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咸阳的散文

2022-08-18 散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古城咸阳的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城咸阳的散文 篇1

  “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由此可见,咸阳风水奇佳,真正是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又因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后以咸阳为都,故咸阳乃中国第一帝都。至此,奠定了咸阳文化古城的地位。

  两千年前。

  一座雄伟壮观,古朴沉重的宫殿静静矗立在咸阳大地上。只见此殿瞻天恋阙,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这,便是筑于皇家园林上林苑,征七十万民夫,集普天下数国宫廷建筑之精英灵秀造就的阿房宫。

  天色微醺,残阳如血。

  “焚宫。”

  一个低冽而威严的男声响起,在周围的士兵立即将火把扔向廊内的桐油。霎时,火光冲天。点亮了每一个人眼眸里的激动与不安。

  公元前206年,弥漫在中国大地上的硝烟战火烧到了咸阳。金戈铁马,长驱直入,刘邦自立为王。楚霸王项羽因巨鹿之战而贻误时间,心血付之一炬,一气之下,怒烧阿房宫。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在秦皇暴政,刑法残酷,饿殍满地的都城咸阳里,一场连绵数月的冲天大火,烧尽了奢华侈靡,烧去了满城血腥……

  但大火却没有烧尽咸阳的气数,咸阳如一尾衔着金轮的凤凰,口含曦阳冉冉升起,一时无比耀眼炫目,无人敢与争锋。而当繁华落尽,却也在烈火中覆灭,从遥不可及的神坛跌下,涅盘成水墨画上的一朵青花,静守渭水旁,唇边敛笑,看盛世烟火,世人浮夸。

  人世蹉跎,流年转换,今夕咸阳又新妆。

  本就是钟灵毓秀的宝地,数千年的休养生息,虽已是“江山犹似昔人非”,却成就了“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的美景。

  青青垂柳,潺潺渭水。春至细雨如丝,杨花飞舞;夏则傍流水亭轩,赏芙蓉花开;秋来隔窗听雨,小扇扑萤;冬可踏绵柔雪地,聆暗香遁地。

  素笔染墨,淡然勾描。寥寥数笔便可勾勒出一座清净古雅的小城。城中的人们也随着城市的韵律生活,日子安逸而详和。

  过往风云叱咤,赤血黄沙渐渐消弭在历史长河里。然而无论何时忆起,咸阳的过往都会是我身为一个咸阳人的骄傲。

  百世绛色渲墨意,且看咸阳描新妆。

  古城咸阳的散文 篇2

  爱一座城市就如爱一个人。客居咸阳二十年,当年的异域已成了我安放身心的家乡。咸阳有诗意典雅的情怀,沧桑厚重的故事,温暖博大的胸襟……恰似一个浪漫、包容、成熟的爱人,给予我平和、静好、安妥的生活。

  二十载草荣草枯,花开花落,我与它朝夕相处,呼吸纠缠,一颗漂泊的心渐渐安静下来。在我心里,这座小城是温润的玉,典雅的诗,醇厚的酒,清淡的茶。

  咸阳是温润的,如一块玉。这玉,浸透了岁月温度,历史精华,与肌肤相亲,与血液相融,让心灵安静。虽然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咸阳古渡已成为一段优美的乐曲,但如今的咸阳湖却是碧波荡漾,鸥鹭翔集。在水边垂钓,或堤岸散步,生活的步伐便如此优雅闲适地向着未来行进。有了渭水波涛,有了咸阳湖涟漪,有了青青柳色,有了苍苍蒹葭,行走红尘,栖居城市,却有一片诗意的葱茏之美在心头摇曳,让人对生活生出千般热爱与万般眷恋。

