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2022-05-15 设计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设计方案 篇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得工业设计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企业都知道要想在现在的竞争中,成为佼佼者,那么必须注重工业设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就对工业设计方案的表达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工业设计 方案 对策

  一、工业设计方案的表达

  工业设计定义是比较广泛的,复杂的,那我就从宏观和微观来对其进行描述。从宏观方面来说,工业设计是以科技产物为基础,以社会环境为前提,创造和提高社会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质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方案。工业设计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好奇的心理为条件,运用各种知识,科技,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同时满足消费者的要求,生产者的需要。从微观方面来说,工业设计是以当代科技为辅,以消费者的需要为目的,提出设计构想,并对产品的包装,广告,销售等进行全面的设计,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工业设计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满足社会的需要,而持续发展起来的学科。从人们的心理,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设计出一切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所设计出来的产品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或是具有便捷性,简单性,或是具有主流性,价值性。不管消费者从使用效果,还是从观赏效果来看,都能达到产品的巅峰。

  二、工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山寨版”的设计模式。

  由于我国在设计方面的技术还有很多不完善,技术人员缺乏,投资意识不强,导致一些企业投机取巧,偷盗他人的设计,稍微改造下,就拿来自己使用,发展成自己企业的一个品牌。这的确省下了大量的资金,也在市场上占下了一定的消费群体,然而其他企业也纷纷效仿,导致整个工业设计发展受阻,没有达到自己的风格,完全是使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虽然外观很像,但质量就很难把握,长期下来,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

  (二)我国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工业设计。

  目前,没有多少企业有这个能力真正投资到工业设计上的,而国家也没有全力配合企业发展工业设计教育,如此发展下来,就影响整个企业以后的生存。

  (三)工业设计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缺乏。

  工业设计是要搞科研的专业人士,但在这个方面,我国的教育上还没有完全的形成这个概念。企业也没有这方面的投资,导致人才的不足,从而不利于设计的发展。

  三、发展工业设计的对策

  (一)工业设计必须走设计经济一体化的创新道路。

  工业设计就是从研发,提出设计构想,分析市场的需要,到最终产品成形的销售模式,这之间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经济连接不紧密,使得工业设计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搞好设计,经济也要同时抓好,让设计经济一体化。

  (二)国家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

  国家应该支持企业自身发展工业设计,并且把工业设计定位为重要目标,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走自己的道路。向更多的企业推广和宣传工业设计的地位,阐述工业设计的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的工业设计环境。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定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制度。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经济的补助,帮助企业在工业设计上的研发和创新。环境形成后,当然会有一些弊端,那么就必须要设定一些保护性的措施,如设计的保护,避免被人盗窃,国家就给予设计专利。市场上也要有一定规范,乱了不利于发展。制定一系列的条文,规定好工业设计环境不被破坏。

  (四)创建工业设计园区。

  创建这个园区,目的是吸引更多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国家又提供优惠政策,从而使更多的有实力的企业注重工业设计,使得产品设计质量的到提高,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工业设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科学进步的表现,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在经济的突飞猛的阶段,工业设计将指引着社会人们踏入科学技术,文明,创新的时代。我们知道工业设计要走自己的路,就要企业及国家的参与,相互配合,才能走向自己创新的路线,才能发展工业设计。

  参考文献:

  [1]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J]。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

  [2]黄良辅。段祥根。工业设计[J]。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3]李乐山。工业设计社会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正确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或日用品。

  2.逐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号

  2.故事磁带。

  设计思路:

  孩子逐步脱离依恋物,慢慢的融入新的集体是需要培养其独立性的,所以我们以故事的方式来打动孩子,让故事中人物所发生的事件对孩子产生影响。

  活动重点或难点:

  通过故事,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正确的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改掉依恋物的坏习惯。

  活动指导:

  1.认识阿文

  教师出示挂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是一只小老鼠,名字叫阿文。

  阿文上幼儿园前,很喜欢一条小毯子,到哪儿都带着它。可是现在上幼儿园了,带着这么大的毯子行吗?

  2.听听阿文的故事

  教师结合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阿文常常带着毯子干什么?她喜欢这块毯子吗?

  后来阿文放下毯子了吗?

  3.说说自己喜欢的东西

  你们是不是像阿文一样也有一件最喜欢的东西?你们常常用它干什么?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我们小朋友比阿文还能干!每天早上高高兴兴地和好朋友再见,到幼儿园学本领,和小朋友做游戏,晚上回到家再和好朋友一起玩,真不错。

  活动延伸:孩子们围成圆圈,一起来讨论说说自己喜欢的什么东西?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把它放在哪里?

