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永恒的散文

2022-10-13 散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情永恒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

  打小,在我纯熟的记忆里就住着两个人。一个是姑姑,一个是大姨。

  我生在了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庭留给我的,没有多少是温暖的回忆。一个常年生病的父亲,四个挨肩上学的孩子。年终领口粮,每年都要过户(类似担保之类的)的。

  七十年代的农村,罹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肝炎的父亲,不仅不能下田劳动,每天还要依靠药物维持生命。这让一个缺乏劳动力的六口之家,生活异常艰窘。彼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里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木匣——姑姑为父亲邮药带来的。

  每逢年节,邮递员总是一身标志的着装,然后,推着满载的自行车,站在我家长长的院脖子外面高喊:老王家,取汇款单!这时,或坐或卧的父亲总是不自觉的转向母亲:会是谁呢?不是大连大姐就是山西大姐呗,能有谁?会心的母亲如是说。

  光阴荏苒,我们记不清姑姑到底接济过我们多少次抑或无偿为父亲邮过多少救命的药品。姑姑爱我们,我们也爱姑姑。每次听说姑姑要来,我们都会兴奋得好几天睡不好。因为姑姑来了,不仅会给父亲带来分解痛苦的药品,还会给我们买些好吃的。所以,说起姑姑,那是一个十足的念想。

  没有人否认过姑姑的好。可比起大姨来,我们还是跟大姨更亲。

  大姨除了与姑姑一样,年节接济我们,更主要的,大姨不像有工作在身的姑姑,来去匆匆;大姨与姑姑同龄,却比姑姑多活了十几年。接触多,自然有感情。此外,姑姑在照顾寡居的大娘连同五个年幼的孩子同时还有兼顾我们,精力自然有所不及。再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即为大姨一来,一切从实际生活出发,一种直抵味蕾的诱惑,让生活困苦的我们着实无从抵御。

  彼时,我们只知道大姨住在城市,从没想过住在城市的大姨收入是多少。我们总是以大姨为骄傲,无来由的将只有姨父一人工作的大姨家(五个孩子)想象得如何富丽堂皇。甚至经常询问唯一去过大姨家的母亲:大姨那里有土吗/

  我们抛开了大姨的实际,一切成了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中的样子。每次母亲去山西,代替母亲打理家务的我们都充满无穷动力。日思夜想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小心思里到底都包含着什么。

  其实,我们心存奢望也是大姨宠的。每次母亲从山西回来,大姨都会给我们买礼物。记得我平生穿的第一件的确良衣服就是大姨买的。玫红色。五粒绿色四周镶嵌着金色金属牙边的玻璃纽扣有如宝石一般,熠熠发光。正是这件衣服,让虚荣心膨胀的我徒步五华里,在一家乡镇照相馆,留下一张少年时代为数不多的照片。

  还有一次,大姨给我们每人买了一双布鞋。纯色的鞋面上带有金线点缀的那种。这在当时大多数人都自己做鞋的农村可算是很上讲的行头。身材修长的我再配以这样一双新鞋,回头率更高了。

  如果能赶上姨父来东北出差,一同回来的大姨就更不用说了。但凡能带走的,“决不让一人漏网”。糕点、豆油、白面都是上过榜单的。三十五年前的交通可不似现在,“坐地日行八万里”。从山西到沈阳,要一天两宿的火车。然后又汽车、再马车的。一路辗转下来,严重晕车的大姨被折磨得跟生了场大病似的,早已不成样子。需要几天才能缓过劲来。即便如此,只要一说起回东北,大姨的脚步从未退缩过。包括后来,姥姥、姥爷的寿衣、寿材,全部都是大姨买下的。

  大姨是城市人;大姨住楼房;大姨有条件;这在我们是根深蒂固的一贯印象。这种虚妄的构想直到2012年,谜底才被彻底揭开。

  2012年,大姨来东北与母亲住了八个月。走时,我主动请缨,前去护送。这也是四十五岁的我人生第一次有幸踏进大姨的家门。而之前,囿于刚性条件的制约,我们姊妹四人中,只有哥哥在最近几年才去过一次。

  大姨是随姨父后去的山西。在一个矿区居住。房子是姨父作为矿区职工分得的。姨父走后,大姨一直与表哥居住。那是一栋依地势,用柱体支撑、凌空而建,大约在70平左右的一楼。房子的阴面看起来与正常的楼房并无二致,阳面向下望去,是一条又宽又深的阴沟。大约两米多的深沟里,常年流淌着洗煤下来的黑水同时伴有居民弃置的垃圾。深秋时节,取暖尚未开始,阴风怒号的楼下让仅有一层楼板之隔的家里显得格外清冷。密集的楼群连同房屋前后展沿,室内的光线可见一斑。怎不见有盆栽?我问一生爱花的大姨:养不活的,没有光。等着吧,等你大哥买新房就好了……

  那一次,我终于见识了城里大姨的真实生活。由此及彼,忽然觉得:对大姨恒久的印象里似乎又多了些什么。

  2013年,从云南旅游回来,顺便又去了一次山西。得知我只住三个晚上,大姨既怕我旅途劳累又着急与我说话。矛盾中,眼神一直随我,不离左右。看我终于睡醒了,又是问这,又是问那,没有她想不到的。说话间,我忽然打量起屋里的家当来:写字桌、立柜、洗衣机、床、缝纫机……这立柜原本不是我的,我的柜比这好。装修时,让你大哥给卖了。为这,我哭了一个星期。这个破柜实在没人要,算是剩下了……看我若有所思,陷落于一堆陈旧,大姨告诉我。

  人老了,儿女便是一切。

  大姨老了,所言未必属实。也无从考证。不过,我还是能够想象和体会一生爱干净、重仪表的大姨内心的苦痛与不甘。

  世间很多事情,就是任你流泪、任你心碎,却无能为力。看大姨失意的样子,心情一如这房间里的光线,忽明忽暗起来。

  龙应台说:人生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这成了今生我与大姨相见的最后一面。得知大姨病情危重,关于大姨一生的挚爱——母亲的去留问题,家里终是有过一番讨论的。反对派认为:母亲也已七十六岁高龄,去后是否“弄巧成拙”,与病重的大姨一样,成为新一轮负担;抑或姐妹连心的母亲能否扛得住长久日子里心灵的煎熬,又是否能够保全自己不被拖倒?而按兵不动又怎对得起心心念念爱着我们的大姨?最终,还是理性的光芒占据了人性的上峰。花费我出,母亲与老舅顺利成行。

  五个月里,母亲厮守病床,不离左右。却终未挽救危局。即便卧病在床,仍不忘叮嘱表姐:将她每月的工资(五七工)拿出两百给母亲零花……设若真有不测,就替我为大姨买个花圈,略表心意吧。在哥哥受命前去接母亲回来时,我电话里嘱咐哥哥。

  母亲到家未出十天,大姨果真如她自己预料的一样:“你老姨走后用不了十天我就得走了”。

  大姨走了。这个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人接受的事实,还是如一剂无情的棒子一般,当头砸了下来。彼时,刚刚调到一座城市工作的我,一个星期,泪水都不曾断流并随之病倒。

  人啊,也许只有等到自己不再年轻的时候,才能理解和感知他人的不易。偶尔的救急不难做到,而贯彻一生,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与情怀?想起大姨终未走出一座老迈的房子以及长久日子里的种种,忽然有一种痛,在心中汹涌游曳。

  人说:姨娘亲,不算亲,死了姨娘断了亲。今年暑假,大姨家的俩个表姐来了。这是从大姨走后,我们第一次会面。十几天里,我们全家以最高规格的礼遇接待了两位姐姐。这,不能不说与大姨生前的恩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况味人生,攒下万贯家财固然是一种成功。而一生包容,能让亲情得以延续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

  最重要的两个字“亲情”看似平凡……无知的自己永远领悟不透的。

  是什么样的思绪在安静的夜晚里悄悄泛起,随即那一点牵挂便涨满了整个心房?是什么样的感动在一个毫不相关的瞬间突然掠过心头,我们的祖祖辈辈为我们打拼所创造的条件,而如今的我们……一张张平凡如水的剪影沉淀在岁月之河的深处,随着时间的无情腐蚀和年龄一起慢慢变得深沉耐读。

  这是生命里最难忘的感动——亲情。

  亲情没有隆重的形式,没有华丽的包装,它逶迤在生活的长卷中,如水一样浸满每一个空隙,无色无味,无香无影,于是也常常让我们在拥有时习以为常,在享受时无动于衷。亲情是饭桌窗前的晏晏谈笑,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某些沉沦的牵挂,是重逢时相对无语的瞬间。常常,一个无所谓,不在乎的电话,一句不放在心上的问候,都是对亲情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没有动人心魄的诗篇,从来不需要费心费力地想起呵护,却永远如水般静静的流荡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悄滋养温暖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

  亲情是最朴素最舒心的情,它不像爱情那样浓郁热烈,也不像友情那样清新芬芳,却是那么的缠绵不绝、余韵悠长。它不似爱情那样缘于两情相悦,也不是友情那样有着共同的需求,它和我们的血脉相连,与我们的生命相始终。爱情也许会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柔的角落。虽然常常我们会因为它平常而忽视,常常因为它朴素而会忘记,可是当我们伤痕累累,满心疲惫之时,最先想到的只能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只有他们可以不计得失敞开胸怀的接纳我们。

  亲情不是浓烈的醇酒,不是甜美的饮品,它只不过是一杯纯净平淡的白开水,虽然无色无味,却是我们生活中不能须臾离开的。它不会让我们兴奋,却能让我们安静;它不会给我们刻骨难忘的体验,却始终为我们提供着不可或缺的营养。亲情中自有一份纯朴和自然,不用刻意的雕琢,在我们意识到时,它早已悄悄浸润在我们的指尖脉络中。

  在纷繁的红尘世界,因为有了那一份亲情在,不管距离远近,无论喧嚣寂寞。我们的心始终是安然从容的。

  亲情犹如淡水,无色无味,无影无形。亲情看似仅有两个字 ,但是他蕴含着一股无穷大的力量 ,也是每个人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3

  我到南粤已经十多年了,一年四季看惯了到处盛开的鲜花;习惯走在宽敞平坦的马路上;习惯穿梭在拥挤的人群里和忙碌紧张的工作中;早就淡忘了家乡贫困简单的田园生活。然而,早已远离的亲情时时都在脑海里不停的回荡。忘不了家里那一米见方、用四块经过千锤百凿大石板围成的大火塘(我们俗叫“火坑”)。一年到头,一家人吃着一个锅里煮出里的大米伴红薯粒的饭,亲情却没有丝毫动摇,大家都知道滚烫的心紧紧的贴在一起,特别是残酷寒冷的冬天,亲情和全家人的命运更是紧密相连。

  记得小时候(七十年代)生活特别的贫寒。寒冬腊月,身上穿着破旧而单薄衣服,脚上没有袜子,穿的是妈妈千针百纳布鞋,脚母指都像破蛋欲出的小鸡仔露在外面。围着火塘烤火取暖,抱紧双膀,听爸妈讲《熊娘家婆》,听妈妈教我们念《童谣》,背诵《三字经》、《四字训》、《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夜深了,大慨是木柴也干贵吧,火塘里的火渐渐变小,几乎只有一点火星了,我们都冻得颤抖不停,我和弟妹的小脚冻得像冰块,不知不觉的伸进火塘里,分享火塘中间散发的余热。谁都没有害怕深夜降霜时特别的冷酷,仍然围着星星之火的火塘不愿独自离开,相反,一家人挨得更近、更近。

  只要有火,尽管冬天残酷无情,一家人都会相互勉励,谁都不会抱怨谁没有出息,亲情驱走那些饥寒交迫的日子,大家都懂得亲情比什么都重要。冬天,火塘最亲,人间,家人最亲。

  我们都长大了,要开枝散叶,先后都离开祖祖辈辈相依火塘;告别父母为我们燃烧熊熊大火的火塘。只有年迈的父母,在严冬里守候在炽热的火塘边,乞盼远方的游子早点归来。我心里最明白,告别了火塘就是告别了亲情;离开了火塘就是高飞的孤雁。时间久了,亲情暗淡无存,都习惯了四处闯荡、颠沛流离的生活,遗忘老人在火塘边期待子女早日归来焦急不安的眼神。

  去年腊月,父亲患肝胆管道癌后期,我从珠海急匆匆的赶回家,回到尚在记忆中的火塘边。我又点燃了火塘里的大火。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重新感受火塘的亲切。父亲在人间弥留的最后几天,我们兄弟三人都到家了,整个火塘里倒满了细碎的木炭,大火烤得大家都不敢靠近火塘。兄弟三人无言以对,默默的守候在父亲的病榻前,都想父亲带着满足的心态离开我们。新年的钟声还有一周就要敲响了,父亲却在痛苦的挣扎中架鹤西去了·······

  到新年初三,弟弟他们都先后回到自己的家,我一个人在父亲生前住的家里,环顾空荡荡徒有四壁木屋,心在不停的绞痛,眼含凄酸的泪花,一双颤抖的手和凄凉的心,用铁钳一点一点地撬起带着发烫的白灰,慢慢的、慢慢的盖住燃烧正旺的炭火,泪在心中流,血在心中淌······

  今天是清明节,我把火塘比做凝集亲情重要力量,借火塘来思念亲人。愿天下所有的家人,对亲情永远都像对冬天火塘那样依赖。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4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李叔从城里回家乡养老了,小时候土生土长的地方,在外奔波多年,老了又回了家乡,和程二冬家还是邻居。

  前年的一天,李叔和李婶刚吃过早饭,突然接到老家程二冬的电话,说上午到家拜访。

  李婶听到程二冬要来,一下子脸耷拉下来,说:“一晃我们从老家搬出来都30多年了,和老程家基本没有来往了,走在大街上,迎个碰面恐怕谁也难认得谁了。当初,在村里住的时候,二冬定下了亲,穷得难以拿出结婚彩礼钱。要不是当时我们接济他,这小子还不定光棍一条。他这次来莫非还要借钱。咱拾掇点旧衣服啥的,打发他走算了……”。

  过了一个多小时后,程二冬和程二嫂搭伴来到了李叔家。一进门,让李婶大吃一惊:二冬手提几条鲫鱼,和半袋子泥鳅。程二嫂提着一篮子鸡蛋。从程二冬两口子的衣着打扮看,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了。果不其然,两口子买了10几万的轿车,这次进城是二冬开车来的。

  程二冬两口子的到访,让李婶心里随机发生了变化,很是高兴。程二嫂快言快语:“叔婶,这鸡蛋是乌鸡蛋,咱自家养的,这鱼也是咱自家养的。李叔打在村里的时候,就爱吃泥鳅,这不二冬给你带来了,让您尝尝鲜。你们住城里以后,也就是在前几年。农信社进村搞动员,村主任和村支书挨家挨户动员贷款,乡亲们前怕狼后怕虎的没几个敢贷款,我们俩不知道那天哪根筋同时拧上了。一合计,既然干就干大的,一下子就贷了6万元。我和二冬比着干,他和村里签了合同,包了村里的鱼塘。我在村北建起了养鸡场。虽说一天从早累到晚,但我俩干着有劲,累但心里高兴,钱挣得不少……”二嫂的一席话,让李婶和李叔听得张目结舌,为他们感动。

  二冬依旧话少,说:“叔婶,要不是你们那些年接济我们,就不会有这个家。”“我们早就打算来看你们了,可听说李叔的官越做越大,从厂技术员提升到了公司老总。二冬说来看你,我就说,叔每天忙的哪有时间。我们听说今年您退休了,就过来看看。”二嫂接过了话题。

  通过拉家常,了解到在程二冬的带领下,村里的人们相继搞起多种经营,广寻致富门路。利用河渠两边的空地,散养鸡鸭。刘家屯成了全县养殖村,刘家屯的乌鸡蛋已注册了商标。为了充分利用好肥料,乡亲们建起了香菇大棚、蔬菜大棚。家家户户通上了天然气,实现了全村全天供水,大多数按上了太阳能,把厕所改成了卫生、环保的沼气厕所。因为乡亲们不怕辛苦,讲求信用。这不,今年全省农信社开展“双基共建”信用工程活动,刘家屯被评为全县的“信用村”, 还多次被省市授予“平安建设先进村庄”和“示范村居”称号。

  如今,二冬的俩孩子大学毕业了回家创业,帮助他在家搞养殖,二嫂也有了空闲。现在,村里各种娱乐设施齐全,在李嫂的带动下,成立了秧歌队。李婶听说还有秧歌队,高兴坏了。立即鼓动着李叔搬回家,一向喜欢热闹的李婶恨不得马上回家。李叔当场拍板回家养老。“叔,你回家,咱家的养鱼塘,为你全天免费开放,你愿吃哪条鱼,就逮哪条。”二冬一听两位老人要回家养老,高兴地笑起来。

  李叔、李婶送走了二冬两口子,再也坐不住劲了。 乡亲们变化太快了。李叔说:“咱一定回家看看,人家专程来看望我们,还拿了那么多东西,两口子饭都没吃,我们总该买些东西回敬一下吧!”

