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2022-11-01 人生哲理

  文章包括各种文体的著作、作品,如诗歌、戏剧、小说、科学论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欢迎大家分享。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

  生在狭小的盆中,你不甘蜷缩,你把根伸向大地深处,汲取甜美的清泉,你把生的气息呼向宇宙的漩涡,你高昂着头,微笑,你坚信自己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一个狂风暴雨的日子,我试图把你搬进屋中,但我失败了,你的根已从花盆底部伸出,牢牢地融入了大地母亲的胸怀,你分明在告诉我:“在母亲身边,这点痛算什么?”

  你以坚强的信念,冲破了人为的牢笼,以不拔的意志不断地汲取着,你宣誓:要回报给世界以最美的花朵。

  风雨中的飘摇,黑夜里的寂寞,烈日的炙烤和寒潮的讥笑,你都经历过;当美丽的蝴蝶飞离的时候,你也曾怅然过,然而,为了自己的宣言,你坚守着独自的执著。

  当万紫千红不再,当黄叶不再翻飞,你把一年的积蓄全部献了出来,清淡高雅,香远益清。于是微薄透明的秋的空气中,充满了菊的幽香,闪烁着柳的金黄。你仍旧微笑着,犹如神话中的白雪公主,犹如出嫁前满脸娇羞的新娘,犹如心中那飞翔的金灿灿的希望……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历经了多少风雨,多少磨难之后,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空灵的秋天,谁能否认这是最美的花朵?

  漫漫人生路,谁没有对自己或对亲人在心中暗立誓言?流年似水,誓言依旧,艰难困苦的淘洗,言犹在耳,仍然那么清晰。妹妹那明亮而渴求的眼眸,弟弟那稚嫩的肩膀,母亲那渐白的头发以及在凛冽的北风中破棉衣上的丝线随风飘扬的图景,攫住了我的心。为了我,他们失去了许多应当拥有的东西。“信念,开花……”我向上苍祈求,不知念过多少遍这样的咒语,但信念之花离我还是那么遥远,我为自己的孱弱而惭愧。然而,菊在飒飒秋风中低吟浅唱,仿佛在告诉我:现在不是惭愧的时候,为信念必须坚持,坚持到最后!

  这是振聋发聩的告诫,我被警醒了:今天的索取,一定会变成明天的奉献。我仿佛看到,信念之塔在闪光,信念之花在开放,信念之鸽在飞翔。

  听,菊香四溢的空中传来了年轻诗人海子的歌声:

  走在路上,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岗,

  前面是无边的天空。

  菊香与歌声渗透了我的心底……

  总有一天,我心中的信念,一定会在坚守中开出灿烂的花,就像那在飒飒的秋风中傲然绽放的菊,就像那位可敬的老奶奶,领着小孙子走出大山……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2

  在人生之路上.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有时固然可以示弱。但是,生命的高贵与尊严却向我们昭示:我们不需要向生活示弱。不向生活示弱,就是要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谁不渴望我们的世界美好、社会和谐?谁不赞美那些见义勇为的人?但很多时候,我们仅仅在渴望,仅仅在赞美,却忘记了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面对生活中诸多不良现象。我们很多时侯以“弱”示之,选择了观望,选择了退让,选择了逃避。于是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生活,我们常常抱怨慨叹。殊不知,在很多时候,我们也恰恰是别人抱怨的对象。《论语》中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是的,为了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更需要表现出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向生活示弱,就是面对挫折不幸永不放弃。生命如白驹之过隙。又如荷叶上的一滴露珠,在这短暂的生命中,难免会遇刭许多挫折与不幸。对此,我们仍然需要以百倍的热情与努力来展现生命的高贵与尊严,而不可示弱。

  失聪的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集聋哑盲于一身的海伦·凯勒依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成就了伟业;遭受宫刑的司马迁依然顽强地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力扫”的巨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面对不幸甚至厄运,他们都选择了顽强选择了热情与更为艰辛的努力。也正是这种不示弱的精神,使他们彪炳千古。不向生活示弱,就是坚守理想与真理。在追求理想坚持真理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不解嘲笑诽谤谩骂乃至失去生命的危险,对此,那些伟人已经用他们的行为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回答:永远不让理想和热情搁浅,不向生活示弱与屈服。屈原面对“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现实,选择了怀抱理想投江面死;志新面对被割舌的危险,毅然选择了坚持真理;布鲁诺面对教皇的淫威,坚持日心说而投身烈火。他们以自己的鲜血与生命捍卫了理想与真理的尊严。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壮歌,以自己永不示弱的精神,让人们在沉沉暗夜中坚守着对黎明的渴望。生命短暂而且仅有一次,如何看待这样的生命,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古人虽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语,但其中的“小”己明确告诉我们,这仅仅是一种小智慧。面对生命这样一个永恒的命题,永远怀着高昂的斗志,永远怀着永不熄灭的热情,坚守理想与信念,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才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让我们把永远不向生活示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3

  旅行对于我来说有一种特殊的意义,爱一个人,守一座城,不单纯的偏爱,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走,静静地听,去感受不同,记录变化。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是会觉得厌倦的,不管那里的故事多么美,你都要选择离开,经历另一些,即便知道会后悔,也会固执的向前,受伤了,心疼了,那又如何,哪些人是不经历痛楚和遗憾的?你的路上是总不缺一个人,在你哭泣的时候为你擦拭眼泪,或许,喜欢旅行的两个人会在某个地方相遇,然后一路两个人静静地走,静静地听,感受相同,记录永恒。

  我想站在雪域高原,追寻那艳僧的足迹,用手感受积雪的温度,炙热的年华里,雪是否会跟着消融?你曾经问我敢不敢喊出我喜欢你,此刻就让山风带走我的声音,让你倾听此刻我的内心独白。有人说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雪山上时,那山上会折射出佛的容颜,那么就让我虔诚一回,祈祷一次。我想躺在湖心的船上,不划船,船也不动,简单感受这或深或浅的起伏,看黑色的鸟儿掠过,冰冷滑行,听一听残留在昨夜醉酒僧人胡乱敲响的钟声。偶尔起身,问一问对面的船夫,一座雷峰塔,是怎样隔开八十四骨紫竹伞的情愫。我想坐一次摩天轮,这长在高处的眼睛,慢慢地旋转,慢慢地遗忘。奈何桥能让人忘记前世的一切,这里又怎么不能消磨青春里的年少轻狂?如果对面的窗口坐的是你,那么就让我在轻狂一回,爬到你那边,让相见也相及。

  我还想去观前街吃一片桂花糕,去北国看一场樱花飞舞,去巴黎淋一次冬季的雨,去那些承诺里的地方。

  我会带上相机,把美好做成美丽的相片,你说你不会摆造型,每次给你拍照只会傻傻的出剪刀手,要不然就学着狗狗嘟着嘴。我要告诉你,我会找人,找个你,伸手遮住阳光,捂住一只眼睛,拿叶子,拿花挡脸,遮眼遮一只,挡脸挡一半,扬落花,扬飞雪,把美留在心中,把相片贴在老墙上,看着。

  所以的美丽不会聚集在一个地方,就像所有的花儿不会再春天开放,夏天过后,不是还有花儿绽放吗?哪一种遗憾不可以弥补,哪一种喜悦不可以分享?等到累了,就回到开始的地方,爱在最初的不完美。

  你问我拿什么悼念那些青灰苍凉的年华,如果必须回答,那这就是我的答案——旅行。习惯一个人,等待两个人。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4

  春的脚步渐渐走近,温柔的阳光斑驳的洒在世间,寒冷被柔情的风带走,花静静的开着,仿佛带着笑意。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你站在阳光下那一处阡陌中,微微的笑着,像美好的天使,冰冷的现实也仿佛融化成一片片温暖,凉薄的回忆也变得清澈起来,我听见春风在耳边轻轻的诉说,水流潺潺,如同时光的路,细水长流,耳边倾听着往昔传来的回音,眼眸望着那天清云淡,青木凉亭。

  思念的声音接踵而至,你静默的望着那蔚蓝的天空,无奈阳光有些刺眼,你只能望着美好的毫无雕塑的远方,你忽然觉得,这段路程有些熟悉,远方,仿佛带着一种美丽的忧伤,在等待着你的途径。