  效果分析:孩子之间的独立性及适应能力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了思考。有很多的孩子的一些回答让我发现小班的孩子也慢慢的有了一种自我反馈的能力。

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本单元为我们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因此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重点。

  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长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题目、作者)

  二、整体感知:

  1、正音: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小黑板显示)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唱和(hè)湛(zhàn)蓝栀(zhī)子

  玄(xuán)奥清澈(chè)禅(chán)心犬吠(fèi)

  憔(qiáo)悴(cuì)树冠(guān)凝(níng)静

  2、教师范读:初步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感情。

  三、研读与赏析:

  (1)、“我”在山中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3)、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讨论后明确: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5)、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四、体验与反思: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页和第103页下面的做做的题目,练习二十二的第10、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教学过程:

  一、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谁能讲一讲正、反比例的意义?(学生回答。)

  教师: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这两种量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或反比例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k(一定) 或xy=k(一定)

  教师出示下列题目让学生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每天看书页数一定,天数和看书的总页数。

  (因为 =每天看书页数(一定),所以天数与看书的总页数成正比例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因为底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定),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成反比例关系。)

  (3)分数的值大小一定,这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因为

  =分数值(一定)。所以分子与分母成正比例关系。)

  (4)差一定,被减数与减数。(因为被减数一减数=差(一定),所以被减数与减数不成比例。)

  (5)一批煤,如果每天烧5吨,可烧36天;如果每天烧1吨,可烧45天。天数和每天烧煤的吨数。(因为题目中没有明确说出哪个量是一定的。而536=l80(吨),445=180(吨),可见煤的总量是一定的`。因此,有每天烧煤的吨数天数=煤的总吨数。所以天数和每天烧煤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教师:单价;数量和总价这三个量每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1)当单价一定时,数量和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

  (2)当数量一定时,单价和总价成什么比例关系?

  (3)当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学生回答后,接着就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教师让学生回答,再归纳并板书:

  三、做教科书第103页做一做的题目。

  第1题,教师指名回答,要说明成什么比例的理由。

  第2题,教帅先让学生填空,再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第3题,让学生思考和填空、教师巡视。注意解答时有不同想法的学生。订正时,让有不问想法的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第4题,学生做题有困难时.教师提示:可以举一个实例先验证,再确定是不是成比例,成为什么比例。订正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二的第l0、11题。

设计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和老师同伴一起探究,共同观察广告纸落下来的不同现象。

  2乐意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体态动作等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广告纸、记录纸、竹蜻蜓、纸飞机。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讨厌生活中的广告纸,感知广告纸的作用。

  师出示广告纸,并提问:

  师: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你们在哪儿见过呢?

  师:它有什么作用呢?

  师:广告纸用过后还可以用来干什么?

  小结:原来广告纸用后还有好多好玩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玩广告纸落下来的游戏。

  二、探究广告纸落下来的现象。

  1、 探究纸片怎么样落下来。

  出示纸片,师:你猜这张广告纸片会怎样落下来?(幼儿回答)

  师:大家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那我们就来试试它会怎样落下来。

  师:我将广告纸片高高的举起来,轻轻一放(师边说边示范将纸片落下来)

  师:谁来告诉我们这张广告纸是怎么样落下来?(可请多个幼儿回答,如果说不出的时候可请幼儿再看一次落下来的现象)

  师:请你来当广告纸(请个别幼儿示范,谁愿意来学一学广告纸,有不一样的吗?)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广告纸片吧,出来找一个空一点的位置,学学广告纸片摇摇摆摆落下来的样子。(示范时边做动作边说小纸片摇摇摆摆落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小结:原来广告纸是摇摇摆摆落下来的。(记录)

  2、 探究广告纸变成其他东西怎样落下来。

  师:咦,广告纸片是摇摇摆摆落下来的,现在,老师就让广告纸变变变,变成什么啦?(小纸团)谁来猜猜小纸团是怎么样落下来的?

