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开始抱怨时的散文

2021-06-10 散文

  当我们开始抱怨时

  最近,我到一位厨师朋友的餐厅吃饭。当晚,餐厅的人不多,朋友做完菜后,出来和我聊天。

  “唉,最近我们这条街开了好多家餐厅,生意愈来愈难做。”他说。

  他抱怨了很多事情。比如,台北市的上班族愈来愈穷,根本没钱到外面吃饭。最近总是下雨,人们不愿外出吃饭。老板不为餐厅申请信用卡付账,客人得用现金付账。

  我听着他的抱怨,突然想起半年前我来这里时,这家餐厅刚开业,朋友觉得客人没想象中多时也曾抱怨:“唉,这条街上一家餐厅也没有,只有我们一家,客人也不会专程过来,生意很难做。”

  我说,或许我可以帮他解决问题,问他是否有财报。他拿来了,我看了一会儿,发现一个问题:“你的生意中午好,晚上不好,这里是上班区,晚上人不多,不如削减晚上的开支。你看,店里晚上有5个工作人员,如果晚班少请一人,人力费用就少很多。”他听到这个建议立即反驳:“我是从五星级饭店出来的厨师,不多请几个人,没有面子。何况,万一客人忽然变多,我很难马上找人来支持。”

  他不想变。我苦笑,不再多说。台湾有很多餐厅开在更偏僻的地区,照样高朋满座。如果你做得够好,总有人不远千里而来。我曾在某个暴风雨的天气,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到某个郊区餐厅用餐,那里照样人满为患。商业社会的数据都会说话,如果经营数据不理想,一定有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只知怨天尤人,那么,你只能等着让问题解决你。

  每天早上,我的信箱就会收到昨天的收视率数据。收视不好,就要先检讨自己,绝不能对老板说,是大家没有格调,不看我们这么有水平的节目。当然,大部分人都很会找理由。我听过很多理由:书卖不好,就说是网络抢走出版市场、年轻人都不读书;拍的片子不卖座,就说大家都不爱国产片。问题是,环境再坏,也有人能披荆斩棘——可不是因为他运气好。

  如果一个人一直抱怨来抱怨去,刚开始,他会过得很轻松,因为错都在别人身上,但慢慢地他会活得越来越沉重。最糟的是他开始怪命运。怪命运最容易,因为天已注定,都不关自己的事。然而一旦走到怪命运这一步,你就很难翻身了。

  巴黎的迷你衣橱

  第一次去巴黎,我住进了本地人的家里。屋里有一张合适的写字台以厦一个迷你独立衣橱,在那里我可以放自己的衣服。

  刚住进这户人家时,我感觉一切都还正常。但当我想起自己带来的两个超重行李箱时,不禁有些恐慌。衣帽间在哪里?我打开衣橱门,里面只有几个衣架。这时我才真的恐慌了。这就是未来六个月我要存放所有衣服的地方吗?

  我实在不想接受这个现实。但是,我很快了解到,这样小的空间对于这个家来说是足够了,他们只有差不多能挂10件衣物的衣橱。先生、太太以及他们的儿子都有很好的衣服。他们只是喜欢重复替换,就那几件衣服换来换去。 举例来说,冬天,太太的衣橱里通常只有三四条羊毛半裙、四件羊绒衫以及三件真丝上衣。她有一种坚持如一的着装风格,并且将其阐释得很到位。 先生的衣橱里有两套灰色西装、一套藏蓝色西装、两三件套头毛衣、四件有领衬衫以及几条领带。儿子的衣橱也差不多。不过年轻人几乎不穿西装,用有领衬衣和套头衫代替。儿子是家里唯一偶尔还会穿牛仔裤的人。 在巴黎,并不是只有优雅之家才用迷你衣橱。我还记得自己曾沮丧地同一道来的美国朋友谈论这一话题。我们没有一个人拥有大的衣橱空间。这也让我开始思考:法国人是因为缺少空间才用上迷你衣橱的吗?还是迷你衣橱对他们来说足够用,不必浪费更多空间?不过两者都不重要,我必须找到办法,让我从美国带来的众多衣物有安身之处。

  在巴黎,我仔细研究了只能装下10件衣物的迷你衣橱。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法国人,比如:

  我的教授、店主、来自波西米亚家庭的朋友,当然还有我居住的家庭的户主,他们大都重复地穿衣服,不觉尴尬而且气派十足。在美国,要是一个人一周穿同样的衣服两次,他就会感到尴尬,更不要说一件衣服一周穿三次。而在法国,这不是问题。事实上,每个人都这样做。我开始发现,在法国电影里,也展示出人们的这种习惯。而在美国电影里,这样做通常被认为是可笑的。“欲望都市”式的衣橱蔚为大观,你绝不会看到女性角色穿同一件衣服。而在法国电影里,从头到尾,你至少能看到女主角穿同样的外套出现两次。这样的情节不会在美国电影里发生,除非制片人想要表现角色沮丧或是生活拮据。

  最近,我看了一部法国电影《我不反对》。尽管剧情跨度长这几个月,但是,西尔维·泰斯图德扮演的角色只穿了一套衣服,或者说,同样的三件套衣服。

  法国人的衣橱和美国人的衣橱真是大不相同。回顾自己在美国看过的那些衣橱,我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特点:美国人的衣橱总是满满当当,快塞不下。我们的衣服太多了。这是一件好事吗?我们快乐吗?我们真的喜欢自己衣橱里的每一件衣服吗?我们买的衣服质量怎么样?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每天早上我们站在满满的衣橱前,却仍然抱怨没有衣服穿? 从巴黎回国后,我决定开始用只能装10件衣物的迷你衣橱。起初这只是一个不那么情愿的尝试,后来却成为我顿悟的转折点。对于迷你衣橱,很多人可能不情愿接受,坦诚地说,我并不想指责他们。把装有超过100件衣物的衣橱精简为只能装10件的迷你衣橱,这确实是太极端的尝试。不过相信我,这一尝试极具魔力;即使你只尝试一星期,也能从中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风格,了解你的衣橱真正需要什么,了解你想怎样向他人展示自己。

  陈道明:化繁为简的品质人生

  陈道明出生于天津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父亲用《道德经》的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他取了名字。巧合的是,陈道明本人也总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人觉得他一本正经、严肃刻板、清高傲气,也有人觉得他低调淡泊、认真随和、谦谦君子。

  只是,在旁人看来是难以捉摸,在陈道明本人眼里,每一步却都有迹可循。他说:“我是一个严格按照自己逻辑生活的人。”

  当演员从来不是理想

  当演员,也许从来就不是陈道明的理想。“不得已报考了天津人艺话剧团。进剧团后也没有一鸣惊人,多数时间都在舞台上跑龙套,一跑就是六七年。那时候演艺界都是吃大锅饭,主角和配角的收入相差不大,加上自我感觉‘入错了行’,对出人头地没有什么奢望。人生起步阶段没有经历什么急功近利的熏陶,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将很多东西看淡。”今年60整的.陈道明如此自述道,“那个年代的父母看不起这个职业。现在倒好,父母都把孩子往里头塞,因为它变成了一条走向名利场的捷径。”

  从大锅饭时代走来的陈道明,不善于争抢,也不着急功成名就,因为在当年,无论演主角还是龙套,拿的夜宵补助都是2毛5,吃不饱,也饿不着。

  直到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浪袭来,陈道明依然处在半红不紫的状态:演过几部影视剧,也当过主角,但生活似乎依然照着它本来的节奏,不急也不徐。

  真正让他尝到成名滋味的,一定是《围城》。这部改编自钱钟书同名小说,由黄蜀芹导演,陈道明、葛优、英达等主演的电视剧,在当年可谓街知巷闻,迄今仍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座高峰。

  火了之后,怎么会没有飘飘然?现在也许很难想象,出了名难采访的陈道明,当年也曾对记者十分热情,对媒体采访来者不拒。更难想象,90年代时,陈道明还会亲自去聊天室会粉丝,和粉丝聊天。

  不过,他很快就对此厌倦。“没过两三年我就明白了,我不可以这样,如果你是精神上的暴发户,你的生活质量会很差,所以我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我就觉得以前我的生活状态有时候近乎可笑,也比较可怜,摇头晃脑地,觉得自己是回事儿,莫名其妙地。有时候我们拎不清个性和狂妄。现在有很多人把狂妄当个性用。我走过那个年代,这个职业容易让人们这样,有时候不是本性想这样。伟大人物是捧出来的。”

  化繁为简的生活哲学

  反省之后,陈道明的全部生活哲学,几乎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化繁为简。

  有人说,他把入世当作出世的方法。其实不用说得这么玄,他只是把演员当作他曾经向往的医生、律师、外交官——不外乎都是一份工作。

  当年拍《围城》,精工细作,10集电视剧拍了足足100天,如今看来可谓奢侈。但这种“奢侈”在陈道明身上屡屡上演——30集《末代皇帝》他拍了4年;《康熙王朝》没有他戏份的时候也在现场;拍《楚汉传奇》的6个月,一直把刘邦的戏服穿身上,穿回家;在片场从来不带工作椅,成天站着保持入戏的亢奋状态……