  咸阳是典雅的,如一首诗。这诗,蕴含着千年的灵秀,激荡着远古的深情,让你百转千回地品味,激情万丈地吟咏,醉在心间。咸阳是诗意之城。唐诗中描写咸阳的诗句数不胜数。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维的“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了。还有“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车粼粼,马萧萧,尘埃不见咸阳桥”……今日,漫步在咸阳中华广场,秦始皇兵车马雕塑昂首向东,四周柳色依依,花木飘香,仿古灯箱上的古诗让人目不暇接:《渭城曲》、《渭城春晓》、《咸阳城西楼晚眺》、《咸阳怀古》、《送别》……停驻吟诵,仿佛穿越千年历史,回到秦汉盛唐。从《诗经》里的豳风,到唐诗中频频出现的倩影,一座小城萦绕心田,让人无法释怀。

  咸阳是醇厚的,如一杯酒。这酒,历经千年时光的发酵,包含着丰富的况味。咸阳是历史文化名城,13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有着厚重的底蕴。“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人常说,南方才子北方将,咸阳塬上埋皇上。这里有驰名中外的金字塔陵墓群。汉阳陵、乾陵、茂陵、昭陵、马嵬坡杨贵妃墓等,历史的遗迹记载着帝都曾经的雄浑气象。在这片大地上跺一下脚,便可能踩到秦砖汉瓦。还有沙河桥遗址、秦王宫、秦直道、凤凰台、清渭楼、咸阳钟楼、中五台,还有秦皇路、上林路、胭脂路、李斯路……无不烙着历史的标签,诉说着悠远的故事。千年时光飞逝。如今的咸阳已成为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怀古思今,幸好有手中杯盏,浅酌或畅饮,醇厚绵长,用来凭吊悠悠往事,阅读沧桑岁月。

  咸阳是清淡的,如一壶茶。香茗淡淡,细品如微风般舒畅惬意,如阳光般温暖愉悦。咸阳在渭河之北,九山之南,因山水俱阳,谓之咸阳。小城风水俱佳,阳光充沛,与繁华的西安毗邻,却没有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节奏的压力。它悠闲舒适,生活节奏慢,行无堵车之烦,吃有可口美食,乾县三宝、三原小吃宴等遍布大街小巷。作为中国地热城,在咸阳可享温泉、足浴之乐。闲来,约好友喝茶聊天,或者一人走遍大街小巷,看四季风景。从玉兰初开、蔷薇绽放、金桂飘香到腊梅吐蕊,从清晨的阳光,到夜晚的月华,尽情感受这座小城的自然风光和人生的闲情之美。一个人纵使有几分清愁与小小烦忧,也可化解在这座阳光小城里。

  一个城市,在不同的人眼里,亦是千姿百态的。是建筑之乐章?花木之精神?光影之构图?历史之印象?当下之呼吸?也许文字的碎片只是模糊地描摹出它零星的表象与侧面,而它丰富的内涵气质、灵魂内核,则是深刻而无限的。

  古城咸阳的散文 篇3

  不知留恋还是回忆,亦或是回忆就是留恋。感性的自己总被细节带来感动,给予难忘。最近一段时间有一首民谣歌曲被很多人传唱,《成都》就是那首民谣,但我并不是成都人,因此,我想写一次咸阳。

  我从老家来这座城市五年半了,最好的青春在这里张扬。在咸阳发生着自己的故事,也经历过别人的别离。我想吧一些故事讲给你们听。

  高一至今,岁月荏苒,白驹过隙,我渐渐适应并喜欢上呆在这里的感觉。我刚来咸阳时,喜欢去东风路的印象川菜的小饭店,我和初识的朋友在这里开始,现在我们还会去这里相聚。高一,我还喜欢去一个叫做“咸阳湖”的地方,我至今都认为它几乎贯穿了咸阳差不多东西方位的两个尽头。在任何的季节,在这里人来人往,晓风拂面,杨柳依依,夹带清爽,湿润的微风抚过每个来往游玩的人的肌肤。阳光斜映,杨柳叶的倒影在我们的脸庞自由的跳跃着,好像一个个舞蹈的精灵,惹人怜爱。