  金秋十月,李叔老两口子回到家乡,对老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惊讶。只见街道宽阔,整洁清爽,村口的“信用村”金字招牌,让李叔为之心动。村庄越来越美丽、生活越来越健康。多年不见的老少爷们述不完的亲情。李叔李婶对二冬两口子的招待更是感动。乡亲们健身喜乐的场面,李婶情不自禁参与其中。李叔耐不住性子,拿起鱼竿进了二冬的鱼塘。

  两口子下定决心,说啥也不走了,就在老家住了。这对两位老人来说,这是又一段新生活的开始。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5

  阿婆住院了,寨里的乡亲放下手里的活计,提着吃的、喝的,三三两两赶来了。傣家人有个习惯,只要哪家有人病了,各家都要来探望的,帮着想想办法,出出注意,给病人家属一点温暖和安慰,晚上,医院的过道上总是睡满了探视的人群。阿婆走的时候,她老人家的精神特别好,吃了一碗米饭半碗鸡汤,说是困了,想睡觉,就这样安静的睡着了。一家人坐在阿婆的病床边静静的守护着,可谁知阿婆睡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了。大佛爷说,阿婆走的这么安详,是上天招去了。

  把阿婆送上山后,一家人忙着准备去缅寺里赕饭、滴水的祭祀用品。这是一种佛事,从安葬那天算起,逝者家人要在大佛爷的指导下,连续做七天的祭祀活动,超度亡灵。

  今天是阿婆走的第七天,阿爸阿妈照例早早就起来准备了。一家人排成一队,抬着祭品,低头踩着泥泞的小路慢慢向缅寺走去,没有一个人讲话,即使是不懂事的小孩,此时也特别的虔诚。浓绿的山林把晨雾染成淡淡的绿色,远远望去,仿佛是淡绿色的溪流在丛林里轻盈的流动。天上下着丝丝小雨,一家人谁都没打伞,任绵绵细雨飘洒在身上,接受自然的洗礼。

  寺庙高高的坐落于寨子边的山坡上,像一位慈祥的老者,护佑着坝老寨。走进缅寺,大佛爷已早早在门口迎候了。拜完佛,在大佛爷的引领下,每人手里端着盛满糯米饭的小碗开始了赕饭仪式。庙神、寨神、菩提神,家神、亡灵,一个龛位上放一撮糯米饭,口中念念有词:“啊,在上的召,来赕饭给你们,来保佑我们平安无事,保佑全寨子的人安宁幸福,保佑猪鸡狗牛羊,样样都得平安……”糯米饭在神龛前散发着屡屡清香,那是家人对神灵最虔诚的祈祷。五六岁的堂弟堂妹们不知何意思,也不敢多问,只乖乖的照大人的样子做着。

  赕饭结束后,接着是滴水仪式。这两仪式是不能分开的,否则亡灵收不到你赕的饭食。相传,古老的傣寨有一个叫“百万”(有钱人)的人去世后,孝顺的儿子天天去阿爸坟前送上他最喜欢的饭菜。儿子的孝心感动了佛爷,于是佛爷化做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来到他的身边:

  “孝顺的孩子啊,你不用这么辛苦的,只要你在饭菜里洒上几滴清澈的水滴,你的阿爸就能吃到你送的饭菜了。”

  儿子照着老者的话做了。晚上,百万托梦给儿子说:“儿子啊,阿爸今天才吃到你送来的饭菜,这都是佛的指点,你要永远感谢佛啊!”从此,傣家人在赕饭滴水的时候,总要先感谢佛,祈求佛给人们带来平安。傣家人笃信,先人的灵魂是跟水联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傣族是一个崇尚水的民族。

  水仪式开始了,大佛爷坐在高高的佛龛上,舒缓庄严的念诵着《滴水经》。一家人将用蜂蜡自制的蜡条点燃,双腿屈跪,双手合十,把烛火举过额头。在佛爷的诵经声中,我一只手持着烛火,一只手拿着水杯将清澈的泉水慢慢滴进佛龛前的水洞内,心里默念着:“啊,阿婆,来给您滴水了,来吃来拿我们赕给您的饭啊,最后一天了您要走好走顺啊,来保佑全家人,保佑子孙们平安无事啊。”

  寺外,蒙蒙细雨顺着缅寺金色的琉璃瓦檐一滴滴落下,“滴答”、“滴答”,我感觉那是阿婆低声的絮语;大佛爷的经文,还在庄严的念诵着,让人的灵魂得以慰藉和平静;我杯中的水带着我对阿婆的思念一滴滴不断的滴入洞里,希望这连接着先人灵魂的泉水啊,带去我对阿婆的祝福与思念。燃烧的烛火、清澈的水滴、庄严的诵经声、家人虔诚的祈祷,这一切显得那样的神圣、自然、和谐、纯净。

  回家的路上,天空已开始放晴。榕树露出了硕大的绿叶,凤尾竹婀娜的身影也逐渐清晰起来。缅寺的铜铃声“叮当…. 叮当….”远远的回荡在寨子上空,仿佛是在虔诚的祈祷。阳光穿过路边浓密的树林,射出一束束闪光的金线,把淡淡的晨雾染成了金黄。远远的,一道彩虹出现在天边,好似一座七彩的仙桥横跨在白云与青山之间,放射出神奇而绚烂的光彩。啊,我知道了,那是祖先的身影,他们在雾水里化成美丽的彩虹,保佑着子孙幸福、快乐、平安!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6

  天下歌颂母爱的文章甚多,但歌颂父爱的文章却寥寥无几,大家都知道母爱伟大,未曾感到父爱的伟大。从人们的潜意识里总认为父亲是严厉的,甚至有时会感到有点不近人情,我的父亲,虽然也和其他父亲一样有点严肃冷酷,但有时他也会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表露出内心深处的那种父爱。

  记得我在部队服役三年后,按部队规定我可以享受一次探亲假,我拿着部队首长批的假条,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毕竟是我梦寐以求的第一次探亲,思乡之情难于言表,为让家里人共同分享这份喜悦,我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家里我某月某日到家,全家人一听说我要回家探亲,甭提多高兴了,母亲和弟弟妹妹忙得不亦乐乎,给家里来了一次大扫帚,屋里院里整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父亲还安排弟弟到县城赶了个集买了大肉和青菜,还把正在下蛋的老母鸡也给杀了,到我回家的当天,父亲不让别人来接,他亲自走十几里路到火车站来接我。

  回家的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早上我乘坐着西去的列车,享受着和煦的春风,悠闲地看着窗外风景飞逝,不知不觉已到了下午两点,家乡马上就要到了,眼前已有我熟悉的山山水水,它们还是那样地纯朴清秀,田间劳作的人们还是那样勤劳憨厚,随着播音员甜美的报站声,列车徐徐驶进了故乡的小站,站台上人头攒动,蜂拥着准备上车,列车停稳后,我提着行李快速下了车,在人群里寻找着父亲的身影,当我快走到出站口时,远远就看见父亲站在出站口外面正踮起脚向里张望,三年了,离开父亲三年了,虽然父亲总是在信中告诉我他和俺娘身体都很好,让我安心在部队服役,但看着眼前的父亲真是老了,一头白发在阳光下是那样的耀眼,深深地皱纹已爬满他额头,黑红色的脸庞略显憔悴,肌瘦的身体显得更加瘦弱了,脸上挂着稍显木讷的表情……顿时我心里酸楚楚的,“爸”我禁不住叫了一声,这时爸爸才看见了我,他赶紧走过来接我手中的行李,我赶忙说:“爸,您身体不好还是我来吧”。但是父亲说什么也要帮我拿一样东西,实在拗不过只好把我最轻的黄挎包给了父亲,父亲极不高兴地接住挎包后,就开始像小孩子似的问这问那,我像给领导汇报工作那样,一一满足了父亲的提问,父亲高兴地一路不停地问,还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走了一段路,我怕父亲年纪大了顶不住,就提议租车回家,父亲一听就连连摆手说:“花那钱干啥,你也坐了很长时间车了也该走走了,我也喜欢走路,正好咱爷俩走着也可以好好唠唠嗑”。父亲就是这样,节约得很,从不乱花一分钱,他常说:“庄稼汉不知道节约钱从哪来?”也真苦了父亲这一辈子了,不抽烟不喝酒,给他寄回来的好一点的衣服他都舍不得穿。看着父亲一脸认真的样子,我也只好作罢。跟着父亲沿着山间小路回到了家。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的假期就要到了,临走的那天晚上,父亲把我叫到他身边,从吃、住、行到为人处世,全部嘱托了一遍。临走那天父亲还要亲自送我,我的大老弟和母亲都劝他,你身体不好就别去了,但父亲固执地说:“你们都别劝了,就这么定了”,父亲还是拿着他的家长式的作风,不容商量,大家看父亲决心已定,也就不再劝了。父亲提着我的行李亲自把我送上火车,列车启动了,我把头伸出窗外向父亲招手,父亲直挺挺地站在那里,两眼噙满了泪水,列车走远了,但我看见父亲还一丝不动的站在那里,眼睛朝着列车的方向,我使劲向父亲挥挥手,示意让他回去,父亲好像没看见似的,还是愣愣的站在那里,列车越走越快,驶离车站很远了,我才看见父亲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车站。

  顷刻间,一种难以抑制的酸楚让我禁不住泪流满面,一直以来,总觉得父亲严厉、固执、不善言辞,所以在我参军之前很少和父亲沟通,甚至有时因意见分歧还会拌几句嘴,再后来甚至怀疑父亲是不是疼爱我,然而,这时父亲的背影让我想到、并真正领略到朱自清先生《背影》的真谛,平淡、真挚、朴实的父亲让我感动不已,我不禁为自己对待父亲的态度而反思,对父亲的误解而羞愧……

  父爱是不用言表的,父爱是真挚无私的,父爱也是伟大的,父爱有父爱示意和方式,他和母爱一样,同样给我们温暖的阳光,同样给我们撑起一片蓝天。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7

  古希腊人说如果有个人可以看到最后一粒沙子掉落就会有个人可以看到第一粒沙子掉落。老天让我和她相遇,她在我的童年里,她在我的记忆里,她在我的心里。不能抹杀的亲情她就是---乐英姐姐。

  快乐的童年里,总有姐姐的陪伴,时常会听到妈妈提起姐姐。风轻轻的吹过我的脸颊静坐在门口。恍然似乎看见了姐姐的身影......我的思绪飞得好远好远

  在我出生的时候,隔壁的邻居们一听说我出生了,就跑出来看我了。这时候,姐姐也来了,她抱着我对我笑了笑。她对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我的嘴巴。她逗着逗着我,她再用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笑着对我妈妈说:“阿姨,她真像鸟儿嘴,不如叫他“雕仔嘴”大家都笑了,从那时开始,大家都叫我“雕仔嘴”,这个绰号就是姐姐帮我起的。

  从那时开始,我们就经常在一起玩了,那段日子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我们一起聊天,大家一起玩。

  可是事情万物在变,我们这样的亲情很快就结束了!

  那是在1998年,我爸爸叫我搬家,就是移居到现在的上塘路。于是,我们就这样分开了!一出生时,她给我起了个绰号”雕仔嘴”我永远不会忘记。在那年春天,那是一天的夜晚,我们一家人搬走了,我在梦中模糊的搬到了新家!从此后,我们没有见过面!唯有她的一件被子可以当作是她的纪念物!我看见它就像见到一个很熟悉的事物那样,追随着我成长。

  直到那天,我表哥的婚礼上,我竟然看到了一个我很熟悉的人。她坐在门前那台桌吃饭。一开始,我还没记得她是谁。她老是对着我笑,我觉得笑容很熟悉。好象我10年前见过的一个笑容。突然妈妈对我说;”那是乐英姐姐!”那时,我呆住了!眼前这位就是乐英姐姐!

  我和她眼睛里对视着,我很想哭了,因为我很久没见过她了。这让我又想起了过去,想到了过去发生的一切的一切“雕仔嘴”“小被子”她老是对着我笑,眼里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我眼里流露出了一种怀念的感觉,可是我没有大叫,因为那是公众场合她那种眼神很亲切,好象把我带到了过去,我还是那个幼稚的小孩,你还是我邻居。可是那是不可能的了,不要再幻想了。

  我很久后才反映过来,叫了她一声姐姐。不过10年前那种感觉很难找回来,我们两个有点陌生了!如果我们单独坐在一起,可能会比较多话说!在那场午饭里,我们几乎没说什么!最后,我还是撑起胆子向她问起了QQ和电话,盼望和她联系!我们吃完饭已经到1点多了,准备走了。

  已经1点多了,她就走了。我们好象都有点依依不舍,相互说了声拜拜我好想永远留住这个时刻!之后,我看着她在雨中远去,远去…我望着她的背影,眼泪流了出来,那时候我好想冲过去可是她走远了。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面了。不过即使我以后走到哪里几年不见了感情有点淡了。那份亲情是不变。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姐姐。姐姐,无论您去哪里,好运都将一路相随。让我们来创造如诗如画的生活。亲情可贵,望君珍!

  那一天是2008年5月25日,我永远不会忘记!

  沙漏是时间的象征。一粒沙一滴回忆,堆积在一起就是所有的情。不可以埋没的曾经。尽管带有模糊的印记。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的。我们渐渐的淡忘曾经,情不变,祝福不变愿姐姐一生平安!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8

  路灯把人影拉得很长。我很疲惫地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的前面,是一对年纪50多岁的夫妇。不知道他们是从超市购物回来,还是从亲友处回来,每一个人手中都提着一个很大的方便袋,一看,男的那只很沉,女的手中那只较轻。他们一个左手拿东西,一个右手拿东西,中间手却相互挽着,一路浅浅的说笑。我与他们始终保持一段距离,我不知道他们说笑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们说的,肯定是一个很甜蜜的话题。

  走着,走着,他们停了下来,放下手中的东西,轻轻地,对擂着对方肩胛,相视莞尔一笑。灯影夸大了他们的笑。我远远地在看,不想超越他们。那笑,在灯影里如同一出很乡土的皮影戏,让我看到了纯正和朴实。

  他们换了一边,拿着方便袋,手又在中间挽起来,接着又走。笑在他们中继续。

  我不想从他们身边走过去。他们走走停停,我也走走停停。他们停了时间久了,我只好佯装打手机。无意之中,我拨通了远在成都儿子的电话。“老爸,老爸!您近来好吗?!”手机中传来儿子的声音,亲切且有磁性。“还好!还好!”我连说几个还好字。儿子又问我现在干什么?我说,下班回家的路上。儿子说,成都今晚的月亮很大、很圆,他也正从教室往寝室走。

  月亮走。儿子走。我也走。他们也在走。

  走到拐弯处,我看见他们牵手走在庭院深处。儿子在手机中说,老爸,你怎么不说话?!我有些自言自语地说,牵手!儿子问我,与谁牵手?我无法回答。是啊,我与谁牵手?

