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群体动物,任何人都需要另外的人,情绪需要有别人的参与。小时候有什么值得自豪高兴的事,都会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家人,希望家人能一起高兴,也希望能为自己值得骄傲。如果被欺负了,受委屈了,当初第一时间也是跑回家诉说,还有所有的琐碎抱怨,希望得到同情安慰,甚至是出力帮自己出气。父母必然是不二人选的最优秀的听众、最热烈的观众、最无限的支持者、最不厌其烦的包容者。
当然父母也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原谅和接受所有,但他们的原谅和支持、指责、教训等,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关爱,也就是说,他们是让我们的情绪可以不用顾及去最能释放的人。长大后虽不会什么都回家倾诉,但知道,需要的时候可以任何时候回去。对父母不用怕得罪,也不担心下次他们会拒绝,如果有最忠实的支持者,就是父母。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这样的人,许多父母根本不理解人,这是站的角度问题。好像有个网还专门有个向父母开火的专区,我想那只是一种情绪发泄。如果谁有困难、受到失败、挫折,最先想起和求助的人,一定是家人,这几乎不用置疑。
情绪需要,除了父母其次就是朋友,从朋友身上也能等到许多需要的情绪慰藉,分享和分担我们各种情绪。只是朋友相处有尺度,会考虑到对方的感觉,在倾诉上会有把握,不见得会完全放纵。这其中也是经验所得吧?谁都和好朋友翻脸过的经验,谁都有失去过朋友的教训。自然而然在与朋友相处之上,学会了把握尺度,这样才能保持比较长久的关系。
不生不熟的、有生意和利益往来的人是最无法表露出情绪的。另外一种发泄情绪的反而是陌生人,向不认识的人说出自己的不快、失败、痛苦、难堪则比较容易,反正可能永远不会再遇到,不怕自己最不想被人看到的一面被看到,坦露起来不难。
网络的普及等于开创了新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的人成几何倍数的增加,天南地北的都有。说熟,大部分连真实姓名都不知道,说不熟,与他们之间隔三差五的就有交流,搞不好天天在网络上碰面。也许这类人一辈子也可能不会见到一次,但要说不认识,又常会因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事实上,网络的确也成了人们最好的情绪发泄地,可以尽情的宣泄,不担心难堪,不担心有些话他日会变成别人嘲弄取笑的把柄,也不怕有些不满会影响自己职场的稳定。
最低限度,用的只是一个网名,感觉到现实生活受影响了,大不了废掉网名、ID、QQ号等。谁让自己不快了,更简单,删除、拉黑、屏蔽,可以消失的一点痕迹没有,别说高手可以人搜索、可以根据IP地址将人刨地三尺也找出来示众。我在这里说的只是做为人的日常情绪,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目的那种另当别论。
现代人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仿佛都有情绪垃圾。虽然网络诉说几乎百无禁忌,不过还是遵循要让彼此的关系维持久些,得考虑对方的感受。谁都需要可以情绪释放的'对象,不过有些人常会搞混了,把别人当成了父母一样,喜欢单向的情绪倾诉,而听不进去对方说什么。有人会常汇报自己今天做什么了,吃了什么,拉肚子了,看到遇到什么了,感冒了,高兴了不开心了,为何事烦恼了纠结了,吃喝拉撒事无巨细地汇报。汇报这些能得到反馈一定得是关心在乎你的人,除此之外,在他人眼里是非常非常闷和无聊的。除了自己的亲人、恋人配偶,谁能感同身受那些琐碎给生活带来的情绪之感呢?对了,恋人配偶还不见得做到无条件呢。
可是偏就是有这样的人。有时觉得许多人,应该说大多数人都是不会拒绝的人,基本上难开口说请他闭嘴,不是真正的得罪是不容易翻脸的。躲得开的自然尽量躲,躲不开的多数人也只会受着。别人不是你的父母,可以无条件的接受和包容倾诉的情绪垃圾,更不是心理医生,懂得化解彼此的情绪。在需要他人的时候,也要想到自己也有被需要的时候,总拿别人当情绪垃圾筒,自己完全不倾听他人说什么。还真是拿别人当自己的父母了。
【别拿他人当父母人生哲理】相关文章:
别拿他人当父母的人生哲理02-06
别拿坏蛤蜊当引子的人生哲理05-04
你爱得不够别拿忙来当借口人生哲理06-27
莫要复制他人的人生哲理04-21
宽容他人,照亮自己人生哲理03-15
给他人留条路的人生哲理02-12
别拿孩子的健康做秀12-07
别拿信任当儿戏12-26
别拿爱国说事作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