  春风微微的飘荡在身旁,叶子轻轻的摇动着,仿佛也在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它漂泊已久的心,也终于可以停下来,不用再流浪,在冰冷的雨中承受钻心的凉薄。而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尘世有时就像一片时而吹刮的龙卷风,将你卷入其中,不可自拔,只能任由命运安排,漂泊在岁月的轮回中。

  好不容易,有一处清闲的时光,可以暂时从尘世中脱离而出,繁华被抛在身后,身旁只有静静的风,缓缓的水,还有慢慢向前爬的蜗牛。你静静的站在一处清凉而美丽的地点,就算虚度光阴,细数流云,也是美好的。而在这样的时光里,若不思念,岂不浪费了这难得的光景,现实风光明媚,往事清澈透明,曾经的人,也仿佛重新赋予了情感,载着满心欢喜,轻轻的出现在你眼前,你只需要轻轻的喊出他的名字,那段埋藏已久的美好故事又会在你的回忆里发生一遍,像重新经历一般,熟悉而新鲜。

  那些旧时光里的人,回忆起依旧清晰,他们的脸庞,仿佛还是带着那种年少时的青涩和倔强,像真实的画卷一般在你眼前缓缓摊开。在纵横交错的阡陌中,在日光倾城的街角前,在青苔铺满的小桥上,在绿树紫花的小亭间……总有一处似曾相识的地点,会寻觅到思念的痕迹,找寻到回忆的线索。

  你的身影,沉醉在短暂如梦的夕阳里,转身走近,那一场旧梦的大门,明月遥挂,皎洁月光就那样瞬间洒满回忆的每一个角落,那穿过记忆的流水,从心间细细的流出,被月光照亮,情感的花瓣也落下来,轻轻的将梦染上清芬。你走在那条曾经的长长的小路,路上人群密布,却杳然无声,你就那样缄默不语的走过这段时光的小巷,走过思念的河流,在最美好的时光里,再次邂逅了那最美好的记忆。

  春风吹醒了那颗沉醉的心,你拍拍身上沾上的清芬,让世间的尘又回归在身上,现实也依旧繁华,时光还是依然宁静。

  温柔的阳光,渗透心灵,也渗透了记忆。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5

  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傻姑娘,不谙世事,心无城府。那时候,我天真的相信,人与人之间,就算不能一分换一分,但至少也可以八两兑半斤。那时候,我热情,真诚,哪怕之前从无过往,但只要从此刻有所交集,我就觉得那是自己人。于是,我总是喋喋不休,坐在身边漫无边际的开始拉话,恨不能让对方立刻了解自己的所有赤诚,看到自己的全部内心。掏心掏肺间,总是寄予一份热忱的期待,期待能够得到一份同样温暖的回应。

  然而,事实却一再的告诉我,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不懂你热情,也不配你真诚。赤子之心又如何?所谓自己人,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把人家当作了自己人,而人家,于心待你,却是连外人都不及。

  失望,是因为寄予着希望;伤心,是因为心中动了感情。我一直觉得,人心皆是肉长成,只要你足够善良足够真心,多少也能换得一杯暖心羹。然当时我却不知道,这世上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你越是抬举,他越是不知天高地厚;你越是谦卑,他越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其实,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的时候,当下不需要,不代表以后不需要;以后不需要,不代表永远不需要。在别人切切需要你相助,且你不论从情义还是道义,责任还是义务都理应帮忙,也完全举手之劳的时候,你却头抬的比天高,洋相出的比鬼多,那么,在你一样需要别人的时候,你又希望别人如何回应呢?

  很多时候,与人方便,也是于己方便。不要把事做绝,也是为自己留下了退路。

  向来,我都不是一个好了伤疤就能忘了疼的人。心上长牙,是为了吃一堑长一智的每一次过后,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强悍。曾经,年少,无知,我把一腔热忱难融冰山凉薄,欺我年少,辱我天真。风水轮流转之间,而今,终于也有了阁下有求于人之时。我不想幸灾乐祸在别人不论是因果循环还是报应不爽的悲苦之下;也不想落进下石在别人虎落平阳之际。但是,时空转换,换不走曾有的记忆;光阴逝水,逝不去曾受过的每一口气。

  忍耐之下,一言一语的柔和,皆是我对自己的修行;过往难泯,一餐一饭的关怀,皆是我良善本性的持存。我无心报复,是佛祖对我的加持,但我不能忘记,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曾经怎样无视我的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又凭什么想让别人体谅你如今的苦楚艰难?

  依旧能够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是我相信果报循环,做一个好人是我信念使然;我愿意释财释时,不计付出,也是我为人最大的仁慈与善良。我深信人在做,天在看。不论是谁,理应众善奉行,厚德载物。

  每当心有不平时,我也会放一首佛乐清心静神。当初言行无度目中无人时,难道就不知今日也有用人日?

  所幸,时间沉淀,给了我最该有的成熟姿态。经年之后,我渐自发现,很多时候,越是没有姿态,越是容易被看的很轻;越是热忱相待,越是容易显得毫无价值。

  不要迫不及待的就想要让对方了解你的一切,你往往最是贸然坦诚最为廉价,只会让对方一眼就把你看穿,看淡,日后对你揉捏起来也是游刃有余,肆无忌惮。沉默,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淡漠,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淡漠,而非冷漠。就算不为别人,也要为自己,存起码的良善,持根本的良心。以仁慈为度,适量宽恕,原谅别人,也善待自己。

  共处之时,有事说事,没事,废话少说。没有人会把你心无城府的天真烂漫当作是一种可爱。适当的沉稳,淡漠,反倒显得多了一份庄重,严肃。别人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也无需告诉别人自己是什么态度。年龄渐长,可以原则坚固,不再惧怕;道理渐明,退可守,进可攻,但不轻动声色。予人最好的距离,就是不冷不热,不温不火,有情也有礼,足矣。

  时间终是教会了我们成熟,教会我们做一个心中有一片海的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淡漠而沉稳,阳光而温暖。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6

  《一盏清茗,十年尘梦》

  鲁讯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在凡尘俗世中,人人都希望能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所有人都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喝茶时心里能将生活中琐事暂时放下。无论如何忙碌,总可以沏一杯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俗话说:“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交,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这真得是一件清静的事,只有在清静中才能体会其韵味。

  喝茶,对少年而言的确太淡了。浓情对咖啡,清心品淡茶。人只有渐行渐长,在岁月中经历了种种浮躁的事,烦恼的事,忙碌喧嚣的事之后,再回到一杯茶中,才会感受到清淡里有一种隽永悠长。周作人在《喝茶》中写道:“我所谓喝茶,却是在喝清茶。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多好的一个“十年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茶很清雅,不是浓郁的东西,真正的茶玩味的就是清和闲。

  喝茶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如果喝茶仅仅为了解渴,那还不如喝瓶矿泉水或饮料。喝茶是要用心去品,品出那点淡淡人生趣味。人生如茶,人生中不同阶段的经历就如一杯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味道,需要去漫漫品味。一杯茶从开始冲泡到越泡越淡,是一个很自然的规律,万古不变,而在这个过程中就要用超然的思维去思考。茶从生长到制作成茶品过程中,要经过许多工序的磨砺,最终成为可以饮用的茶品。茶在经过反复的冲泡后,方能散发出淡淡清香,在此过程中茶本身依然如顾,没有丝毫改变。这就像人生一样,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要经历许多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后,才能逐渐成长。使你变得更加成熟、坚强、自信,这样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上才能淡定、坦然,具有宠辱不惊的胸怀和气度。从喝茶中找到人生的真谛。

  闲暇之余,独自静坐,沏一盏清茶,香雾袅袅,在氤氲的茶香里感受生活情趣。偶然拿一本自己喜爱的书,默默读来,畅游在书海里,去体会作者的心声,真是件愉快的事。不时也想想自己的起伏人生,曾经的那些欢喜、忧伤,那些残存记忆的片段,还历历在目,然而不同的是如今已没有感慨,少了悲愤,淡然让他随时光的流逝而淹没。当初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都是因为那时太年少轻狂,一路走来,经年老去,很多都已经看淡、想开,能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就如一杯清茶,总能漫漫喝出那份宁静。