  与儿子?与月亮?!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9

  因为要参加亲友间一个很重要的聚会,去年五月初,我特意回了一趟远在泾阳的老家。在蒙家桥口转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男子不停地看我,在我们目光对视的霎那间,他向我微笑着并立即起身走到我跟前,叫了我的名字。我立刻反应,遇到熟人了。

  我回报他一个笑容,没敢做称呼,然后有一搭没一搭的随便聊起来。从地里的庄稼聊到他做工的工地以及这次回家的目的,我也没有从在脑海里搜寻到关于他的任何记忆,或许,他就是村子里一个能认识我而我却不认识的乡亲吧?我们东拉西扯地闲聊着,如果不是他突然提到了小姑,我怕是永远也想不起来,这个头发花白、慈眉善目的老人竟然是我的姑父,而记忆也因为他的身份的确立变得鲜活起来。

  还是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奶奶带着我和弟弟在小姑家小住过几天。那时姑父还年轻,吃苦耐劳,是种庄稼的好手。他种的西瓜个儿大皮薄沙甜,那种叫“白兔儿”的甜瓜,椭圆的瓜体上顺着纹会渗出胶红的糖稀,他曾带着我和弟弟捡拾河滩上沙土地里的落花生,用香喷喷的炒花生帮我们消磨绵长的雨季……仔细算一算,那段小住之后,我和他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因为各自的生活,因为彼此的忙碌,也因为就是逢年过节也不能停下来的工作,我们已经有近三十年没有见过了。但是,因为那年夏天小住的日子,姑父还是那么深刻地记住了我和我的名字,而我却忘记了他和他的容颜,以至于数十年后的偶遇,我竟以惊愕迎对他的笑容和热情,甚至是在我们闲扯了那么长时间后,我始终也不曾记起他。

  那些西瓜、甜瓜和落花生以及那个绵长的雨季,它们就在那里,就在记忆深处蛰伏,姑父记得,而我也并没有真的遗忘。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被我们所忽略的东西,也许,它会在记忆的河床上搁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地不被打动,但是它终究不会被岁月所掩埋,总有这样那样的机缘唤醒记忆,促使情感再度涨潮,促使亲情的暖流再度回归。我庆幸,这些年他健康、我安好,一切还来得及。但是,还是不要让亲情做这样长久的等待,我们无论背负怎样沉重的生活,都应该学会给彼此心灵的假期,去回归亲情,毕竟,那是给你希望和支持的最初的地方,能够让你有力量和勇气走得更远。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0

  园子里的黄瓜花开得娇艳,朵朵黄花迎着晨曦,微风过处,那活脱的精神映照的长长的黄瓜如画笔下的写意。长长的豆角低低地下垂,如根根笔挺的竹筷。紫盈盈的茄子透着灵性,咋是喜人。一侧的残垣墙壁上,葱绿的藤蔓已无声无息地爬上了瓦楞,正窥视着蓝天。藤蔓中的小花,不知道在哪一片云彩的庇护下,已涅槃重生,长出了今夏的第一朵花蕊。不过,一片绿意盎然的园子里,却不见守园人。

  不知什么时候,一只红背的小蜻蜓从百年的天眼井老屋里逼仄出了悠悠长长的小巷。是去赶一场华丽的舞宴?还是逃离这雨后的阴沉?不得而知。小巷深处的墙旮旯里,一枝鲜红色的小花不知何时起在晨风中摇曳着身姿。默默地与打油纸伞的碧玉女为伍,深情地与有节奏的雨滴为伍。明亮的光影从几片琉璃瓦中透射过来,映衬的寂静而厚重的天井透着浓浓的历史韵味。四处散落着的苔藓青嫩光鲜,生机盎然。村旁的梅子慢慢地披上了黄衫,一切的信息告诉别人,梅雨季节已悄悄地来临。

  当雨季中的雨滴渐小,夜幕降临,一只娇小玲珑的燕子停靠檐头,细细地修整着自己的华美衣裳。往年的雨季,帘外总是雨潺潺。有节奏的雨声,像一首天然的摇篮曲,糊弄的阿婶如孩儿般呼呼大睡,不肯醒来。一只猫如箭般从老屋的堂间穿过,迅速地蹿至阿婶的卧榻前“喵”地叫了一声。可这并没有惊扰阿婶的睡眠,她在床上翻转了一个身姿,继而又香喷喷地睡着,还打起了呼噜。

  伴着雨季的雨声入眠,是阿婶每年的最佳入眠时。难怪她不肯轻意地踏出小巷,迟迟地不进园门。就连藤萝伸向青石红砖,形成气候,苍翠、满绿,她都无所顾及。更何况开出的今夏第一朵花蕊,第一枝鲜花,都恍如隔世。

  不过,阿婶,是个地道的乡村妇女。勤劳朴实,强悍能干。一米七几的个头,据说年轻的时候能与力大的男士一比挑担子的高低。如果需要找她的话,只要寻着她不男不女的高嗓门就可以了。

  清晰地记得那个雨季,我与阿婶的儿子庭庭下完高中课堂的学习回来,还没进门,就老远闻到了一股飘在空气中的臭腥味,味中似乎还夹杂着阵阵的幽香。循着怪味,我与庭庭进了厨房。

  “青青(我的小名),回来了啊!”阿婶看见我们的到来,停下活计冲我一笑,显得异常兴奋。

  “嗯,您在干什么啊?”我应道。一旁的庭庭却发出诡异地笑。

  “好难闻啊!是臭鱼。——我呀,最好这个。”阿婶眯笑着起身,利索地用双手在身上的围裙上揩了两下,转身揭开炉子上那热气腾腾的锅盖,迅速地用手指端出两个肉饼汤瓷碗,然后又不忘用嘴吹了吹烫着的手指头,快语道:“来来来,你俩兄弟逞热吃了。”

  “阿婶,那您呢?”我着急道。

  “哎呀,别管我。有这个啊,比啥都强!”阿婶突然从热锅里用手抓出一条臭鱼来向我示意,弄得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而她却继续喜滋滋地道:“嗯,洒上些辣椒粉,喷上些酱油,下些家乡的酒糟,那味道啊,简直可以赛过活神仙,就是不好得手哦。”

  看着阿婶神气活现的样子,我与庭庭相互一笑。可阿婶用手一挥,又嚷开了,“去去去,房里吃去,一看就知道你们不好。”

  在我的记忆中,阿婶就是这样直言快语。一条臭鱼,一场雨季的梦乡就能令她动静两重天。在她家生活了近三年,好像只有一次见她不安分过。那同样也是个雨帘、画窗的季节,阴暗的光亮从格子窗边斜射过来,映衬着她那呻吟着的面容,人在床上辗转反侧,昏昏沉沉。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小青年来说,当时我还真吓了一跳,从没有见过阿婶如此地不堪一击过。我慌里慌张地跑出门去喊人,她二女儿来了,叫了车把她送进了医院。一经查验,她的肾结石犯了。后来,我在父亲处拿了些止痛片给她,但无济于事,在医院开了一刀后好了。

  刀伤的疼痛并不是阿婶的伤处,伤的是她的一段婚姻。曾经,她总是念叨自己年青的不幸,还直言不讳地与自己的儿女倾诉满腹委曲。的确,阿叔嘛,人虽老实巴交,一米六的小个头,但却是个天然驼背。与阿婶的配合,确是不适。但现实是,阿婶就是嫁给了这样一个人。她也强烈地反抗过,像电视剧情一样,用自己的额头狠狠地碰那桌子角,以死相抵触。可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被人强按着头颅正拜天地呢,地上点点滴滴尽是血水与泪水。就这样,阿婶的婚姻断送给了封建礼教。

  “我爸不好啊,不好怎会有我们这些姊姊妹妹啊?”阿婶的小女儿听得多了,也会为阿叔争辩。

  “好什么?一个驼背棺材,有你大姐啊,是在五六年后的事哦。”阿婶气愤地回道,好似事情就在昨日。

  “五六年啊!……”她的小女儿惊讶地笑了。

  “在以前,膝下无子,就是女人的最大不是,是要被世人唾弃的!”阿婶继续道:“我永远忘不了你爸上我身子时的鬼笑,真是厌恶到了极点。”

  “你啊,命就是这样子!”她的小女只是笑。

  “在那结婚的头几年里,你爸啊,一直睡床底下……”阿婶叹了口气,说着、说着竟痛苦地沉思了。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阿叔因为胃癌而去逝,就再也听不到阿婶的幽怨了。或许,这个驼背男人牵扯了她的太多,直叫她生死两重伤。一直外向,倔强的她开始沉默寡言,也不与人高声嚷嚷了。倒是,时常会去阿叔劳作的园子。有时望着园子发发呆;有时利索地拿起铁锹,学着阿叔的样子铲着土,还不忘自言自语地唠叨着、数落着阿叔的不是;有时夜阑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眼中分明有泪滴。原来,一生对阿叔的怨、对阿叔的恨,都化做了相思,植入了爱!

  而今,我已离开阿婶那十几年了。每当雨帘黄梅时节,我总会想及格子窗内的阿婶。往年的雨季,帘外总是雨潺潺。有节奏的雨声,像一首天然的摇篮曲,糊弄的阿婶如孩儿般呼呼大睡,不肯醒来。一只猫如箭般从老屋的堂间穿过,迅速地蹿至阿婶的卧榻前“喵”地叫了一声。可这并没有惊扰阿婶的睡眠,她在床上翻转了一个身姿,继而又香喷喷地睡着,还打起了呼噜。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1

  俗语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在生活中,我和妻渐渐理解了“含辛茹苦”的意义。以前没有过深体验,而今,初为人父才明白做父母的伟大。看着可爱女儿渐渐长大,我也觉察到了妻的消瘦和疲惫。妻在教养孩子方面是一个非常心细的人,哪怕是掖下被角儿、换尿布、铺床等小细节都不愿意得过且过。有时,我和妻说:“这样的小事就别费心了,你有多大精力啊?”妻不以为然,总埋怨我对待孩子不够上心。我们对孩子关怀和细心程度上认知不同。我更希望在孩子较小情况下,用无为的方式加以引导;而妻的理念恰恰是提早教育,能让孩子更聪明漂亮、更活泼开朗。在妻的悉心照料下,孩子确实变得聪明漂亮,而妻也变得更憔悴。有时候累得直不起腰,身体也像散了架子。抚养孩子真不易,“一把屎一把尿”由理论变成了生活常态,不过,我们夫妻俩看着孩子开心的模样,还是会多上几分欣慰。

  在抚养孩子当空,我和妻常探讨孝道与生活的意义,妻常对我说:“现在也真正理解了做父母的不易,而我们恰恰忽略了对长辈真切的关怀。”我注视着妻的眼睛,联想了很多很多。我和妻的成长教育背景很不同,为此也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岳母那时很想要个男孩,第二胎生了妻,由于岳父母都有正式工作,为了逃避政策的惩罚继续要男孩儿,在妻刚出生时,就把她寄送给了岳母远方亲戚,岳母第三胎还是女儿,由于政策,妻只能在远方亲戚家长大,那个地方是我们临近的一个县级市,在那里成长中的妻聪慧乖巧,无论是学习、才艺、体育诸多方面,都是全校的佼佼者。妻和我常开玩笑说,自己也曾经是那个学校那个年代的“风光人物”。我和妻也开玩笑说我当时就羡慕学习好的,因为自己是一个很普通的男孩,学习成绩也不突出,如果我是你们学校的学生,估计我暗恋你,你都不会搭理我吧。妻也笑说估计不会喜欢我。谈到这些,我们都会感叹冥冥中命运的安排。当年,岳母舍不得吃穿,情愿委屈另两个女儿,把好吃的东西去送给妻子,可妻心中有时也抹不去纠结。她常和我说,为啥要把她送给别人呢?在她幼小的年龄里,我想一定有很多不解和不甘吧。妻的两边都叫父母,算上这边公婆,她有三对父母。而爱的定义,在她的生活中折射,却并非单一直线运动,这种感觉,估计只有她才能体会更深吧。父母的教育引导似乎略显单薄,是生活和学校那些老师让她成长,为此,妻也感慨不已。妻倾其所有,愿自己的孩子能够幸福圆满,从她的言谈和行动中已经证明了一切,让我这个作爸爸的倍感惭愧。想想我们那一代和这一代真不一样,那时没有这么多便利条件,对待孩子的教养上也是有很大差异。妻为了孩子,辞去工作,全心投入到抚养孩子上,这种自我牺牲,也真是不容易。

  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我想到了我的母亲,父母之恩难报,现在年轻人有多少能够体会个中三昧呢?我们的社会,有很多苦命之人,而有了亲人的呵护,爱的天空就变得不同,母亲为了家,还在奔波于营生之路,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还在托着羸弱的身体,虽然,这种为了金钱疲于奔命的价值理念有待商榷,可是,她的那份母爱之心,真的让我辈感动。试问天下,有多少人不为孩子呕心沥血呢?我们初为人父母,反思对待小辈的心态,如果也同样对待我们的长辈,哪怕二分之一,社会怎么会有那么多不肖子孙呢?我们需要拯救这种孝道精神,乌鸦尚有反哺之心,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怎能不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吗?一叹!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2

  说起大学教授,这是当今社会上最受人们爱戴和尊敬的职位,说起大学女教授,更是令我刮目相看,敬仰三分的人。我的亲家母,就是一位出色的大学女教授,就职于东北大学,是学术界远近闻名的知识美女!

  风韵犹存的亲家母,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保养得非常好,皮肤细腻粉白,眼角稍有皱纹,头发乌黑锃亮;高高的额头下,一双美丽动人的丹凤眼,炯炯有神的镶嵌在微翘的高鼻梁和好看的瓜子脸上;一米六五的身高,体型标准,挺胸昂头,英姿飒爽;气质温文尔雅,举止端庄大方;尤其是那优美甘甜的声音,和蔼可亲,悦耳动听。

  两年前,儿子结婚时,我们第一次见面,亲家母实际年龄长我三岁,看面容倒像是比我小十三岁!穿衣打扮,举手投足,行为规范,都让我真正见识到了知识女性的迷人魅力!只可惜,我们刚见一面,只是吃顿饭的功夫而已,还没有亲热够,她就匆匆忙忙地赶回单位上班去了。细细算来,我们已经有两年没有再见面了,甚是想念。

  婚后的儿子,不但为我娶回了一位如花似玉,貌美如仙,不是女儿胜似女儿的好儿媳妇;还让我们结识了两位至爱亲朋好友,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的亲家公和亲家母,使得我们的生活,来了一次质的飞跃,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都大大改变。

  两个姓氏,七口人家,由新的成员,组成了新的大家庭,新的大家庭里,温馨惬意,和谐美满,幸福快乐!是呀,中国十三亿人口,能成为儿女宗亲的,结为亲家的两家人,不能不说,既是缘分,又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这都是上天的旨意!

