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山的常春藤散文

2021-05-21 散文

  野外巡护途中,一种在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季常青的植物,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植株错落盘旋在林间岩石或者树干上,森林因了它的存在,而别具风情。以低矮的藤灌类群存在,构成大山风景的框架,若非细品,几乎会忽视其博大的内涵。高大伟岸的乔木,因之披上婆娑外衣,在阳刚十足的躯干里,彰显出许多柔情。它,就是常春藤,一年四季,岁月更替,总是繁茂葱茏,仿佛集中了所有植物生命的活力。

  小憩在林间,身边一株弱小的常春藤,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身姿,叶色鲜亮,生机勃发,奋力寻找着可以依附的躯干。因为它知道,只有攀爬到三十米以上的高空,才能见到阳光。虽然弱小得让人心痛,看起来难经风雨,但却感觉不到半点退缩的意思,每一片叶子和张开的藤蔓,都鲜亮地燃烧着希望。被风吹倒了,爬起来。无数次倒下,又无数次爬起来。我被那种坚强与执着感动着,仿佛看见它,沿着一棵大树,爬呀爬,抓住每一个树皮的皱裂处,攀牢每一个可以触及的枝干,终于艰难地爬上了树冠,迎着丝丝凉风,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张开藤蔓,舒展叶芽,铺上一树婆娑的新绿,还点亮了朵朵鲜花。于是,高大的乔木稳成起来,在狂风里坚强地挺立,一任常春藤舞弄风姿,绰约飘逸。冬日来临,大树渐渐褪去了一身的浓绿,准备迎接着新春来临。可它怎么也褪不去,那件浓绿的飘逸的外衣。在常春藤面前,只有春天。一株弱不经风的常春藤,就那样把希望在渺茫中点亮,将激情在攀登中燃烧,永不放弃,艰难地追寻着阳光,书写着生命的.华章。四季浓绿,永葆长青,该是给它取名常春藤的一个原因了。

  风,来了,肆意地撕扯着它;黑熊,也来了,无忌地抓扯它。幸运的话,只是被扯下来,摔在地上。糟糕的是,风和黑熊都不会那样手软,它们往往会把它拦腰折断,恨恨地扔在地上。摔落了,爬起来,对于长春藤来说,算不了什么。折断了,就在断裂处发芽,长出新的藤蔓,继续向上,朝着阳光普照的顶冠。而且,落在地下的上半身,也不会就此堕落,它会紧紧地抓住泥土,并在泥土里生出根来,积蓄着向上的力量。如果见不到阳光,它们就不会有一刻松懈、一丝放弃。你在化龙山,见不到一根放弃生命的常春藤。永不言弃,无论遭遇怎样的逆境,总能拼命爬起来,永不放弃对那颗大树的依附,或为自己绽放生命的光芒,或为大树平添风姿。所以有人说,那是一种忠贞不渝的爱情,可我不那么看。在我眼里,那是一种超越爱情的力量,是一种信念,一旦选准方向、看准目标,就永恒地坚定不移地奋力向上——那是一种追寻阳光、追求光明的信念。说它常春,也许更因为它百折不挠、永不放弃。

  在空旷的山地上,阳光无遮拦地普照着。常春藤的一粒种子,就会在岩石间、乱石中,生根发芽。一出生,就张开藤蔓,少了树林间爬上顶冠的艰难过程,直接向四周伸出藤蔓,舒展着生命的张力,铺就一地的浓绿,在大地上描绘出精美的图案来,仿佛仙女遗落在大地上的刺绣。扩张的过程,就是它掩埋险象乱石的过程,无论那些乱石想怎样的出头路面,都会在常春藤面前,变得苍白无力,终究长满青苔,成了常春藤的落脚点和营养“加油站”。

  如果有幸来到墙角,它会沿着墙壁弥漫枝蔓,像爬山虎一样,把一方山墙妆扮成一幅精美的壁画,春天漫出嫩绿的梢头,夏日缀满亮丽的喇叭花,一年四季,季移景异,让你每次欣赏都有新鲜感。他就那样用力抓住墙壁的每一个可攀登处,一生一世,从不放弃。无论风吹雨淋,亦或飘雪冬寒,你都只看到枝梢或叶子的微微颤动,仿佛鸟雀或蝴蝶,舒展着翅膀,又像平静的湖面漾起的轻轻涟漪,整个画面巍然不动。

  如果认为常春藤,一生都在拼命,没有过轻松的时候,那也是错误的。盆栽的常春藤,如垂柳般飘逸着缕缕长发,风姿婀娜,悠然恬静,一片片多角形的叶子,就像荡着秋千的蝴蝶。走进这样的居室,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因为主人总会把它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在你眼前蓦然一亮的刹那间,你会感觉到丝丝凉风袭来,不但养眼怡心,而且气舒神爽,仿佛走进南国的榕树林,让你流连忘返。如果是新装修的房子,久久不散的刺鼻气味儿,只要见到他,就会很快消失,给你留下一片清新。在这样的环境中,它无需拼尽力气,只是潇洒的飘逸着另种风情。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艰难地、坚韧不拔地、不屈不挠地攀登,在阳光下铺展生命的浓绿;在室内温暖的环境中,则风情万种地展示着旖旎风情……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始终勃发青春的力量、生命的活力,永葆四季常青的生命本色,这就是化龙山的常春藤,迸发着化龙山人的坚韧,诠释着安康林业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化龙山的常春藤散文】相关文章:

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11-04

【荐】龙山落帽的成语故事01-06

美丽的九龙山作文4篇03-07

美丽的九龙山作文(5篇)02-22

湖南湘潭龙山佛学苑招生启事12-07

刘长卿《喜鲍禅师自龙山至》10-11

《最后的常春藤叶》公开课说课稿12-17

《最后的常春藤叶》阅读问题及答案12-30

李白的诗词《九日龙山饮》译文和注释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