  高二,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个被称作“塔尔坡”的地方,没有想象的转角,也没有什么咖啡店,那时的我在咸阳算做初步安定,熟悉下来。我遇见了一个女孩,漂亮,可爱,善解人意,每天晚上我们都会一起走过那条回家的路,现在,各自安好。

  时光就像我笔下的文字一般,我在纸上描绘曾经,记录着发生;而时光则是在我们的生命里写下隽永,用潺潺的柔情流淌着岁月。

  渭阳路一直往西走,会遇见一个普通又有意思的十字:“汇通十字”。不论四季交替轮换,每晚那里都热闹依旧。我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在那里,晚上点一碗“汇通面”,两三个面筋,鱿鱼,一小盒臭豆腐,然后开始夜生活。并且成为一种习惯。

  在我指尖溜走的岁月里,有一段叫做成长。它就在一个“潘多拉”的魔盒里,一个奇艺绚丽的万花筒中,一个叫“咸阳中学”的学校。这是我学业从咸阳开始的地方,是我朋友相识的地方!我在这里,度过了最好的青春。我和我的朋友在这里学习,踢球,成长,生活,不论是否相见恨晚亦或是恰如其分。都这样发生。

  咸阳这座城,不繁华却足以给人温暖。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喜恶。在这里我感到了温暖,于是想对你们讲述一点青春。

  古城咸阳的散文 篇4

  北面悬挂着帝陵公园全景图,五陵九嵏梁山远近起伏,周秦汉唐迷雾千古不散。南面张贴秦岭渭水逶迤并行的山水画长卷,道教圣山与儒家之水黑白相依,哲学思想与诗经唐诗交相辉映。西面在讲述的后稷教民稼穑、苏武执节北海放牧、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仙女的感人故事。东面在演绎秦王扫六和的激烈与悲壮,诸侯尽西来的不甘与惊惧。中心陈列着明清古城的亭台楼阁与长街短巷,渭河古渡与关中民俗的写真图像。这就是我展示给你们的“关中大客厅”的模型。

  “关中大客厅”是我为咸阳的命名。我认为,既然把咸阳定位为以旅游休闲娱乐居住为主题的田园城市,那就给他冠以客厅之名最适合不过了。

  无论你是从北面空降而来,还是由南面涉水而至,你都会对这座30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一次审视和认识的,你多少都得给它下一个定论,咸阳的资源无外乎就是地下地上的人文历史,除此别无。因而,给咸阳把脉,为咸阳定位,是十余年不停歇的努力,最后终于一锤定音:西安是生产财富的工厂,咸阳是保养充电的庭院。一如上海和苏州的关系。这是历史的必然,是地理位置所致,这条东西狭长的平原,这片山水俱阳的沃土,大静无华,适宜养心,凡来过咸阳的人都给出一样的结论,安静优雅。

  我常常邀请天南海北的朋友,请他们来咸阳一聚,请他们参观“关中大客厅”,这里有爽辣的秦酒,也有甘润的陕青,既有羊肉泡馍葫芦鸡,也有腊肉夹馍葫芦头,穰皮子酸辣爽口,臊子面喜胃饱肚……吃饱了喝涨了,和他二爸一样了,走,逛走。斜倚古渡亭栏,聆听咸阳桥上车辚辚马萧萧的躁动,脑屏闪现出皇家卫队与宫娥嫔妃的踉跄与狼狈;迈步五陵原,想象大殡的仪仗遮天蔽日而来,倾国财富随葬于脚下这片厚土,从此荒寂的原野不再消停;东觅古都遗址,伫立高台四下望。金戈铁马今何在?六国惧色已无影,只留下悲壮的歌声、吼声、笑声、哭声与骂声......西踏青川寻根,教稼台抚今思昔,感恩后稷稻疏育民开新纪,农耕文明始于关中这方沃野腹地,孕育出了孝义天下的董永,忠义天下的苏武,慧于天下的苏惠,明于天下的李世民。凤鸣于台,爱情恒久。儒学传世,孔庙不朽。清渭高耸,古韵悠悠。钟声荡荡,瑞气千秋。咸阳湖水,载歌载舟。田园氤氲,宜居宜修。留恋往返,客心揪揪。这就是咸阳,我认为,游历一座城市,必须深入到它的角角落落,如此,你才会触及她的迷人部位,才会沉醉于它的迷人神情,才能难舍于它的诱人气息,才能怀念于它的内容。茶的清香,酒的醇香,诗的'深情,歌的豪放,人的厚道,土的质朴恰似磁石将客人缠绵的心绪牢牢地锁定,谁愿走出客厅的门扉。