  时隔两年后的今天,2011年十月二十六日,我的宝贝孙子诞生了!感谢上帝,恩赐于我一位宝贝的大孙子。小家伙的出生,让我和亲家母久别重逢,再一次相见,十分亲热,所不同的是,当年还没有离休的亲家母,至今也和我一样,都是退休离岗,自由闲散之人。

  如何照顾好儿媳妇坐好月子的责任,如何照顾好宝贝大孙子满月的义务,自然而言的就落在了我们两位妈妈的身上。我们老姐俩同心协力,废寝忘食的伺候月子和看护好宝贝小孙子。虽然累得头晕脑胀,腰酸背痛,熬得两眼通红,辛辛苦苦,但是苦中有乐,心情超好,无比快乐和幸福,情感上都有了新的寄托,精神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愉悦。见到亲骨肉孙子的兴奋劲,至今仍然未过,就是高兴,就是快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我的宝贝小孙子就满月了。如何照顾好宝贝小孙子在婴幼儿期间,成长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自然而言,也得落在姥姥和奶奶的身上。可以想象,不是她来照顾,就得我来照顾,义不容辞,不能推托。请保姆来照顾宝贝小孙子,至少,在感情上,我是通不过的。

  谁去谁留?这又是一个非常难做决定的大事,只能在两家人中,选择其中一家人留下,比较合情合理。要不就是亲家公和亲家母两位留下,要不就是我和老伴留下,于情于理,都没必要拆开两个独立完整的家庭,单单留下两位母亲,让两位爸爸过孤单没有女人照顾的苦日子。

  实际上,儿子目前现有三室一厅、一厨、两个卫生间的住房,已经十分宽敞,条件尚好,再住下两家四口人,没有问题。但是,时间一长,老少三代人,三个完美的家庭,七口人生活在一起,就不大方便自由了。四位老人,一个宝贝小孙子,这是八零后这一代新新人类,娶妻生子后,家家目前所面临感情“危机”的大问题!姥姥和奶奶一样的都喜欢宝贝大孙子,都爱宝贝大孙子,都舍不得离开宝贝大孙子。

  事实上,三个家庭,又怎么可能长时期的合在一起过日子呢?于人于己,都不方便,都不科学,避免不了有矛盾发生。到那时,困扰的不单单是感情“受到伤害”的大问题,还会直接影响新大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矛盾百出!就目前中国独生子女再生育独生子女的现状来看,这是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双方父母都在积极“抢占争抢”宝贝大孙子的情况,屡屡发生。情感纠结是两个家庭最难解决的大难题!家常里短难断,人之常情永在,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人家,都是由姥姥和姥爷来带孩子,少数人家是由奶奶和爷爷来带孩子,还有一部分人家,雇保姆来带孩子,因人而异,各所不已。我不想谈论顾起保姆,还是顾不起保姆之事,只是想说,在呵护宝贝小孙子的问题上,我是无法抑制深爱他的情感,骨肉连心呀,亲情大于天。如果,儿子媳妇让我照顾宝贝小孙子,我会尽我的一切所能,放弃原有轻松、自在、快乐的美好的休闲生活,一心一意的,专心致志的,来精心呵护我的宝贝小孙子成长。

  之前,我曾为宝贝小孙子写过一篇散文《我的情感世界》,故此,就把此篇看作是《我的情感世界》的姊妹篇吧,都是说些宝贝小孙子的事。按照实际情况,流行潮流,大势所趋,大多数的年轻妈妈,是喜欢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好相处,不隔心,出现问题,没有反正,闹过就好,母女之间,没有隔夜的仇。你无论是走在大街小巷,还是车站码头,看到推着婴儿车的老妈妈问起时,十个有七个都是姥姥。这就是真实的现代派,八零后的美好家庭的新生活。我非常理解,非常的支持,只要孩子们生活的幸福快乐,和谁在一起生活又何妨。我没有那么守旧,那么跟不上形势,谁人都有双层父母,家和万事兴。

  鉴于社会和家庭的实际情况,我得高风亮节,主动让贤给亲家母来照顾宝贝小孙子。因为孙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长大成人的,很可能需要三年至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离开专人的照顾。假如,我和儿媳妇生活在一起,情况就不同了,两个人都会非常的小心谨慎行事,放不开生活习惯。天长日久,势必会造成双方情绪紧张,感情上难免有隔阂,担惊受怕的事情太多,出现问题,不好沟通就麻烦了,既伤感情又伤心。久而久之,会把两个人搞得很苦很累,难免没有烦心的事情发生,弄虚作假的说话办事,虚情假意的过日子,时间一长,还不把两个人都弄神经了!那样的境遇,可就糟糕透顶了,无法收场。

  事实证明,大多数人家婆媳关系都处在紧张游离状态,不适合长期在一起过日子。有的人家,屡聚屡败,甚至结下了冤仇,无法化解。不难否定,婆媳生活在一起,的确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和谐因素产生,甚至吃喝拉杂都过得非常别扭!时间久了,难免锅沿碰到马勺的事情发生。婆媳之间,不能心心相印,也不要太伤感情,分开居住,是确保家庭不闹分裂的根本保证,这已经是几代人的成熟经验,符合社会及家庭的安定团结。

  我的原则是,不要求儿子、媳妇对我有多孝心,给多少钱,多感恩于我,至少我们之间不要发生伤害感情的事情,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像有的人家那样老少错位,忍气吞声的过日子,那就太伤我的心和自尊了,同时也失去了对双方的爱戴和尊敬。我一直扪心自问,如果不能和儿子媳妇相处得好的人,乃是我们做父母之人的最大失败。鉴于此,我自然是第二人选了,敬候佳音吧。

  这次为了照顾好月婆,两位妈妈同时留了下来,使得我有幸和亲家母,在一起小住了一个月,她让我心情舒畅,生活愉快。亲家母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处理的十分得体,且有涵养。尤其是对我和老伴,十分尊敬和照顾,我们四个人之间,如同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人。她从不在我们面前摆大学教授的谱!最让我敬仰的是,她不但人长得眉清目秀,性格温和可亲,干净利落,家务事做得井井有条,干在前面,吃在后面。烧得一手好菜,色泽鲜艳,荤素搭配合理,清淡而不油腻,有凉有热,香甜可口,的确有益健康。

  从现实生活来看,她的饮食习惯,清淡而营养搭配合理,生活规律,早睡早起,穿衣打扮,高贵素雅。从一日三餐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到打扫房间,整理内务,都干净彻底,没有卫生死角。养花种草,改善屋内环境,注意通风换气,各种生活习惯,都更符合儿媳妇的要求、口味和想法。比起我们这些北方爱吃大鱼大肉菜的人,爱穿大红大绿衣的人来说,她是那样的与众不同,至少我赞同和追捧。

  给孙子过满月那天,家人齐全,正是落实人选的最佳时刻,亲家母,一反常态的高谈阔论,震住了儿子媳妇,大家都难以接受,惊得目瞪口呆!全家人立刻进入了混乱、尴尬、窘迫的状态之中,谈话无法进行下去。我非常理解亲家母的苦衷,她和我一样,都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女儿、女婿和宝贝小外孙子,难舍血脉亲情。但是,她实在不习惯再继续做没完没了的家务事,尤其是得带婴儿,一个月内,她立减体重十五斤!身体实在是吃不消了。她已经习惯退休后清闲自在的美好生活,她离不开自己多年的老同事,她离不开自己心爱的小提琴乐队,她离不开经常外出演出的老年合唱团,她更改不了每天健身散步的固定时间,她离不开集体外出去旅游和各项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

  她说:“我们这一代人能走到今天,实属不容易,我们吃了太多太多的苦,遭了太多太多的罪,人到晚年,能过上几天舒适快乐的生活,理所当然。不要再为下一代人操心费力了,那是你们这一代人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应该由你们自己去承担,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现在养育儿女,比起我们当年,条件要好上百倍,甚至千倍,没有必要再搭上父母活受罪。”

  她坚决不同意留下来呵护宝贝小外孙子,也不让我留下来看护宝贝小孙子。她的决定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她不是不爱自己的亲骨肉,她不是不管自己的宝贝小外孙子,她不是不心痛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她主动每月出资三千元钱,请保姆来照顾宝贝小外孙子,来缓解亲人们的疲劳。听后,令我感动的悄然泪下,语痴难言。情况急转直下,给了我留下来照顾宝贝小孙子的大好机会,心中暗喜,使我有了爱护宝贝小孙子的天赐良机。

  喜庆的酒宴,被亲家母的一番谈话,冷了场!搞得酒无兴致,饭菜无味,屋里死一般寂静。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大着胆子,换了话题,主动要求,留下来照顾宝贝小孙子,以此来活跃缓解窘迫的场面,同时爱心的等待儿子、媳妇的正式批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是,儿媳妇满心欢喜,立马表态,热烈欢迎我留下来照顾宝贝小孙子。全家人冰冷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尤其是亲家母和亲家公,万分的感谢我,客套话长篇累牍,弄的我好不自在,内心却感恩不尽。

  故作镇静的说:“诶呀,亲家,说哪里的话,感谢我什么,受用不起啊,照顾宝贝小孙子,理所当然,实属应该,也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无怨无悔。再说感谢,我都不好意思了,理解万岁!要说感谢,我应该感谢你们二位,是你们教育出了一位好女儿,好媳妇,好媳妇又给我生了一个宝贝大孙子,我今生今世都感谢你们才对。

  临分别那天,亲家母把小外孙子亲吻个够!还把照相、录像全部复制在她的电脑上,还和我立下君子约定,每天晚上都要和她视频,看小外孙子的录像,以此来解她的相思之苦,可怜天下父母心哦!

  时隔三个月过去了,回过头来,在想想亲家母讲的话,不无道理:“第—,长时间带婴幼儿的老年人,太熬夜,琐事繁多,精神憔悴,大伤元气,影响身心健康;第二,我们都是年近六旬的老人,再也经不起长时期的辛苦劳累,身体会吃不消的,健康最重要;第三,从长远的利益来看,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才是你们做儿女的首要任务,我们平安无事,你们才能安心工作和生活。”

  我衷心的希望八零后为人父,为人母的孩子们,都来理解你们的父母吧,深爱你们的父母吧,孝敬你们的父母吧,给你们的孩子做好榜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父母的身上,百事孝为先。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3

  (一) 再不用和外甥女争电脑了

  今天,哥们又买来一台电脑,给我一个惊喜。哥们真好!我心他懂,知心爱人。

  事情是这样,每学期学校放寒暑假和周末休息,外孙女都来我家住,她就与我抢电脑玩,电脑就轮不上我了,为了争抢谁先上网,我俩就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胜负,我手不“灵活”,不“灵敏”,屡屡失败。有时我俩还靠墙站立齐步走,看谁先抢到电脑座位,我是“蜗牛”,行动缓慢,这局,她又获胜。我笑着说:“这两项比赛都不是我拿手强项”。逗得她哈哈大笑……

  我认赌服输,只好坐在电视机前,手中拿着摇控器在播台……电脑争抢是小事,平凡事,主要享受这个过程,用她旺盛的生命力,带给我们快乐和生活的勇气,并感受着生命延续的喜悦,洋溢的幸福。她像小天使,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其乐融融。袓孙一乐,暖暖的,甜甜的……

  立冬了,降温了,冬天真的来了,可我家却如沐春天。今天我小舅妈带着她四个儿女及姑爷.外孙女来看望我,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特此表示感谢!

  (二)温馨亲情

  因为我身体原因,我和小舅妈有三年时间没有见面,但我们有电话联系,今天零距离接触,感觉很亲切。她脸上还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长年辛劳,她脸上被岁月刻上了皱纹。年轻时,她是十里八村中的大美人。她勤劳朴实,风里雨里,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经过他们艰苦奋斗和勤俭持家,他们家早早地就住了亮亮堂堂的红砖房。还辛苦养育了四个儿女长大成人,现都成家立业。秋收结束,儿女把她接来住上一阵,让她歇歇脚。可是她手却闲不住,扫扫这儿,擦擦那儿,反正总是找活干。她身体虽然单薄,但却硬朗。看见她由一帮儿女围绕着她,好幸福!我们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唠了一会儿家常磕。我们的外孙女还各自展示了她们的才艺,我们给予掌声,表示鼓励。

  为了感谢他们的到来,我想邀请他们去饭店,我就给哥们儿打电话,不巧,他正忙于生意,脱不开身,实在抱歉!他们走后,我心里不是滋味,没病之前,想干什么,抬腿就走,如今……唉!来日方长,不急于表达,会后有期。

  亲人的慰问,让我在初冬感到无比温暖,期待冬日里的暖阳长久,期待一个“永恒”的春天,融化“渐冻人”。所以起名叫温馨亲情。

  两短篇汇总在一起,来描述下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的爱,虽然我是一个久卧病榻的人,可是却没有经受亲人的白眼和厌烦的语言,收到的`都是爱,我的老伴,也是我最亲密的爱人,几十年来一直对我始终如一,亲人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我感受到了这温馨亲情,比什么都富有。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自古的乡愁是对家的思念。

  家,是孩儿和母亲割不断的脐带。

  家,是妻子窗前的守候。

  家,是男人行路的尽头。

  家是寒风里的温暖,家是疲倦时的慵懒,家是卸妆后的真实……

  家,如歌曲《家路》里的话:“有一顿餐,有一盏灯,和一扇不关的门。”

  没有女人不是家,只是房子。

  我一个旧友离婚了,好多年,他孤独他恓惶……他的儿子从外地回来曾对我说:那儿哪像个家啊?伯伯,你劝劝我爸再找一个吧……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5

  那天,外甥婚礼上,一个片段也是一个故事,温馨地让人落泪。

  一块贴板,新郎新娘的爸爸妈妈们走上台去,一个接一个的笔画贴上去,组成了一个“豕”字……新郎携手新娘走上台去,携手添上了宝盖头:

  一个崭新的“家”。

  当他们共同举起这“家”时,掌声雷动……

  我想起一首歌,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

  我知道,外甥婚礼的这一幕并不是作秀,是痛的慰藉和爱的寄托。

  他得了病,很重的病,在婚礼的前一月,是在拍婚纱照的那一天发觉的……然后,是手术……是化疗……是痛苦和绝望。我在第一时间给外甥了短信:挺住,你行的!

  他被推进手术室时,大舅妈握着他的手……

  后来夫人告诉我,孩子的手在抖。她说她告诉孩子:别怕,我们都在。

  一天,我的外甥哭着对母亲说:“我舍不得我的工作,我舍不得那个姑娘……”他的母亲也在哭。他哭着冲进自己的卧室,过了一会,我的外甥走出来站在母亲面前轻轻地说:“妈,我错了……”

  那个姑娘一如既往地东奔西走精心装饰着新房,心里畅想着未来的家。

  那个姑娘没有放弃,姑娘的父母从海南赶来了,大家都来了,婚礼如期举行……那天是10月21日,天阴,下着小雨。

  一个新家诞生了。

  在大红的桃心贺卡上,我留下了一句给外甥的话:多好的一个姑娘啊,好好爱她吧。婚姻使人成熟,你要像个男人去支撑起这个家。

  他受伤了,他很委屈,他要回家……那里有他心爱的女人。他知道,那个女人在等着他……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6

  "家人"不论是说起来还是听起来都似乎给人一种极其神圣和幸福的感觉。

  ――题记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将最不好的自己展现给我们最为亲近的家人,我们吃定他们不会生气,不会不理会你,不会不继续爱你,吃定了这一弱点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自以为是,开始了我们的不知天高地厚,开始了不以为然的随心所欲。我们不敢随随便便的去招惹哪一个就算是特别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不敢,我们总是宁肯委屈也要求全,简单的仅仅是因为我们无法很充分的把握熟悉的那个陌生人的心理,我们怕失去某种利欲对等关系,而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是我们的家人。很多时候我们假设不开心,我们可以随意的,不管不顾的冲着那些我们因一脉相通而前定缘分的亲人大喊大叫,甚至不堪入耳的辱骂。

  我们是打断骨头却还连着经脉的亲人,我们相遇相伴这些过去以及并不遥不可及的未来岁月里,我感到特别的幸运遇到你们――我亲爱的家人。我是一个偶尔喜欢任性,喜欢自由,喜欢发脾气的不知好歹的女孩儿,我总是在自己任性妄为之后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深深谴责自我,其实我可以忍,只是因为你们是我的家人,所以我是那样的自以为是,不懂得怎样的谦让,其实,如果换成一个陌生人,结果一定是360度大转弯儿。

  一年前我看着爸爸和叔叔大声的争吵,他们说再也不会管对方的"死活",爱咋咋地,都与彼此毫无半点儿关系。但是我看到他们争吵后,叔叔的气愤不已,句句带刺儿的谩骂,还看到叔叔看到爸爸身体不适时对我句句的安顿,要我好好学习,好好照顾爸爸,长大后一定要好好爱爸爸,要我打电话让爸爸去医院里早早的去做一个全身的检查,这样自己也放心。我的叔叔是一个口直心快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但是却往往因为自己的某些言辞让人误会他是一个高高在上,自居为高的一个人,其实不然……我想叔叔就是那种好心却办坏事的那种人,偶尔又不是这样,大人的世界小孩儿真是很难理解。我还看到父亲和叔叔吵完后坐在我家门口的凉椅上整整一个晚上无眠,更多的是无心的睡觉。我想他一定特别特别的难受,我了解爸爸,我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一个人,对人的好总是不爱张扬于他人的眼。我的爸爸特别的爱他的兄弟姐妹们,但是总是默默的,仅仅是默默无闻的那种。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满满的自私的世界里,这样的人是最不得好的人,满满的爱会因为你的一个小小的不小心就一带而过,甚至可悲到无人提及。我还看到叔叔和婶婶闹别扭的时候,父亲不管不顾的化解、劝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这发生的一切得到最终的解释仅仅只有俩字儿――家人。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的爱我的家人,又有很多时候我发觉自己又特别的讨厌自己的家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够理解的了我这种矛盾结合的感觉。换句话说是不是爱有多少恨就有多少呢?

