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炼字

2022-11-11 诗歌

  古代诗歌的语言最为凝练,往往一句一词甚至一个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特征,深刻反映思想内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诗歌中的炼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诗歌中的炼字 1

  1、炼动词。

  例如,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颈联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中,拳和退两个字,运用得非常传神。拳字形象地捕绘了鹭在沙滩卜柄息时的神态,退字则生动地表现了鸿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2、炼形容词。

  例如,王维《过香积寺》颈联泉声咽危石,口色冷青松巾的咽冷属于烁字。此联的意思是,山中的流泉南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南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传神地表现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3、炼虚词。

  例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带伤心碧。暝色人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诗歌中的空字用得好。诗歌捕写了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形象。但是,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空在诗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之情,增添了全词的愁昧,使主题更加鲜明。

  4、炼数词。

  例如,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同。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叫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诗中的.一是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古代诗歌中的炼字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预祝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诗歌中的炼字 2

  一、归纳诗歌主旨

  题型:

  1.这个字能否换成另外的字,为什么?

  2.这个字对揭示诗歌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要从诗歌的写作背景、诗题、内容等多方面考虑,先了解诗歌的种类,再去回答这个字本身有何表达效果,对揭示主题起到什么作用。例如:唐代诗人齐己写过一首《早梅》,通过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咏物诗。其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两句,传说是诗人郑谷建议将原来的“数”字改成“一”字的。齐已听后连连叫绝,故拜郑谷为“一字师”。那么这个“一”字为什么比“数”字好呢?因为这个“一”字呼应了题目当中的“早”字,更能体现出早梅那不畏严寒的特点,从而表达了诗人对早梅的敬佩、赞美之情。这个“一”字所表达出的新奇夺目的气氛感比“数”字要浓得多,又有引发读者想象的韵味,所以比“数”字的表达效果好。

  答题要点:不能换。因为这个字有……表达效果,表达了……主题,换成另外的字,无此表达效果。

  二、概括景物特征

  题型:

  1.这个字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2.这个字将什么景物写得极具感染力,试简析其原因。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可以将这个字分解为多层意思,往往分解的意思越多,这个字的感染力就越强。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实则是安静无风的表现,而且“直”字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直”还与下句中的“圆”相对称,烟是“直”的,日是“圆”的。一个“圆”字,既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特点,又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雄奇瑰丽。

  答题要点:这个字含有……(几层)意思,写出了景物的……特征。

  三、探究写法之妙

  题型:这个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你自选角度来赏析这个字。

  解读: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从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先找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然后就其表达效果稍作分析便可以。例如:宋代诗人宋祁的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个“闹”字以动写静,简直妙不可言。“春意”本来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但是“闹”有热闹、喧闹的意思,诗人用一个“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虫鸟和鸣的景象,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春天生机盎然、生气蓬勃的特征。

【诗歌中的炼字】相关文章:

盘点古典诗歌中的炼字06-13

有关古典诗歌中的炼字12-12

诗歌中炼字型题的答题技巧06-10

诗歌炼字例题汇编06-14

看诗歌鉴赏之“炼字”06-12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学案06-12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01-29

诗歌语言炼字类新解及试题03-19

诗歌鉴赏语言的炼字方法讲解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