  师:小纸团到底是怎么落下来的,请一位小朋友来试试,大家可要睁开眼睛啦(请幼儿上来试试,教师再次强调举得高高的,轻轻的松开小手)

  师:谁的亮眼睛看清楚了,小纸团是怎样落下来的?(记录)

  师:谁愿意来学学小纸团笔直笔直落下来的样子?(请个别幼儿上来试试)

  师:现在我们一起学学小纸团笔直落下来的样子(师幼一起做落下来的动作)

  小结:我们来看看,广告纸是小纸片时摇摇摆摆落下来的,变成小纸团的时候是笔直笔直落下来的,原来广告纸变成不一样的东西后它落下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3、竹蜻蜓怎样落下来。

  师:现在小朋友注意了,老师的广告纸又要变变变了,它会变成什么呢?(教师示范制作竹蜻蜓)

  师:谁来猜猜它是怎么样落下来的?看仔细咯,我把它举得高高的,轻轻的一放。咦,它是怎样落下来的(重复一次)请你学一学。

  师:我们大家都来学学转着圈儿落下来的样子。

  三、制作竹蜻蜓

  师:很好玩吧,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这可是我小时候玩过的,叫竹蜻蜓。你们想不想玩呢?那你们可要动手做,还记得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1、 教师示范制作

  撕出一个小口折一折,撕出一个小口折一折,撕呀撕呀撕呀撕,点点头呀弯弯腰。

  2、 我刚才是怎么做的?幼儿说教师制作。

  师:你们会折吗?那你们来折一折吧。(边发纸边说儿歌)

  四、总结

  师:刚才,你们自己做的之蜻蜓它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记录)今天,广告纸和我们玩了落下来的游戏,小纸片是摇摇摆摆落下来,小纸团是笔直笔直落下来,竹蜻蜓是转着圈儿落下来。

  五、活动延伸

  师:瞧,现在广告纸变呀变呀又变成了(飞机)它会怎样落下来?那我们一起试试吧。

设计方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练习钻的动作,发展动作的灵敏性与力量。

  2、培养幼儿喜欢民间游戏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苹果、香蕉的头饰若干、布置游戏场地(城门、城墙)中间画一个直径约5米的圆圈若干个、选择民乐作活动背景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2)教师和幼儿骑大马念民谣,一个个从“城门”钻过到城里去玩。

  3)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来搭一搭城门并边念民谣边学习游戏的开门关门规则。

  4)基本部分:

  5)教师请一位幼儿面对墙,搭成拱形城门,其余幼儿依次钻过城门。

  6)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当念到“瞧一瞧”时,做城门者下蹲放下手关城门,并问被关住的人选择要“苹果”还是“香蕉”,幼儿选择好以后,把头饰挂在脖子上,站到城门的队伍做城门。

  7)幼儿第2次做钻城门的游戏一次。

  8)教师继续提出游戏玩法及规则:“苹果”和“香蕉”站在场地的一个圆圈内,相互用肩膀、臀部把对方挤出圆圈外,看圆圈外“苹果”多还是“香蕉”多就哪对胜。

  9)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游戏一次。

  10)增加城门的高度再次游戏。

  11)教师小结游戏并告诉幼儿此游戏是我国的一个民间游戏,以后小朋友可以和家人、邻居玩。

  四、结束部分:做放松活动,带幼儿回教室。

设计方案 篇7

  【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小学生。小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而且对于大人所说的话都容易产生一种信赖和顺从的心理。因此,在面对成年人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目前小学生由于轻信他人,被欺骗、拐卖等现象日益突出,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所以,为了使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讲述故事《美丽的蘑菇》

  宝儿是个贫穷的采蘑菇孩子。他和生病的爷爷生活在大森林里。在一颗大树下面,宝儿看见了一个好大的蘑菇,蘑菇头上白得像牛奶,蘑菇的伞上有七颗红色的小星星。在太阳的照耀下,七颗红色的小星星闪闪发亮。宝儿可高兴了,把蘑菇小心地采在篮子中。宝儿想:这么好的蘑菇一定要送给生病的爷爷呀。他快步跑回家,不巧又遇上了大雨,七颗红色的小星星蘑菇在雨水中越长越大。突然,宝儿发现:一滴滴雨水从蘑菇上流下来,流过小草小草马上枯黄,流过小树,小树也马上干枯。原来,七颗红色的小星星蘑菇是一株剧毒的蘑菇。

  班长生动地讲述故事,说说你听明白了什么?指名说。(我们不能被一些美丽事物的表面所迷惑,要有一双火眼金睛看清事物的本质。

  师:是呀,有些坏人为了博取别人的信任和同情,都会伪装得十分漂亮,我们一定要学会明辨是非哦。这就是我们今天班会的主题——《小心谨慎防诈骗》。

  【设计意图:以儿童故事趣味性引入,首先让学生意识到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学会看清事物本质,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了解什么是诈骗

  同学们,大家都了解诈骗是怎么一回事吗?先指名说,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出示答案。(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财物的行为。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当事人往往容易上当。)

  三、常见行骗行为

  (一)、生活连线: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行骗事例?