  我们的这个家族里文化层次并不是特别的高,于是在思维方式的对等上不存在多少的对等相当,于是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有时候我特别的讨厌大家刻意的去在乎我"大学生"这个身份,要我自己想:我从来不愿意在自己的家人面前扮演"大学生"这个身份,我想和他们一样,随意的说话,随意的想干嘛干嘛。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渴望"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那种快感,但是我同时又感觉到我的家人并不愿意给我多少机会和随意。他们说各种各样的雅得还是低俗的话是可以的时候,我却不可以,就像把我的言辞用某种特定的教化进行了一种彻底的封锁,我既不能说特别高雅的话,更不能说低俗之语,一旦灌如其耳就好像随时随地的等待着用我"大学生"在别人眼中平常的不要不要的名词儿却在他们口中又特别高大的身份象征来压我,很多时候,我强调过身份的平等与平常化,但是那挖苦又夹杂的讽刺意味儿整的我只想发飙。我想说往往是因为爱他们却又特别的恨他们,那些和我有着相同的一脉之人们。

  自从我们开始了长大,我们就不得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代价,付出诧异的对待,后来有人告诉我这只不过仅仅只是成长的千万分之一,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的赫赫不一。

  成长让我们从小玩儿到大的家人们分道扬镳又紧紧相吸。

  看着如今我的晚辈得时候,谁都不曾知道我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这些天使般的孩子不要快速的长大,成人的世界充满着套路,充满着复杂,充满着不洁。我一点儿都不希望他们长大,孩子的世界多么干净,多么的美好!长大后的我们,不再像以前的孩童时的我们那样彼此亲昵,我们甚至不喜得和自己曾经是儿时最好的玩伴儿说一句话,我们把多少热情都给予了陌生人,却用了一颗本不该有的冰冷之心去对待了我们的至亲挚爱之人。我们总是有意识的忽略了他们的好,他们的善良,他们的真。却总以为对我们最珍贵的是我们用死乞白赖乞求到的陌生人的关心,那满是套路的真心情谊。

  我们不能对比,不能衡量。有许多时候我特别想爱我的家人,却可悲的发现我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他们。记得自己曾经还口出狂言的对叔叔说:我们这一辈的情谊一定比他们上一辈人要深厚,要好!后来随着成长的一天天的更新,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话说大了!你爱别人而别人却不一定……

  随着社会地位,社会等级的发展,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一脉相通的家人呢?要不要以不变应万变呢?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7

  花又开了,草又绿了,当春风用大自然的魔法将万物由荒芜变得丰饶之时,年轻的我们却在阳光般的亲情面前“一贫如洗”。

  电话里的妈妈:

  “儿子,最近生活得怎么样啊?”

  “还行。”

  “吃得好不好啊?”

  “还可以。”

  “那——”

  “妈,我这边还有事情,下回再聊啊,我先挂了啊……”

  一连串“嘟嘟嘟”的提示音就如同一把把利箭无情地刺痛着一位再普通再平凡不过的母亲。

  我们有时候会天真地认为,自己跟父母沟通的时间还有很长很长,母亲隔三差五的询问唠叨甚至会被认为是一种爱的“包袱”。可是仔细一算,结果竟会令所有人为之震惊。假设父母现在50岁,能活到80岁的话,按照每三天通一次十分钟的电话来计算,在父母最后30年的岁月里,我们能够与他们交流的时间竟然只有短短的25天!是的,只有25天。“还行”“还可以”“我先挂了啊”……当我们一次次说出这些含糊甚至有些厌烦的话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正在悄无声息地抹杀着自己与父母相处的宝贵时光。方寸间的电话,一句“妈,最近您身体还好?”、一句“我想你了!”,这些简单不能再简单,平凡不能再平凡的话语,对于我们来说却变得那么“难以启齿”。

  相片里的爸爸:

  “孩子他妈,你看那年孩子10岁生日照的合影,一晃都快20年啦……”

  “是的啊,你看你头发都白了啊,时间能不快嘛……”

  这段对话也许父母每天都会说上几次,那些逢年过节拍的全家福,也许就放在他们的床头柜里。人们常说,母爱是炽热的,就像太阳一样,照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而父爱是深沉的,就像大山深处的基石,粗心的我们时常忽略了它的存在。父亲不会表达,但当听到你回家的消息,他会兴高采烈地出门买菜,为你准备一桌你最爱吃的菜;父亲不懂寒暄,但每天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都会关注孩子所在城市的冷暖变化;父亲不善言谈,但每次母亲打来电话的时候,他一定一直守候在身旁,幸福地笑着,而我们很多时候却全然不知。

  方寸间的照片,从出生到现在,父亲珍藏了我们生命的长度。“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忙忙碌碌中,我们缺少了这一句彻彻底底地扪心自问,然而父亲却在我们身后默默无声地拾起我们的曾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个追思故人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关心问候身边的亲人。常回家看看,拉拉家常、出门逛逛,让电话里的妈妈扬起欢笑,让相片里的爸爸年轻焕发。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8

  大伯是在正月初二的晚上去世的,享年77岁。走的时候,身边只有大妈一个人。并不是儿女们不愿陪在身旁,而是大妈不让陪。大妈是个尖酸刻薄、心胸狭隘之人,思维与常人不同,她怕儿女们争夺她的家财,将儿女们拒之门外,最终让大伯含恨而死,没能跟儿女们说上一句话。

  早在大伯重病住院期间,大妈就向儿女及亲朋隐瞒情况,拒绝所有人看望大伯,而且对于关切大伯病情的乡亲们,内心里充满怨恨,对乡亲们恶语相加,令人非常生气。

  大伯是位居士,不吃肉、不喝酒、不抽烟、不吃鸡蛋、不吃韭菜,由此可知,大伯的身体是怎样的情况。大伯是正月里住院的,那时已沉疴缠身,医院里尽心尽力的治疗着。然而,我的大妈为了过小年,硬是让大伯在腊月二十二日那天强行出院,尽管医院要求继续住院治疗,但大妈不顾大伯的病情,哭闹着让出院,最终让大伯在病痛中早早的离世。

  腊月二十六那天,大伯出来上厕所。在厕所里足足蹲了半个小时,硬是没有拉出一粒屎。之前大伯已经八天没有上厕所了,因为他的肠胃里没有任何的食物。可怜的大伯,连提裤子的力气都没有了。从厕所出来时,裤子还耷拉着,里面仅仅只穿了条秋裤,只将隐私部位遮住了。数九寒天的腊月里,大妈只给大伯穿了一条裤子和秋裤,让人看着心寒啊!

  当我的母亲和父亲知道大伯的样子后,于当天下午去看望大伯,谁知,我的父母将大伯家的门敲了大半天,大妈硬是没有给开门。一开始,我的父母以为家里没人,后来房客说人就在家里呢,可能是故意不给开门的。为什么大妈要这样做呢?我的父亲和大伯是亲兄弟呀,为什么大妈就不能让弟弟看看哥哥呢!

  大年三十那天,大伯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回来了,看到父亲的情况后,根据经验判断,知道父亲不久就与世长辞了,就向母亲建议及早为老人准备后事,谁知大妈听后就大发雷霆,认为儿子们是诅咒老人早死,竟将儿子儿媳们痛骂了一顿,老实善良的儿子儿媳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忍受着。大妈就是那样得无情,那样得残忍。只要大伯还有一口气在,大妈就绝不会让任何人知道大伯病了,她要让大伯以健康的状态面对所有人。对于她来说,大伯生病了就是一种耻辱,一旦别人知道了,会嘲笑她的,但她却永远不会知道,人的生老病死,并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这是一种自然的,非人为的。

  大伯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很有才华,是西北工业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在工厂是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虽然大伯平时在乡亲面前不爱说话,但是,只要谁家有啥红白喜事,只要叫他了,他就会去给帮忙的。

  大伯表面上看去不善言谈,但心里却是很友善的,尤其对我们这些侄子和侄女们,更是如此。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没有朋友玩耍,我就会到大伯家找我的堂兄们玩。大伯看到我们来了,就会拿出好吃的给我们,也会给我们讲述他在外面的一些见闻。大伯家就是我小时候的一个乐园。

  大伯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在新中国建设期间,大伯努力学习,同时加强身体锻炼,一心要为国家做贡献。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这中间有一段插曲,是父亲给我讲的。当时,大伯考大学的成绩不被老师们看好,代课老师看到大伯报了西北工业大学,有些担心,就到操场上找到正在锻炼的大伯,劝他把志愿改一下,但被大伯一口回绝了,大伯很自信的认为自己能考上。老师觉得大伯太犟了,连十头牛都拉不动。

  大伯毕业那年,刚好赶上了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也就是在这时候,大伯结婚了。婚后第二年,大伯的女儿出生了。在那个封建思想仍旧存在的社会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儿的到来并没有让大伯高兴起来,也没让大妈高兴起来,更没有让父辈高兴起来。没过几天,轰轰烈烈的社教运动开始了,作为文化人的大伯,毅然参加了进去,被派往湖北进行社教运动。运动结束后,就在当地的一家工厂里当起了技术员。在这期间,家里发生了一件事,让大伯悔恨一生。那是女儿三岁多的时候,突然生了一场病,发起了高烧,由于大妈和父辈们对女儿病情的莫不关心,最终,女儿失去了说话的能力,终身落下了聋哑人的残疾。直到现在,女儿仍旧记恨着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大妈,她不恨她的父亲,因为她的父亲当时并未在身边,但是,作为父亲的大伯,却一直悔恨着自己,怨自己为何当时没有在孩子的身边。

  一九七零年,大伯终于被调回了西安,在一家电力设备厂任工程师,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退休。这期间,大伯的两个儿子也相继出生了。虽然大伯有了两个儿子,但大妈天生的自私自利心理,也让两个孩子受尽了折磨。两个孩子总是吃不饱穿不暖,时常偷偷跑到我家或者我叔家,让我们给他们吃些东西。最可怜的要数大伯的女儿了,每次回家,都是冰锅冷灶的,要吃饭还得要自己做,大妈从来不给女儿留饭吃。大伯只能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我的母亲和我的婶娘每每看到大伯的女儿哭泣,就心疼,就知道大妈没有给女儿做饭,就会把她拉到自己家里,给做点饭吃。所以直到现在,大伯的女儿都说,我妈和我婶娘要比她亲妈都亲。

  我父亲看不惯大妈的尖酸刻薄的样子,看不惯她对待孩子的态度,终于在大伯没在的时候,将大妈狠狠地揍了一顿,但大妈仍旧是死性不改,依然故我。虽然大妈很恨我父亲,但是对我和我哥还是很友善,我们还是像平时那样到她们家去玩。

  我的大伯虽然是个文化人,是个工程师,但是,下班后仍旧跟大妈在地里干农活,种地收菜,任劳任怨,从不抱怨一声。为了第二天能卖个好菜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帮着大妈把菜拉到批发市场,然后赶回来到单位去上班。

  大伯退休后,喜欢上了打太极剑。每天早早起来,到公园里同其他人练剑。由于长期的练习,大伯在省市表演中,获得了多项荣誉。

  大伯退休后,月月可以领到不菲的退休金,但是大妈对大伯,就像当年对待儿女们一样,不愿给大伯吃、不愿给大伯穿。每天早上大伯出去锻炼,总是给他穿一身又旧又脏的衣裤,身上仅仅装上几块钱的零花钱。即便是到了逢年过节,都不愿给大伯买一身好衣服。儿女们给她们买了过节的新衣服,她自己不穿,也不让大伯穿,将儿女们的一番孝心拒之门外。两个儿媳经常在我们面前抱怨:父母攒那么多的钱干啥呀?儿女们都不缺钱花,老人手里留那么多钱给谁呀,为什么不能给自己花呢?

  可怜的大伯,就这样走了,走的时候,竟然眼睛都没有瞑目,似乎还留着一丝眼光,也许这世上可能还有什么让他留恋的,让他始终割舍不下,但是,谁也不会知道了,永远的不知道了,他只能把那份遗憾带进坟墓里了……

  一家人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取暖,应该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吃着简单而又幸福的午餐;老夫老妻应该相互扶持,白首不相离。如此,生者,快乐无边、亡者,也便毫无遗憾。大伯,如果有来生,希望您会幸福……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19

  爷爷是老公的爷爷,现在也是我的爷爷,儿子的姥爷。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具体七十几了,我还真不知道,因为连老公也不知道,这样想来,我们还真是不孝。

  就在前几天爷爷住院了,我跟老公便商量着,早上把儿子送到幼儿园后就去医院看爷爷。这话被儿子听到了,小家伙便吵着闹着一定要跟着去,说是有很多话要跟姥爷说,姥爷听完他的话,病就会好的。看着儿子可怜巴巴的模样,我跟老公没办法,只能带上他。

  医院门口的一家超市,我下车准备去给爷爷买点老人家爱吃的东西,儿子也屁颠屁颠地跟去了,他说他知道姥爷喜欢吃什么。结果,挑了一大堆,全是他自己爱吃的。不过也的确如此,爷爷爱吃的东西总是跟孩子们喜欢吃的一样。其实我们都明白,爷爷哪有喜不喜欢一说呀?只要孩子们喜欢的,他都喜欢。我们买给他的,他从不舍得吃,总是要留给他的重孙们。

  医院的病床上,我们看到了爷爷。病痛的折磨,让爷爷看上去更加苍老。

  四年前,我跟老公还在外地的时候,爷爷生了一场大病,后来经过及时治疗,虽然好了很多,但从此却离不开拐杖了,这次住院也是因为那病留下的后遗症。

  看到爷爷,儿子两手抱着重重的水果篮,走到爷爷跟前说:“姥爷,我来看你了,还给你带了很多好吃的,你赶紧好起来吧,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这句话惹来了一阵哄堂大笑,我故意逗祖孙俩说话,问道:小家伙是怎么惹老人生气的?

