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花甲的老爸是老派而严谨的文学爱好者,以撰写旧体诗词和对联为长,讲究平仄对仗、工整压韵,还兼修书法、篆刻、绘画、摄影,常常对外投稿,还经常参加各种征文、征联赛事。以前,他写诗撰联都是一笔一画书写端正了,小心翼翼将稿纸装入信封投递出去,似乎并不怎么期待,却总有文字见诸报端。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和网络采稿平台的普及,诸大报刊已不再收取邮寄的稿件了,爸爸就时常将诗词和对联写好,请我帮忙输入电脑,发电子邮件传稿。
老爸凡事一板一眼,有章可循,为人更是恪己守则,耿直率真,近乎迂腐,我是深有领教的,自然不敢怠慢。记得第一次帮他传稿时,我排除一切干扰,关掉了电脑其他的运行程序,只保留一个WORD界面。两人并排正襟危坐着,好似接受一场检阅一般。我将稿纸摊平放在键盘左边,一会低头看稿纸,一会看电脑显示屏,手指键字如飞。老爸则定定地守在我身旁,鼻梁上戴个老花眼镜,一手指着稿子,口里还一字一句地念念有词,生怕我不认识他那近乎正楷的字体似的。待他念完第一句,再看电脑屏幕时我往往已经打到第三句去了,这时他会侧过身看看我,随即又赶紧凑到屏幕近前,仔细查看是否有错字、别字。等到整稿都变成了方块字,按照他提出的诸多要求排好版,我再让出位置给他字字检验、句句推敲,最后老爸会深呼一口气,叮嘱一句“存盘”算是一锤定音,然后才让我发电子邮件,直到电脑界面出现了“发送成功”的字样,老爸方才放心离去。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会时不时地让我帮忙查询各大网站的相关赛事结果,看是否有他的大名上榜,倒是常有斩获,难得虚发。
一个月里总有三五次要帮他摆弄图稿,或打字传稿,或剪辑新闻图片,或上传书法字贴,渐渐习惯了他这样的“打扰”,于是不再如第一次那样屏息静气、严阵以待,倒是时常保持和旺旺挂线,与网友、淘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有一次,淘宝旺旺的商家每每必以“亲”字开头,和我聊得正火热,老爸在一边却不干了,忽然铁青着脸低吼起来:“那是谁呀,就这么亲呀亲的,怎么越大越没规矩了?”我转脸一看,那脸黑的,许是憋了好久实在看不惯了才爆发。我连忙跟他解释,“亲”是“亲爱的”的简称,那是商家为表示亲呢而对顾客的.统一称呼,刚开始我也不习惯,但是都这么叫反倒叫人忘记其原本的含义了。最终,老爸还是不服气地鼻孔“哼”一句:“你就自圆其说吧!”我只顾吐吐舌头不再吭气了。
有时,聊天窗口还会弹出诸如“神马(什么)、童鞋(同学)、有木有(有没有)、88(拜拜)、3166(日语再见的意思,音:撒幼拉拉)”等网络用语,有些本地组群还老是爆出一些看似完全不通顺,实则串着念起来就是当地方言的语句。这些,我一一向老爸解释,也算完成了对老爸的一次网络用语扫盲速成。等我说得口干舌燥,他听得目瞪口呆之时,他还是止不住要向我说教半天,劝我不要学这些浮夸的作风,要谨言慎行、脚踏实地,并乘机极力向我推荐诗词楹联有关书籍,又向我灌输要多读古书、感悟国学的意识,像极了《大话西游》里那个喋喋不休的唐僧,而我便是那几乎要崩溃的孙猴子,却还得强打精神领受教导。临末了,老爸见我意兴阑珊,也不再多言,可他挂在脸上仍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无奈模样,分明显出“一代不如一代”的画外音,有着隐忍而不便发泄的愤懑。
虽说年轻一代图新鲜、图省事自创字句似乎无可非议,其实在骨子里,我并不赞同这样故乱造字的新锐做法,更理解父亲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特别是诗词楹联专家对于只字片言反复推敲、平仄声律严谨适用所抱有的崇敬心理和花费的心血汗水。我作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只是把这些现象看在眼里,并不会盲目追随推崇。恰恰相反,我延袭了父亲严谨考究的治学态度,也继承了他喜读古书的爱好,只是因为常被人误认为少年老态才隐而不发。
那日,老爸又找我帮他打字,随手翻了翻我桌案上的几本书籍,当看到我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诗词摘录和读书笔记时,他惊愕地看向我,眼里分明映照出一种光亮。我淡然一笑,用了新学的两个极不恰当却应景的词语来问他:“你这算是白发如新,还是倾盖如故呀?”
老爸一下子收敛了那副恍然惊喜的神情,笑意溢上眉梢,嗔怪了一句:“你这鬼丫头!”
【家有老派父亲散文】相关文章:
家有燕子散文06-22
家有渔翁散文06-21
家有儿女经典散文06-28
家有贤妻经典散文12-01
家有小女经典散文06-27
家有老公散文01-31
家有老妈散文02-19
家有儿女的散文04-25
家有小女散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