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叙事散文

2021-06-11 散文

  连续经过多年的暖冬以后,今年的冬天似乎反常了,先是上海周边的地区纷纷下起了雪,雪下得大且久,很多地方成了灾。终于这两天上海也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树枝上、屋顶上、汽车上、马路上、街沿上积起了厚厚的一层雪。

  有气象专家分析说,这种现象是地球变暖的前兆,老百姓不懂为什么变暖之前必须要冷一下的道理,反正听专家的没错,什么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光听这些洋名字脑袋就发晕。

  因为工作,早几年曾在北方呆了几年,那里11月份开始下雪,一直要到来年三月份才融化掉。记得有一年冬天,也是下着漫天的大雪,下班后拉上几个员工到酒店门前扫雪,又是扫把、又是铁锨的,一直忙到深夜,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疼,于是钻进了马路对面的一家小餐馆,暖上一壶酒,叫上几个小炒,轻酌慢饮,透过结着窗花的玻璃,大街上雪花飘飘,我们几个脸膛喝得通红的,兴致勃勃地撇(当地的土语,即聊的意思)着,红脸白雪,相映成趣。

  下雪也要有意境,飘飘洒洒是一种意境,不过我更喜欢古人笔下“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意境,更富有诗意!但是回到现实中,那就是雪灾了,最近的几场雪造成了我国南方十四个省七千多万人受灾。铁路公路和空中交通延误,有些地方断电断水,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好在我们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30万部队战士投入了抗灾斗争,灾区人民顺利地度过了难关。

  不少新上海人抱怨上海的冬天最难受,气温不低却阴冷阴冷的,就连空气都潮汲汲的。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不光南方人不适应,就是来自“这圪达,那圪达”的“活雷锋”们说起上海的冬天也直跺脚。

  其实原先上海也并非是这样的,我算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或许是上了把年纪的缘故,越发觉得自己活脱脱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老太了,一到冬天逢人就唠叨我们年少时上海的冬天怎么怎么,决计不会像现今大过年的气温二十度,新买的出客大衣走亲戚时还得挎在臂弯上。那时冷也冷得爽快,大雪的节气该下雪就下雪了,三九四九的'天愣就是让你伸不出手,就是结出的冰一脚踩上去也是“嘎嘣、嘎嘣”作响。

  北方的冬天,屋里都是装了暖气的,所以尽管外面滴水成冰,家里却是暖洋洋的。但是,代价是每年冬天要耗掉地球上大量的能源,从而又造成了大气的污染,结果是导致承载着50多亿人口的地球也染上病了,暖冬不期而至。

  最近,联合国新任秘书长潘基文先生用不无危言耸听的口吻警告人们: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任由南北两极的极冰融化,用不了多久,纽约、东京、上海将从地球的版图上消失!

  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政论题中就有一道让考生回答全球变暖后政府应该采取的对策。

  看来时下讨论暖冬的已不仅仅是气象学家、气候学家,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连同我等普通的百姓也一齐加入了,可见影响之大。

  现时的上海人家里大都安装了空调,但是暖空调的功能很少使用,外面有多冷,家里也好不了多少。外地人看都看不懂,因此常常感叹:上海人也太精明了!连开空调的电都舍不得!其实他们是不明白,上海人何止是精明,试想在冰冷的冬天钻进暖烘烘的被窝是什么感觉?是一种洒脱!是一种享受!这种洒脱和享受在空调环境下绝对是感受不到的!

  退而言之,上海人对人类阻止地球变暖也间接做出了贡献呢!

【今年的冬天-叙事散文】相关文章:

今年的冬天-叙事散文07-04

今年的冬天散文07-02

今年的冬天好冷散文05-12

今年的冬天不下雪散文11-14

北方的冬天叙事散文05-10

毕节的冬天-叙事散文05-14

荆州的冬天-叙事散文12-02

今年冬天没有雪优美散文06-30

今年冬天会冷吗散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