  听一老一小的来言去语,我明白了原委:原来,就在爷爷住院的前一天,儿子曾在爷爷跟前说他喜欢姥姥,不喜欢姥爷,因为姥爷对他凶凶。有一次,他想吃好吃的,找姥爷要。姥爷故意跟他赌气说:你又不喜欢我,我生气了,就不给你吃。儿子便将小脸拉得长长的去找姥姥要了,好吃的拿到手,儿子就想气气姥爷,他歪着脑袋,嘟着小嘴,冲姥爷挤眉弄眼,大声说:“我就喜欢姥姥,就不喜欢姥爷。”

  结果第二天,爷爷就住院了,儿子以为是他的错,他以为是自己将姥爷气得住院了。

  看,小家伙低着头,撅着个嘴,眼睛时不时地瞄姥爷一眼,好像就在等着挨批评似的。

  当听到姥爷说,想吃什么自己去拿的时候,儿子这才又恢复了调皮捣蛋的小模样,抱着姥爷说:“姥爷赶紧好起来,我以后姥姥、姥爷都喜欢!”

  看着自己可爱的小重孙,爷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爷爷是位和蔼的老人,记得那时候跟老公刚订婚。第一次去爷爷家吃饭。一路上老公便给我交代,到爷爷家要注意些什么。其他的我都忘记了,只记得老公说,从小爷爷就对他很严厉,吃饭必须坐端正,不许东倒西歪的;要吃多少盛多少,坚决不许剩饭,不许浪费;饭桌上不许挑三拣四的等等。总之,老公说他小时候特别怕爷爷。被他这么一说,我更紧张了。

  很快,爷爷家便到了。看得出,为了迎接我,爷爷奶奶将那个并不大的家收拾得一尘不染,一进去就给人特别清新的感觉。

  那天,爷爷穿着一身中山装,虽然不新,却很干净、整洁,看上去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奶奶则围着围裙忙着做饭。我的到来让他们更加忙碌了,尤其是爷爷,又是端茶又是拿好吃的,在一旁的老公看得别提有多羡慕了。用老公的话说,他长这么大,都没过这种待遇。

  爷爷还跟我讲了很多老公小时候的事,边讲边笑,看得出,他很欣慰,也很自豪的样子。

  听我们聊得热闹,奶奶也从厨房出来了,饭做好了,叫我们去吃饭。看得出奶奶很用心,一定是之前问过老公,我都喜欢吃啥,所以满满一桌丰盛的菜肴,几乎都是我的最爱。

  吃饭的时候,我特别注意,学着老公的样子,坐得端端正正的。奶奶一边给我夹菜,一边嘱咐着:别客气,多吃点,看你瘦的,要多吃肉才行,说着夹了一大块肉放到我碗里。我点点头,可是心里却犯难了。要知道我向来是很少吃肉的呀,尤其是那么一大块肥肉。夹着肉,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吃吧,肯定吃不下去,不吃吧,那是奶奶的一番心意。

  突然我灵机一动,迅速将肉放到老公碗里。跟奶奶说:让他多吃点,他也瘦的。没想到热情的奶奶又夹过来一块说:你俩都多吃点。这下真让我为难了,正发愁该怎么办时,细心的爷爷看出端倪,亲切地问:丫头,不喜欢吃肉吧?不喜欢就挑出来吧,挑自己喜欢吃的,多吃点。我跟老公都很诧异地相视一笑,老公便说起了在路上跟我交代的事。

  爷爷听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语重心长地跟老公说:小时候,对你严厉是因为不想你长大后没出息,最起码的家教应该要有,不然人家会笑话的。

  听了爷爷的那一席话,老公笑了。他说:“这些我现在都懂了,一直以来我都对爷爷的严厉耿耿于怀,长大了才知道自己错了”。

  我们结婚后,听老公说,小时候,家里地很多。爸爸妈妈顾不上照顾他跟姐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不光是他姐弟俩,二叔家三个、三叔家两个,一共7个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小时候大家都很听话,只有他很淘气,因此爷爷对他特别的严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孙子孙女们都长大成家了,爷爷奶奶也日渐衰老。

  现在的我们偶尔有空就会回去看看他们。每次回去,爷爷奶奶还是跟以前一样,忙前忙后的给我们做很多可口的饭菜,生怕我们饿着似的。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大包小包的给我们带着,说:这些馒头是奶奶蒸的,菜是爷爷在院子里自己种的,城里买不到的。

  的确,这些东西虽不值钱,却是我们最爱吃并且吃着最放心的,这些东西也是用钱买不到的。爷爷奶奶这份爱,更是钱所换不来的。

  看着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爷爷,我流泪了。如今,我能做的,便是每天祈祷,祈祷着爷爷早点康复,早点出院,享受他应该有的天伦之乐。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0

  当我敲下这个题目时,大哥那严肃、不苟言笑、甚至有些不耐烦的面部表情便清晰地浮现于我的眼前。从小到大,我都畏惧我大哥,感觉他生就一幅阶级斗争脸,火药筒子似的坏脾气,不敢碰,一触即燃。所以一般有他的场合,我都会远远地看着或者干脆逃离。但我二哥不,待人和气,说话委婉,有时,我就想,都是妈妈生的孩子,为啥两个哥哥的脾性差异就那么大。

  大哥文化水平不高,初中程度。为此,还惹过笑话。他和我嫂子经人介绍初次见面时,一紧张,面对当时已是学士之位的我嫂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文化制度不高,你可不要嫌。”我嫂子听我哥这样说,扑哧一声笑了,“你怕我文凭压你?”大哥不紧不慢、不卑不亢地说,“外有啥,念书念得好,不一定你在社会大学上有我懂得多。"后来我嫂子成为我真正的嫂子后常说,你哥说的社会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一下子把我打动了,就感觉到他有那么点与众不同。

  大哥自小就不喜欢念书,勉强上到初二时,就开始逃课,我妈流着泪手拿竹条追打他,大哥的理由是,和他一般大的我们村的那些娃都不念了,他念有啥意思。妈妈眼看着我哥朝学校方向跑走啦,便放心地回了家。熟料,大哥把书包藏在土壕里,瞒天过海,继续去野,野到和人家放学的娃一起回家吃饭。这种情形持续了一阵,终于因一次和我二哥为吃东西分配不公被我二哥揭穿,我妈气地是声泪俱下,新帐旧账一起算,打邻居娃让人找上门,和老二给家里抬吃水时把老二头打破,撒谎,糟蹋人家庄稼地里的未成熟的玉米,折杆杆吃……我爸把我哥吊在门上狠狠滴教训了一顿。我那时小,看轻易不流泪的哥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便哀求我爸,“放下哥哥,再别打!”可我爸也是个犟脾气,后来,还是妈妈叫来五叔,在我五叔的劝说下,爸爸终于算是饶了我哥。

  大哥不笨。看当时形势那么严峻,不念完初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便改变战略,行,去学校也行,反正就是能念个啥程度就是啥程度。大哥上了三年初中,英语只记下一个单词,班长,还是用咱们汉语注的音,“毛奈特”。但他并不是什么都不好,他的物理在班里是经常考第一第二。大哥是一个有运气的人,他很幸运地赶上我爸厂里内部招工最后一趟幸运车,于是初中毕业的他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了他人生的大转变。大哥下过钻机,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给人绕电机,做过推销员,担任过濒临倒闭的编制袋厂的厂长,他靠着他多年在社会上闯荡积累的经验,以及丰富的人脉资源,硬是把那个即将走向倒闭的织袋厂经营管理的有声有色,解决了厂内不少职工的就业问题。

  大哥虽然对我们一副不大和蔼、友好的样子,但他对外人,不管穷富,甚至位之高低,都能热情地笑脸相迎,尤其对我们村的人,如果碰到了,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一回,村里的前任村长去赶集,路上恰逢我哥,大哥当时本来是要回厂子去的,看到老村长,他马上调转车头,把老村长送回了家。还有一次,我们村的金旺去集镇上办事,在街道上遇见了我哥,大哥赶紧停下车,走出来,给人又是递烟又是关心地询问要不要他帮啥忙,或者顺路把人家送回去,金旺告诉我哥,“才来到集会上一会会,事情还没有办呢!”我哥的热情深深滴打动了金旺。让他很感动,回村后遇见我,便对我说,“晓风,你哥虽然事情干大了,但人嘛,还是那老样子,没一点城里有钱人的架子,朴实滴很。”当金旺这样说大哥时,我心里七分高兴自豪,对哥又有那么三分的小不满。哼,真是个怪人!对外人热情的不得了,对自己家的人却一幅冷若冰霜的样,真是不可思议!

  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哥的这种看法。

  去年腊月底,眼瞅着蛇年的尾巴就要过去了,我们这儿有着“浑腊月 ”的说法。就是在腊月里凡事都小心翼翼些为好,一年到头了图个吉利。可我们夫妻两由于平时太忙,便趁放假驱车去集镇上采办一些东西,车行至镇上一个大十字街口时,我从车窗里已看到一个骑摩托车的人飞速朝我们车行的方向驶来,我想提醒老公,但怕 分散了他的注意力,我惊恐万状地望着疾驰、丝毫不减速的骑摩托车手得人,就在车子正左拐时,骑摩托车的人由于刹车不住而撞向了我家车尾,随着剧烈的撞击声,那人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老公停稳车后,迅速给大哥去了电话,几分钟后,哥赶来了,他一面安慰我们,别慌,别怕,一面打电话叫了一辆车让我把那人先送往医院。然后他给交警队打了电话,他和老公留下来处理事情。老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也吓懵了。我把人在医院安顿好,从医院出来,去了交警支队,我看见大哥正和交警队的人一起往外走,看样子是哥请人去吃饭。哥仿佛没瞅见我似的 ,给交警队的人陪着笑脸小声说着什么,他不到五十岁,可是头发已经花白,此刻他专注的对别人陪着笑脸的样子,一下子让我明白了哥为什么见了自己家的人那种好像无所谓的样子……

  哥应该是太累了!这些年,他申请了停薪留职,在外边干事,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人和事,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麻烦,为了经营好厂子,他要处心积虑地打点好各个客户,应对各种难局,难怪他回到家里后就是一幅不冷不热的样子,他在外边看够了人脸,回到自己家了,他不想伪装,他卸下了所有的面具,还原了他最真实的面目。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我哥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哥的误解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在外人看来,哥开豪车,住洋房,要多风光有多风光,然而,这风光的背后,有谁知道,哥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与努力啊!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1

  别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别等最后了,才懂得后悔!——题记

  “鸟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是自然界中最广为流传的感恩事例,感恩也是悠悠五千年来中华文化长河中优秀的品质。家是幸福的港湾,是我们一生的避难所,正因为有了家,有了亲情,才有了我们!

  “感恩”这个话题,也许涉世未深的我们从未深入地思考过,父母大半辈子的操劳,大半辈子的艰辛,大半辈子的曲折,我们也从未思考,从未体会,亦从未感恩。人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想珍惜却已晚了,年幼无知的我们对于眼前事物的态度何尝不是这样?

  小时候,我总是傻傻地望着那浩瀚的星空,上面镶嵌着无数的星星,它们拥有着最独特而又最迷人的光彩,我始终觉得它们好像一直在诉说着一个个神秘的故事,也许只是因为我不懂它们的语言罢了!年迈而又见多识广的奶奶告诉我,那些星星是一个人最后的归宿。我不知道,也不明白。直到十岁时,奶奶的突然辞世,让我从那时起懂得了后悔,懂得了失去。不论我如何哭闹,奶奶却永不回家了,我多想再听奶奶唱一次那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秦腔,多想让奶奶用那双充满老茧的手抚摸我,但是往事已去,无论如何,也唤不回那疼我爱我的那位老人。当我再次仰望星空,我很想再问一次,奶奶,您到底是哪颗星星?我好后悔,在当初奶奶健在之时,未曾孝敬奶奶,珍惜与奶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但是往事已去,再多么后悔,也只是徒劳!

  当我们呱呱落地开始,我们的人生之帆便起航远行了,途中我们经历明媚艳阳天,也经历暴风雨的打击,但无论如何变换,陪在我们身边的始终是亲情,始终如一的是父母。我们从幼儿再到成年,其间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父母操劳了一辈子,遇到知恩图报的儿女也就足够了,但是总会有一些例外,如“啃老族”“月光族”,更有甚者,与年过半百的父母对簿公堂,争夺家产、拒绝赡养老人等!随着时光的流逝,父母终归会离我们而去,所以身为子女的我们要懂得感恩亲情,拥抱亲情!

  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俗世的灯红酒绿,留下的只是那一份份未经雕琢的爱,那一份份永不变的陪伴,那一份份沉甸甸的爱。想想父母那微驼的背,那双鬓间日益增添的白发,那岁月刻在额上的一道道皱纹。别再任性了,别再与最爱你的人吵架了。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我们都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最爱我们的人!现实生活中难道不是这样吗?感恩亲情,感恩父母!

  我们长大了,有家才有我们,有爱才有家。我们长大了,看我们长大的人却老了!别为自己的一生留下遗憾,始终铭记——感恩亲情,感恩亲人!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2

  不知道那一天妈妈已经病了,可爸爸却不愿让出门在外的儿女们牵挂担心,隐瞒着不告诉我们,连个电话也不打,我们每次打电话回去他总是说好好,报喜不报忧。昨天我们姊妹几个决定相伴回去看望二老,回到家中才发现妈妈已经病了好多天,看着体弱的妈妈躺在炕上满脸憔悴的面庞,我的心在滴血。我倒纳闷,平日里他隔三差五地给我们打电话,可这些日子他却很少打电话,即使打也是三言两语匆匆掠过,我恨做女儿的我为何如此粗心,真内疚。爸爸,我的爸爸呀,你让我说什么好呢?!你总是替儿女考虑,从来不为自己,即使你已经身心交疲无力支持下去,你也从不喊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在照顾已经瘫痪七年的母亲,我的心在滴血啊!

