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并不是一种空虚的东西,也并不玄奇,它即非幻想,更非野心,而是一种追求真美的意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理想的散文文章,欢迎阅读!
关于理想的散文文章1
在一些年前,我们总是不断被询问长大后的理想。儿时的答案早已经想不起来,而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一本正经地问另一个人关于理想的问题,这看起来多傻。
于是有人站出来说:现在的年轻人缺乏理想,这是不好的,他们必须要有理想才有前进的方向,才能成功。这个“有人”就是我们的专家教授,是我们的学校教师。这无关对错,因为每一个时代,总有人站出来说:现在真是世风日下,想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
那是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是无意间把自己的青年时代过滤了一遍。现如今过得阔绰有余的人回忆起曾经的日子,就容易想起自己充满理想的部分,对比如今的现实,他们就不免要站起来发出不满: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可以这样子呢?相反的,现如今过得营营役役的人,记忆里虽然都是不好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声音却不容易被别人听到,甚至于他们根本不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因此,诸如此类的论调,并非是根据事实说话,而是取决于谁掌握了舆论发言权。
一向擅长一语道破玄机的韩寒在《青春》序言中说:理想本身什么都不是,一点也不高尚,理想就是毫无道理的“就是有点想”,是欲求的一种文艺表达。所以,我从来不觉得强调理想是救赎青春的一种方式。甚至我不觉得年轻人需要什么救赎,什么方向,什么理想,什么希望,都不需要。
韩寒的话说得巧妙,我们从小就被告知理想是一种崇高的东西,有理想的人才是崇高的人。这些话被老师们不时提起,被印刷在我们的教材上,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它们无处不在。因此我们从未想过质疑它,有一天这个叫韩寒的家伙站出来这么说,大家一想,恍然大悟。
于是就有自以为理解这些话意思的人给韩寒鼓掌,他说,我们都不要什么理想了,因为理想根本一点也不伟大。
理想并非那么高尚,那是因为理想并非本身就具有高尚的属性,毕竟有的人也把不好的东西当作自己的理想。理想自然也不是救赎青春的方式,因为青春根本不需要任何救赎,青春是一个人的肉体和灵魂都处于饱满的一个状态,是生而为人所应得的馈赠,本来无罪,何来救赎?
然而韩寒还说,年轻人不需要理想,不需要方向,不需要希望。有些擅长断章取义的人会说,韩寒都这么说了,我们就去放纵吧。
韩寒所说的不需要,其实是说不需要别人——老师、家长、社会强加给我们的这些。我们从小就是在各种“你应该做……不准做……”中长大的,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被规划好一切道路,被用标尺严格度量然后分类并贴上标签。
我们要追求什么,想要做什么,应该在我们抛弃这一切之后自己去寻找,用自己的眼睛看清这个世界,看清自己。
青春不灭,因为没有停歇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理想犹存,但是需要认清楚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关于理想的散文文章2
岁月让我得到一些东西,也让我失去一些东西,关键是不清楚是失去的多,还是得到的多!
曾几何时,我是那么的轻狂、自负,那么的锋芒毕露、自信满满,在时间的侵蚀中,在生活的琐碎中,不知不觉都已悄然不见,心中的理想与目标,也渐渐淹没于平平淡淡的工作和生活,开始渴望灯红酒绿,偶尔想起纸醉金迷,这些曾经所谓的低级趣味,在一种无华无物中默默对峙着空虚的灵魂。
不肯承认的寂寞不时的袭击我,那份倔强的自尊与坚强再也掩饰不了我真实的脆弱,我不再装作充实、装作历史丰富、装作一副不知情为何物的矜持,任凭忧郁在内心的空旷与荒芜中驰骋纵横,慢慢的,我竟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忧郁这匹不羁的野马,不能去驾驭,因为摆脱不了眼下与目标的落差带给我的失落;不想去驾驭,就把它留待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份事业!
在我看来,周围什么都没有,自己感觉与这永恒的格格不入,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有时会责怪自己不够沉着、不够平静,却总是终于沉默。这里偶尔也会有火焰,我却感受不到它的温度,冷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我大概是蓝色的,所以思想是蓝色的,格调也是蓝色的!抑或是我不够豁达,不能说服自己适应甚至喜欢上这里,只是固执的迷恋一种归属感——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彷徨的脚步走的再远,也是一种奢侈的流浪。
梦想的世界耸入云端,寻梦的路上,我一直都有迎难而上的准备,在这,我左顾右盼,脚下全是浮云,踩不到一块石头,没有一点力气。在一种几乎静止的世界里亦快亦慢地凋零着年华,看着镜中的自己被岁月烙上痕迹,最令我不忍的是迷茫依旧的眼神!心中有扼腕的叹息和刀绞的疼痛,却有无能为力。我忍不住问自己:时间于我有什么用?这到底算积蓄力量,还是在坐以待毙?无语却难于安慰!
