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话桑麻散文

2022-08-30 散文

  立秋过罢,天气转凉,正应验了《诗经》里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稻子、玉米、芝麻像比赛似的,竞相成熟。秋天到处是繁忙的景象,阳光带着果实的香味,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秋风刚漫过原野,秋收就开始了。

  豫南的淮河平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这片土地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而且繁衍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春秋时期著名的“息夫人”的故事就诞生在这里。这片土地以种植小麦,水稻,大豆,玉米这些粮食作物为主,间或种植红麻、油菜,芝麻等经济作物。一到收割的季节,农民们就不分昼夜地忙碌在田间地头。

  在过去,由于生产力低下,农民大都是采用传统的农业耕种方式,要一镰一镰地把庄稼割下来,再一车一车地拉到打谷场。如果遇到道路不通、不好走的地块,就要用肩挑,然后摊开,用牲口拉着石磙在打谷场一圈一圈地碾压。白天在地里忙个不停,晚上还要在打谷场干个通宵,打谷场吆喝牲口的声音,像布谷鸟的叫声一样此落彼起;还有人干脆唱起了“沂蒙小调”或“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以此来驱赶疲倦和寂寞。因为生产力低,劳动效率不高,所以一家大人小孩齐上阵,一天还收不了一亩庄稼。也有的人家男劳力晚上在场里忙脱粒,妇女就到地里割庄稼。镰刀不管磨得多么锋利,用上一会儿就显得很钝,很吃力,于是就有人带一块小磨镰石到地里,割一会儿就把镰刀在石头上荡几下。金就砺则利,这就是“磨镰不误工”。每个收获季节,农民都要忙碌半个多月,甚至更长。因为工效低,庄稼不能及时收回来,所以遇到天气不好的年景,要损失很多已经成熟的粮食。有一年收稻子,每天天气都是阴沉沉的,收割下来的庄稼不能及时脱粒,农民就把稻子拉到谷场垛起来。第二天,从垛顶升起了白色的烟雾,那一年的稻谷都成了红色的。一九九三年发大水,农民就把割下的麦子垛在路边,准备天气晴好再拉回家脱粒。可是雨水太多,在地势低洼处有的麦秸垛都被冲走了,那一年打下的麦子没有一粒是好的,用手摸一摸装麦子的袋子,就会全身发痒,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看着到手的果实霉烂了,着实让人心疼不已。我家里耕种了十二亩土地,有几亩种的是红麻、芝麻等,种上庄稼的不足十亩,每年到夏季收麦子的时候,要拉上满满二十一车,秋天收稻子时,就得四十二车。这么漫长而繁重的体力劳动,折磨得人筋疲力尽,所以,每到收完庄稼,就像大病了一场,要好久才能恢复元气。

  现在,农民经济来源的门路广了,趁着农闲时,出门打工就能挣到很多钱,所以,不再种植红麻、棉花这些经济作物,豫南的这一大片淮河平原就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这些粮食作物为主。到了收割的季节,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出力流汗。现在有大型机械参与农业生产,收割机一下地,突突突,半天就能割倒几十亩。

  我的一个邻居种了十八亩稻子,一天傍晚他到地里去看了一下,稻子都成熟了,计划第二天上午开始收割。吃过晚饭,他洗了澡躺在床上已经休息了,迷迷糊糊中听到电话响,原来收割机按顺序收割,已经开到了他家的地头,问今晚收不收。他毫不犹豫地说,收。于是就起了床,拉着袋子去了地里。经过几个小时的忙碌,邻居家十八亩稻子全部放倒筛干净装进了袋子里。忙活了半夜,邻居感觉有点累,于是就把袋子堆放在地边,回去继续休息。第二天同村的人在谈论哪些家的稻子还没有收割,其中就有我的邻居。听到的人就说,人家的都收完了,不信?你到地里去看看。说的人根本不相信,振振有词地说,昨天晚上天都很黑了,我从他家地头走,看见稻子长得好好的,怎么会一夜之间都收完了呢。其实,就是这样,真的一夜之间给收完了。机械化不但减轻了劳动负担,而且提高了效率。

  学校西边是一大片麦田,有近二十亩。早晨,我去上班的时候,这里还是金黄一片,晨风吹着,波浪起伏。不一会儿,收割机开来了,像一头饥饿的狮子吞噬着猎物。收割机经过的地方,秸秆匍匐一地。收割机刚上地,拖拉机就开过来了。这边拖拉机的犁铧在翻动黑土地,那边的抽水机忙着把池塘的水往田里灌。到了放学的时候,你再看,有一多半已经插上了秧苗。现在的效率真让人惊叹!就是神农在世,也会惊当代殊。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现代化的农业不仅解放了生产力,使农民不再像弯弓一样在田里辛勤劳作,而且提高了粮食产量。在过去,小麦亩产二百多斤就是丰收的年景,至于水稻,顶天了也就是五百斤。大跃进年代亩产万斤,那是“放卫星”;彭德怀元帅几乎把精力都用在“一分试验田”上,才产了九十来斤。“跨黄河,过长江”历来是淮河农民的梦想。而现在,科学技术用在良种改造上,粮食产量成倍提高。小麦亩产千斤已经不是神话,更不是“浮夸”,而是很普遍的产量;水稻呢,有一种新品种“C-两优华占”,抗倒伏且早熟,据说亩产能达到一千八百斤。为了验证这个产量,有一农户在收割时把磅秤拉到地头,结果亩产真的达到了一千八百多斤。有了农民的辛勤劳动,有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再加上高产量的新品种,中国的十八亿亩耕地养活十四亿人口已经不成问题。

  说到高产的新品种,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个争议很久的话题,那就是转基因。据说转基因技术能带来高产量,而转基因粮食产品对人类是有危害的,为此,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到转基因的原产地美国作了专题考察。面对转基因这个新兴的农业科技革命,不免让人担忧起来。

  • 相关推荐

【七月流火话桑麻散文】相关文章:

散文阅读:《流火》06-28

七月流火无你无我散文随笔06-07

七月流火的作文09-04

七月流火作文08-01

七月流火的诗歌07-15

烟月疏帘,人间桑麻散文05-01

养一朵雪花,与其煮酒话桑麻经典散文05-11

七月散文06-15

话竹的经典散文05-10

七月的草原散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