  平日里,我们都在借口忙工作,说家中忙脱不开身,可年愈八旬的双亲在家中是何等的艰辛啊!尽管作为儿女的我们每次回家给他们满载而归,带上所有能想到的衣服、日用品和水果蔬菜,可我们哪里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不,这些他们根本不需要,他们的衣服多得连要穿什么都不知道,柜子里衣服多得连他们自己也数不清,他们根本也不想找得换。冰箱里放的鸡鸭鱼牛羊肉也懒得做,买回去的好多东西放得变质我们回去只能扔掉,他们不需要这些,他们需要的是陪伴,陪伴啊!我们做儿女的要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

  今天早晨,我们姐弟四人带着妈妈去医院看病,妈妈执意不去,她即使疼痛难忍可还强装笑脸掩饰巨痛,在医院的几经检查折腾精疲力尽可她坚强地挺着,不让儿女看出丝毫的不适。

  今天检查完毕,输了五六瓶点滴之后,我们带着妈妈故地重游,重温年轻旧梦,当年陪伴爸爸生活的地方,哥哥的出生地——小河沟。母亲告别了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虽然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模样,可她还是深情地望着久久不愿离去。在回来的路上,她给我们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记事起,我的爸爸从来没有高声指教过我一次,视我如掌上明珠,只要我提出要的东西,他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总是满足我的要求。也许因为他在外工作很少回来的缘故,他们宠坏了我。他们给了我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给了我同龄人少有的优越感。我的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我以有这样的爸爸妈妈而骄傲自豪,他们教我如何做人,他们善良坚强,自强不息,艰苦朴素和乐善好施的优良品德永远是我人生的坐标。如果有来生,我还愿做你们的女儿,再续父母子女情,永远陪伴你们左右!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3

  父亲

  严坤明

  再过几天,就是父亲的生日,我不由想起我父亲。

  父亲是一个军人,生于一九一八年,卒于二00二年。享年85岁。他出生于高山峻岭。那个年代,很穷,奶奶生下第三个儿子后,爷爷就死去了,奶奶无法养活他们,于是,三叔被送人,二叔托人抚养,父亲便背井离乡离开大山,随母讨米,来到距老家80多里的继父家。当时继爷爷也很穷,一个好心的老机匠收了父亲做徒弟,父亲边学织布边帮机匠干活,不仅混了饭吃,还免了学徒费。刚学完徒,继爷爷患病,无钱治疗,奶奶拿不出什么办法来,适值兵慌马乱,为了继爷爷治病,父亲便去卖了壮丁,混在国民党的部队里。先和日本人干,后来蒋介石发动内战,他只得在国民党军队中当炮灰。这时继爷爷过世好几年了,奶奶便孤单度日。这一情况,父亲无从知晓。父亲后来投奔了共产党,参加了解放军。父亲是干后勤工作的,一次,他们执行秘密军事行动,在一个夜晚运粮草出海,不料迷失方向,误入金门岛,结果被国民党抓获,国民党怀疑父亲是共党要人,便对他进行严酷审讯,父亲没说出什么来,昌恩白却又把他们带回厦门,关入监狱。不料,解放军攻势猛烈,国民党不得不匆忙逃往台湾,好几处监狱的共产党人被枪杀,父亲命大,他从监狱里爬了出来,只是这时他的党证立功证全没了。听父亲说,他是火线入党的,他南征北战,18年时间,跑了大半个中国,每次打仗冲锋,根本就没想到个“死”字。他曾立过三次三等功。他是29军的,可攻到这里的全是28军的部队,原来的部队找不到了,于是,他竟当作俘虏被28军收编。全国解放后,他在北京空军警卫团三连任战士。这时,父亲想起了奶奶和继爷爷,他要求退伍回乡,殊不知当他回到家乡,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继爷爷也早已过世。他没分到房子和土地,就在两间破旧不堪的土砖房里与奶奶相依为命。直到他38岁才找到我的母亲。

  母亲是个童养媳,命运不济,丈夫死去,一个女孩也死去,于是改嫁,和父亲白手起家,过着清苦的日子,居然生育了我和姐姐,待到我该娶新妇的时候,还是有家没房,我找好的一个对象因此告吹。这时候,父亲已经显得苍老。但为了我娶上媳妇,他每天默默劳作,和母亲一块织布,百天,呱哒呱哒,机声不断,夜晚,悠悠咽咽,纺车不停。后来,父亲又跟我一道在一个山坡上打地基,放土砖,造房子。每天挥汗如雨,累得腰酸背痛。我建了房子,就有了媳妇,有了孩子。后来我也有了教书的职业。日子渐渐的好起来。于是,我又想造红砖楼房了。要造楼房,原来的土砖房就得拆掉,父亲有点想不通了,他说好好的一栋屋拆了多可惜呀。但他还是不执意反对。只是说,你们硬是要拆,就给我留一间,我就住在这间屋里。其实父亲是对这土砖屋有了感情,一时转不过弯来,后来,这一间土砖房都没留。我们住上了楼房,父亲的织补机早进了炉灶,他老可是闲不住,不知他在哪弄来一把土制的二胡,在他闲着的时候就拉着古老的京调,有时来劲的时候还要唱上一段,我不知道他那个时代从哪里学会的。他还有练钢笔字的嗜好,他的字还写得很有特色的,行草舒展自然,常常在一个小本子上随便写写,看了又看。我也不知道他在那个年代在哪读过书。父亲说他在部队还当过文书,帮战友写过信。难怪在他被金门国民党抓了后,国民党怀疑他是个当官的,把他当成个共产党要人来审讯。

  父亲是个老实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也许这就是他做人的准则,他不存私心,从不和别人去争长论短,不怕吃亏。他做事细心严格,在农村生产责任制前,生产队的人总是要他当保管,分粮时,总是要他来过秤。存放在晒谷坪的稻谷,为了防盗,要打印子,这印子总是父亲打,印匣子由父亲保管。

  生产责任制后,父亲70多岁了,也许戎马生涯锻炼了他的身体,他天天干活,不知劳累。只是大概因为战场惨状对他刺激太大,他患上的神经官能症越来越厉害了。每晚夜半,噩梦缠身,梦中的呼叫,让人感到如果迟一点唤醒他,他就会窒息而死。父亲的一生是劳苦的一生,战斗的一生。饥寒交迫中他没倒下,枪林弹雨中他没倒下,他是在一次砍柴的劳动中摔死的,不,应该说是在120救护车上震死的,在医院的多项检查中弄死的。我很难想象,他在救护车中所经受的巨大痛苦。他躺在车上,公路坎坷不平。他紧紧握着我的手,他的手在告诉我,汽车的每一次震动便是对他生命的一次打击。我和父亲从来没握过手,可这一次握手给了我生离死别的预感,我的泪在眼眶里转着。父亲临死前的最后一次检测是“CT",在检测台上,我按住父亲的下巴,当时他已呼吸困难,可是,我为什么只顾检查结果,而那么死心踏地听着医护人员的话,那么认真地地按着父亲的头而不顾父亲的难受痛苦呢?该死的医护人员!让我如此愧疚、遗憾。我似乎就是父亲的凶手!父亲是在不该死的时候死去的。他在断气之前,没对我说一句话,他没来得及吩咐就匆匆地走了。也许他死不甘心,他的冤魂不时出现在母亲和我的梦里。母亲隔三岔五地问我“你父亲临死前对你说了什么没有?你们让他吃了点什么东西没有?”然后便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数落。说自己这个不该,那个不该,让我的鼻子发酸。按理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逐渐淡化对于他老的追念。然而,近几年来,父亲的影子却一直在陪伴着我们。

  在父亲死后祭奠的日子里,母亲拿着一大叠枉生纸钱不停的念叨:“南无阿弥佛......”凄然的声音催人泪下。自从父亲去世,母亲没有一天不叨念着父亲,尽管父亲生前,他俩也吵嘴伤神,有时甚至不分昼夜,但一旦生离死别,母亲能够采用的方式都用上,生者尽量满足死者,真弄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地步。父亲过世一年后,母亲的神咒又念叨起来:“.南无阿弥多婆夜.....”现在,每天吃饭时,母亲总要在桌上放一碗饭,摆上一双筷子。人啊,就是那么复杂的动物,一种东西,一种生活,一个亲人,一旦失去,就会用多种方式去挽回,去纪念,这时,过去的东西才显得美好。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 。作为军人,虽然他没有显赫的战功;作为父亲,虽然他没有给我留下可观的财产,但多少个夜晚,我梦中总是再现父亲的影子,往往这时,我才会想起他给我们讲的那些战斗的故事,才会感悟到父亲的善良与质朴,才会体会到他活着所付出的代价。

  我永远记念我的父亲!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4

  在我心里世界上最大的爱是父爱和母爱,可是这个想法在15岁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转变。

  亲情是每个家庭必要的,一个家如果没有亲情就等于树没有了枝干。

  我在15岁以前每天都是早早的起床,每天都认认真真的上课。每天和家人都打成一片块块了了的生活。当我做错事情的时候父母总是耐心的帮我纠正错误。让我对自己所做的错事有所领悟,可是到了我15岁以后,我却觉得自己重新站在了一个人生的起跑点上,不过在那时候什么都没有变,变的只是父母的“声音”,不只从何时开始我讨厌自己父母的声音,妹妹的撒娇声了。以前我是多么喜欢啊!可现在一切都变了。

  在15岁的生涯中,只要是做错一点事,就会在我的耳变传来父亲的责骂,母亲的教训,每天都是按原来去上学,去玩,去做一切活动。可当我做了错时却和原来不同。

  每天面对父亲的责骂母亲的教训,我的心中开始对父母产生了排斥!或许是我错了,或许是父母存在一些问题,我的心由于父母的每天批评产生了错乱感觉。有时我会和父母顶嘴,明知道自己不对,可还是去和父母争辩。有时父母会错怪我因而会是我产生逆返心理。这是否亲情出现了变质。

  每个家庭都有精彩的一部分,可当精彩过后家庭的花瓶是否会出现裂痕?

  同学们!请告诉我亲情是否会变质是否会和食品一样也会过期?他是否在无形中出现了变化?请帮我走出这一部分吧!我要回到精彩。我要精彩人生!!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5

  你很普通,高高的胖胖的,一走入人群就仿佛再也找不到你了,可是你的眼神却可以让我在万人之中找到你

  你的眼中充满了泪光。对于一个接近四十岁的男人来说应该很少掉泪的,可是那一次我看到你哭红了双眼。在上八年级时,由于我的成绩没有长进从而被列入差生的行列,而且那一次还开了家长会,来的人是你。我认为一向暴躁的你来了之后会狠狠地骂我一顿,可是你却没有这样做,平时不太会说话的你也语重心长地和我谈了起来,我没敢注视你的眼睛,忽然发现你的眼睛红了,你好像察觉到了,立马转过身,语气变粗的对我说话,想要遮盖住自己心中的难过,那天你说了很多,为了不让你太担心,等你走后我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了。

  你的眼中胀满了怒火。在我的心目中你也不是那么容易发脾气的人,可是自从九年级开始后你就特别严厉。第一次放假,我一回家就玩电脑游戏看武侠小说,把作业望到了脑后,你看到这种情况后,先是无语,后来眼神变了,我从没看过那么可怕的眼神,你开始说我的不是,我开始恨自己不争气,吧你们对我的期望一次次当作儿戏,那一次我明白,你把我看得很重要。

  你的眼中透露出希望。你雷霆大怒之后,一直没发出声音,我流泪低头默默的写作业,直到写完之后才知道,你在门口看了我很久,你把我拉入卧室对我说:“小煜,要好好努力了,不要只知道玩,是学习的时候了,“在说话是你用那双期待的眼光看着我,目不转睛,我抽噎着说:“我是因为你对我好我才哭了,我下次一定努力。”我再也没说什么,我感觉担子变重了,是努力的时候了。

  老爸,你虽没有华丽的语言,可是你有一双传情的眼神,传递的是你对我的亲情,对我的关爱,我永远会记住的。你的眼神让我警醒,催我奋发。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6

  我的外婆是个不折不扣的人:留着短发,皮肤黝黑,到了冬天会扎上蓝色三角巾。

  她可是一个“抠门”的外婆,而且抠门抠到了家。一分钱分成N瓣花,当然这种情只是对她自己。那天她到地摊上买衣服,回来后眉飞色舞地告诉我:“今天在地摊上看见这件衣服,觉得蛮好看的,问问他多少钱,那小伙说25,我说10块,他不肯,我就说10块不卖我走了。那人最后15块卖给我了!看着外婆高兴的样子,我心里有一丝难过。为了10块钱与小贩“商量”了这半天。她怎么对自己就这么抠呢?

  可她对我又变成了大方的外婆。

  小时候,放假时,我会坐车去外婆家。外婆家并不富裕。可一听我来了就要做许多好吃的给我。

  在我十岁生日那年,外婆将跟着她三十年的金戒指,托人重新熔成一个上面刻在梅花的戒指给我(因为我是腊月生的)。这戒指可能是外婆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了。

  她还是一个乐观的外婆。

  在我三年级时,这不折不扣的乡下人竟然要做城里人,为什么呢?由于舅舅到南京找工作,要人照顾,外婆外公也一起过去,为了不给舅舅增加负担,外婆在南京找了工作。在南京那样大的城市,就连当地小伙子找工作都困难,更何况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外婆呢?最后外婆找了份清洁工作,借钱与外公开了个杂货店。我在寒假去南京看外婆仅仅一年,她衰老的厉害。手像枯枝,有许多裂口。我问她苦不苦,她笑着说:“不苦,你们都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这就是我的外婆,一个善良纯朴老师的农村妇女用她的言行感动着我。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7

  “静止了,所有的花开;遥远了,清晰了爱;天郁闷,爱却很喜欢;那时候我不懂这叫爱…不要你离开,距离隔不开,思念变成海,在窗外进不来…不要你离开,回忆划不开,欠你的宠爱,我在等待重来……”歌声悠扬,荡涤着整片湿漉漉的回忆。曾经的我也有一片海,最美的花在那里盛开了一季又一季,甜蜜了心底最柔软的一角,甜蜜了脑海里关于童年的记忆。

  外婆是我童年里最重要的存在。那佝偻的身影曾在我的花海里穿梭过无数次,那布满老茧的大手曾在装着蜂蜜的玻璃瓶上摩擦过无数次,那张布满皱纹却异常和蔼的脸庞亦曾在家门前的那条小河边上张望过无数次,也许是因为习惯,所以当躲在隐蔽处的我看着那个逡巡的身影和那张佯装生气的脸庞时还笑得一脸灿烂。

  直到有一天,那个熟悉的身影不再出现,那双大手不舍的放开了小手,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突然黯淡下来,我的那片花海静止了。原本摇曳的花朵不再摇曳,原本温暖的春天一下子变得比秋天更忧郁,比冬天更寒冷。很多次站在那个开满油菜花的山坡上,凝视着那瓶凝固了一次又一次的浅黄色蜂蜜,手浅浅拨弄着小河清澈的流水,恍然发现那个不被当做习惯的习惯已经让我不再习惯。

  记忆最深的还是那双神奇的大手,虽然略显粗糙,却总能制造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远处的杂草丛生的山坡仅要几天就在那双手下变得光秃秃的,或许因为阳光的普照,雨水的滋润,又或许是在那双大手的精心呵护下长成了小苗,之后开出了漫山的金灿灿的花。在那双手下,好多的不知从哪里飞来的蜜蜂在那双手的糊弄下住进了我们家的蜂巢。在那双手里,滴滴点点的蜂蜜汇聚了在一个又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凝固了,交到了我手里。那时候我不知道,这样一个小小的玻璃瓶装的是沉甸甸的心意,载的是满满的爱。也同样是在那一双平凡的手的指导下,我编织着我惬意的梦。

  那时候,我的世界还很小。一个人走过最远的路就是从家里到学校的路,有时候跟伙伴玩得忘了时间,怕挨外婆的骂,于是远远看到外婆就飞奔过去,撒撒娇什么的,这样很多时候都能逃过一劫,那就是在有外婆的世界里的大事。那个时候,因为不忍心看到最爱的花儿遭受风雨的摧残,于是摘了满满一书包,回家用塑料瓶插起来,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喜滋滋的,还特意放一束大的在外婆的床头,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夸奖。那个时候,我总觉得自己会永远守住那样一个简单而充实的世界。那个时候外婆不说爱,我也不懂爱,只知道喜欢跟外婆一起生活。

  多年后,当我拿出那个已经凝固了的淡黄色玻璃瓶,拧开,闻闻,清香依旧;尝尝,跟记忆里一样甜。也是在多年后,好多的东西已经在我的脑海里定格。外婆的身影在我童年的视线里渐行渐远,而那些曾经没有被领悟出的爱却在记忆里逐渐清晰,就像那瓶蜂蜜,之所以跟记忆里一样是因为:外婆的爱,保质期就是我生命的总长。那片记忆里的花海,还是金灿灿的;现实中因为外婆的离开,那个山坡被荒废过两年,后来在我再三的恳求下,母亲也种下了好多菜花,可是在我眼里,怎么看都没有记忆里艳丽,溢满希望。

  多年后,又一个油菜花开的季节,面对着那一片不能再熟悉的“海”,默默地想着那张熟悉的却被我掩埋在心底的脸庞,想着那个也算是承诺的儿时的梦,思念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朝我袭来,有力但不猛烈,就像是在鼓励我。之后家里收油菜籽时我不在,只听妈妈乐呵地说着收成,要比往年好上几分,我也很开心,甚至把这样一个乐观的结果当成是外婆冥冥之中给我的一个心理暗示。

  我讨厌盛夏,尤其是没有风的时候,此时等待更是漫长的。心烦,心烦,心烦…即使面对着那片对我来说像是定心药丸的乐土也无济于事。迫使自己抬起头去呼吸头部上方的空气,才发现,黑压压的云层都聚集在我的头顶,看看手机,依旧动静毫无。然而被我凝望的远方的天空却显得异常明净,仿佛刚被水洗过,我明白,这样的明净,我也需要。

  盛夏就是盛夏,不光日头猛烈,连雨也是毫不拖泥带水的。站在那里,还来不及走远,大雨倾盆而来,把我从头到脚,狠狠的冲洗了一遍。雨很大很大,仿佛是在发泄对我近日里表现的不满,所以想把我身体里面也给冲一冲……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都说太阳雨后最容易看到彩虹。于是我扬起头,没有看到七彩拱桥,但我却看到了和远方一样的天空,明净的近乎纯白。这场盛夏的雨彻底地冲刷掉了我心中的阴霾。我忽然间明白了,对于这样一个未知确已注定的结果,等待并心烦着,是多么不值得。大好年华,不应该在那种低沉的心境下流走。于是我一边进行着默默的等待,还一边找些有意义的事来做,也终于走了过去。

  后来后来,告别夏末,告别家乡,告别了那片海和那片天,告别了我所熟知的“小世界”和“大世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大家都那么优秀;即使经常以教室、图书馆、寝室三点一线,还是觉得一不小心可能就被别人赶上了或者一不小心就比别人落后了。于是常常觉得心好累,也常常梦回我的那片花海,寻求片刻的心灵安宁。

  偶然中也让我在校园外面发现了一片长着熙熙攘攘的油菜花的土地,当时我的那个高兴劲,就差没有跪下亲一亲这片可爱的大地了。也自从找到这样一个可供我释放心灵的园地之后,我的大学生活过得惬意多了。

  外婆,感谢您是我的外婆;感谢您在我的童年留下那么弥足珍贵的回忆;感谢您,因为您,我无论身在何方都可以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如果“来世”这种说法真的存在,我想预约您的下一世,这一次,换我来照顾您。

  “欠你的宠爱,我在等待重来”歌声悠扬,荡涤我心。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8

  秋天到了,妈妈的生日也到了。我不知道,是我的能力问题,还是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总是在这一天不知道,该为妈妈去做点什么。为此,心中总是惶恐不安,深感愧疚!