  不想走,就多留时日,我可以给你当向导,每走一处我都会讲给你一串迷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珍藏在咸阳箱底儿越千年的秘密,足令你惊愕,定让你瞠目,之后你会如梦方醒地叹谓:哦,原来是这样呀,了不起,咸阳!我爱你,咸阳!

  古城咸阳的散文 篇5

  烙面,顾名思义,是一种烙的薄饼切成的面,也就是煎饼切成的面,古称饼面、汤饼。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4000年的商末周初,早在秦朝时就有“大秦第一面”之称。烙面鼎盛于大唐,被誉为“中华面食皇后”、“世界面食之鼻祖”,唐王李世民晚餐尤其喜食烙面,也曾几度被历代王朝封为御用食品,更是中国传统养生面食的代表之首。

  烙面是咸阳人对面食文化的一大贡献,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在古城咸阳说起关中面食,每个人都会历数一大串。而提起烙面,许多人都只闻其名,未曾吃过。然而此面在乾县、礼泉、永寿的北部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吃,亦无人不爱吃。所幸近年来烙面有复兴之势,由礼泉、乾县、永寿的山区已经发展到县城,甚至波及到咸阳。到了冬季,咸阳街头巷尾也经常能见到骑着自行车驮着大竹筐沿街叫卖烙面的。

  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开始制作烙面,当地人称“摊烙面”。烙面的制作与其他面品截然不同,是需要家庭中男女劳力相互搭配协作的,常为夫妻二人搭帮合作。天蒙蒙亮,便都起床了,女人收拾好一个大瓦盆,男人将数十斤面粉倒入,便开始加水“洗面”。“洗面”就是将面中的面筋洗出,这样做出的烙面会筋光平滑。因为面粉量较大,“洗面”成为一个耗费体力的工作,需要反复抓洗,方可将面中的面筋全部洗出,形成面糊。女人紧接着便开始“摊”烙面。烙面者,烙烤形成之面也。“摊烙面”就是将面糊沿铁锅淋入,摊圆推薄,烙烤至熟,过程和做煎饼相仿。“摊烙面”必须用麦草烧火,火性温和,这样烙面会不焦不糊,内外皆熟,决不可用煤火、炭火、劈柴火,否则外焦内生,一定失败。烙熟的面饼薄光透亮、麦香扑鼻,一张张被晾于屋外绷好的铁丝上,待晾凉后折叠成手掌宽的长条,一条条码放于一张干净木板上。整个过程持续将近一个白天,至天黑完毕。至此又轮男人上场了,用纱布将码好的面饼长条包紧裹好,盖上一个木板或木锅盖,费尽全力抱来一块沉重的青石压于其上,至此当天工作结束。次日,移开青石,拿出被压瓷实的长条,由女人在案板上逐条横切成细丝后,整齐码放于大竹筐中,苫上厚布,放置屋中阴凉处,这样烙面制作全部完工。成品烙面遂可每日取食,能供全家食用许多时日,少则将近十天,多则半月有余。