  生活中有时难免会遇到那些烦心事。每当此时,我想最好化解方式就是约几个知心朋友,去一个幽静茶室,泡上一壶清茶,听听轻音乐,边喝边聊。在这样幽雅恬静的氛围中,尽情倾诉心里的不快,沉静在茶香里,那杯茶喝得那么有滋有味。在不知不觉中让你忘了那些烦心事,心情也会漫漫放松平静下来,学会用平常心去对待那些不快。这杯茶喝得真切,喝出了真情实感,总是让人难忘,回味无穷。

  一盏清茗,十年尘梦。人生如茶,一生中喝过那么多茶,每次都有不同感受,要细细去体会。试着做个有心之人,不妨将喝茶当成你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仪式,静心与清茗相随,定然有所感悟。在经过清茶洗涤后的人生,必然会有不同的滋味。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7

  《红尘若梦,且行且珍惜》

  红尘若梦,岁月婉转,静静地守候着流年,让温润的年华在纸上晕开一抹淡淡的墨香,有些事早早看透,有些人一辈子也未必能懂,得失和拥有不过一念之间,前程和过往也不必细细去追究,一朝一夕间,尘缘已定,物是人非;一嗔一念间,戏已落幕,曲终人散。飘落的黄叶,带走曾经的繁华,瑟瑟的秋风,吹凉了季节。蓦然回首,往事已成云烟,驻足前望,又是一个崭新的明天。

  ——题记

  夏花凋零,秋菊飘香,季节总是循着一成不变的脚步,悄然流转。曾经热热闹闹的荷塘,已渐渐归于沉寂,那凝结着岁月悲苦的莲蓬,又把多少婉转的心事默默蕴藏。如水的光阴从指尖滑落,封存在泛黄的纸页里,喧嚣与繁华都会成为一抹烟云,沉淀于心的,才是生命最好的馈赠。

  总以为走了很久,已到达梦中的远方,伸出去的手在空气里游荡,收回来已是不能,艰涩的脚步依然疲惫又匆匆。走过去的岁月不能回首,也不必全数遗忘,人生总有一些惊喜,不经意间刻在心底;人生总有一些遗憾,教会我们珍惜拥有。世人谁又能真正看破红尘,把一切过往统统抹除,皈依到那清净之地。既不能穿越这俗世的烟火,何不做一个从容自如的行者,观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安之若素,静享年华。

  往事如烟,浅笑而安。慢慢的懂得人的一生会经历太多的起伏,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不会风起云涌,没有一片天空永远晴空万里,没有一个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顺境时,多一份思索;逆境时,多一份勇气;成功时,多一份淡然,彷徨时,多一份信念。人生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勇敢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每天只做一点点,时间一长,我们就会看到自己的成长。不管你想要怎样的生活,你都要努力去争取。人生因为经历,所以才懂得。只有吃过生活的苦头,才能做到平和淡泊。

  有些事,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有些故事,不一定要讲给别人听,默默地藏在心里;有些悲伤,不一定谁都会懂,眼泪留给自己;有些伤口,时间长了就会逐渐愈合,慢慢地学会坚强;有些委屈,想通了也就释然了,没必要耿耿于怀;有些话,不想说就不要说,说了也不一定有结局。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呐喊;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够表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珍惜。爱不爱,心知道;懂不懂,你知道。

  淡看人间事,潇洒天地间。再幸福的人生也有缺憾,再凄凉的人生都有幸福。潇洒的人生,要学会淡看缺憾,随缘而动。静听流水的声音,静品流年的韵味。心中有爱,人就健康;心中有美,人就善良;心中有真,人就坦诚;心中有德,人就有底线;心中有光明,人就有信念。走过那么多的岁月后,我们都会受伤,面对人生涌起的不过是淡而又淡的感觉,我们顿觉自己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束远方的微光、一叶小草、一滴晨露。其实,我们不必为平凡悲叹,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简单的美丽。

  我们都不是很完美的人,但我们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学会独立,告别依赖,对软弱的自己说再见。生活不是只有温暖,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但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价值,懂的珍惜自己,世界的一切不完美,坚强一点其实你都可以坦然面对。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依心而行,无憾今生。

  我们要带着感恩的心去生活,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看到温暖和阳光;感谢所有伤害过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体会到人情的薄凉。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应该为我们曾经的拥有而微笑;不要为失去而烦恼,要为得到而感激;懂得感激的人才懂得珍惜,懂得珍惜的人才懂得拥有。只有常怀感激之心,才能锁定积极心态,倍加珍惜和谐的环境,倍加珍惜和睦的家庭,倍加珍惜真正的朋友。只有感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才能珍惜现实每一天的生活。

  日子总是在不经意中悄然离去,季节的变换,白昼的交替,都无声无息的成为过去。总有一些惊喜,触动心灵;总有一份感动,盈握手上。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沿着自己的人生轨迹,以人淡如菊的方式,微笑着和过往说别离。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把欢乐写在脸上,让忧伤飘散在风里,做时光最从容的过客。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陪伴,最真的情感一直在心底珍藏。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漫旅,遇见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珍惜每一个可以称作朋友的人,因为那是可以让漂泊的心驻足的地方。有时会被一句话感动,因为真诚;有时会为一首歌流泪,因为经历。生命是漂泊的云,心是执着的风,懂得珍惜,心经过的地方,就会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红尘若梦,岁月婉转,静静地守候着流年,让温润的年华在纸上晕开一抹淡淡的墨香,有些事早早看透,有些人一辈子也未必能懂,得失和拥有不过一念之间,前程和过往也不必细细去追究,一朝一夕间,尘缘已定,物是人非;一嗔一念间,戏已落幕,曲终人散。飘落的黄叶,带走曾经的繁华,瑟瑟的秋风,吹凉了季节。蓦然回首,往事已成云烟,驻足前望,又是一个崭新的明天。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8

  人生在世,说长,悠悠数万日,遥遥无期;说短,匆匆几十秋,弹指一挥间。人生的长河里,我们常常需要作出选择,我们要让人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张开双臂,我选择博爱———一生无悔。选择博爱,就是选择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就是选择把自己的整颗心,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感恩。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的一生,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时光在飞快地流逝,我们眼前的一切无不如白驹过隙,成为往事,我们要珍惜。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瞳孔,当水石相搏,一滴水珠亲吻我的脸庞,当微风过处,树叶的那一丝微微的颤动飘入眼帘……我的心中无不升腾起一股柔情,那是对万物的景仰和对生命的热爱。我们那么想让时光慢些流转,就让我们珍惜生命的机缘吧牎从此时,从此地。这样,我们多年后回味人生时,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直都在珍惜,我无悔牎选择博爱,就是选择高远的人生志向。明

  朝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确定志向,就是定位人生;为志向而奋斗,就是充实人生;实现志向,就是升华人生。人生就是在奋斗中一天天走向圆满。有的人为了享乐,天天争分夺秒,岁岁年华虚度,到头来发现一辈子真短,怎么能不短呢牽没有用博爱的心对待生活。

  是的,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浪里,我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我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9

  人生难免会有抉择,一个抉择即为一步,禅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由此观之,一步故作一人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是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萦绕在我们心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呐喊激荡在我们耳边。纵观古今,几许仁人志士在“生”与“义”的抉择之时,舍生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最高明的一步,方成就其民族英雄的一生。

  昔日悉达多太子,面对玉盘珍馐,沉鱼落雁甚至梦寐难得的皇位之时,毅然选择剃度出家,只为普度众生、脱离苦海。在六年日食一麻一粟以维生的菩提树参悟之后,终了得四圣谛十二因缘之法,成就无上圣道。

  回顾中国,同一时期,圣人到有惊人的相似。被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以七旬高龄,孤身一人,独处大散关,为的便也是舍身问道,终在途中完成后人难以参透的《道德经》。

  圣人的一步,不仅影响了自己,更决定了后世的一生。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可以说是李白选择了酒成就了“诗仙”的美名。亦可以说是酒选择了李白而彰显其文雅高贵的气质,因此成为后世文人骚客的必备之品。

  枉自三顾,卑躬之至。这一段佳话流传至今。难道东山靖王之后没有抉择吗?是镜花水月的颜面,还是光复汉室的明天?