  想为妈妈做一桌大餐亦或进一次酒店,可是妈妈的口福浅薄,一生的饮食与腥荤无缘;想为妈妈买件衣服亦或首饰,可是每年都被姐姐抢了先,使妈妈每年穿戴俱全;想为妈妈洗洗满头的银发亦或干裂的脚丫,可是妈妈推诿说她能动,我始终不能如愿。我还能做什么呢?我自责自己真是个无用家伙。

  秋天,天蓝蓝的,云白白的,太阳柔柔的,草木绿绿的。这一天,我躲在房间里,只能用文字来书写我负罪的心,只能用文字为妈妈送去深深的祝福,期盼妈妈,渴望妈妈,身体健康,永远的陪在我身边。可是仅这点文字,让人看起来是那样苍白,那样的暗淡。

  眼前,再次浮现出小时候我们一家六口住的那个窑洞,妈妈坐在油灯下为我们姐弟缝补衣服亦或纳鞋底直至深夜的情景。冬天,妈妈裂了口子的手指,经常会使她疼的在哪儿悄悄的流泪。还有妈妈站在讲台为她的学生授课的神采,妈妈很严厉,经常用教杆敲打一些不用心听课的学生,妈妈也很耐心,反复地为那些脑筋转不过弯的学生一一讲解。就是这样,妈妈用她一生的心血把我们以及她的学生送上了社会,成为自力更生的有用人才。

  回忆小的时候,我们姐弟都喜欢每晚偎依在妈妈的身边,守着寂静的夜,聆听着妈妈给我们讲的一个个故事,安静的享受着妈妈那无尽的爱。虽已时过境迁,但现在想起来倍感亲切和幸福。妈妈的爱始终温暖着我懒散的身体和脆弱的心,深感有妈妈在身边,真好!

  妈妈老了,已是满头银发,可是妈妈还是在孜孜不倦的为我们操劳。她用那博大的胸怀、无尽的爱时时点缀着我们姐弟生命的冬天,点缀着我们每一个小家,予我们激励!予我们关怀!予我们温暖!是妈妈在我生命最孱弱的时候,将我揣在了温暖的怀里,让我得以健康的成长;是妈妈在我人生最迷茫的时候,用她不灭的心灯,将我引到了灯火阑珊处,让我有了起航的方向。这就是我的妈妈,她使我的心里永远沉积下了不灭的感恩。

  今天,已是不惑之年的的儿女们,遗传了妈妈坚强、刚毅、好胜的骨血,为自己打下了一片幸福的天地;继承了妈妈勤俭、质朴、无私的家风,使自己的品行得以端正;铭记了妈妈好学、忍让、和睦的谆谆教诲,使我有了广阔的立足空间。妈妈慈祥的笑容,刚毅的身体,像一簇火苗,始终释放着温暖,让我感到幸福不断地流过我的心田。我轻呼:妈妈,有你,真好!

  片言字句,无法诉说完妈妈无尽的爱。只想轻轻的抱住妈妈,默默地祝愿: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妈妈愿你健康长寿!

  亲情永恒的散文 篇29

  我三岁丧母,就象一首歌里所唱的那样,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但我这根草却没有枯萎,有幸得到许多人的关爱。其中有一位女性,她的慈爱就像绵绵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把我这根草浇灌成一棵树,她虽然不是我的母亲,却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缺失的母爱,她是我的心灯,长明不灭,照亮了我人生之路上的沟沟坎坎,在我最痛苦最消沉最无望时施予援手,拉我上岸,并且时至今日依然佑护着我。

  上高中那年,父亲费尽周折把我转到县城一所名校去读书,为的是良好的教学环境能让我走出贫穷的乡村,迈进大学的殿堂。学校离家遥远,不可能每天都回家,只能住校。但是我在转校时耽搁了一星期,报名时宿舍管理员告知已经人满为患,实在没有地方再加一张床,只能再等等了。怎么办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城郊一位远房亲戚闻讯后赶来,伸出了援手,让我到她家去住。她是我的表姐,说是表亲,祖上追朔十分遥远几乎衔接不上。表姐家里一个月以前刚经历一场劫难,表姐夫在本乡一家农具厂上班,在一家人毫无防备的状况下他突发脑溢血病逝了,年岁还不到五十。身后留下四个尚未成家立业的孩子,情景有点淒惨。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表姐的天一下黑了、蹋了。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却没有搞垮她,强忍住丧夫之痛,擦干泪挺起腰搀扶着一家人又上路了。表姐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大儿子娶妻生子已分家独处,在本乡一所小学教书。大姑娘嫁给附近一农民已为人母。二儿子十六岁初中未毕业就顶替父亲的空缺进了农具厂,二姑娘,也就是后来嫁给我的她,在家里遭遇变故弟妹尚小缺少劳动力的窘迫下,不得不从高二缀学,帮母亲了理家务。她原本可以参加高考有机会出去工作,为了这个家,她只能放弃自己的前途奉献青舂。住到表姐家我就后悔了,这个家风波初定还没有走出阴影,孤儿寡母的日子本不需要外人来烦扰,我却一脚踏进来打破这份宁静,极不妥当。但表姐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极力劝我留下来。她收拾出一间房,支好桌和床,安排出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盛情难却我不好推托,只好住下来。表姐家所在的村子就在县城东北角的边上,属城乡结合部,村名叫李家树林,也确实名符其实。村前村后田间地头,阡陌纵横,到处都是树,郁郁葱葱一片绿海。到了舂天,桃花杏花梨花次第绽放争奇斗艳,风景格外迷人,夕阳里晨雾中举目远眺,勾勒出几分江南韵味。地里所产的农作物以蔬菜为主,农活特忙,用挥汗如雨披星戴月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早晨天色朦胧,当我走在上学路上,表姐一家人早已经在地里忙开了。尽管如此,为了不影响我上学,表姐会把一日三餐安排的十分妥当,这让我有点过意不去,我只能利用星期天的时间下地搭把手,帮她们干点零碎活。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表现,却让表姐一家人对我有了好感,我完全融入到了这个家庭的节奏之中。可是时间不长,我却给表姐一家惹来了麻烦。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此话一点也不假。就在我和表姐一家人相处其乐融融的那段日子里,村里人,尤其是她家的亲戚朋友都认为我将来会成为表姐为其女儿包办的女婿,一时间谣言四起众怒骤至,落在我身上的目光怪怪的。徐家姑爹听到这些闲言碎语,气呼呼地杀上门来,让表姐干快把我撵走。在他看来,一个花朵似的姑娘,出生在城郊福地,又是工人家庭,怎么能找一个从穷乡僻壤来的孩子,要家庭没家庭,要模样没模样,甚至质问表姐:“大舅母,舅舅不在了你可不能昏了头瞎了眼把姑娘往火坑里推,鲜花往牛粪上插……”表姐解释:“你们想哪儿去了,他只是在武威六中上学没地方住才到我家里来的,和我閨女没有你们说的那种关系,我只是觉得他从小就没了娘怪可怜的。”姑爹还是不依不饶:“可怜的人多得是,你能管得过来吗?你们孤儿寡母的家里就不能留闲人住,这种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亲戚住在家里,操心费力不说还得让人说闲话,岂不是自讨苦吃?”这时表姐有点生气了:“你们这是怎么了?人家有难处,我们给他一点帮助一点关心,这有什么不对?他本身和我们有点亲戚关系,就是外人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再说了自从他住到我们家,还帮了我们不少忙呢,也没有发生像你们说的危害我女儿的大惊小怪的事,我也不怕闲言碎语,将来真有那么一天孩子们能走到一起,也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我也不反对。”

  我只能离开,正好宿舍也有了床位,我不顾表姐的反对和一家人的苦苦挽留搬到了学校,我不能让善良的人难堪,背负着闲言碎语脸上无光。冬季里某一天,表姐在学校找到我递给我一个包裹说:“天气凉了我知道你穿的很单薄,正好农闲就买了布和棉,家里每人都有,顺便也给你做了一件,你穿上能挡些风寒。最近你怎么不到我家去了?孩子们念叨你哩,咳!别听那些闲言碎语,学校里吃的不好住着不行你还是搬到我家去住吧!”我泪眼模糊,一颗心都在颤抖,长到十九岁从来没有穿过这样一身新衣,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关心过我。多年以来,一个失去母爱的孩子体会最多的是冷眼嘲讽甚至侮辱。现在,别人的母亲手捧这样一件棉站在我面前,我不是她的孩子,她却给了我温暖,尘封已久的感情闸门一下子打开了,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一泻而下……

  一身在那它乡远,有人在牵挂,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我心里暗自发誓,今后无论多远,将来不管自己穷与富我都不能忘记她,我要把她当自己母亲一样孝敬。我到底得到过她们一家人多少帮助,现在也记不清楚了。只记得高中三年,时不时母女倆就会到学校来看我,有时母亲来有时女儿来,送点吃的穿的,每次见面都问寒问暖关怀备至,象远方的游子一样,我已经是她们的牵挂了。

  一九八五年,我参加了高考,很遗憾的是名落松山。回家后我病倒了,躺在土炕上,尽管是夏日脊背下却感觉阵阵凉意,丝丝寒风。心情万分沮丧,可以说是糟透了。高考失败的打击笼罩着我,整日食不甘味、面壁发呆,千百次扪心问自己今后路在何方,前途又在那里。这样的结局让父亲十分尴尬,老人家的本意是望子成龙,而今却望子成虫,他不能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整天耷拉着头紧锁双眉一脸的无奈或怨忧。家里的条件不容许我再上补习班了,因为两个哥哥吵着要分家,再者父亲年岁也高了而且一身病需要有人照顾,看来我梦中的大学永无希望了,我只能无奈地和它说声再见了。我只能认命,也许我就是土里垉食吃的命。几天后我到县城办事,在街上和表姐意外相遇,问到我高考失败的情况,她也唏嘘不已为我叹息,惋惜之余她问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我羞愧且无言,她见我情绪十分低落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真心邀我到她家去散心,我没有拒绝。那天晚上我和她促膝长谈到深夜。她说了许多宽慰我的话,但真正让我心动至今不忘的一句话却是:考不上就算了,回家种地吧,农民也是人当的,做个农民也很快乐。

  当又一轮朝阳从东方升起,经过一夜劝慰我的心情已经好多了,我要回家了,表姐叫住了我,她说出的一番话让我感到吃惊;你回家后和家里人商仪一下,问问你父亲,如果不嫌弃的话,我想把二姑娘嫁给你做你媳妇,我和女儿也谈过了,她对你也没什么意见。我的热血沸腾了,几乎有点不相信她说过的话,我能嫌弃吗,我的条件很窘迫根本拿不出任何理由来嫌弃,我这是平生第一次撞上了鸿运,碰上了彩头,遇上了生命中的贵人,真是天大的好事呀。其实我并不知道表姐心中有此念头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她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一点也不草率。我更不知道就在我住到她家的那段日子,亲戚朋友三天两头上门逼宫一气之下,她思之再三反其道而行之,心中萌动此意,只是她始终在我面前未点破而异。也就是我上高中那几年,到她家提亲说媒的无数,她一直顶着压力找了许多借口回绝了,而我未来的妻子一开始就和母亲意见一致,也放弃了许多好家庭的诱惑,哪怕是迏官显貴、显赫世家也不动心,把那份真挚的爱留给了我,母女俩不图别的,看上我的本分,实在,心地善良,善解人意,聪明有志气。

  如此这般,表姐成了我的岳母大人,一心一意把姑娘嫁给我做了我的妻子,一朵鲜花真像亲戚们说的那样插到了我这堆牛粪上,他们只能捶胸跌足,他们只能骂娘了。至于后来,我踏进商界,打拚出一片天地,进城买房,有吃有穿,有车有钱,这都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当亲戚们回过神来开始在各种场合对岳母当初的选择大加贊许,甚至恭惟说她有眼光有先见之明、这个女婿是选对了,岳母仍然十分平静地说:“啥眼光,当初嫁姑娘时他可是个农民”。一个人静下心来思考,岳母当初真有第六感官先见之明吗?答案是否定的,岳母文化程度不高,她没有特异功能,更不是先知先觉,归根到底让她当初作出让所有人大跌眼球之决定,完全出于一颗怜惜弱小的慈母心肠,若真有什么预见,那也是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人生经验。说穿了看问题要有一颗平常心,要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那种境界。其实岳母并不知道,她说出过一句最平常话:农民也是人当的,做个农民也很快乐。我是把它当成圣人箴言来对待的,是它让我放下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沉重的思想负担,轻装前进收获了成功,并且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如今,岳母七十高龄,看上去苍桑了许多。无论我是她的女婿,朋友还是知己,一有空闲我都会去看她,只为承欢膝下时时安抚她的孤独与寂寞,说到底我今天的一切都是她给的,人生一辈子,无论是达官显貴,还是草根平民,恐怕无一例外都得过他人之助,尽管助力有大小,助力有远近,我们都要铭记在心,学会感恩。帮助我们的人,他们是暗夜苍穹中闪烁的北斗星辰,曾经引领我们的灵魂走出地狱走出沉沦,他们是雪中送炭之人,值得我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亲情永恒的散文】相关文章:

亲情永恒散文07-02

亲情散文:永恒的太阳12-11

亲情,永恒!!!09-15

亲情永恒作文05-17

永恒的亲情作文09-01

永恒的亲情作文精选09-29

亲情随岁月永恒经典亲情美文04-14

永恒的散文07-18

永恒的亲情初中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