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樽浊酒上尘颜,万语一时涌嘴前。
虽晓桃园非易近,寻常来往在心间。
——题记
酒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倒是见仁见智。经过几年的总结,我还是不太喜欢饮酒。因为醉了几次,每一次都很失态,而且给别人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在我心灵深处也刻上了至今仍未抚平的创伤。但有时,想要喝酒的欲望又很强烈,可又怕丢人,矛盾的想法有时就在脑子里打起了架。很多的时候,还是老老实实呆着,不去想那几杯酒。
学会喝酒是在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之前是绝对滴酒不沾,但听说的喝酒的事情并不少,因为中国的酒文化实在很繁盛。听到”李太白醉酒诗百篇”,觉得酒也许真的能催生灵感的产生,比如李白的“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圣贤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尤其最后一句,醒着的人自然不会了解喝酒的人的感受。因为当时没有试过,所以只是有这样的猜测。还不能完全理解诗仙的意思。然而到了高中的时候,记得语文老师讲了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这些出名的诗句都是那首诗里的,连他这样一向严肃的诗圣都可以写出如此的潇洒之作,也可以看出酒精的力量实在强大。怪不得梁山好汉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那真是洒脱极了,比王羲之的扪虱而谈也不相上下。然而,印象中听到最多的还是关于因为饮酒而引发的不该发生的事故。我有一位舅姥爷就是因为饮酒过多引发了其它的病症没有抢救过来仙逝了,应该还不到六十的样子,提来让人觉得惋惜。没有饮酒以前,对于这样一种传闻甚多而比较复杂的液体充满了好奇感,但心里又有些畏惧。
然而终于还是喝酒了。虽然已经忘却了第一次喝酒的场景和感觉,但却亲身体会了喝酒以后的感受。
从现在积累的经验看,一般喝酒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喝到了量的四分之一,头脑还甚清楚,走路也很正常,但眼睛可能没有平常的精神了,这个阶段一般人都很理智而安静。第二个阶段就是量的三分之二或者稍多一点,头脑虽然清醒,但已经开始飘忽,有些平时不敢说的话此时可能会顺嘴说出来,而且别人说你喝多了,你肯定会不由自主地说没有醉,这招百试不爽。这个时候的做事还没有完全突破世俗的规则,而且事情是在大脑支配下做的,不过有时显得和自己平素的举动不同罢了。有人这个时候话就特别多,动容之处还会潸然泪下。我曾经在这个状态下经历过,跟平时的`感觉的确不一样。我从小怕黑,但有次喝了酒之后回家,虽然也很黑,但却什么也不怕。而且还想象着遇到鬼怪,正好搏斗一番。后来酒醒之后,才真正知道了酒精迷惑人心的力量确实太巨大了。怪不得一些人喝酒之后会做出一些超出常理的事,绝对是因为大脑的理智被蒙蔽了。其实,喝到这个阶段就该及时住嘴。李白写诗大概也就是这个时期,因为灵感的确来的很多,我也曾在这个阶段写过几首诗,而且是深深的感情流露。这首诗就是喝酒之后留下的。从内容上看,自然是想起了远方的朋友,想起了往日的点点滴滴,不禁感觉到友谊在生活的重要作用。我喝酒虽然不多,但也都至于这个状态,因为自己的头脑还清醒。而且自己的胃和头也不会因为酒的缘故而受罪。第三个阶段纯粹就是已经到了量。这样的情况我只有一次,还是同学聚会的时候,因为太高兴,一下子没有控制量,不知不觉中喝多了,酒劲一下上来,我倒了。只记得同学把我送到家门口时的情景,聚会后来的情景居然一点印象也没有。到家后,也许太失态,家里平时和我关系极好的狗居然一直冲着我大叫,也许觉得是个陌生人。当时胃很难受,而且喘不出来气,好像快窒息一般,痛苦的我一直呻吟。后来大吐了一阵。那种感觉想起了至今胆寒,不仅家人看着心疼,自己也太受罪。所以下决心以后再不喝那么多。有时看到电视上报道有人喝多了睡到在路边,即便大冬天也一动不动,其实不是不想动,而是真的喝多了,移动不了。酒精不是蒙蔽了大脑的清醒,而是彻底驱赶走了清醒。我是十分不赞成喝成那样。
我以前还有喝酒的念头,因为想着和朋友做到一起,喝一点儿白酒高兴高兴,但是现在不想了。因为的确害怕酒后的状态。其实啤酒倒是没有白酒的弊端,虽然需要不断的上厕所,但是酒也在不断的解。况且,喝什么其实就是气氛,酒没有发明之前,难道人们就一直闷闷不乐吗?显然不是。习惯既然慢慢养成,总有改变的时候。参加工作后,参加过许多宴席,其中的敬酒有时让人觉得很不爽。因为有些人根本不想喝,或者根本不想喝那么多,但敬酒者却以面子不面子的问题难为人。你不喝,人家会说你不给人家面子,僵持在那里,实在尴尬。喝吧,自己又实在不愿意。难道,喝了就有面子了?其实大可不必。关系真正好的朋友,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根本不会出现这样违背人们意愿的敬酒问题。因为我跟同学吃饭的时候,如果我想喝的话,别人不敬我也会喝。相反,那些违背我意愿敬酒让我喝的人,我会在心里鄙视他们。我实在不喜欢这种一言堂的敬酒。时代在改变,喝酒的习俗也应该朝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去发展。要么把度数降到李白时期的程度,要么把繁文缛节改革而减少。
其实,酒很无辜。商纣王可以挖“酒池”而亡国,赵匡胤却可以“杯酒释兵权”而奠定宋朝三百年江山。我也没有怨恨或者讨厌酒的意思。而是不想看到许多的聪明人在这样一件事情上,往往会被世俗熏染了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世间万物,用之有度,则诸事皆好。
【喝酒散文】相关文章:
有关喝酒的散文03-27
喝酒记散文11-16
喝酒的女子散文10-23
喝酒的经过散文10-24
喝酒那些事散文04-27
闲侃喝酒散文07-20
再论喝酒散文07-14
也谈喝酒散文08-10
今天叔叔不喝酒散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