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书教了30年,至今仍感到恐惧无处不在。”
我有帕尔默同样的经历和体验,对优秀教学起关键作用的联结能力,是不合常理但又强势的“分离”生活带来的,有着切己之痛。
习惯从学习文化为何阻挡我们过一种联系性生活的视角观察课堂,发现无论是作为老教师或新入职的,还是有了几年课堂经历的中青年教师,都很难摆脱把我和我们的学生与学科相脱离的状态,使得教和学分离于自己的心灵。带来的结果是,老师抱怨学生,家长指责学校,学生痛恨学习,教师、家长、学生牢骚满腹伤及自己和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危害终身。帕尔默的洞见:如果我们的分离都归罪于教育体系,就使得所谓外观世界比内心世界更强大有力的神话长期存在下来。假如这种外部的教育结构不是植根于最压迫我们内心世界的特征之一——恐惧,就根本没有力量将我们分离得如此之深。
我们不能不外观我们的体制是怎样的。因为我们和教育体制手拉着手,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其操劳烦恼——
1、无法拒绝的教育评价与督导。
2、厚重如山的家长期望与压力。
3、民主中强制的管理与评聘。
4、希望中郁闷的培训与科研。
5、遥望中痛楚的绩效和奖励。
6、求索中麻木的课改和素质教育。
还有光彩夺目的师德、细数无奈的考分……
我们不能不支持这样的教育结构。事实是,我们全身心投入习惯性地带着镣铐跳舞的生活,陷入集体无意识的恐惧——课堂成为教师心中的最爱、最怕和最恨。爱,因为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渠道。怕,因为平日的“分”使课堂充斥着蒙昧与丑陋。恨,因为课堂要包装,要作“秀”。于是,被逼而作假或弄虚的“高效课堂”行走教师的课堂人生。我和多数教师一样,相信数学老师说的“教师的成长是算式,生命像一个根号,一摞摞作业为青春无数次开方”。相信语文老师说的“教师的成长是长长的句子,忙茫盲是定语、累泪涙是状语、辛心薪是补语”。只是,不再相信自己。这种恐惧悄无声息地关闭了课堂求真的门,也禁锢了自己教学的能力。
而恰恰是课堂的真我才能让我和我们的学生以及分门别类的庞大知识体系编织成网,在广阔的场域发生学习。帕尔默的切身体验提醒我们:这种恐惧导致许多天生热爱学习的孩子产生憎恨学校的念头。在我们看来和帕尔默的感觉一样,“作为一个教师,当我让恐惧占上风时,不管是教学时我恐惧学生还是我弄得学生恐惧我,我都处于最糟糕的状态。作为同事,我们的关系常因恐惧而疏远。恐惧几乎渗透进所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系中。而且恐惧是在太多管理工具袋中的一种权威的管理工具。”
我们做过专项调查,20xx年吴老师电话采访我,我短信整理发与她:
1月27日上午电话摘录:农村小学教师现状,一是编制标准低,即使学校超编教师也不够用。二是年龄老化,近8年没有招聘年轻教师。三是结构不合理,尤其缺音乐美术英语教师。四是整体素质偏低,职中师资班毕业的临时编制教师成为学校的“主力”(没有贬斥职业教育的意思)。
1月28日下午电话摘录:幼儿园师资情况令人担忧。统计全市16个县(市)区和市直1323所幼儿园,教师9218名,在编教师4765人,非在编4453人,非师范教育类2255人,5295人无教师资格证,每人每年培训学时平均不足20学时。
吴老师介绍说,在“构建当代教师教育体系”研讨会上,80多岁高龄的顾明远老师亲临会议一整天,最后特别强调农村教师培养问题,接触的受访者从心底倒出来揪心和期盼。
我是灵性唤醒敏感教师。2011年国培班上,恭敬地接过吴老师赠书,她撰写的《心灵的觉醒:理解教师叙事探究》,于我在于摸索理念方向开放地吸收帕尔默《教学勇气》,“应用到唤醒校长、教师、家长的城乡统筹教育共同体和推进中”。吴老师是指路的明灯,她谦逊地说自己是萤火虫。我们尝试以课题引领调动整个教育局局长和科长以及全县校长的正能量,通过每周一次的叙事,默契推进有益于城乡教师发展的事业。2014年,读书叙事辐射全省,“教师共同体”远程研修平台以《教学勇气》作为核心书目,邀请杭师大杨小洪教授专业引领共读。作为发起者与组织者和68000名跟进教师共读,每日回应与梳理200篇叙事,两个月编辑出版26期简报,感觉压得喘不过气来,体会到前行道路的艰辛与漫长。
