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六哥在qq上问我:"十一去哪里?"
我说:“去萧红故居,六哥陪着吗?”
他回答说:“当然。”
由于沈阳来的亲属,哪里都不能去了,我这是开玩笑罢了,而玩笑的根据是去萧红故居两次,都是六哥和六嫂他们陪着的。
那年丫丫还在读小学,我们带她去省城测视力配眼镜,因为正是五一长假,有时间,就去呼兰探望丈夫的同学,也就是他们宿舍排行的六哥。
至今十几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可是,初见时朴实厚道六哥、大大方方的六嫂的穿着都清晰地在眼前。
那次,六哥六嫂热情款待自不必说,我不得不提的则是,他们两口子陪我们去参观了萧红故居和西岗子公园。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萧红故居,感慨着萧红的人生和她的文学成就,并把从书本上读来的那些落实到了蒙尘的实物。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无论我如何看萧红,都不可能不关注家乡的文学先辈。
恰好,六哥六嫂帮我圆了这个梦。
内心不胜感激。
从萧红故居出来,沿着初开桃花夹着的街道,我们来到了西岗子公园。
在那里,我们得以观赏到西岗公园景区的一株奇葩,它和世界各地的仙人掌一样,属热带植物,适应在沙漠里生长。本株仙人掌株高 8米,主干径20 厘米,花冠合围直径近4 米。仙人掌5, 6,7月开花最茂盛。1958 年在它60岁生日时第一次绽蕾,开花20朵。1992年开花近千朵,现花期常年不败。落花后结果,其果实大如西红柿,小似核桃,有仙果之称。
那株仙人掌在1896年由呼兰城内一杨姓人家栽植,于 1927年移入西岗公园花窖至今历世百余年。在其生长过程中曾被三次削头, 又曾于距地面2米高处锯断,取根栽在原处成为现在的奇特形状。它不仅因形体高大,花繁果硕成为亚洲之最,更以其热带作物能在寒冷的东北开花结果使人叹为观止。近年来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每年达万人之多。
从这两个点上,便可概括出六哥六嫂的家乡的确是值得骄傲的,也是我欣赏的。
所以,每次去都忘不了美好的人情映衬下的这两个点,甚至,偶尔聊天时,也会拿这两点说事儿。
刚才不是开玩笑,只要去呼兰看六哥六嫂,就会顺带去看“两点”。
我正在回味呢,忽然,丈夫接了个电话,然后喜滋滋地告诉我说:“六哥和六嫂要来啦。”
我说:“每次请都说有事情,咱就这个重大节日没发出邀请他们就来了, 不会这么凑巧吧?我可是刚跟六哥开过玩笑啊。”
丈夫却肯定地说:“是真的,已经在路上了。”
都到这份儿上了,还犹豫什么?准备迎接六哥六嫂吧。
我们在高速收费站接到六哥六嫂。
几年不见,他们两口子依然年轻有活力。
我们聊了简单的几句,赶紧一起开车进城吃饭。
常在一起活动的几家,只要能出来的,都是夫妻双双帮我们陪着六哥六嫂。
虽然,他们和六哥六嫂都是萍水相逢,却并没有生疏的'感觉,使得聚会的气氛一直都很热烈。
接风的饭是由科请的,该买单的我们没有抢上。
暖暖乎乎地吃了午饭,我们驱车陪六哥六嫂去高峰森林公园参观,就像当年他们陪我们参观萧红故居和亚洲最大的仙人掌那样。
一进入森林公园,顿觉空气清新、松涛阵阵。
我们多次来这森林氧吧,已经习惯,六哥和六嫂则连连叫好。
从高峰森林公园出来回城,天色尚早,我们又直接去了江畔公园。
一路走下来,听到的都是六哥两口子对我们家乡的赞美,我们的心里有一种“谁不说咱家乡好”的自豪感在涌动,很是受用。
大家在韩国烤肉馆吃了晚餐,是胜两口子抢着结的账。这都一小天儿了,六哥六嫂还没吃上我家的饭呢。
接着,我们又去了万山红歌厅,边聊边唱边畅饮,尽兴了才在十点多送六哥六嫂去预先定下的旅馆。
第二天,依然是那四家帮我们陪六哥六嫂去内蒙境内的尼尔基水库主体库区参观。
驱车到达内蒙莫力达瓦自治旗时,已经是中午了,帮我们联系参观事宜的朋友直接带我们去了饭店。
待出发去参观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观看雄伟壮观的水库设施和浩瀚如海洋的蓝色水面、穿越五花山、浏览萨满博物馆的陈列品、鸟瞰曲棍球场等等一系列景观时,听到最多的还是六哥六嫂的叫好称快。
当乘着深蓝的夜色从内蒙返回到我们县城,又在一个牛骨火锅店吃饭时,我们才终于抢上买单。
边吃边聊到九点多,我们才又送六哥六嫂回到旅馆休息。
第三天,在我们大家陪六哥六嫂吃完早餐,六哥六嫂的坚持下,不得不依依惜别了。
虽然分别了,但是大家都彼此留了联系方式。
六哥六嫂来前,只认识我们一家,待他们回返时,却又收获了四家的友谊。同时,那四家也有了一对新朋友。
我们的共同感受是,这辈子,有朋友真好!
另外,我们这几家还相约在明年一起去找北呢。
【六哥六嫂来了散文】相关文章:
好人六哥散文11-04
雨嫂经典散文11-15
玉瓜嫂散文08-24
保姆明嫂散文11-24
血染的红嫂石散文11-05
二嫂优美散文11-22
勰合牵手红嫂故里散文11-02
冬天来了--散文04-03
冬天来了的散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