  而诸葛亮,他难道不怕失去一次鸿图大展、经天纬地的机会吗?但是他深知累世难逢的明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于是,他依然效法姜太公,一生直钩垂钓以求贤主。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看似荒诞,却蕴含深意,“是时候鞠躬尽瘁以酬三顾了。”

  天下三分,汉室大兴、北定中原指日可待。这是刘备孔明互相选择的结果。一人一步,一步一生,岂知人人步步相钩连。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的儒将风范犹在目前,“既生瑜,何生亮?”的惆怅也仅为罗公的笑谈而已。但是英年早逝却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他之终了,却选择了鲁肃作为继承人,实属高才。以至于后白衣渡江,火烧连营。斯为奠基,笔者钦佩之至。

  一步一人生,一生仅一步。当面临人生这一步的抉择之时,切记:谨之、慎之。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0

  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的人将它草草翻过,聪明的人的人却会将它细细品读。为何如此?因为聪明的人知道,他只能读一次。

  生命本身只是一次单程的旅行,无论长短,无论沿途的风光是否美丽,我们拥有的只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但这条路的长短却大多不被我们把握,我们能把握的就是拥有的瞬间,包括路途中的那些和风细雨,那些亲情的抚慰、爱情的滋润、友情的包围。当然,其中也会有伤害、有泪水、有苦涩。而如果我们能够领悟生命的单程是何其的珍贵,那么,我们是否会换种心态去看待沿途中的这些风光呢?

  生命的芳华,总是用来被辜负的。有年少的无知,有年轻的狂妄,总觉得可以无限地透支,总觉得风景沿途都是,我们可以随意挥霍,却不想,当蓦然惊觉,好像错过了什么,再想回头,却无处可买到那张返程的“车票”了。往往这时我们才发现,这一路我们遗失了多少美好的时光、多少值得珍惜的人,在这草木一秋中,惊刹不见了彼时的葱绿。而此间,我们无可选择,失去的终于是失去了。光阴的流逝,无可逆转地与我们擦肩而过。

  对很多人来说,人生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在人生这些虚实相生的交集里,有跌宕起伏的爱恨纠葛,有令人心悸的叩问良心,有此情可待的彼年彼日,有黯然销魂的望穿秋水……谁嫉妒过谁,谁猜测过谁,谁伤害过谁,谁又陪谁走过漫长的青春?纵有不甘,可指尖流逝的岁月,终究会化为流年。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愚钝的我们只是唱着“生活在别处”挥霍着既得,感伤着过去,空想着未来。可幸福很短,还长着翅膀会飞。盲目追求未来的人们,一味回忆过去的人们,只会失去现在。

  思念只是生命的后记。要明白,若与一些人和事的离别是你无法承受的伤,便不要拿它来和命运做交换,在它消失前转身挽留,将你最珍视的拥进怀中;然而,若一切已然成了散落风里的一阕离歌,只剩下几个回响的音符,便无需在原地怅然踌躇,那是你为了成长付出的代价,便要自此更懂得珍惜和拥有。珍惜当下,把现在过成永恒。

  拥走并懂得珍惜,这样,在爱与恨、得与失、悲与喜之间,就有了一条宽敞的路。风中怅伫,青春尚在,不如就此灭了怃伤,继续前行。对生活执着地追求,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冷漠,不会因为风雨的侵袭而凋零!珍惜平凡,珍惜点滴,珍惜每一份快乐,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其实就是在珍惜自己。

  当我们懂得了爱的真谛,学会了珍惜,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遗失的就会少很多。不管迎面来的是什么,我们都能坦然面对。且不管前路如何,今天有阳光,那么我们就拥抱温暖;当风雨来临的时候,我们已经储备了迎接寒冷的能量。等待生命的即便是命运的魔咒,至少我们享受了现在,珍惜了拥有!当生命的繁华落幕之时,我们应会少了几许惶恐,而多了一份坦然。

  无论何时,请一定要相信:尽管耳边寒风呼啸,你的心灵总还有取暖的地方。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哪怕是一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他们的善意。“靠近你,温暖我”,享受这种善良与体贴,并传递给他人。

  一路走来,记得,要面带微笑。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1

  如果没有人相信你,那就自己相信自己;如果没人欣赏你,那就自己欣赏自己;如果没人祝福你,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自信是成功的源泉,自省是成长的阶梯,自强是进取的前奏,自豪是未来的序曲!用心去触摸属于自己的阳光,用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纪!自己读懂了自己,世界才能读懂你。

  幸福都是比较级的。就如一瓶普通的矿泉水,你第一次喝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和其他的一样,但是当你尝过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之后,再来喝一口那个矿泉水,你会感慨,这就是幸福的感觉。幸福很简单,你一开始就拥有,而你并不知道,等到你走过很远之后,回头发现,幸福很简单,只是一瓶矿泉水的味道。

  不要认为后面还有更好的,因为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因为距离太远而放弃,爱情可以和你一起远行;不要因为对方不富裕而放弃,勤劳可以让你们富裕;不要因为父母反对而放弃,你会发现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的爱情,将是你一生的悔恨。——其实对于爱情,越单纯越幸福。

  淡定是一种境界,信念是一种精神。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2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地看了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路走不得。”她不信。“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从那条路上走过来了,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可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都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练出钢筋铁骨,又怎能长大呢?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3

  五分钟的车程上,突然想到“梦想”一词。电台上播放着的音乐也让我想起某一节目上导师总是会问参加节目的人:“你的梦想是什么?”被问者也总是会回答一些与节目性质相关的梦想。如果我也是该节目的一个参与者,也会有类似的回答,目的却是为了节目效果。

  在与学生偶尔谈及梦想时,我会抽科打诨半是玩笑又带些许认真地说:“我的梦想就是让我的孩子成为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学生们会被我逗乐,我也跟着他们一起笑,毕竟我也没打算让他们很严肃地听我说我的梦想。如果需要让我严肃认真地回答“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也是说不出具体内容的,因为我觉得“梦想”比较抽象化,如果把它化为具体的内容,那就太多了:近期的,长远的;工作上的,家庭上的;亲朋好友的,个人成长方面的等等等等。所以,我不轻易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不轻言梦想并不代表着没有梦想。我们可以有梦想,可以有多个梦想,因为它是我们为之奋斗为之努力的方向,是在时间海洋漂泊前行中的灯塔,有了方向,才能不迷茫不彷徨。实现梦想的过程应该是低调的、安静的,它是一个人的旅程,途中会有障碍,会偶遇帮扶者,凡此种种都需要自己去处理,如此才能一点点的接近梦想的顶峰,享受登顶之后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如果未能登顶,是否就意味着梦想实现不了?也不尽然。一阶一阶地攀登都是收获,历练沉淀之后便是一种阅历的拓展和回首不悔的另一种释然。

  想起多年前看的一则佛家小故事,当时没明白其中深意,此时大概知晓一二:两位小和尚奉师傅之命下山办事,途中被一条河阻挡,他们都返回了寺里,师傅问及原因,一个小和尚说被一条河阻挡无法前行故而返回;另一个小和尚也说的同样的理由,却拿出了一个苹果对师傅说:“被河阻挡无法前行,但是看到河边苹果树上结有一个苹果,就摘了个苹果再返回”。

  愿我们都能顺利实现每一个小梦想,如果不能,那就学学第二个小和尚,摘个果子回来。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4

  执着向前 突破自我

  人生的旅途本来就是起伏不定的,而生命也是由欢笑和泪水编织而成的,就像电影中的角色,不管是主角、配角或是临时演员,只要尽本分,把戏演好,向困难挑战,超越自己,就是懂得生命真谛,突破自我的表现。

  失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再勇敢地站起来,接受挑战,而一味的逃避,不敢面对现实!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当你遇到困难时,无须自怨自艾,也无须别人拉一把,才从泥淖中爬起来,重要的是要有挑战的心,自己救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来,再迈开步伐,再奔向前去,执着向前,才是勇者的表现。

  人生的路崎岖不平,只有向自我挑战才能往前行。且把自我挑战当成一把锐利的刀,用它去斩除旅程中的荆刺,超越巅峰,超越自己,突破自我。

  人生的旅程,有无数的挫折,可是挫折只是生命旅程中小小的插曲,被挫折击倒的人,如果不再重新振作,便无法实现自我。遇着挫折无须惧怕,那正是向自我挑战的好机会。拾取信心,向自我挑战,打破从前的不良记录,就从现在开始,把挑战当指南针,失败当试金石,勇敢地向自己挑战,并战胜自己,超越自我,通往向前。