吴老师在她自己着手完成的调研报告中,这样介绍:
从20xx年中心培训班我认识她(孙彩文),到上海勇气更新活动她因为负责国家级的教师培训任务去不成,到她延后加入勇气更新“群大学”,如饥似渴地吸收学习,我一直从她身上获得坚定我的研究方向的信心,她也一直是我的这个研究方向的得力支持者,知音。连“勇气更新群大学”我讨论“飞翔者—勇气更新”概念界定,用她的话说,我那独一无二的空灵语言,能够让她自然汲取到营养。她已经把我的“心灵妙境”,用到她培训基层教师的标题中,在教师中引起强烈共鸣。我对于她明年在活动中分享城乡统筹行动研究体验,又是有很高的期望。
现在,真正的教师心灵旅程共同体理念已经走向公众,感受其中的力量,在慢慢成熟自己。到为全国名师讲课、与专家同课异构,课堂成为自己心心相印的恋人、朝思暮想的情人、推心置腹的爱人,颇感几分诗意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与教育专家的差距,于是——研究中生活。“倘若你不努力用某种清新活泼的东西来充实您生命中的每一秒钟的话,这痛苦就可能伴随您一生,乃至您的有生之年的时时刻刻。”这是帕尔默的忠告。
在“勇气村”,我们的汗水、情感和着研究的风揉成深沉的文字,将心的礁石磨砺成美玉,剔透晶莹,这是诗意的生活。这是我给全国各地孩子送精品课时,教育报记者采访我,我对教育对生活的有感而发。
城乡统筹教师共同体读书叙事探究,是我的研究方向中的重点之一,吴国珍教授六万字的“重建农村教育培养农村教师”是研究基础。作为重建支点的“城乡统筹”如今发展到强有力的“城乡统筹”社会行动研究,我的农村教育教师研究和走向公众的心灵旅程共同体的成果相互配合呈现,形成合力,成为专著中重头建构的共同体链条之一。好多内容如果作为学术论文恐怕不合“套路”,比如聊语或对谈,反而没有机会登载于刊物,但是,至少有机会呈现在专著中与读者见面。
任何研究过程都需要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研究需要有内在连续性,不宜中断。教师心灵旅程共同体走向公众持续推进,要投入很多精力聆听,为了把这项有益教师成长的公益活动持续推进,尽量吸纳正能量,并形成一种内在机制,我们不仅需要支持平台,还需要体制力量。作为研究成果的执行主编,与共同体的发起人吴国珍教授、专家引领人杨小洪教授,以及许多贡献者编撰本书出版是我们的共同愿景。他们是:郑昌军、邱易欣、宗世勇、陈密哲、侯晓斌、李恩华、李孟华、许丽玲、韩春英、马永清、陈新娟、代士健、王娜、李晓蓉、王璐、吴彦超、王建斌,还有许多没有留下名字的老师。(疏漏了哪些老师,请帮忙填上,有错误的校正一下。)
“勇气村”走向公众的教师共同体不止一个两个,总会被集体智慧心灵唤醒的场域所感染,学习能量之大、看的书之广博,是人生最大的福报。在教育的生命舞台面前,以前的独自行走不用说方法规范科学,连教育专业的视域也显得十分狭窄。我读书不多,和帕尔默心灵对话让我懂得了低位聆听的奥秘,给我带来很多机缘,有缘分相遇更多年轻教师带入心灵能量场同频共振,把滋养人类几千年的大智慧活用到教育中,更加时时感恩。
共同体读书叙事的能量场力量有多大,只有静心聆听并亲身参与这种真正的学习才会感受到。做好自己的事情未来就有希望,能够相遇优秀教师的灵魂,就有新生代成长为未来大家的希望和改进社会的希望,人生就能够贴近人类优秀的脊梁骨,内心永远光明,也就在随缘播种光明。这是吴国珍教授的生命启迪。
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什么呢?相对保护合作的摸索过程,不也是为了更加顺利地达到共同的愿景吗?
感恩亲爱的合作者——勇气村的大家们,顺安!
- 相关推荐
【感恩合作者散文】相关文章:
感恩(散文)01-27
感恩感想散文07-20
感恩散文朗诵03-29
感恩母亲的散文05-12
经典散文:感恩生活05-17
感恩父母的散文04-26
感恩西藏散文04-22
感恩自然散文04-24
感恩无限散文05-16
心存感恩散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