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过年散文

2021-06-29 散文

  为了更好地照看宝贝,我和爱人没有回老家过年,与去年一样,还留在山城。

  在山城过年,让我体味了别样的年味。

  二月,初春似酒,东风骀荡。

  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儿子和儿媳去靖州走亲戚。我和爱人在家无聊,决定带小孙子去迎丰公园,享受悠闲时光。我骑电动车头前走,爱人推着宝贝后边跟,约好在赏红梅的地方见。

  虽然是大年初一,迎丰公园内依然游人如织,异常热闹。公园呈马蹄形,青山环绕,中间平坦。山上多松柏翠竹,杂树丛生,生机勃勃。

  站在山脚下仰望,山高不过五六十米,可对我一个有腿疾的人来说,还是望而生畏的。再看着山上游人的身影,又激发了我爬上去的勇气。我想,不能上到山顶,哪怕到半山腰也好,疼点可以忍,不能辜负了春光。

  拾级而上,不时遇到下山的游人拎着干柴而过。路上隔几米会有一个固定的凳子,为了节约用腿,只好走一段,坐下来歇一歇,不大会功夫,就来到了半山腰。

  山上树林里,许多人在一心一意地捡干柴棒,有人还折树上的干树枝。捡好的干柴捆成两捆,小木棍当担子,就如樵夫挑柴的微缩版。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甚至一家人全出动。大家都在为柴忙,兴致高涨,乐此不疲。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北方人,哪里见过这阵势,我实在猜不出来大家为何这么做,好奇心驱使我走向附近的`一对母女。她们身边放着一小担柴,那是她们的收获。

  “过年好!请问捡这些柴干什么用的?”

  “捡柴,就是寓意捡财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原来有美好的寓意在其中。大年初一登高捡柴,就是图个平安财气,讨个好彩头。

  大年初一“登高捡柴”的习俗,在湖南、贵州、四川、广西等不少地方都盛行,由来已久。爬山登高,取步步登高之意;捡拾干柴,取抱财归家之意。

  下山与爱人会合。但见两山之间,一片粉红色的花海灿若云霞,仿佛人间仙境。馨香缕缕袭来,沁人心扉。

  正出神间,花海里传来女声悠扬的歌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美丽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是一位女游客在放声歌唱,歌声如一泓清泉,缓缓流进人的心田。

  才入得花海,歌声又飘入耳际:“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这是一首我熟悉的《红梅赞》,颂扬了那些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唱者动情,听者动容。

  待我走近才看清楚,原来是几个五十来岁的女游客在赏梅、拍照,兴之所至,率性而歌,用歌声表达此时的心境。

  红梅花与桃花极其相像,单从花瓣看上,并无异样。红梅乃“岁寒三友”之一,开于早春,而桃花开放时间要晚一些。梅花开放时无叶,而桃花开放时伴随叶片同生;再者,梅花的枝干较粗糙,而桃花的枝干则光滑。

  赶赴一场花事,却让我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红梅枝头,花开嫣然,像施了粉黛的少女,散发着自然之美。簇簇红梅,游蜂时舞,春意正闹。徜徉在花海之中,人纯粹得纤尘不染。

  梅,向来为文人雅士所题诵、泼墨,元朝画家、诗人王冕就是代表性的一个。隐居会稽九里山期间,王冕种梅千株,筑庐三间,题为“梅花屋”,自号梅花屋主。诗人一生爱梅、种梅、咏梅,又擅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对后世影响较大。他的存世画作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王冕的诗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赞美了梅花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高洁品质,蕴含着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春染人间,岁月流香。

  初一赏梅,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

  我国各地过年风俗尽管有所不同,但年味都包涵着亲人团聚、祈福求财、欢乐吉祥。如今,年味渗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和人文情怀。

【山城过年散文】相关文章:

爱在山城散文10-14

山城云海散文11-05

山城游记散文11-10

美丽的山城散文07-03

山城花信散文09-02

山城早晨的优美散文11-29

山城晨雾优美散文07-02

美丽的山城夜色的经典散文08-22

山城初雪抒情散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