  拜这种敬业认真所赐,陈道明开始了他“演什么像什么”的演艺生涯。难的不是演皇帝像皇帝,演知识分子像知识分子,而在于,演康熙和演秦始皇不同,演方鸿渐和演陆焉识不同。同类角色之间微妙的差异,才是见演员功力之处。

  除了演戏,陈道明仿佛与整个文艺界都若即若离。有时候朋友找他帮忙客串,盛情难却他也会接下,比如《无间道3:终极无间》,但还是会直截了当地说:“以后这种片子别找我,因为我就是一块狗皮膏药。”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陈道明不喜欢应酬饭局。在演艺圈,一个熟人带着两个陌生人来,一顿饭吃下来就都成了熟人。但陈道明偏偏对此很反感。“只要有陌生人在的场合,他就以听为主,基本不说话。跟熟人吃饭他就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什么都聊,但有一点:他不说段子,不开低级玩笑。要是有人说起什么带点色彩的段子,他就会和气地来一句:咱说点别的成吗?整个做派,都很像那种老派的文人,矜持,低调。”

  他把和人应酬的精力全都放到了演戏上。谁都知道陈道明非常挑戏:“我上戏的原则是这样的:制片人来跟我谈上戏,我首先看你剧本怎么样,如果剧本不错,我再和制片人见面谈合作,问他戏的成本是多少。如果说是一般的戏,成本又不高,你给我多少钱我也不上。为什么呢?你给我这么高的价码,其他演员你请什么人呢?阿猫阿狗吗?你靠着我耍大刀去?所以我不会上的。”

  “我不认为我最好,我也不认为我最贵,我永远是看片论酬,你给我再多的钱我不上就是不上。”陈道明说。现在,他拍戏之前会让女儿帮忙参谋剧本,“如果她说不爱看,那80后观众就够呛了。”

  不拍戏的时候,他会找固定的牌友打麻将。不是赌瘾大,而是一天戏拍下来,满脑子都是角色台词,需要放松一下。有时他也会选择弹钢琴来进行调整。

  如何成为一个独立的女生

  亲爱的姑娘,当我连续打工十四个小时,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极度需要睡眠的那一刻,接到了你的越洋电话。

  墙上钟表的指针逼近十二点,夜色静谧得如同一段黑绸带,这城市的绝大多数人已入睡。我还没来得及向你指出时差的存在,那端的你,带着啜泣的声音,声嘶力竭地和我控诉起生活的残酷。

  你的声音有些颤抖,委屈地跟我描述办公室那个同龄的女孩,为什么她姿色平平每天都有男友的私家车接送,而你却要步行到数百米外的公交车站,混迹在汗涔涔的人群中,倒两班公交车上下班。上周才买的白衬衫被挤得纽扣失踪,高跟鞋的小细跟也准备好随时离开你。

  你的语气里有一种藏不住的愤怒,指责那个和你在一起五年的男朋友,大学时代浪漫得那么可爱,如今却可恶得你不想再看他第二眼。你想去吃牛排喝红酒,也想去看陈奕迅的演唱会,可是他只能带你到宜家看看打折的家具,再吃个热狗和冰激凌。

  你的声音越来越低,电话那头传来的全部是沮丧的情绪。你说如果没有意外,也许明年你也会结婚,可是你多么希望迎接你的,是昂贵的新房和多得可以压倒自己的人民币,而不是穿着婚纱,走进这破败的老居民楼,和一段不知要奋斗多久才能看到的未来。

  你说你实在没心情在严酷的职场上拼争,你向往的工作,内容轻松薪水高,可以容许你半年走一圈欧洲,或者到夏威夷的沙滩上晒太阳。

  你说这样的两年,耽误在初级白领的工作上多么可惜。当初的自己应该去考公务员,或者和别的大学同学一样去上研究生,再多过两年在校园里逃课睡懒觉的日子。

  聊到这里,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找来站不住脚的借口:你说女孩子那么努力干什么,最后都是嫁人生娃做平凡的妇人,还不如趁着年轻尽情享受。