  人生如一次长长的旅行,旅行中有坦途也有弯路,你得以平静的心态面队每一天,挑战自我,执着向前,一如既往地朝着目的地走下去。当你到达终点站顾却来径时,才发现人生的旅途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甚至得少失多,而这一切已构成了你生命旅程的全部。

  人生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组成了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所以认真处理和对待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地处理,这样才不会留有遗憾。

  人生如一次长长的旅行,旅行中有坦途也有弯路,你得以平静的心态面队每一天,挑战自我,执着向前,突破自我,一如既往地朝着目的地勇敢走下去。

  人生的过程就好比一个悟的过程,一次次你所经历的,所体验的,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出现,而是为了让你向更高层次的境界迈进的必然,执着的去做一件事,不论成功与失败,都要有勇气,有毅力的向前,前进。

  人只有在平静的状态下,才能理性的思考,反省自身的错误,从而稳定踏实的完成任务。树立清晰的目标。有了执着的性格,平稳的心态。

  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那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翅膀扇的快,但却是乱飞。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步步的计划,先需要大学,再需要事业,再需要什么,最后达到什么。

  把握一个方向,再把它想的细一些,欲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更能够成为学习的推动力,我相信,只要你努力,执着,真的需要到一样东西到寝食难安的地步,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问题,它检验的不是一个人学习的能力,而是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执着和突破自我的能力,坚信执着是一切成功的钥匙,那就没有问题。

  突破自己,需要能力的培养,如果不具备登山的能力,那高高的山峰将与你无缘。

  在平路上若都走得艰难,那曲折的山路又如何去登,如果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又怎样有突破自己的能力呢。

  人这一生,只有不断地去突破自我才能登上那似插入云端,直破天际的山顶。

  人这一生,只有不断地去超越自我才能做那棵破石而出,屹立危峰的迎客松。

  人这一生,也只有不断地去提高自我才能成为那闪燎原的星星之火。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5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客,奔波忙碌都是为了抵达,有沉沉浮浮,也会有海阔天空的美好,恩怨是非,也终是云淡风轻的历练,花开花落轮回间,风景在辗转,总有些留不住的,也总有抵达不了的,淡定豁达才会释然,内心明朗才会踏实快乐。

  佛说:柔和者,自然善良。大度者,自然超脱。深远者,自然开阔。有容者,自然喜悦。

  人活着,心中要种一轮太阳,在寒冷的日子里用来取暖,在黑暗的日子里用来照亮,在迷茫的日子里用来指引方向,生活并非事事如意,不是所有的期待都符合想像,也不是所有的珍惜,都会再无离散。有的时候你想单纯,但是这个世界太复杂,有时候,你以经很努力了,依然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而有时候你坦诚相对,还是会得到别人的质疑,于是你消沉,你气馁,觉得前路迷茫。

  一个心中藏着远方的人,心胸自然是开阔的,不会因为眼前的得失而计较,也不会因为挫折而感伤,即便生活,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样子,你也要学会坦然面对,即便这个世界对你冷漠,你也要报以温暖,因为只有内心明朗,才有坚定的脚步和远方。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节,你一无所有,就学会释怀,你觉得累了,就抱抱自己,想拥有的就去努力,失败也是一种历炼,无论生活给我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

  做一个内心明朗的人,与人交往,心存温暖,你温暖了,你的心才会柔软,才会唤慢慢醒最纯朴的情意。阴暗是心魔,让人的心胸变得狭窄,猜忌是一道墙,隔着一颗想要靠近的心,狡诈更是入不了人的眼,唯有内心的善良与真诚,才能建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做人,要胸怀宽阔,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无论何时,都要坚持自己的善良,并相信善良的力量,心有慈悲,眼里才会有爱,生命定会更美好。

  内心明朗的人,常常保持着让人愉悦的亲和力,而那份来自心底的明媚,是灵魂深处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她们从不逃离喧嚣的世界,相反,能在人声中,静守内心,倾其所有的去生活。她们很懂得把握自己,知道什么该舍弃,什么该保留,怎样对生活有所选择,对未来永远保持这一份美好的期许,靠近了,就会激起你心底里对生活的热爱,一个人只有内心美丽了,世界才会美丽。

  做一个内心明朗的人,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世间,穿越季节的轮回,风雨中坚强。在轮回中释然,不颓废,不失色,于晨光中看朝阳升起,于夕阳中笑看暮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不与风动,兀自芬芳,心中存爱,满目是美好,将走过的路,经过的事,看过的风‘景妥贴收藏,常握一份懂得,迎风含笑,暗香盈袖,开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林清玄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常想一二,忘记八九,生活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烦忧,你若每天愁眉苦脸,生活也会阴云密布,你若心情明朗,快乐也会多些,愁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为何不让自己快乐呢,人生,忘记一切不如意的微笑,远胜于记住它的愁苦,正如那首禅诗中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枝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做一个内心明朗的人,脚步坚定的迈向远方,努力的生活,好好的爱,相信岁月能够给你的那些美好,正在来的路上。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6

  念小学时,我一看书写字就能听到妈妈的唠叨:“别躺着看书,当心近视……”“眼睛不要靠书太近,要近视的。”当然,对妈妈的忠告,任性惯了的我是不以为然的。

  等戴上了近视眼镜,才后悔没听妈妈的话。

  可也没把近视当一回事,反而觉得戴眼镜显得挺有学问的。

  妈妈却四处寻医问药,只要听到有矫治近视眼的药物和仪器,肯定要让我试试。她还强迫我这个“大型食肉动物”每天吃下一大堆的蔬菜……可妈妈的努力却无法阻止我的近视越来越严重。

  我长大了,上大学、参加工作、谈恋爱……这才意识到近视的诸多不便。以前视为学问象征的那副眼镜,在我眼中变成了美丽的“天敌”。所以,能不戴眼镜我就尽量避免戴眼镜,不惜做个“睁眼瞎”。没想到却惹来了麻烦,人家都说我太孤傲,连见了领导也爱理不理……

  那时,我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地使用电脑,一年下来,视力更差了,平时眼睛不是干得受不了,就是迎风流泪停不住。妈妈很为我的眼睛担忧,她开始每天为我准备一壶“茶”,把茶摆在电脑桌上,还叮嘱我一定得喝完。

  我问妈妈是什么茶?妈妈神秘地笑道:“反正只有好处没有害处。你只管喝下就是了。”

  等我要远嫁江西了,才知道那“茶”的配方。母亲对她的女婿说:“小劲不喜欢吃蔬菜,可像胡萝卜、绿叶子菜什么的,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她顿顿都吃一些,掺点荤腥在里头,她就不会觉得难吃了。还有,每天记着让她用枸杞子、珍珠粉和小菊花泡点水当茶喝。这些都对眼睛很有好处……”

  母亲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如“哭嫁”一般哭开了。

  我为自己对爱的“近视”而哭。这么多年,我仿佛一直没看清母亲对我的爱。

  哭着,哭着,那股清凉仿佛从心底腾起。我恍然大悟,这茶里还有一味母亲没说出来的配方,那就是“母爱”。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7

  我有几个对脾气的朋友,几乎每周都要聚一次,有话说话,没话打牌。

  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我们的父母都在老家。每到冬天,我都接父母亲过来享受暖气。父母亲爱热闹,我就常常把大家的聚会放到我父母亲住的房子里。父母亲果然很高兴,不但给大家端茶倒水,有时候兴致高了,还能凑上一手。到了饭点,大家要出去吃,母亲不让,给大家做我最爱吃的菠菜面。

  十几年过去,我的父亲走了,几个朋友的父母亲也都走了。我们也老了,每周聚会依旧,只是聚会的地方从家里换到茶社,到了吃饭时间,可以点餐。吃饭的时候,大家常会怀念我母亲做的菠菜面,然后就羡慕我有福气,回家还能叫一声妈,妈还能给我做菠菜面。

