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上大学的经历,也有些小故事。
十二三岁时,我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京剧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我特别喜欢,高中时就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没钱进戏院,我就从收音机里听电波里流出来的“咿……呀……呀”的节韵。那时,我特别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机,但家里根本负担不起。好在宣武门附近有个小市场,出售日本人留下来的旧货。我就拿积攒了几个月的早点钱,买了一块矿石、一根铜丝、一副耳机、一根铁丝当天线,回家一番鼓捣,组装起来的东西竟能发声。从此,组装收音机就成了我的一门“手艺”。
xxxx年,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当年考清华没有十足的把握,北方昆曲院相中了我,但家里反对。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挑上了我,免试录取,我对无线电也有兴趣,就听从父母的安排,读了无线电系。我们学校在当时是德智体三方面发展。第一是教育我们,第二是给了我们好的身体,给了我们比较好的知识,使我们在后面50年的生涯中能够做得更好。
学校五年,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当年发给我的录取通知书上有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得,那句话说:“欢迎你!未来的红色国防工程师!”当时我们学校就是这样一种气氛——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从那时起,我们人生的目标,就是给国防工业添砖加瓦,现在看来这个信念是非常重要的。那时候,我们不会想到得什么奖,因为国防工程师是默默无闻的,是无名英雄。当时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的,学校在理想和追求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所以,我们在一个大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理念。
有了好的信念,学校还有非常好的学习风气。大部分人晚上都到图书馆抢座位,不懂的时候就互相讨论。北理工晚自习还要点名,不来的时候还要批评。我们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感觉非常好。这个氛围是要自己去抓住机遇,没有人强迫你怎样怎样,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就好好学习了。我们当时是无线电系的定位专业,配的教室都是一流的,全国出名。我大学一二年级时成绩是3分4分多,还因为相位没有讲清楚,物理口试才得了2分,用现在的话讲,挂科了。到了三年级以后优就多了,毕业设计时,我首次应用最佳相速方法设计雷达八木天线,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成绩。说明我在这个环境下有了成长。
另外,工科学校也给了我们全面的锻炼。我一直觉得,在大学,别死读书。当时我们宿舍有一些全优的学生,成绩全5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天天抱着书本。我呢,讲得比较好听属于活泼,其实就是不太听招呼,经常上晚自习就溜出去了。我在摩托车队有一帮运动员朋友,骑的是捷克的加瓦摩托车,我们一起去开啊去冲啊,活动也多朋友也多。再比如我喜欢京剧,在大学的时候,我还是京剧团团长。戏剧有乐队、有灯光、有导演、有演员,要把这些人都团结起来演好一台戏不容易。作为一个总设计师,你要让这个集体、这个几百人的班子往同一个目的推进,首先主意要出好,然后要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按照你定的目标去做,这就是总设计师的责任,因此这都是相通的。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我觉得有两条非常重要:第一条,明确的追求目标。他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目标,我带的北理工博士生有12位,大部分都很好,有一两位不太行,主要的问题是不用功,对自己比较马虎,推一推动一动。没有把事情当作一回事把它做好。第二条是良好的自学能力。到博士这个阶段需要锻炼自学能力,给你一个题目你自己要知道怎么搞,这是最重要的。从查资料到分析资料,到提出自己的意见,首先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有追求以后再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有一些特别好的博士生,我也向他们学习很多东西,互相一讨论以后就把整个事情提高了。最重要还是第一条,一定要有追求。没追求就是想混一混,混一个博士毕业,现在也很难混。
还有一点,我特别想告诉青年朋友的,就是学无止境。如今的科学领域,特别是搞电子的,更新换代特别快。像我上学时学的电子管,现在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科技前沿,即便是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除了要有报国之心以外,还要提高科学水平和学习能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大学岁月我们这么过散文】相关文章:
我们的岁月随笔散文03-26
火笼暖过的岁月散文11-07
女神节我是这么过散文03-11
岁月将我们逝去散文12-16
当青春淌过岁月痕迹散文07-03
幸福原来离我们这么近散文07-15
致我们曾经逝去的岁月散文06-11
情感散文:秋风拂过的那段岁月07-05
蹚过岁月的河抒情散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