外面的世界在天翻地覆,那是我习惯并喜欢的生活,周遭遍地青石,只有通过一根网线窥探外面的世界,维系着渐渐生疏的友谊和若即若离的'爱情,屏幕上的纷繁芜杂、落英缤纷总撩的思绪翻江倒海、泛滥成灾,在一种急不可待中被外面的世界牵引,理想与明天在心头起舞,并只在心头起舞。所有的遗恨都归结于一年前的那次懵懂的草率,亡羊补牢的方法似乎只剩下离开,并不是刻意不喜欢这里,就是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这让人觉得存在就是一种纯粹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我深知外面的世界精彩中夹杂着无奈,前方的路不会平坦甚至要做好受伤的准备,但我相信我能找到有质感的生活,就像我总能找到我喜欢的有质感的衣服,我坚信两者道理是一样的!我知道再不能睡觉睡到八九点、不能看电影聊天到一两点、不能像这里一样我行我素……,我有的是代价,只是想给自己钟爱的事物买单!
半年的工作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兴趣,什么是尺与寸的区别,什么是被动并一直被动着,什么是主动并一直主动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就像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永远无法点燃自己的热情,没有在自己的优势上演绎人生,只是为了苟延残喘而在不喜欢的工作中苟且、庸庸碌碌,忍受一生的心灵流浪,才是一种终极的浑浑噩噩,行尸走肉的悲哀!
关于明天,我不想再错失我的精彩,每个阶段应该都有属于每个阶段的精彩,错过了就再也要不回来,"补"是一种对过去的祭奠,用悲痛来安慰疼痛,我不想这样做!山迢迢、路漫漫,只有走心中的那条路,结果才会绚烂,沿途也能精彩!
关于理想的散文文章3
这是一片广袤的田野,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为了灌溉庄稼,农人们在这里挖了两条河,一条小点,一条大点。这条大的,我们姑且叫他大河吧。
刚开始,小河和大河都勤勤恳恳地灌溉,两岸庄稼年年丰收。可是有一天,大河忽然有了个想法,他要去看看海。这个想法一生出来,就再也按捺不住。我是大河,怎么能和那条小河一样,老死在这寂寞的乡野呢。大河鼓起浑身的力量,一浪一浪地冲向远方。要承认,大河是坚韧的,克服重重困难,他冲破了许许多多的田埂与山峰,他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近。回头再看小河时,他不由生出一份悲悯之心:唉,小河也太没有追求了。
可惜的是,终于有一天,大河一头扎进了沙漠,他的那点水份很快就蒸发了。大河喊出一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再也不见了。
没有了水,没几年,大河就堵塞了,再过几年,河道被填平了。
而那条小河,依旧勤勤恳恳地灌溉庄稼,为两岸农人的丰收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获得更多的水源来灌溉,人们把小河的河道拓宽了,比以前的大河还要宽。小河成天热热闹闹,有浣衣洗菜的农女,有洗澡嬉戏的孩童,有泛舟垂钓的游客……莲叶田田,碧波荡漾,水阔鱼肥。
又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繁衍,小河被当地人称作“母亲河”,而当初的那条大河,早已寻不到半点踪影了。
大河他定下的目标太过远大,他忘了自己不过是一条乡野的内陆河。由此可见,小范围的强者当久了,更易让人狂妄无知,看不清自己。所以说,追求要适度。
小河的成功告诉我们,立足本职,实现所在集体的价值,才能最终实现个体的价值。比如你让公司业绩提高了,壮大发展了,你的价值也就出来了。而撇开集体的价值,一味追求个人的成功,往往是徒劳的。
【理想的散文文章】相关文章:
理想语文12-07
从鲁迅的文章谈起……12-06
《理想的风筝》教案07-12
理想小学作文08-31
《理想》教学设计02-24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02-04
关于理想的诗句02-14
《理想风筝》说课稿08-04
理想的风筝说课稿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