正领学生进入诗歌殿堂之门,我们就要给学生一把开启诗歌殿堂之门的金钥匙——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有钻劲,才愿挤出时间多看多读,这样也就有了提高的前提与基础,同时我们还得做一个富有才情的老师,用好课堂,真正做到提高教学效益。

【诗歌的鉴赏方法】相关文章:

诗歌鉴赏的方法08-09

诗歌鉴赏方法04-21

高考诗歌鉴赏的方法03-21

诗歌鉴赏基本方法03-22

诗歌鉴赏解题方法11-19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11-19

诗歌鉴赏的解题方法11-18

诗歌鉴赏的方法详解11-20

关于诗歌的鉴赏方法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