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章曰:“有无相生”,其三十九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它“有”“无”本是一体。〖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道教与佛教经典中,色与有,空与无,其实就是相同意义的概念!在“有无相生”的无限互动中,生生之谓易,灭灭亦谓易!其实阴阳亦是互生,从太极这个角度看宇宙,宇宙就是“天人合一”,例如山川大地雨露化现出五谷五果养育我们身体,我们命寿结束后这个肉体腐朽重新回归大地,若站在宇宙时空大观,天地与一切生命体不就是生生灭灭浑然天成吗?上章中我阐释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又大化演幻出万物,我虽言辞并不妥帖(宇宙法则属于心法,只能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自古及今未有圣人经典能用语言“以文传文”表达清楚过),但只能在理论上当作如是理解,但在宇宙物理学与宇宙精神学上两者实际是难舍难分的,“有无”犹如“气与水冰”关系,结冰后水布满在冰中,而布满湖面的水蒸气则遇寒为水,遇热为气,我们在物理学很难区分“无极与太极,太极与阴阳”之间的界限,宇宙永远处于“生生灭灭”之中,除了宇宙本体没有任何一物可以例外。但因为无极属于虚无之状,很难描述所以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往往从太极阴阳入手。
《易经系辞传》曰:“生生之谓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从阴阳两仪继续生发就是四象亦即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在易经文化中,四象可以与四卦如坎离震兑、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子午卯酉、四方位东西南北、人体四脏器肾心肝肺等相比类关联。
《易经》本是无字天书!而其构成易经符合系统则由阴阳爻的两个符号组成。爻是组成卦的最基础单位,八卦包括“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则由三个符号组成,表示“三生万物”之状,而宇宙万象最终比类为六十四种基本状态不过就是八卦的重复叠加而已!《系词传》对八卦起源描述为:“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的“以通神明之德”就是“天人感应”,而我们所言及的“以类万物之情”就是取相比类,通过已知卦象之内理推导出所“比类之物”的运行规律及存在状态。卦内之爻是什么意思?“爻者,效之动也”,古之两个字“爻与效”通理之用,就是效法所推算的“比类之物”的运动轨迹及当前状态。八卦中只有六爻形成一个完整卦象,而卦象是人们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基础,即从形式象征中推导内理及内理所导事物的外形展现。
〖中庸言“诚乃天性”!“诚”是宇宙精神的最基本物征!这就是为什么在《易经》推导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心诚则灵”呢?诚也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天地之间形成的“心灵感应”交流的基础!《易经》的一切运作首先是人心与天地之心相统一而形成共鸣,这是推导万物变化的精神基础。我们要推演的“比类之物”依据一定的程序形成一个“卦象”,然后通过该“卦象”推演出本卦的运行轨迹即卦理,然后将该卦的“运行轨迹”(卦理)套用到所推的“比类之物”上,再根据卦理演算出该“比类之物”的现实运行轨迹,这一切必须用“诚心”来完成而不是半信半疑。
自古不管是《易经》的“象数学派”(应用学派)还是“义理学派”(理论学派),在对待卦象和卦理的关系问题上惊人一致!因为《易经》是通过卦象来认识世界运动之理的,孔子在《系词传》中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词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卦象所表达的卦理与所“比类之物”为同一运行原理,在宇宙在阴阳运行过程中就仅仅存在六十四种不同的状态!而科学已经证明人类生命遗传基因由六十四个密码控制,而计算机的基础单位亦由阴阳二位进数构成,宇宙万物之万理绝对不是偶尔共鸣巧合而是在比类中规律使然!
- 相关推荐
【三木秉凤散文】相关文章:
凤楼茶庄赋经典散文06-09
凤鸣岐山有余韵散文06-13
饮酒之印象西凤,传奇不息散文04-25
人生之路,秉简与朴作文10-25
从《异秉》看汪曾祺的人性观照05-13
《刘秉忠》阅读答案附翻译09-30
凤的成语大全03-03
香凤作文03-03
义秉初中校长工作职责07-21
心秉感恩,萱言逆旅_1500字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