  应该是六年前吧,春节临近了,一个朋友在聚会时动情地说,我们的妈都不在了,你的妈就是大家的妈,这样吧,我们一起请老娘吃个饭。

  我当然很感动,说有这句话就行了,不用专门请我母亲吃饭。但是大家不听我的话,还是请了。只是在称谓上,大家都叫我母亲为大娘。我一听,心里很滋润,加一个大字,有了尊敬的情意,同时又巧妙地把我和他们区别开来。从那年开始,每到春节临近,大家都要请我母亲聚一回。

  昨天又是我们和母亲欢聚的日子,母亲兴致很高,还喝了酒。回家的路上,母亲说:“今日这酒,好喝。”

  我说:“是真茅台。”

  母亲想了想说:“真的就是好。”又说:“你的这几个朋友,也是真的。”

  我说:“当然,相处十几年了。”

  母亲说:“不在时间长短,水放十几年还是水,酒放十几年就是老酒了。”

  我点点头,没有吭气,心里说:“妈,你放心,我会一点一滴地珍惜。”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8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画家。据统计,他一生共画了37000多幅画,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画的含义。”全世界拍卖价前10名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了4幅。在世时,毕加索的画就卖出了很高的价格。他的身边总是有许多人渴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两张画,哪怕是得到他顺手涂鸦的一张画,也够自己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一次,毕加索在一张邮票上顺手画了几笔,然后就丢进废纸篓里。这张邮票后来被一个拾荒的老妇捡到,她将这张邮票卖掉后,买了一幢别墅,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毕加索的画,每一笔、每一涂,泼洒的都是金子啊。

  晚年的毕加索非常孤独,尽管他的身边不乏亲朋好友,但是他很清楚,那些人都是冲着他的画来的。为了那些画,亲人们争吵不断,甚至大打出手。毕加索感到很苦恼,他身边连一个能说说话、唠唠嗑的人也没有。

  考虑到自己已年逾90岁,随时可能离开人世,为了保护自己画作的完整性,毕加索请来了一个安装工,给自己的门窗安装防盗网。就这样,安装工盖内克出现在毕加索的生活中。

  没有想到,这个安装工的到来,给画坛巨匠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盖内克每天休息的时候,会陪毕加索唠唠嗑。盖内克憨厚、坦率,他没有多少文化,看不懂毕加索画的那些画,那些画在盖内克眼里简直一文不值。他看懂的只是手中的起子、扳手。但是,他很愿意陪毕加索唠嗑,他觉得老人很慈祥很温厚,就像是自己的祖父。

  没想到,没有多少文化的盖内克,在毕加索眼里,却是智慧的化身。毕加索常常将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盖内克,盖内克给了他一种豁然开朗的美好。阳光从窗外泼洒进来,照在盖内克的身上,像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羽毛。

  毕加索看着眼前的盖内克,就像是一尊雕塑,有一种令他眩晕的美。他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顺手为盖内克画了一幅肖像。画好后,他把画递给盖内克说:“朋友,我为你画了一幅画,把它收藏好,也许将来你会用得着。”

  盖内克接过画,并没有表现出惊喜,只是看了看。他一点也看不懂,就又把它递给了毕加索,说道:“这画我不想要,你要送,就将你家厨房里那把大扳手送给我吧,我觉得那扳手对我来说更重要。”

  毕加索不可思议地说道:“朋友,这幅画不知能换回多少把你需要的那种扳手。”盖内克将信将疑地收起那幅画,可心里还想着毕加索家厨房里的那把扳手。

  盖内克的到来,—扫毕加索往日淤积在内心的苦闷,他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在盖内克面前,毕加索彻底放下了包袱,丢掉了那层包裹着自己的面纱。他像个孩子一样与盖内克天南海北地交谈,高兴之时,还手舞足蹈起来。为了能与盖内克唠嗑,毕加索将工期一再推迟,只要能与盖内克在……起说说笑笑,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其间,毕加索又陆陆续续地送给盖内克许多画,包括他自己视为珍宝的名画。他对盖内克说:“虽然你不懂画,但是你是最应该得到这些画的人。拿去吧,我的朋友,希望有一天它们能改变你的生活。”

  就这样,在毕加索家安防盗网这样一个小小的工程,盖内克前前后后竟干了近两年。更多的时间,他在陪着毕加索唠嗑。不曾想,唠嗑使90高龄的毕加索变得精神矍铄,气色也好多了。那些日子,毕加索又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成为毕加索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

  分别的日子终于到了,盖内克离开了毕加索,又四处寻活去了。

  1973年4月8日,93岁的毕加索无疾而终。毕加索逝世后,他的画作价格更是扶摇直上,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昂贵的画作之一。

  还在四处觅活、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的安装工盖内克,得知毕加索逝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他忽然想起毕加索曾经赠送给他的那些画,于是,他急匆匆地赶回了家。他爬上小阁楼,翻出一个旧皮箱。打开这只小皮箱,把里面的画拿出来,一张一张地清点下去,发现这些画共有271张。

  盖内克惊呆了。他知道,他只要拿出这里面的任意一张画,就可以彻底改变他日前的生活。看着这一张张画,毕加索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在眼前浮现。“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毕加索的这句话,在他耳旁一遍遍地响起。他的眼睛不知不觉湿润了。他将这些画又仔细地放到皮箱里,放在阁楼里收藏好。

  他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这些画,包括对自己的家人。他拿起工具,像平常一样外出觅活去了。绝对不会有人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安装工,竟是一个超级大富翁。

  2010年12月,—个石破天惊的新闻震惊法国:年逾古稀的安装工盖内克将毕加索赠送给他的271幅画,全部捐给了法国文物部门。经鉴定,这些画作全部是毕加索的真迹,价值达1亿多欧元。

  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和不解,拥有一张毕加索的真迹,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老人拥有这么多毕加索的画,为什么坐拥金山不享受,要全部捐出来呢?

  盖内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毕加索曾对我说过,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是朋友,我就不能占有,只能保管。现在,我把这些画捐出来,就是为了让它们得到更好的保管。”

  老人盖内克的目光中闪烁着一种令人动容的淡定与平和,这种淡定与平和,给人——种无畏和力量,它能抵御尘世间的一切风浪和险阻,活出一个真实的人生。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19

  放逐,听起来是很悲观的一个做法,却是最实际的做法。

  曾经我以为友情和爱情一样,友情比爱情甚至更坚贞,友情像手里摩挲的盘珠,硬,越盘越通透,越摸搓越亮,时间,就是友情至美至硬的法宝。

  以前,我以为好朋友放在真实生活里就应该像歌里传唱的,一定是一生一起走,一生情一杯酒,陈浩南狠狠地讲出兄弟是做一辈子的时候,我也不是没有过动容。

  这样的朋友有吗,我是信的,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年纪和友谊一起疯长,到了后来,即使是不同的人生轨迹,平日也互不联系,再聚时码上几盏薄酒,三言两语之后,依然觉得陈酒香,旧识好。

  但有一种境况可能更接近像我这种平凡人的现实。

  那就是一路走下来,有朋友还是会散,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明明从尿裤裆时玩到大的朋友,说不联系就不联系了,无论你怎么追昔当年,对方依旧毫无兴趣的样子。明明有过热血的`校园回忆,毕业后也渐行渐远,再见也是偷看谁更鲜衣怒马,笑谁更膀大臀圆。

  还有些相随了很久的人,结了婚,出了国,鲜有联系,再想起她,颇有着檀香木珠盘玩着,盘玩着,却突然断掉的意味,珠子没法一颗颗重遗,脑门里空留一些檀香味儿旋走了,是可惜。

  残酷吗,不残酷,只是在我们身处这个社会时,变得越来越理解这个社会,也应当越来越明白友谊长青很难,关系背后依附着很多东西。在我看来,两个人相好时就是出于同一个波段,有着共同的频率,如果频率出现不一致,将导致俩人无法感知彼此,而影响震动频率的,就是成长过程里的各自的追求、人生观,还有波折和际遇。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你来的信写的越来越客气,高晓松写地这一曲,我觉得真实地写照了我们每一个人。

  其实读书,毕业,再往后,你会发现朋友总是出现在不同的节点上,好的朋友走散了,又有新人进来,社交圈大了又小,明了又暗,友情的频率一直在变,渐渐地我懒散了,渐渐地我无话可说,渐渐地你结婚了我不便打扰,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你我他都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前行。

  坚持和脱离了较远的朋友去联系去挽回,就好比我放着自己的车道不走,我侵占了下别人的车道,发现他朝着异处驶去了,而我原本也不是这个方向,别不别扭?

