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人圆的散文

2021-04-14 散文

  家人间最美好的时光就是,你陪我成长,我伴你到老,亲情永远!

  --题记

  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风明月,游子归乡,中秋还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可见从古至今,国人重亲情,但也盼子女出息、事业有成!所以每每这个时间,那些儿女远在他乡打拼的父母是既期盼,又煎熬。老刘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不过现在他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已喜获“丰收”,俨然成了同事们眼里的人生大赢家!

  在古运河畔这个从容、淡雅的江南小镇上,坐落着数家以铁路机车车辆制造闻名的百年央企,居民们亲切地称之为“车城”。老刘是其中一名最普通的员工,他无疑是一个聪慧的人,他喜欢学习,还善于分析,讨论问题总是头头是道,在闲聊时常常是一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学者风范,所以被同事们雅称为“刘教授”。教授可能在很多搞实业的人眼里是那么一个只有高深理论,却没有实践经验的战略家,或者是夸夸其谈靠嘴皮子胡吹海侃的浮夸人,他们最好的归宿就是老老实实在校园里呆着,一出校门准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对这位被称之为“刘教授”的员工,我刚开始接触时一直不太感冒,甚至认为所谓教授是同事们对他的调侃或讽刺。但是发生在十多年前一次中秋夜的设备抢修,让我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当时1台关键设备的液压系统发生了故障,整个生产节奏被打乱,上级领导三番五次地来过问此事,而立之年的我刚刚走上这个单位的领导岗位,年轻而气盛!我当众拍了胸脯:不抢修好设备,绝不回家过中秋。我邀请了技术专家,组织了维修骨干,连续奋战,大家把整个液压系统都拆装了一遍,零件该换的也都换了,但设备就是开不起来。望着大家因体力透支而疲惫不堪的身体,我的心揪的一阵一阵地疼,加上一时又找不到查找故障的方向,脑袋早已乱成一锅粥,进退两难,尴尬之至。夜里九点多钟,安排大家吃点东西,休息休息的间隙我独自走出车间,望着天空皎洁的明月,突然想着这么多同事的家人还盼着团圆,理智告诉自己必须马上让大家回去过节,责任由我来承担!当我下定决心回到厂房时,看到现场还有一个人影,仔细一看就是“刘教授”,他正在反复对比故障的数据,他告诉我,从数据上看,报警值与正常启动数值差距非常小,应该是液压系统尚有轻微泄漏所致。根据他的思路,抢修人员重点排查密封部件,最终还是“刘教授”心细,发现有一个密封垫片装反,虽然差异很小,但在高压下出现了小缝隙,导致系统报警!故障排除后,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钟,团圆饭该都吃完了,虽然同事们毫无怨言,但我满怀歉疚,那个月圆之夜让我终身难忘。特别是刘教授,那时他还是一名维修工,不过他的坚持和专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刘教授”在我心中的地位牢固树立,我心悦诚服地成了他的崇拜者!

  他工作一直勤奋而努力,随着接触和交流增加,大家对他也越来越信任和依赖,若干年后,他成了单位的设备管理员,从工人到干部,这在国企是一个非常大的身份转变。不过我们都相信凭他的才能,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但事情并没有按我们预料的发展,记得有一次上级部门组织了一个设备管理脱岗培训,要求基层单位选派素质良好的员工参加,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机会,但他竟然主动放弃。我很不解,特意去找了他,他说不巧父亲出了点意外,正在住院,他不能光顾自己的前途,让最亲的人在最需要的时候缺少陪伴。再有一次,上级部门希望在基层单位调入一名负责设备引进的后备主管,机会难得,单位竭力推荐了他,但当他知道这个职位需要经常出差时,他又义无反顾地辞谢了!他说,女儿正上初中,需要他的陪伴,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前途,耽误女儿的学习。而且他说到做到,女儿初二开始,理科成绩发现与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技校毕业的他竟然又重新拿起了课本,与女儿一起学习起了数理化,而且这一陪,从初二就陪到了高三,整整五年!那段时间,他像着了魔一样,到处求教,每年新来的大学生都是他重点讨论难题的对象,有时难免缠得人不厌其烦,背地里骂他神经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坚持和陪伴下,女儿非常争气,以优异的成绩迈进了一所重点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比女儿还兴奋,满含热泪,这是他考了一次大学啊!后来我还知道,他技校毕业后,开始先分在铁路局,留在了南京,在原单位刚刚成为骨干,要有所作为时,唯一的妹妹远嫁北京,为了照顾自己的父母,他毅然选择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这座江南小镇从新开始。女儿大学毕业后,又出国留学,并在国外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好工作。但我们的“刘教授”,却从小刘到大刘,再到老刘,职位再也没有动过窝。在很多人眼里,他或许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小人物,但他说,我苦了五年,换来了女儿以后的五十年,真值!不知为什么这突然让我想起一个美国母亲,放弃三十万美元的年薪帮女儿带孩子,让女儿去挣一份只有年薪三万美元工作的新闻报道,这位母亲告诉记者,女儿的路很长,需要经验的积累和生活的摔打,让女儿成长和自立,她义无反顾!国内现在啃老族盛行很值得我们反思,这两件事是否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处。他们应该是最值得敬重的人!

  更让人叹服的是,去年“刘教授”在国外工作的女儿突然回到了常州,据说还带回了一位博士学历的准女婿!他们在常州一家大型银行的国际部找了一份高薪工作,女儿抱着爸爸说:父母在 、不远游,是你的坚持和陪伴,才有了我的今天,你是我学习的榜样,你陪我成长,我要伴你到老!“刘教授”当年回乡孝养父母的付出,以及对女儿学业的不懈坚持和陪伴,不经意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这一刻,瞬间就秒杀了无数人,他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一个成功父亲的典范。它也告诉我们,孩子的教育才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今年的中秋节,老刘,哦不,“刘教授”一家月圆人圆,再也不需要吟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句,心里煎熬着与亲人分离的思念了。他用自己身体力行的耕耘,收获了一个美好的人生!

【月圆人圆的散文】相关文章:

天上月圆人难圆散文07-18

月圆家圆散文10-30

月圆人不圆作文04-30

中秋征文《月圆人难圆》06-24

月圆人不圆作文500字12-11

关于中秋的作文:月圆人不圆10-23

月圆中秋人未圆为作文07-24

中秋月圆人不圆05-22

中秋月圆人不圆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