  学生自由发言,讲述生活中常见行骗事例。

  事例一:

  中奖故事(同学甲)我上网的时候,QQ有时会跳出这样的中奖信息:“腾讯QQ为感谢老用户的支持,特别随机进行抽奖,恭喜你获得一台三星的笔记本电脑和5000元现金。”诈骗者假冒网站管理员,通过QQ、旺旺等聊天工具,向网民发送中奖信息,让你去领奖,还给你一个电话。当你拨打领奖热线电话后,对方要求你先缴纳一定的个人所得税或奖品手续费,并将钱汇到指定账户。如果你轻信他们的谎言,那么你上当了。

  事例二:

  有一女孩在放学回家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子在哭,很可怜?就过去问小女孩怎么了?小女孩就说,跟妈咪一起逛街?迷路了?哀求这个女孩带她回家。然后把他家地址告诉女孩。这位女孩一听,善心大发,毫不犹豫不疑就牵着小孩子的小手一起走了。 这是一般人都有的同情心.....找到那个小孩的家以后,孩子要她帮忙她按门铃,门铃像是有高压电般,女孩瞬间失去了知觉。待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被绑架了。有些骗子会利用孩子的单纯、善良的心理,趁孩子独自一人的时候,采用让他们带路、借东西的方法进行拐骗。

  事例三:

  “我是你妈妈的朋友李阿姨呀,她有事来不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不认识我啦?XX,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事例四:

  哈尔滨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犯罪分子“亲切”地给一个11岁的女孩吃火腿肠,女孩没有经得住诱惑便吃了含有xx药的火腿肠。犯罪分子便将其拐走,然后杀害。

  事例五:

  冒充老师,说孩子生病了,要求家长往指定卡上汇款,家长惊慌失措之下,就盲目汇款了。

  事例:敲门修东西、相信封建迷信、冒充快递员入室抢劫??

  刚才同学们讲述了许多常见的行骗事例,那么我们对这些事例进行分类、总结,看犯罪分子都喜欢用哪些方式骗取我们小学生的信任呢?

  小组内讨论,结合搜集来的信息、资料,有一名同学负责整理汇报。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一些行骗事例,这些事例涉及到生活中的多个方面,使同学们对诈骗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总结行骗方式,学生就有的放矢了。】

  (二)、小组代表汇报贴近小学生的行骗方式,教师总结出示:

  1、假冒熟人法

  师:社会上有些犯罪分子总会找些借口,冒充孩子的亲人或友人,跟孩子接茬,以骗取他们的信任,继而将他们拐走。下面请看情景剧《不要轻信陌生人》有请钱思勇、肖娜等同学。

  情景剧大意:

  一犯罪分子冒充女孩爸爸的朋友来接孩子,走到半路原形毕露,将孩子捆绑在一个黑房子里。然后,打电话给女孩家长勒索100万。家长情急之下报警,犯罪分子见被识破,于是杀了女孩。

  师:这就是最常见的假冒熟人的骗术,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防备哦!你看了这个情景剧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情景剧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一行骗方式的常见,而且小学生最容易上当。再通过观看之后的感受表达,提高同学们对这一行骗方式的警惕性。】

  2、物质利诱法

  师:犯罪分子往往会用零食、玩具等为诱饵,吸引小孩子,最终达到拐骗目的。就像刚才xx同学所讲述的“吃火腿肠”的事例一样,所以,我们不能轻易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3、利用同情心法

  师:虽然老师时常教育大家要乐于助人,但面对陌生人的请求时,要仔细辨别,别盲目同情,给骗子可乘之机。

  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网购,有网购就有快递员送货上门,所以就有很多犯罪分子冒充快递员入室抢劫。如果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快递员来敲门,你要不要开门呢?请看张文轩等同学带来的情景片段《我是快递员》。

  情景剧大意:

  一女孩放学后独自走在小区里,两个犯罪分子鬼鬼祟祟躲在角落,看到女孩手拿高档手机、脖子上挂着钥匙,便确定女孩一定是一个人在家。于是两人心生一计,冒充快递员敲门。女孩子以为真是妈妈买给自己的东西,不假思索地开了门。两男子趁女孩签收时捂住嘴巴,迷昏女孩,入室抢劫,女孩醒来后防止上当。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情景剧,你觉得要吸取什么教训呢?

