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走访民情日记

2017-09-101039 著名日记

  3月9日 星期五 阴转小雨

  今天到乾潭镇开展“进村入企”走访活动,之前计划安排了牌楼、乾潭、万龙三个村,但我自己又加了仇村、幸福两个村,一共13个户头,涉及群体面也比较广,包括经济发展带头人、致富能人,还有老干部、老党员以及贫困家庭,主要还是想多看看基层的情况,多听听基层的声音。

  在每个村,我都听了村里的工作汇报。大家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存在入不敷出的现象。其实这个问题我在组织部工作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了解了,尤其是行政村撤并以后,相应补助的门槛提高了,而每个村要做的事情更多、涉及的群众也更多,导致问题比原先更突出了。还有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村里想做项目,也争取来了项目,但项目做起来仅靠上级补助远远不够,村里需要贴钱,需要负债,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归根结底还是集体经济的问题。

  一天下来,感触颇深:

  1、现在农村面貌改变确实很大,大部分村都建好了或在建服务中心、活动中心,方便了村民办事,老年人也有了活动场所;很多村民也都盖起了新房,像幸福村集中安置房也建起来了,农民生活的条件是越来越好。但是,也确实还有一些家庭,因病、因意外事故而成为困难户,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帮助他们。

  2、几个村的两委班子都想干事、肯办事、会办事,成绩也有目共睹,但大部分村仍然缺乏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一年就林地、鱼塘那点承包款,连日常事务支出都不够,何谈发展。我个人觉得是否可以利用集体土地兴办一些厂房、物业用于出租,有条件的村可以拆村建居进行股份制改造等等。

  3、要发挥好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致富能人的作用,尤其是在农民就业、收入等方面的“领头羊”作用,也要解决他们发展中碰到的用地制约、资金瓶颈等问题。

  3月20日,星期二,晴。

  上午的市委常委会结束后,我和友红同志,以及市委办的几位同志便马不停蹄地赶到梅城,走访事先所确定的滨江村、姜山村和西湖村。

  驶过三都大桥后,车子便开始颠簸在蜿蜒崎岖的小路上,灿烂的油菜花和青绿的麦田不时映入眼帘,但此时此刻,我心中对于如何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帮助百姓们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而一直在不停地在追问自己,思绪也一次又一次地从车窗外明媚的春光中收回。

  入乡进村近农家

  下午,我先后走访慰问了梅城镇滨江村低保家庭吴榴仙,姜山村的困难党员邓新发、困难农户王和发,以及西湖村残疾低保户倪海潮。在他们的家中,我一一仔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及其他有关情况,他们当中有些人的情况不禁让我担忧和心疼,比如低保家庭吴榴仙,她住在汪家自然村,由于与丈夫系表兄妹近亲结婚,一儿一女智力残疾,无劳动能力,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留下几万元负债,村两委考虑吴榴仙家生活困难状况,安排其担任村级道路保洁员工作,750元/月,加上农村低保,仅有1000余元/月的收入。听了他们的困难后,我一再叮嘱身边的镇、村干部,要关心照顾好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交心谈心明村情

  在滨江村、姜山村、西湖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的同时,我分别在各村的村委办公室召集村老党员、村老干部、种养大户、农村致富能人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市委、市政府和镇、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滨江村座谈时,我积极鼓励种养大户蔡汛铎、农村致富能人唐建根进一步把事业做强做大,带领更多村民致富。我听到姜山村养猪大户王志群通过多年发展,想扩大养殖规模后,首先解释了我市的养殖政策,同时告诉他只要新猪场选址符合规划、粪便处理能到位,有关部门一定会支持我们本地人发展养殖业。在西湖村,老村干部于珠福建议村里建设一个老年活动中心,这样可以丰富村民特别是老年人精神生活,希望从场地、经费方面得到上级支持,我告诉他这个建议如果经过论证是可行的话,这样既可以丰富老年人生活,也可以调动老年人支持村里工作,同时对镇、村和职能部门为村里创造有关条件一再叮嘱。

上一篇:法院院长走访民情日记 下一篇:交通局局长走访民情日记
[著名日记]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