  有许多个横截面组成了我们的一辈子,少不经事的时候,蠢的时候,懂事的时候,明白人情世故的时候,你是分阶段在成长,朋友也会分阶段相交,对于每一个阶段性的朋友,放行是对那一阵阶段性陪伴的岁月予以最大的感谢。

  所以现在,友情还是当如手里摩挲的盘珠,硬,越盘越通透,越摸搓越亮,留到最后的人,我俩的关系,像盘珠一样至美又至硬,只是后来我还明白一点——哪天万一它断了,有几颗找不到了,我会想,算了,随它吧。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20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人生如一局棋,应该多一些主动的出击,少一些消极的退縮。我们要适时地守住一颗平和宁静的心,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养成一种良好的心态,过着一种从容安适的生活。风不吹,水面是平静的;尘不染,镜子是明亮的。不被邪思浸染,心灵也是清静的。学习欣赏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体味其中的悠远和宁静,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烦恼。放下诱惑,拥有的本性,使心灵平静而明亮。心灵安顿了,平衡了,丰盈了,我们的人生也就快乐了,美好了,无憾了。

  平静而平凡的生活,我们需要面对冷静思考和理智决断。爱与恨、追求与放弃、热情与冷漠,凡事都不能做到极致。做得恰到好处,便是悟得生活真谛的人。流年不再,依然自我。恋上平静安稳的日子,喜欢与音乐相牵,与文字为伴,在婉转的旋律中,做最真实的自己。不求色彩斑斓,只愿在平平凡凡的日子里,静静感触人间的最美,珍惜属于我的点滴幸福。守住一颗平和安静的心。生活中会有很多意外发生,快乐的伤心的事比比皆是,每一份意外都会让我们感觉到不平静。我们不是上帝,上帝也帮不了我们,能让我们平静的只有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那就让我们在变色之后变得坦然。平静地享受平凡而又真实的生活,对周围的一切美好事物心存感激,不奢望得到更多占有更多,我们就能够真切地体味平凡真实生活的美好。享受平凡生活的真实和美好,我们还要有处顺境而不轻飘、陷逆境而不绝望、居高位而不骄狂、遭怠慢而不自卑、受重挫而不放弃的修养。

  我们必须学会守住一颗平和宁静的心,做到内心平衡安宁,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轻松快乐和人生的幸福美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幸与不幸,生活总会不缓不满地向前行进,不会因了我们的不平静而改变自己的行程。人们经常羡慕那些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从表面上看,那样的人宠辱不惊、悠闲自得,其实,那泰然自若后面是长期的精神修炼。空虚忧郁之时,守住一颗平和宁静的心。在平淡的日子里寻找不平淡的感觉,从没意思的事情中寻求出它的有意思,打破现状,超越寂寞、空虚和内在的贫乏,去体现生活的快乐和意义。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心中若然满足快乐,哪怕身在困境,一样可以悠然自在。

  守住一颗平和宁静的心,懂得爱与感恩,懂得随缘,才会心底宽广,心胸坦荡,才会看到幸福的微笑。如果说生活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生活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漂浮的白云。

  生活是一片海,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生活是一盏灯,时而闪闪发光,时而默默无闻;生活是一棵树,时而青翠茂盛,时而枝叶稀疏;生活是一条路,时而崎岖蜿蜒,时而宽阔无阻。只要我们守住一颗平静的心,就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身边的景色是如此美丽。心灵上的宁静是我们灵魂的一剂健康液,是一剂注入灵魂深处的营养素,正因为我们拥有了宁静,才有了欢娱的心理空间,使我们更从容的投身自己所珍爱的事业,更珍视自己,豁然达到的精美的新境界。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21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钱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钱能买到朋友,不能买到友谊。钱能买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钱能买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钱能买来芬芳的玫瑰,但买不来真正的爱情。钱能买来名贵的篮球,但买不来精湛的球技。钱能买来精确的钟表,但买不来流逝的光阴。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人生如一局棋,应该多一些主动的出击,少一些消极的龟缩。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生自有悲与欢,人生自有离与合,人生自有甜与痛。书中自有苦辣酸甜,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快乐。书中自少年五彩的梦;书中自有中年朴质的影;书中自有老年夕阳的红。书中自有感人的亲情,书中自有纯洁的友情,书中自有诚挚的感情。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你无法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示笑容。你无法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无法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长江东流奔腾不息,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如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漂浮的白云。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和温馨。拥有网络,就拥有了时间和空间;拥有网络,就拥有了世界和梦想。

  青春,山一程,水一程,人生一半温暖、一半薄凉,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就让烦事束之高阁,让愁情入土为安,你来或者不来,我都会在这里。是一本自传体的大书,书的作者是自己。那么,这本书怎样才能写好?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构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崇高的理想布局,用坚定的信念写作,用奋斗的精神修改,用执着的追求出版。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背信弃义的时候,他忘记了诚实守信是一种习惯。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22

  儿时,曾留心过燕子飞行的过程,它们也是呈弧线飞行的,每次高飞前,总是要向下滑落一段,然后再奋力向上飞。

  起初我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燕子下滑的过程是积蓄力量,是为了下一次飞得更高、更远。

  我恍然醒悟,原来人生的低处只是力量的一种蕴藏,是为了走向另一个更高的顶点。那么当我身处低处时,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通常当人们处于人生的高处时,总是志得意满,颐指气使,恃才傲物,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因而停步不前。

  其实这时已是强弩之末,即将滑向人生的低处。当人们处于人生的低处时,总是悲观失望,痛苦决绝,殊不知,否极泰来,即将步入另一个美丽的春天。

  《蜗居》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人的一生是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低的时候你应该高兴,因为很快就要走向高处,但高的时候其实很危险的,你看不见即将到来的低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一生总是充满了坎坷与艰辛,总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当身处高处时,要不骄不躁,要意识到潜在的危险,要不断地奋发进取。当身处低处时,不要自暴自弃,不要悲观绝望,凡事要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等待下次机会的到来。

  因为低处只是暂时的停留,只是力量的蓄积,一旦时机成熟,达到所需的能量,就会石破天惊,到达另一个理想的境地。

  很多时候,巨大的成功往往会导致我们更大的失败,而暂时的失意却常常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人生有三种境界,就好像是参禅。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有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顿悟之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当走过生命的一周匝,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人生中根本就没有什么高处与低处,只是一个不断追求和攀登的过程。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23

  我们绝不用悲观为自己掘墓,一切只是如同我们需要站在阳光下,来唤醒林荫处那昏昏欲盹的精神。我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揭示出人类自身的劣根性,而此种真理绝不允许在委婉的叙述中夭折!——题记

  关于自私和欲望

  自私和欲望是孪生的兄弟,然而自私和欲望又是从何而来?这是由生物趋利避害、求生的本能决定的。谁都无法逃脱。从此使得生存成为追求欲望(对生的欲望)的体现。正如我们自形成的那一刻起就无权决定自己的父母是谁一样,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绝不能因为某种崇高的追求而否定人性中卑微的一面,如同不能因功成名就而与父母断绝血缘关系一般,否则简直是掩人耳目的荒唐。

