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立夏以来,雨水似乎多了些,也许是想补偿许多天来的春旱,也许是想调和一下,这些天来骤然升高的气温。但初夏的雨,总是这么缠绵悱恻,淅淅沥沥中,仿佛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如烟似雾。
仰望那莲花山上,绿树掩映中楼阁庑殿,烟雨迷濛,仿佛凌空而降的琼楼玉宇;若隐若现的飞檐画栋,姿态翩翩,恰似大鹏展翅;随风飘飘的幡帐旗帜,灵动飘逸,又如蝴蝶跃跃欲飞。
二
看那烟雨中的兴佛寺,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葱绿与空明,织成了一片苍茫与幽寂,别有一番韵致。忽然有了一种雨中登临的冲动,于是,我便撑了一把小伞,穿过宽阔的马路,沿濡湿的台阶盘曲而上,不滑不泥。没有其他的人影,不受半点干扰,不紧不慢,走走停停,立立看看,倒也轻松惬意。轻听雨水滴落,慢看雨丝飘洒,细察因雨珠的滋润,而更加晶莹的青草绿叶,往常三百六十九级台阶,也就需要十多分钟,这次却走了半个多小时。
左转右旋,终于登上了山顶。台阶尽处,翠柏掩映,红墙围砌的院落,就是附近家喻户晓的兴佛寺了。寺院倒不大,几座建筑物依山顺势,拔地而起,却也错落有致。推开虚掩的大门,绕过香鼎,登上三四级台阶,便是大雄宝殿了。
进兴佛寺,必看大雄宝殿,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是整个寺院,最有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的建筑。单纯看它的外观,朴实无华,甚至有些飘摇破落,但一跨进高高的门槛,立刻就有不一样的感觉。迎面端坐的佛像赤金贴面,庄重安详,通身金装彩绘,典雅高贵。旁边环侍的佛陀、僧尼,或威严,或端庄,栩栩如生。砖券的圆形拱顶,犹如穹窿盖地,垂帷遮幔,香烟缭绕,仿佛一下子进入了佛国仙境。这座最初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37年)的建筑,以及殿内的塑像,没有毁于兵燹,没有坏于动乱,巍然屹立近四百年,自有一种超然脱俗之气。
走出门槛,看那廊檐滴水,滴答滴答,仿佛轻轻叩响的木鱼声。忽然想起了蒋捷的《听雨》词,现在我正是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静静地听了一会儿,便沿东侧的土路朝殿后走去。这里的空地上,是一块废墟,四围残缺的地基静卧在那里,几株柏树茁壮生长,翠叶上浮动着晶莹的露珠。再往后,依次是三清殿、毗卢阁和安阳宫了,这几座仿古的建筑,不过是在近十多年修建的。殿内的布置和摆设,也都随心所欲,不论供奉的是三清真人,还是毗卢菩萨,或是无极老母等,似乎都无碍于附近民众虔诚的叩拜。特别是月初和月中的日子,虔诚的信徒络绎不绝,但现在只我一个人。一个人想走就走,想看就看,不受暗示,不被支配,不必牵挂,不必尴尬。
说是寺院,其实这里早已混合了道教、儒教和佛教的元素。我一直感慨民间的信仰,有着巨大的融合力,把那些神化的、虚幻的意象打碎了,糅合在一起,衍生了许多所谓的神灵,并按个人主观的臆想,赋予它们可爱的名称,幻化出它们或亲近或威严的形体,供奉在这里。记不清多少次来过这里了,每次我都是从门外经过,对于殿内的布置,总是熟视无睹。前前后后,转来转去,方圆不过两三亩大的地方,走马观花,一会儿就可以走完。这一次,也许是无所事事,也许是濛濛细雨惹了某种情思,我倒像外地初来的观光客,突然对这里几座建筑物的名称以及供奉的尊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清观是典型的道教建筑名称,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位道教最高的尊神。毗卢阁里供奉的,应该是释迦牟尼“三身佛”之一的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却常常被误读为昆(田+比)卢阁。我猜想大概是因为道教传说中,昆仑山是西王母的修炼之所的缘故。安阳宫里“十二老母朝无生”,主要供奉的无生老母或无极老母,却有极其尊贵的神号,“无极瑶池大圣西王金母大天尊”或“至尊至圣始母天君无极祖母天尊”。这样的头衔,一般人自然记不清楚,就像现在某些人名片上的头衔一样,不过是一个噱头而已,倒是越简单的越好记易懂。那十二老母,却和我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大不相同,什么西天老母、观音老母、泰山老母、托天老母、普贤老母、地藏老母等,全是道教神祇混合佛教弥陀的衍生物。也许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习惯了具象的审美观,一处建筑一尊塑像,必须得有特别的名称,才有特别的意义,其实,这些不过是一个抽象的称谓罢了,很多情况下,没有必要究根刨底。佛家寄托于来世,道家祈望于窒欲,儒家则渴望于功名,全都是以个人幻想,构筑起来的心灵宝塔。真正的信仰,却是对于自己内心道德信念的升华。
