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诗鉴赏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今夜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思家。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像,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写景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首写景诗,该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愤恨之情。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方法有很多,鉴赏时应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此外,还要注意诗人锤炼语言的功夫,杜甫《蜀相》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包含了诗人无尽的感慨,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只益伤情。老杜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数声呖呖黄鸟,荒凉之境无限。诗人面对古庙荒庭,想起诸葛亮鞠躬尽瘁,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萧瑟,大星陨落……想到此间,诗人老泪纵横,对一代名相充满了敬仰、惋惜之情。
从白云缭绕的山峰、参天的古木、回响在空谷中的隐隐的钟声、幽僻的小径、呜咽的泉水等意象中,把握诗人所描绘的荒僻、幽静的意境,从而理解诗人恬静的心境。为表现环境的幽冷,王维突出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由于山深林密,日光显得有些阴森,这情状,岂能不觉“冷”?只要我们能从整体上抓住意象,分析意境,切中要害是不难的。
【写景诗鉴赏】相关文章:
雪诗鉴赏07-22
宝塔诗鉴赏12-26
曹操的诗鉴赏06-14
《木兰诗》鉴赏03-19
思乡诗的鉴赏10-28
木兰诗的鉴赏10-29
木兰诗鉴赏10-29
鉴赏木兰诗08-23
席慕蓉的诗鉴赏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