  烙面的特色吃法是“浇汤”,即将面盛在碗中,用烙面汤浇后食用。烹汤一般用肉汤、骨头汤为最佳,五香大料、油、盐、酱、醋、鸡精等调味料巧妙搭配,再加入自家特制油泼辣子,放入豆腐丁、肉臊子,便制成一锅色泽艳红、香辣诱人的烙面红汤。汤烧开后锅底扔进一根劈柴,使汤一直保持小滚。食用时一手端碗,另一手用三指捏出一小撮烙面放入碗内,再放入韭菜、香菜、蒜苗、葱,热汤浇上,即可食用。滚烫的汤面上浮着一层红辣油,其间点缀着翠绿的韭叶和葱花,俗称“煎、汪、香”,吃起来解馋又开胃。

  吃烙面的方法极有讲究:一是要面少汤多。烙面遇到热汤,空隙开张,汤的五香美味迅速侵入面中,汤里有面,面中有汤,汤多面少,才能热气蒸腾、美味浓烈,因而一碗面以三、四筷子捞完为宜。二是热汤浇上即食,万不可拿着筷子吃吃停停、搅搅拌拌,左右寒暄,耽搁时间。烙面膨胀较快,即浇即食,能品味到烙面的筋细和汤的辣香,这正是吃烙面的神韵。三是只吃面而不喝汤。汤已入面,面中含汤,吃了面还喝汤,饭后一定口渴难耐。

  古城咸阳的散文 篇6

  一天,有位南国的网友在与我聊天时,说他渐渐的喜欢上咸阳这座城市、是缘于我博客上那些关于咸阳的文章,之前,他对咸阳的印象仅仅局限于秦始皇时代。他问我除了博文里提及的那些人文景点外,还有吗?我说多着呢,比如凤凰台。他问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那个凤凰台吗?我说非也,是产生“乘龙快婿”成语典故的那个凤凰台,而金陵凤凰台和其它凤凰台都是咸阳凤凰台的衍生品。他迫切的请我介绍介绍。我告诉他在春秋时期,秦穆公嬴任好有个女儿自幼爱玉,他为她起名弄玉,弄玉长大后又喜欢吹箫,他便用上好的玉为女儿做一支玉箫,弄玉便天天吹奏,其声美妙动听,引来华山明星崖青年隐士萧史的和韵,箫史吹得一手好箫,箫声妙如凤鸣,弄玉听得如痴如醉,很快就爱上了箫史,就跟他学起吹箫来。秦穆公为成全他们,为他们建造一座凤台。弄玉在箫史的指导下,勤学苦练,最后吹出的箫声如凤鸣鸾歌,引来很多凤凰落于台上来聆听。

  终有一天,优美的箫声引来一龙一凤,箫史乘龙,弄玉乘凤,双双成仙而去。网友听后着迷又持疑的问确切么?我说虽然这是神话传说,可凤凰台却千真万确地屹立在咸阳仪凤街头,而且是咸阳城区保存比较完好的高台建筑群,也是明咸阳城里唯一与秦有关联的一座建筑物。

  说实话,数十年来我经常路过凤凰台,可从没关注过它的存在,因为它过于土气,如同一位相貌平平的老人静静地坐在古城墙头、闹市深处,周围是雨后春笋般的华丽楼群,若非李宏涛老先生提议我去看看他题写的“凤凰台”三个字,我依旧只是个过客。仍不会知道“乘龙快婿”这个流传数千年,家喻户晓的成语竟出自咸阳,又一个令我惭愧而意外的发现!咸阳这本厚厚的史册里到底还隐藏着多少历史秘密呢?

