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散文

2022-09-03 散文

  上两年级的女儿慢慢开始喜欢上了阅读。以前在家做功课的间隙总会找我或者她妈妈玩,精力十足且花样百出,每每让我们两个人疲于应付,你不跟玩她还跟你急。现在小丫头终于安静下来了,一有空就抱着本书坐在她的书桌前看,在客厅大家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她也看书,甚至上厕所的时候也要带本书进去,电视开着不理不睬,IPAD放在她旁边也懒得看一眼,你要跟她说句话她还嫌你打搅她。女儿看的书无非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最喜欢的书籍,各种童话故事或者十万个为什么之类,即使这样我和妻子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吾女终显乃父幼时风范,可喜可贺,我们两个人欢天喜地地畅想她的未来,说不定这个现在老写错别字的小屁孩会完成她老爸的梦想,成为一代文豪。

  对未来的文豪咱可不敢马虎,必须好好培养。培养的第一步就是投资——先去书店买书。

  一个周末,吃好午饭,一家三口出发,直奔五角场的新华书店。书店已是很久没来了,来了之后才发现,原来并非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样喜欢在网上下载免费电子书,时不时有错别字而且看到紧要关头却是一堆乱码,或者在图书馆角落里,在永远散发着一股霉味的书架前痛苦地徘徊,想看的书找不到,却又找到一大堆更想看的书,纠结着不知到底该拿把哪本书回去看。到了书店才知道,原来实体书店的命运并没有那么糟,关门的书店在关门,没关门的书店还是相当热闹。

  也许是因为周末,书店里人气超旺,有书的地方就有人,没书的地方人更多。小孩子们大孩子们干脆就坐在书架与书架之间的一小块空地上,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大人们则是在书架前站着,这本看看那本翻翻,不知不觉中也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去了,来来往往的人侧着身子,踮着脚尖轻轻走过,生怕打扰了别人读书的雅兴。要是在超市或者商店,在卖任何东西的店里,你看到有人这样挡道早就开始嚷嚷了,说不定已经开始唇枪舌剑地吵起来了,可是因为是在书店,这里售卖的精神食粮,一本本薄厚不一,装裱华丽的读书,整齐的摆在那里,就像它的作者在盯着你看,孔子在盯着你看,司马迁在盯着你看,曹雪芹在盯着你看,莎士比亚在盯着你看……,在古今中外的大师们面前,每个人都自矮三分,你大气都不敢出,哪里敢高声说话。在书店里,我们又找回了遗失已久的一种美德——谦卑。

  书店不仅是售卖读书,传播知识才是它最重要的作用。古语云“窃书不为贼”我认为并非当时的一条法律规定,多半是事主看到窃书者落魄如此尚且喜好读书,心有不忍放其一码罢了。现在书店的保安可没这么好脾气,倘若不信,你试着揣本书在兜里,保证还没跨出书店门马上就会警铃大作,保安叔叔会及时跑过来和你谈心。

  书是不能偷的,但是大多数书店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使有人在这里看一天书空手而去,即使这样的人天天都有,书店也不会对他们冷眼相看,将他们拒之门外。因为喜欢读书的,不是知识分子就是想成为知识分子的人,还有将要成为知识分子的孩子们。中国的历朝历代,文人士大夫阶层都是令人尊敬的精英阶层,人们也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老祖宗留下来的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外国的先辈则含蓄多了,培根这样教育我们——“知识就是力量”。

  然而,你想要把一本蕴含着无穷力量的书本完全拥有,放在自家的书架上束之高阁也好,在漫漫的长夜陪你到天明也罢,首先你得付出金钱,把它从书店里请回家。我有过无数次这样的经历,这本书很好,有我想要的东西,我翻了又看,看了又翻,翻到最后一看价格,整个透心凉。书价已经和我国GDP可喜地显著增长,我的薪水却在谦虚的原地不动,一本书眼馋地让人直流口水,价格却动辄数十上百,让人好不纠结,让人无端恼怒,让人不由地怀念起了遥远的年代,那个时候多美好,两块钱三本。

  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国家生机勃勃,人民踏实肯学好读书,书的价格不高,包装简单,但是从书里却能读到很多知识,得到很多启发,诞生无数希望。那个年代,能出书的不是作家,就是某一知识领域的佼佼者,当我们看书的时候,作者在我们心里简直是神一样的地位。而现在,你一天接到三个书商短信,只要肯出钱,阿猫阿狗都能出书,出书甚至已经进化成娱乐明星的宣传手段,那些印刷精美的明星自传成了畅销书,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你从头翻到尾,照片比文字多,不由大呼上当。

  别人都在看书,我却在看人,看着看着也看出点门道了。书店里儿童比大人多;儿童在课外书那边多,家长在教材书这边多;除了带家长的孩子,年轻人最多;年轻人在工具书前面多,在人文书籍前面的人少;在我钟爱的哲学书籍前面,估计是书店里最冷清的地方。人们学经济学电脑学外语,学做菜学钓鱼学插花,学着生活的各种技巧,却不愿意学习应对整个人生,应对整体生活的方法,这是不是表明即使在这些喜爱读书的同胞中间,短浅的功利性仍然左右着他们看书的目的,而居我所指,法国的中学生时代就被要求写哲学论文,在德国,博士的称谓正式地出现在护照姓名一栏,提醒着整个国家的人民必须对拥有知识的人保持尊敬,这样就不难理解法德哲学家两个世纪以来层出不穷,灿若星河。正是这些伟大哲学家的影响,两个国家民众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相互征战了几个世纪的冤家对头,关系真正和解,成为整个欧盟的经济发动机。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多阅读一点人文学科的书籍,才能增加自身沉淀,懂得正确思考,明白人生真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要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乱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想,把更多的人吸引到书店里,吸引到人文学科的书籍旁边,必将对社会有所裨益,因为只有安静地阅读,才能祛掉每个人心里的浮躁,重新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不知不觉,在书店里呆了两个多小时,女儿挑了好几本她喜欢看的书,她的妈妈格外大方,喜滋滋地为她买单。我还是书店老板最不喜欢的那类人,空手而来,空手而去,不过收集了一个长长的书单,准备在图书馆借,在网上买。书是喜欢的,性价比更是要考虑,这是上海人的特质。

  即使这样,我也觉得在书店里并非一无所获。

  • 相关推荐

【书店散文】相关文章:

逛书店散文05-15

书店之想散文05-16

书店的经典散文(通用25篇)08-09

书店的作文09-17

书店个人总结04-10

书店的实习报告05-17

书店实习总结05-08

在书店实习总结02-15

书店实习心得11-09

书店小学作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