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独尊,雄镇天下”之美誉的泰山,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缩影,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千百年来吸引着赫赫帝王盛典登封,历代名人竞相留迹,四海游客朝拜如云。而我与女儿的泰山之旅,也是山东行的第二站。感叹生长在中国旅游爱好者实在是有福之人,幅员辽阔、风景各异的大好河山任你游览。中国名山以五岳为首,而五岳又以泰山为首。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志士都热衷于攀登这座名山,以此为风雅之事。登泰山,赏的不仅是或雄壮或秀美的自然风光,其中积蕴千百年的文化气息也让我们为之折服。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你可有志凌云登顶,指点江山?
(一)
泰山为五岳之首,又名岱山,海拔一千五百四十五米。
20xx年8月7日,我与女儿抵达泰山脚下的天外村,在此登上旅游巴士前往中天门。放眼眺望那笼罩在晨雾里的泰山,宛如一位欲说还休的仙子,是那么朦胧、羞涩,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顶礼膜拜。车在山里绕来飘去,心怦怦的跳动着,车窗外沟壑悬垂,20分钟后就抵达了中天门。
泰,有大、重的意思,泰山鸿毛、泰山压顶,都是人们极力想说明泰山的高和厚重。想登上它,岂是轻而易举的?登泰山之前,要经过山脚的一条工艺品街,卖一些小玩意儿,还有卖登山拐杖和遮阳伞的。很多人都买了拐杖,估计山高路陡,提前做好准备。女儿为我买了手杖,帮我平衡借力。我为女儿加了一件厚点的绒衣以防山顶的寒凉。
中天门位处泰山半山腰,笼罩在浓绿之中。虽是盛夏,可山上凉风习习,空气清新。我们将在此将选择一路步行上山或选择乘坐缆车上山。为保持体力下山女儿乘坐缆车上山。登缆车的是8分钟的“天游”,可以俯视那巍巍壮观的起伏群山,跨越那葱郁的林海及叠嶂的楼阁庙宇,再往上则是山石疏朗,便见南天门赫然在目了。
缕缕阳光透过晨雾,照耀在山顶,仿佛从天而降的巨幅山水画卷展现在眼前。山更近了,树更绿了,风更清了。错落有致的山景更迷人了。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那南天门充满了神密的诱惑。那是登天的门,是升仙的门,让人心醉的天堂之门。
怀着朝圣般的心情,似想见企盼以久的心情,几分崇敬,几分虔诚,几分激动。我来了!
泰山,屹立在此有多少年了?漫长的等待是为我吗?我不知在混沌中寻觅了多久,机缘巧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之下,相会了。这是不是前生有缘,前生有约,万物造化中有你,也有我。你是千万年的等待,而我是千万年的造化,我们没有错过彼此,我们相遇,相见了。似是偶然,却也是必然。
泰山,挺拔伟岸的雄姿,巍峨壮丽的身影,不正是我朝思暮想的模样吗?!
今天。我来了,投入在期待恒久的怀抱。热血在沸腾,心潮彭湃,深情地解读你每一寸肌肤,陶醉于你如热血奔流的小溪,拥抱你,沉醉于你。呼吸着林涛里清新的空气,像梳理着你浓密的乌发,凝视着清彻的山泉,如对视着你深情的眼眸。此刻我心融化在你如火的情怀。愉悦在如龙吟虎啸的松涛中……
我的步履越发轻盈了,回首俯视,“十八盘”天梯高悬,乱云飞渡,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呼之欲出。飘入南天门,在天街上漫步,山风浮动,衣袂飘飞;行进间山中骤然升起一层烟波,一阵云雾,置身其中,宛如仙境,心怀蓦地打开,层云荡胸,凡尘俗事尽抛脑后,遐意之极。我似乎没了体重,轻啊,真轻。似有神助,足下生风,欲仙,欲飞腾。一步两梯,我几乎是跑上的南天门。这种感觉,是我有生以来的头一次。途径碧霞祠后我继续向泰山的最高点发起“进攻”——玉皇庙,见到了海拔1545米的——玉皇顶!那里无数把铜锁,有长锁,有小锁……各种各样的锁不计其数,都被一条铁链连接起来,围绕在玉皇顶的周围。这是“同心锁”,也叫“连心锁”,是人们祈福的象征。我们默默祈福云南鲁甸灾区的人民能重建美好家园,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早早走出来......