  凤凰台真正的来由是因形得名,凤凰台原本只是咸阳古城的北门楼,是当时最高的建筑物,因城楼造型酷似数只凤凰翔集而得名,旧城废唯它存留则缘于此。可我宁愿相信传说,不单单出于文人的主观意识,咸阳凤凰台秦时就有,明初建城时又在新址复原了它,此乃大秦文脉的一种延续,一座城市必须拥有它的文化背景、文化传承和文化积淀,否则就像空中楼阁。

  愚以为咸阳凤凰台是天下唯一一座父爱的叙述碑,讲述着一个父亲疼爱女儿的感人故事,记载着春秋霸主柔情的一面。咸阳凤凰台又是一个演绎浪漫爱情的舞台,上演着才子佳人爱情升华的动人传奇,萧史乘龙而去便留给世间四个字--乘龙快婿。

  今天,在钢筋水泥浇筑的森林核心,低矮憨态的凤凰台不再是“台起凌虚空,丹凤栖云表,磴道挂三峰,首尾俱缭绕。”盛誉之后变得越发的稳健、厚重和柔情了,然而那凤型结构的线条仍流动着浪漫的音符,玉箫清脆婉转的律动如光如水如风,穿透坚实的楼体,缭绕四方八宇,布告天下:凤凰台是这座古城的音乐故事与浪漫爱情的唯一的载体。

  古城咸阳的散文 篇7

  “一个伟大城市所依靠的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城市所产生的那份特殊的深深的眷恋。”乔尔·科特金如是说。那么,咸阳这座贯穿古今、曾经伟大的城市,您的居民能有多少深藏着这份神圣的眷恋呢?他们到底眷恋着您的什么?

  从东头曾经辉煌的千古帝都到西边繁华一度的茂陵古城,还有中间那昔日商客云集、骚客留恋的咸阳古渡,这一些在焦躁不定、变换频仍的风雨中渐渐地褪色与匿迹。而突出地平线的则是火柴盒状高低错落、胖瘦相依的水泥立方。随之,城市的视觉被尾气和炊烟渲染着,城市的听觉被引擎和喧嚣震撼着,城市的知觉被膨胀和失望麻木着,城市的味觉被辛辣和酸涩刺激着,这一切基本与其他城市无异,眷恋一词于咸阳人,似乎越来越淡漠,它也许会长期踌躇在咸阳人深深地思索之中,咸阳,我们应该眷恋你的什么?

  若有人提问我对咸阳的眷恋?我会回答他,我眷恋水岸城市和田园城市的咸阳,这或许将是我最新的理由。当我看到媒体连篇累牍的推出咸阳执政者对咸阳城市健设的宏阔规划,我的眷恋日益加重,北原新城的帝陵文化遗址园和明清古城的恢复,足以令人为之欣慰并振奋!欣喜之余,难免自问:可能吗?!会不会又是浅尝辄止的政绩工程?抑或大写意似地形式主义?当然不排除商业性质的开发和经营模式,这总比前二者圆满。上述规划与愿景一旦圆满实施,对咸阳的眷恋也就不只是咸阳人了。

  对咸阳的眷恋,愚以为无外乎四大类:老百姓眷恋的是今天的宁静与和谐;读书人眷恋的是高古的文化与气质;投资商眷恋的是秦人的厚道与豪爽;旅行者眷恋的是咸阳的人文与自然。基于此,我们如何来维系和增强这份沉甸甸的眷恋呢,这应该是陈于执政者案前的课题,作为世居咸阳的土著,也许将来仍会世居于此的我辈,出于对这座千年古城的固有眷恋,谁不期望咸阳成为魅力四射,风光宜人,可以养天年的人间福地呢。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固有的历史是我们的梧桐,现有的基础是我们的梧桐,宏观的构想也是我们的梧桐,梧桐畏惧的是竭泽而渔和东施效颦式的盲动。咸阳一朝失去了自己的风格与气质,恐怕连自己的子孙都没有理由眷恋她了。

