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生活原生态很近的烹饪散文

2021-02-03 散文

  今天,从报纸上看到原漳县县委书记陈新民对我文学创作的这篇评论后,我想了许多。

  第一次见陈书记,是在武阳宾馆。是他将还在压面铺压面的我介绍给了中央电视台的两位记者。从那以后,他时时处处在各个方面给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与教诲。在他和县长韩中林、县委宣传部部长王瑞军、原漳县政协主席赵玉忠,县文教体育局退休老干部任兴国等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从生活没有一点保障的压面铺走进了县文化馆。

  后来,陈书记离开了漳县,相继在定西市委、甘肃省人口委工作,接着又被调入国土资源部就职。多年来,我们虽然没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但他始终关心着我的学习和生活,彼此间的那份惦记、那份牵挂常常使我们之间的距离很近很近。

  《一种离生活原生态很近的“烹饪”》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写作中的优点与切实存在的诸多缺点和不足。在我看来,缺点大于优点,他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在他的鞭策与“注视”下,我对自己的创作也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前行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会严肃、认真的去对待自己的写作,并会做到涉猎群书,努力提高自己,争取使自己的作品日渐成熟起来。

  一种离生活原生态很近的“烹饪”

  ——从李雪兰作品说起

  陈新民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写作。

  文坛“众声喧哗”的时代,面对海量文化快餐,不知那些膨胀的形态,那些浓丽的色彩,用的是什么替代物和添加剂。不由人“停杯投箸不能食”,想起远离都市的“绿色食品”。

  李雪兰的散文是不是“绿色食品”,可以讨论。

  能肯定的是,李雪兰的原料不是来自“文化卖场”,不是来自“网络超市”,而采集于身边的土地,是挂着露珠,掉着土渣,甚至带一星半点“虫眼”的“土菜”和“野菜”。她的写作是一种离生活原生态很近的“烹饪”,作品保留自然、鲜活的特点,耐得咀嚼,值得品味。

  看那乡里乡情,凡人琐事,不经意间的生活断面,意识波动的闪光碎影,通过作者清浅灵动的文字,流转出暖意和爱意:爱家人、爱孩子,爱父老乡亲,爱老家皇城的草原和牧场,爱第二故乡漳县的奇山丽水,爱安身立命的小小文化馆,爱自己手中的笔……

  爱是探索真、追求美、创造艺术的动力,有了爱的底色,寻常物象也会折射出异彩。

  李雪兰的作品之所以感人,之所以赢得更多读者,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善于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经过她的细腻表现,一些寻常的、细枝末节的、很容易被忽略的事物情景生动起来;她把对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珍爱,对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恩,融会于真诚叙述,与读者分享美感体验,形成创作与欣赏的互动。

  我在漳县工作生活过五年,那是一段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当作者把“石崖寺‘花儿会’”“遮阳山攀岩赛”的场景,把“漳盐文化”“殷殷帮扶情”的故事,把杜国栋、赵玉忠、任兴国的'音容笑语……带到我面前时,一种久违的亲切,一种似曾在场的体验,牵动我的回忆,化解我的“乡愁”。

  我只是李雪兰作品的读者中一个“漳县人”,怎么打动“此地生活”之外的、不曾有过漳县生活体验的千万读者?把审美效应“广谱”化更重要,这也是对创作者更高要求。

  李雪兰作写第二故乡很上心,在《漳县我美丽的家园》等篇章里,她采用类以国画 “兼工带写”的手法,既纵情舞墨又入微刻画,创造出一幅幅风情画面,吸引读者“走进”这方土地,关注它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还有些文章如《发展中的漳县》《漳县名片》等,可以比作“宣传画”,表现了作者顺应主旋律的努力,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倾心关注。这类文章是写得不错,但总感到内容压住了形式,宣传代替了艺术,把它们录入文学作品集,会不会两相减色?

  人是自我创造的生物,审美活动是创造性活动。文学艺术创作本当“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石涛)。

  “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的前提是必要的文化自信。惟其如此,才能避免自我迷失,实现自觉而有意识的创造。李雪兰作品有那多引述,有些甚至是不必要的引述,比如整段歌词等。为什么非要用别人的话说自己的思想情感呢?这就涉及文化自信和创作自觉,解决不好,即成超越自我的阻力。

  我注意到李雪兰还原场景、叙述故事的娴熟,也看到她的评论文字的柔弱。这个反差,其实反映了创作的知识准备和作家的知识结构问题。

  我们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记忆积累。语言和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学科,只有多记、记牢精品名作经典篇章,才能理解消化,才能青出于蓝。作家的知识结构,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来支撑,阅读必须以一定数量的深阅读为支撑。只有把经典扎扎实实地读进去、再读出来,把书本知识融入思想、活化为学养智能,才能转变成创作优势。惟其如此,才能不断超越自我,然后超越别人。李雪兰所面临的正是,怎样超越自我。

  借此,给漳县的作家们也捎几句话。还是打比方说吧,漳县有百余种木本植物,千余种草本植物,其中不乏珍品野菜,有这等丰富原料,不愁做出鲜美的“绿色食品”,比如“羊十道”。前提是不要跟在“京菜”“本帮菜”“东洋菜”“西洋菜”之后学步。

  尊重自己的感觉,感觉是比思想更深刻的思想,创造你的自我,自我创造是人的本质规定性。惟其如此,才能创作你的“美味佳肴”,就像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就像李娟的《我的阿勒泰》。

  各位同仁有没有这样自我期许?

【一种离生活原生态很近的烹饪散文】相关文章:

只要相知,就离得很近散文09-01

曾经离幸福很近生活随笔11-21

离爱情很远离暧昧很近散文10-20

离上帝很近美文01-15

烹饪生活散文04-29

烹饪生活经典散文10-06

烹饪生活的优秀散文05-07

烹饪生活优秀散文04-29

你离成功很近的励志文章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