  过了许久你再也找不到话题。你忽然意识到两个半球存在的时差,问我怎么这么晚还不睡,是不是去泡吧或者和帅哥约会。

  我心里积攒了太多的情绪与思考,膨胀着要迸发出来,于是我说——

  亲爱的姑娘,我每天过着披星戴月的生活,并不是因为有金发碧眼的帅哥邀我去喝酒、跳舞、夜夜笙歌。那些每个月都会准时躺在我信箱里的账单,并不容许我这样做。

  我见惯了因为各种原因富裕起来的姑娘,她们钻进跑车,一个晚上就能消费我一周的工资,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开着我的那辆漏雨的小破车,每周努力工作五十几个小时,数着来路清白的钞票,并没有想极力成为其中的任一个。

  不是我不相信钱的美好,只是我不期待用依赖一个男人的形式,来实现生活的各种可能。

  大多数时候,一个没长得倾城的普通姑娘,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生存,还是应该相信有收入才有尊严。

  亲爱的姑娘,请不要指责你那个可怜的男朋友。我想当他全身心奉献给工作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如何给你更好的生活。很遗憾他没有良好的家境满足你的幻想,可是当他拼尽全力在职场上奋斗的时候,你也有和他一同努力改变命运的选择。

  亲爱的姑娘,你不知道女孩子那么努力是为了什么,我想最近看到的一段话可以和你分享: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烦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亲爱的姑娘,你知道吗?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念毕业那年的夏天,我们穿着不太合身的西装,淹没于人才市场,伸着脖子看招聘广告,把简历投了一份又一份。我说太热了,回家吧,你说加油,再坚持一下。

  和一个视野开阔的人谈恋爱很重要

  失去联络多年的朋友,在QQ上出现,地理位置显示在澳大利亚,引起了我在屏幕这端的惊呼。两个十几岁相识的玩伴,成长为今日奔三的女人,花费几乎一整天的时间,才弥补上失联后各自生活的片段。她忽然抛来一个媚眼:“想不想听听我这几年的感情经历?”我点点头,发给她一个八卦的神色。

  朋友的第一段恋情发生在校园里,那时她20岁。校园恋情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元素,深夜里的晚安短信,周末手牵手地轧马路,都足以成就一段简单的感情。

  毕业后和朋友他留在同一个城市奋斗。同居生活很快就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她不再更新在网上写了三年的博客,因为男朋友看了两眼就失去兴趣。她不再期待为年假计划一次旅行,不再关心哪部小说在热卖,甚至不再出席和闺蜜们每周一次的下午茶,专心做一个只关心一日三餐和生活琐事的姑娘。

  毕业两年后,朋友去参加同学聚会,惊讶地发现昔日被自己埋怨老土的男生,都和埃菲尔铁塔合了影,听着女生间讨论着某个作家的新书和专栏,她这个当年的才女竟对此一无所知。朋友回家后默默翻出银行卡,推了推电视前的男朋友:“我们去旅行一次吧,就去东南亚,穷游也可以见识一下这个世界!”她的男朋友扭过头,义正词严地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女孩子。”

  朋友花一个晚上收拾行李,把出租屋里和自己有关的每一件东西都塞进了垃圾桶。她删除了男朋友所有联络方式,辞掉那份永远没有升迁机会的工作,紧握一张两万块的银行卡,想补给自己一个迟到的间隔年。

  可当她真正开始为一整年的旅行做计划时,却发现各种从未经手的问题都摆在了眼前,去国内游还是国外游?国外游签证怎么办?去哪个国家?不会说外语怎么行?要是钱花光了该怎么活下去?

  朋友面对一堆问题毫无头绪,正巧看到小区门口贴着周末英文学习班的广告,头脑一热就报了名,没想到就在那里遇见了下一段爱情。这一次的男生,外表实在平凡,可是当他作为年轻的英文老师,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的人生信条分享给同学时,又是那么的魅力非凡。

  朋友第一次去男生租的单间里,就被他庞大的藏书量震惊了,她一本一本地瞄过去,古今中外的经典,厚厚的摄影杂志、旅行指南……这并不是一个宽裕的房间,可是空间虽然狭小却处处都干净整洁,墙壁上贴满旅行照片和人生计划,桌面上摆着娇艳的小菊花……那一刻,她爱上他,因为他的生活就是她的梦想。

  朋友说:“就是他帮我一点点重塑了生活中的热情和梦想。他建议我去找一份本职工作,闲暇时写写稿子,把额外的收入攒起来,我们就用这样一笔笔积少成多的钱,走过了好多地方……”