走遍整个寺院,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这一围倾圮的地基。那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香艳记忆,那曾经叮咚于青空的檐马,那曾经晃动于天阙的珠帘,便如那烟雨深处的美景,那份诗意,那份惬意,全在我自由散漫的思绪间浸洇。
相传这里曾经有“好马跑不出山门”的俗语,我初来乍到,差点儿就以为这寺院应该相当阔大,还仔细辨认过寺内石碑上的文字,却说“该寺原有山门、十王圣殿、东西配殿和大雄宝殿等。寺院东西长约27米,南北宽约21米,面积约为567平方米。”不免心生疑窦。究其原委,原来山门外是悬崖,崖下是滔滔黄河,再好的马匹跑出去,自然要粉身碎骨。在这庄严肃穆的佛门净地,老百姓这样戏谑,不啻为一种诙谐。
可惜原来的山门、钟楼、配殿被毁,现在的钟楼、配殿只是近些年才新修建的,自然缺少历史的韵味。就要走出大门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东、西配殿,不知何时改换了门庭,原来的地藏王菩萨殿,换成了关帝殿,原来的伽蓝菩萨殿,换成了韦陀殿。门牌上歪歪斜斜的字迹,一下子调换了神灵的位置。看起来似乎很滑稽,却很少有人去揣摩,究竟是人们主宰着神灵的座位,还是神灵主宰着人们的命运
三
兴佛寺不大,缘于山头窄小,但这块有限的土地,却拥有无限的空间。站在这里,可以俯仰天地,可以举目远眺,可以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看绵绵邙岭笼罩在烟雨中,还可以看脚下这片黄土岭,因为有了莲花山的名字,而忽然变得神奇,而莲花山有了兴佛寺,而多了几分灵动的神韵,好像青草地上栖落一只开屏的孔雀,又恰似典雅美人头上的凤冠。这种画龙点睛的点缀,便一下子化腐朽为神奇。
黄土丘岭因莲花山而美丽,莲花山因兴佛寺而美丽。兴佛寺掩映在绿树丛中,只露出生动的翘角飞檐,沉静中透着空灵的禅意。背后,如火如荼的工业园区,裹挟着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脚下,新修的公路那边,是正在开建的工地,高高的脚手架,静静地耸立在雨中。那边,是将要成熟的滚滚麦浪,半空里传来几声布谷声声。再远处,全都溶入一片雨色之中。
登高骋目,总以晴朗的天气为好,但在这薄烟细雨中极目远眺,却也别有一番韵致。山是温润的,树是水灵的,全都在浩渺一片的濛濛烟雨中,化为浮动的剪影。我轻轻地旋转手中的小伞,圆溜溜的雨珠,飞入身边的绿草丛中。我来到兴佛寺,不是为了拜佛,也不是为了找寻寄托,只是为了感受这里的宁静。宁静,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吸引力,那是从山峰深处透出来的坚韧,那是耐得住寂寞的坚守。耸立的山崖,曲折的台阶,犹如一道道魔障,在一步步的跋涉中渐渐消退。尘世的喧嚣,也在一缕缕的雨丝中渐渐稀释。这里有庄严、静寂的庭院,这里有娴静、典雅的宗教建筑,这样的地方可以静心敛性。说不清多少次来过这里了,但每一次来,仿佛就是要一次次浇灌心中的那棵菩提树。站在高高的悬崖边,犹如登临心灵的殿堂,冷冷地审视自我,思念与神往,失落与寻找,痛苦与欢乐,全都在生活的荆榛草莽中来回穿越,化为乌有。细细的雨丝,织成薄薄的雾纱,轻笼漫掩着莲花山,秀丽而神秘。旁边的沟壑里,飘荡着幽深的色调,静谧而优美。一片岑寂之中,有一种近乎酣睡的恬淡。雨轻灵,心悠然。只有山脚下大路上车辚辚,马萧萧。
雨声零落,不吵不喧,恰到好处,听在心里,有种特别的亲切。看那钟楼上的撞木,轻轻晃动着,仿佛听到了一阵清越的钟声,在心底深处轰鸣,长长的余韵,在如烟如雾的雨幕中久久荡漾。
四
兴佛败佛,应是本心激荡。晴天阴天,皆是自然现象。站在莲花山顶,看这烟雨世界,那该需要一种怎样的心态?那该收获一份怎样的心情?
暖暖地垂怜,冷冷地审视。雨中的兴佛寺是朦胧的,又是清新的。远山近水如烟如雾,如真如幻,山也虚无,谷也缥缈,但脚下的泥土是温润的,身边树叶上的露珠,也是真切的。
何处不烟,何处不雨,只是这烟雨中的兴佛寺,总会让你不经意间怦然心动。
- 相关推荐
【烟雨兴佛寺散文】相关文章:
烟雨开平经典散文05-22
烟雨故城经典散文05-22
青色烟雨散文07-06
烟雨西散文06-23
秦淮烟雨散文05-21
陌上烟雨散文05-02
兴伯散文06-30
烟雨红尘经典散文05-09
烟雨中的文字散文05-15
烟雨江南名家散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