泰山山顶,竟是一个广场,没有特别高危的山峰,饭店宾馆庙宇都有,正是休憩、拜祭的好地方。海拔已经很高了,从山顶栏杆处望去,大地辽阔,群峰臣服,浮云悠游,山风遒劲,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历代摩崖石刻那浓郁的墨香犹在,飘逸的墨韵尚存。静静观览着历代文人雅士吟咏题刻和碑记,抚摸那些字体,似仿佛触摸到到历代先贤们跳动的脉搏,一股怀古之情油然而生。继续前行,游览了日观峰,举目四望,群山起伏,令人感受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气势,那千岩万壑都融于缥缈的云海之中,仿佛也承载着千年的厚重。
泰山啊,你的神奇,给了我无比的欢愉,使我终生难忘。
(二)
决定领悟下泰山的感觉,女儿与我一起下山。撑着女儿为我买的藤杖,缓缓拾阶而下,慢慢体味的意境。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全程不足1公里,垂直高度却有400余米,共有石阶1600余级,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去了一块,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登攀中!信步“十八盘”,“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十八盘确实名不虚传。陡峭的山路让人心惊胆寒,不敢急行,唯恐跌倒,唯恐撞到别人,脚累了,便倚靠在石边;腿疼了,就用挑山工的走法——斜着走……我怀顾周围,发现要登上泰山顶上的'人可真不少,有拄着拐杖的84岁老人,有活蹦乱跳的小孩,有三五成群的一家人,有三三两两的少年郎……下到一半,回首仰望,越发感觉到泰山的巍峨、沉浑、峻秀、雄奇。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还真是这个理。移步之间,过了“十八盘”,峰回路转,万壑争流,可谓是一步一景。细看山景,我觉得挂在眼前的不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却像一幅规模惊人的山水画,从下面倒展开来。在画卷中最先露出的是山根底那座明朝建筑岱宗坊,慢慢地便现出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山是一层比一层深,一叠比一叠奇,层层叠叠,不知还会有多深多奇,万山丛中,时而点染着极其工细的人物。王母池旁的吕祖殿里有不少尊明塑,塑着吕洞宾等一些人,姿态神情是那样有生气,你看了,不禁会脱口赞叹说:“活啦。”
画卷继续展开,绿荫森森的柏洞露面不太久,
便来到对松山。两面奇峰对峙着,满山峰都是奇形怪状的老松,年纪怕都有上千岁了,颜色竟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的。来到这儿,你不妨权当一次画里的写意人物,坐在路旁的对松亭里,看看山色,听听流水和松涛。一时间,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却又像是在零零乱乱翻着一卷历史稿本。随着山石的降低,那山风凉凉柔柔,轻抚着山石树木、小草泥土、游人访客。山中石刻的印记,宛如一幅绝妙的写意画卷。徜徉在这灵动的画卷中,享受着这清醒和空灵,真乃妙不可言。在小腿的颤抖中,艰难地回到了天外村,难忘的泰山之旅也即将结束。
“仁者乐山”。泰山之行仿佛就像在阅读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耐人寻味。那泰山的一花一草,一树一石,一虫一水,一碑一字,一石阶一担夫,一佛音一香火,都是那么的令人难以忘怀,回味无穷……
【泰山之美记事散文】相关文章:
记事作文《泰山之游》05-18
经典散文:秋日之美03-26
忠诚之美散文06-22
升华之美散文06-23
雪之美散文07-04
生活之美散文02-26
朝阳之美散文07-06
羞涩之美散文04-24
苍凉之美散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