  朋友在网上把她的爱情故事细致地讲给我,听起来却更像是恋爱中美好的自我升值过程。

  人常说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其实改变一个人的,或许是我们在时光里所遇见的各式爱情。你遇见一段眼界狭窄的爱情,就如跌落进只能看到头顶一片天空的深井里,而你收获一段视野开阔的爱情,它就为你提供了一双翅膀,让你飞出井底的荒芜。

  人生太短暂,相爱须谨慎。

  一个从不犹豫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TED里有个演讲,说人们70%的精力都用于“思绪”,这很惊人,同时很可信。因为我的朋友Mona就是一个没有思绪的人,她有一个“秒判断”的特异功能,而她看起来真的总是那样举重若轻。

  她坐出租车,看到司机在吃东西,突然感到很饿。于是她就伸头问人家:你在吃什么?司机说:辣条,其实就是豆腐干。Mona说:给我吃一点好不好?司机大骇之下,把整包都给了她。

  还有一回,她去食杂店买东西。柜台上摆着一包打开的虾条,老板看电视入了迷,没理会她。她也就“叮”地一想,没有再叫人家,趴在柜台上跟老板一起看电视。并且,你一只手,我一只手地把一包虾条吃完了。然后老板拍拍手问她:“要什么?”“洗发水。”

  她要离开厦门回老家,收拾出了8个巨型袋子的东西,根本没有出租车司机愿意载她。她就和那一大堆东西一起在路边站着。没一会儿来了辆小卡车,司机伸头问她,要去哪儿?然后谈定了价格,还帮她搬东西上车。问题是,送到地方以后,那个司机又不要钱了。坚决不要!

  Mona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真是太幸运了是不是!比如:你知道吗?我今天书包里有8包小鱼干,我真是太幸运了!

  有朋友说她,把运气都用在这些小事上,大事上一定会很糟糕!可是对于这样时时刻刻享受着生活的人来说,究竟有什么大事,又会糟糕到哪里去呢?

  Mona和我一起创办了一个小型公益机构。最近的一次活动是二手跳蚤市场,大家带着自己闲置的物品来随意摆摊和闲逛,但并不是义卖的性质,所得可以自愿捐出,不捐也无压力。这次的活动由Mona和我两个人负责。

  两天下来,我累得像条狗,精神也垮了,只想吐着舌头发呆。可是Mona仍然步履轻盈,笑容可掬,活动结束后还有精力数钱算账。我们干的活儿明明是一样的呀!

  我不禁想了一下,这究竟是为什么?想来想去,觉得TED那个演讲说的数据可能是对的:人有70%的精力用在了思绪上。而Mona作为一个没有思绪的人,她该节省了多少精力。

  比如顾客少的时候,我有些着急,在那儿琢磨着下次活动该怎么改进才好,心烦意乱。Mona却站在门口,望着前方不远处的电梯口。那里挤满了等着上电梯的人,电梯看起来还要很久才来。Mona看了一会儿,“叮!”手往天上一指:我要去那个电梯口贴张海报!

  出于容易前思后想的本能,我马上提出了质疑:可是我们没有海报了呀。Mona:把那张揭下来!那个地方贴海报没有人看!说着就走过去把海报利落地揭下来,去电梯口张贴了。

  电梯前沉默的人群由于无事可做,都在看她贴海报。我也灵机一动,拿着马克笔和她一起过去,用十分引人注目的方式在海报上写粗黑的字:本跳蚤市场往后看20米。那些无事可做的人,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我写完,默默地扭头朝我们的跳蚤市场看去……

  和 Mona一起,我总觉得每个人都会变得更好一点。

  我喜欢和她一起吃饭,因为她会不停地赞叹“真好吃”。也喜欢和她散步,因为既可以各自沉默,也可以没完没了地说话,她总能想起趣味盎然的话题,例如:武侠小说里大侠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每个人都有知识盲点,都是什么?石榴吃起来真是毫无压力哦……

  我想起Mona,就好像想起了皎洁的月亮。她并不是自己发光,而是反射别人的光,同时使自己也美美的。想想我就替她未来的男朋友高兴,能和她一起享受当下的每个时刻,把她散发出的青春和月色尽收眼底,温暖整个人生,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当我们开始抱怨时的散文】相关文章:

开始的开始,我们只是孩子散文06-15

开始的开始我们只是孩子散文06-15

我们开始熟悉,便是开始散文11-17

我们的故事从结局开始散文03-16

我们的世界开始下雨散文03-13

爱开始在结束时-散文03-30

我们的认识,我喜欢的开始散文07-05

成熟从不抱怨开始作文11-24

当我开始爱时他却放手了的散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