  (学生回答:不能随意给陌生人开门;要问清家人是否买了东西需要签收;不管是不是家人的快递都不要开门,让快递员放在门卫??)

  (三)、警钟长鸣

  师:目前,一些地区出现了犯罪分子利用少年儿童独自在家的时候,以各种理由敲门如实,窃取家中财物,或拐骗、绑架、欺负少年儿童等。这些案件数量虽不多,但影响恶劣,后果严重。)

  出示资料:据相关媒体报道,自20xx年至今,国内已发生35起假快递员犯罪案件,63名受害者都在“快递员”敲门时直接开了门,其中11人被害身亡。现在很多人都有一听到快递员敲门就开门的习惯,而不法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漏洞实施犯罪,让人防不胜防。下面我们来看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

  事例一: 20xx年发生在雨花台区阅城国际小区的杀人案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匪徒冒充快递员敲开门后,将屋内年近六旬的保姆和13个月的孩子杀死,抢劫10万元后逃窜。

  事例二: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同龄人中,还有这样一起真实的案例,下面请彭延璞同学来为我们讲述。

  马群一小区12岁女孩独自玩耍失踪

  殷雨涵(小名豆豆) 12岁,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孩,20xx年 4月29日晚在南京马群康苑小区失踪。从傍晚6点多独自下楼玩耍,到晚上10点仍不见回家。家人下楼寻遍小区也没见着孩子,怀疑孩子被人拐走报警求助。第二天早晨,家人在小区内分别找到孩子遗落的两件物品,一部儿童手机和一串家门钥匙,再一次加重了孩子被人拐走的疑虑。

  师:大家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自由发言。(临晚不要独自出门玩耍,要有大人陪同;不要随便和陌生人搭讪,不认识的人和自己说话要学会拒绝;犯罪分子太可恶,这么可爱的女孩也忍心下手??)

  师:照片上这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就是豆豆,由于独自玩耍,轻信他人,就这样失踪了。父母再也不见她如花般灿烂的笑脸,再也听不到她快乐的欢笑声 ,我们一定要吸取这样的教训呀!)

  【设计意图:以上资料出示的两件事例都发生在南京,是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例,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骗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掌握一些防骗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四、怎样学会自我保护?(出示情景)

  (1)、一位老太太要到很远的小区去,说不认识路,希望你能带她去,你怎么做?

  (2)、周末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说是你家报修了热水器,要你开门,你会开吗?

  (3)、如果你同家人在逛街或游玩时走散了,有陌生人说可以带你去找父母,你该跟他走吗?

  (4)、你在上学途中快迟到了,有一不认识的人请你坐他的汽车,你会坐吗?

  (5)、你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好友,聊得很投机,他邀请你周末出去玩,你要去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同一情景,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适时引导。

  【设计意图:在了解以上防诈骗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实际解决问题,以提高自己对不寻常现象的判断和应对能力,以达到本堂课教育的目的。】

  五、看视频,听歌曲。

  为了让大家提高警惕,杜绝上当受骗,有两位警察叔叔用歌曲的形式来告诫我们,请听《听我说唱 不得上当受骗》, 演唱:四川邛崃警察何家靖、刘进

  【设计意图:歌词中囊括了社会上各种行骗方式,两位警察用四川方言、以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告诫大家谨防诈骗,学生喜欢听、乐意学。】

  六、谈收获

  (一)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同学们,上了这堂防诈骗安全教育课,你一定有很多收获,那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二)回访情景剧主人公

  师:此时,我想问问刚才情景剧中的两位女孩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会像原来那样跟陌生人走吗?还会给快递员开门吗?那你又该怎么去做呢? 老师特别提醒:挂钥匙的孩子 1.钥匙要拴在腰上或放到衣服口袋里,不要挂在衣服外面;2.一定不要把自己家的钥匙交给任何人。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人公的回访,提高学生尤其是两位表演女孩的防范意识,再次明确生活中该怎样智慧地保护自己!】

【【必备】设计方案模板集锦7篇】相关文章: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九篇03-0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10篇03-03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七篇03-11

【必备】设计方案模板9篇05-13

【必备】设计方案模板四篇05-11

【必备】设计方案模板5篇05-08

【必备】设计方案模板10篇05-07

【必备】设计方案模板五篇05-05

【必备】设计方案模板6篇04-30

【必备】设计方案集锦9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