  古城咸阳的散文 篇8

  近十年来,我一直把咸阳的历史文化遗迹当成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七巧板,逐个寻觅,谨慎辨析,认真拼接,结果,怎么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咸阳古城的版图来。带着众多的疑问,我再次将痴迷的目光和孤直的思绪扎入咸阳历史的角角落落,最终发现竟有许多散落于现代建筑底层下的七巧板,被我们傲慢而粗鲁的脚步千万次的踩踏着,基本损毁,咸阳城隍庙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即便是没有城隍庙,咸阳也不失为历史文化名城,当然,有了城隍庙,咸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资质才称得上全面而完整,名副而其实。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咸阳一批有识之士和咸阳老土著共同呼吁,重修咸阳城隍庙!我相信这并非时髦的一个范儿。对此我没有及时跟帖,原因是我对城隍庙一无所知,唯一的反应是汗颜,为自己身为咸阳土著却不知城隍庙而汗颜。

  那么,咸阳城隍庙的遗址在哪儿呢?

  咸阳城隍庙始建于何时、它的规模应该有多大呢?

  带着一系列问题我开始了系统的踏访。

  咸阳城隍庙与明咸阳城同庚。毁于公元1961年。今天,仅有渭滨公园青年湖西北角的那座八角亭、咸阳博物馆里的那对华表和一块石碑尚能给我们提供点滴有关城隍庙的信息。至于咸阳城隍庙是怎样的规制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它位于东明街东北角,紧傍了咸阳城东门。据悉咸阳城隍神属于正四品,比西安的都城隍矮了三级,这位“城防司令”估计也是纪信。相传朱元璋称帝之前,曾经宿身城隍庙而幸免大难,称帝之后立刻提升城隍地位,建庙加封,一个时期,修建城隍庙几乎成为各州府县的政绩工程,咸阳城隍庙自然被纳入新咸阳城建设规划之中。一天,城隍神纪信越渭水而来,到达咸阳后,他没急于进城,而是由南向西绕城一周,他对这座新城池的方位与结构很是满意,勘查完毕便从东门款款而入,走进城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威严深阔形制独特的庙宇,这就是新落成的咸阳城隍庙,是为他建造的衙宅。城隍神一到便引来满城的震动,官民信众叩首跪拜,庙门前有儒释道各界指派的“差役”列队恭迎这位冥界的神灵、阴间的行政长官。当城隍神被请上大殿,顷刻间庙院香烟缭绕,笙歌起伏,庙对面的戏楼上已是粉墨登场,弦板锵锵。自此,咸阳因有了城隍神的护佑而城泰民安,东明街因有城隍庙而日渐繁华,城隍庙数百年来始终是咸阳最热闹的核心。

  数百年来每逢初一,十五咸阳城隍庙便信众如潮,短短的东明街摩肩接踵,精神与物质二龙交织,只有此时此处才能体现出世俗信仰的多元性、民间信仰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和“尚和”的文化精神特质,人神合一的城隍庙使得千古帝都更具浓厚的神秘文化色彩。只惜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了筹建咸阳物资局和收容站,咸阳城隍庙和庙对面的戏楼被那些偏执的唯物主义者给彻底拆除了,由于李宏涛等一批文物工作者据理力争,庙里的那座构造独特、世所罕见的八角亭被迁至渭滨公园,一对华表和记载庙史的石碑被移交给了刚刚成立的咸阳博物馆,至此,东明街那热闹繁华的盛景半个多世纪不再。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旅游业不断升温这一契机,我们力所能及的只是呼吁和期待,呼吁执政者能正视民众对咸阳这座古城的一片真诚的感情;呼吁政府以深挖本地资源为新思路给予城隍庙以人文的关怀,期待着这块七巧板被完整嵌入咸阳古城版图的那一天;期待着“历史文化名城”不再只是一个自诩的概念;期待着庙会文化再度拉开咸阳老城文化经济繁荣的序幕!那时,我们出示“历史文化名城”这张名片的底气就会更足。

【古城咸阳的散文】相关文章:

咸阳来客散文04-12

咸阳关中的散文08-13

丽江古城散文10-27

古城治愈散文05-19

平遥古城的散文07-05

古城情思散文08-24

平遥古城散文07-15

古城沧桑的散文08-25

经典散文:古城春意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