  人类中若存在放弃自私,并无私的全部奉献的现象,其本质将是一种遗失自我的表现!而这恰恰与人类自我求生的本能相违背,故而我认为唯物哲学中的“反对人性自私论”存在着缺陷!自私是的确存在且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只是随着自私范围的变化,以及自私是普遍行为这一观点在人们潜意识里的确立,使得人们对自私的认识出现了盲区。可以这样理解,当个体的自私无限膨胀以至超出自身范围,而达到世界甚至更广阔的范围。那么显然此个体的自私范围绝不是其他个体的普遍适用范围,故而遭到排斥而被斥为“魔王”,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二战法西斯领袖们就是绝佳的例子。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无比渴望着无限广阔的自私范围。只是由于内部抑或外部条件的限制而力不从心罢了。一旦这种条件成熟,无限度的欲望就会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而当这种自私的范围缩小到自身的范围之内,或是说有限的超出自身的范围,伤及他人利益,但却因为这种自私的伤害是一种普遍的行为而使得这种越界行为在人与人彼此的伤害之中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致使人类无法察觉,而形成了一种“一定伤害内”的彼此认同,但绝不能因这种认同而否定了自私的普遍存在!好比你的好朋友在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刚刚洗净的苹果准备独自享用,而正当这时你的造访,打断了他原有的计划,你很随意的拿起苹果吃了起来,而你的朋友或许也把这当作了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毫无察觉,那么是否能够否定你人性中潜在的自私欲望呢——独享这个苹果的欲望?要么他会很随意的开玩笑道:“喂,我刚洗过的苹果便宜你了。”并且面带微笑地如是调侃道。那么在这句话说出的那一瞬间,他必定想到,这苹果应该是我吃的。那么你能否定在这一瞬间的潜意识活动里,并没有自私的存在吗?!只是这一切都已习以为常罢了。这种认同扩大之后也就成为了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尊崇的道德与法律,由于在没有任何束缚的情况下,每个个体的自私欲望都会无止境的膨胀下去,到最后谁也没办法获得满足,从而以这种形式规定了如何是对,如何是错。其实质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避免某个个体自私范围的扩张而使得他人利益受损,从而使得绝大多数个体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欲望的满足感。

  其次,倘若某个个体的力量绝对凌驾于其他个体之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自私欲望就会无限膨胀,吞噬整个世界,永不停止,道德、法律都将成为一纸空文,个体意志将冲破一切束缚,成为一切的主宰!直到这个个体生命的终结。正如美国电影《隐形人》中所表现的那样,当个体被赋予隐形的权利,他的欲望就成为了一切的主宰。固然用杜撰阐述事实是荒唐的,但这个中的精神是的确存在的。人类没有办法战胜欲望,只是能够在某种制约下,将其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而这种制约能力一定要远远凌驾于个体能力之上!一旦个体的力量无限的强大起来,就是世界末日的降临。从来就不存在真正的贤德君子,我们所谓的君子,充其量只是拥有较强后果预测能力和控制力的识时务者,他们只是深谙当前社会的道德法律力量,远远凌驾于每个个体力量之上,故而将欲望控制在社会普遍认同的范围之内。

  现实中都不曾存在救世主,就更不要指望什么幻想中的救世主!宗教信徒崇拜的救世主其本质就是人类欲望集大成之化身,在人们的臆造中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左右着人世的悲苦存亡,其无限权利,正是人类本性中为满足欲望的最大向往!人类本性中崇拜并渴望着无限的权利以及欲望的实现!这就是人类自私的本性。所有的宗教信徒其本性均是欲望和权利(永生的权利)的狂热者!尽管他们在表象上,示人以“看破红尘悲苦,参透世间万象”的面目,终究宗教信仰是一种由于现实欲望和权利无法得以实现而产生的放弃现实追求的堕落懦弱现象.取而代之的是,觊觎精神上对欲望和权利的永恒追求。一个很普通的例子,就能轻而易举的说明这一点,如女子因爱人的亡故而出家为尼,贤人因官场失意剃发为僧或者从此隐居山林。又是受什么左右而致使沦落如此田地呢?更为深刻的例子不必列举,仅这普通的一两件就足以揭示一切。信徒追求信仰,也只是“对生的眷恋以及渴望欲望实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罢了。或许将“七情六欲”置之身外的宗教信徒们苦坐祠堂参悟一生,始终无法参透的是这信仰中的本质所在!正如有人问泰勒斯,世上什么事最难,他答:“认识你自己。”道理就在于此。殊不知他们一生虔诚屏弃的东西却是他们灵魂深处孜孜不倦追求一生的东西!这才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在数十载的信仰洗礼中,举步维艰的走完人生这一圈之后,却回到了原点而不自知或者说是始终在原地大踏步。这不正是宗教的欺骗性所在吗?古往今来,人们都是用无神论来揭示宗教的欺骗性,而根本用不着这般费力的探讨人身之外的神的存在与否。在这里,我们只需在自身寻求根源,指出人类的自私性与欲望性便能驳倒一切!世界上存在数亿信教者,这只能从侧面体现了人类欲望的膨胀,然而世界仍旧没有大乱,何也?只因这种欲望被制约在宗教与法律的范围之内,而一旦失去这种制约……

  为何人类的欲望永无止境的膨胀?于我来说,无知则无欲,如果人们不知道有这么一种快乐,也就无所谓追求念想。所以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成全了毫无止境的欲望。文明的进步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这就为人类的欲望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这一方面的欲望满足了,另一方面的诱惑又在跃跃欲试。正如叔本华所说“不知足的动物啊!每当一次欲望得到满足时,就已经为下一次的欲望埋下了种子。”而世界在永不停歇的运动与发展,而这恰恰意味着自私与欲望将与人类永久相伴,不断膨胀。故而人类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的最迫切棘手的问题不是资源匮乏,也不是人口膨胀,而是人类精神上的严峻考验!人类总是乐于贪图快乐而不能自已,这样难免要劳神,使得事后的人们无论是在外在形态上还是内在思想中都显得着实卑微起来,如何拯救未来的人类?

  关于快乐与痛苦

  幸福与痛苦,之于人类,都在思想中存在着放大性的本质。幸福可以渲染开来,有如成语——弹冠相庆、鸡犬升天中所描述的情形。而痛苦同样也能做到这一点,甚至要来得更加坚实有力!可以这样形容二者,若幸福是一纸欢快流畅的毛笔书法,那么痛苦就应该是一种铭刻。岁月没有办法不让笔墨褪色,甚至一场大雨过后就是一团氤氲,一塌糊涂。而关于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回忆的铭刻,在风雨的吹打中只会慢慢的放大,犹如水滴石穿的道理,苦痛会不断的积累,这就是为何人们在经历了一次莫大打击过后往往会联想起过去的不幸而慨叹人生坎坷命途不济的原因。如果这铭刻说存在某种意义上的风化,也要经历很长时间的打磨才能恢复些许原貌。由此看来,痛苦不只有着时间上的重量,又因是铭刻,故而平添了一份力道上的重量。“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正存在的。”伏尔泰如是说。相比之下,幸福何尝不是短暂的,而痛苦则显得更为深刻。所以悲观才是真正能够促使人深刻思考的东西。

  痛苦并不意味着将一切埋葬,它只是对“错”的一种长时间的反省,这似乎是与人类无尽的欲望相伴而生的,一定程度上克制了欲望的不断膨胀。而惟有经历了如是的反思之后,幸福才可能来得更顺畅些。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指出:“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由于人类始终存在着自私性与欲望性,从而使得过分的追求快乐更容易置人于堕落的深渊而不能自拔。正如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道:“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期待幸福的过程是令人欣喜的,由于人类不知满足的心理在潜意识里作怪,所以人们对未来有着过高的追求与憧憬。在没得到之前,一切都是自己说的算,而当幸福来临了又是怎样呢?!哦……原来不过如此。也许正如张爱玲说得那般:“生活的悲哀也就在此吧,汲汲得来的东西到手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因为长久的过度欣喜,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幸福的程度,正如一个吃了蜂蜜的人,一段时间内无法再让蔗糖满足自己一样。倘若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那又该如何幸福?!“乐极生悲”,世事总有一定的循环,“乐”与“悲”的界限不在乐之下,而在乐之极致。高塔之倒,不在于根基不稳,而在于过高的塔身使得塔基无法再堪担如此之重负。正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恨”,不断的追求幸福,那么痛苦来临的时候就显得越发致命!知足者常乐。

  综上所述,纵欲已经成为一种原罪。那么叔本华所说“……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愚人在生活中追寻快乐,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受骗了;而智者则千方百计的躲避祸害……”之于我们就有了积极的思考价值。

  关于生死

  人类注定世代都将奔劳于寻求永生的道路上,这取决于人类的本性。回溯到秦始皇派遣徐福出海寻求长生不老药,时至今日人类试图破解人类基因图谱而找到延缓衰老的秘密。而事实证明,人类再庞大的欲望也无法冲出自然法则的束缚!

  “所有事物消失得多么快啊!在宇宙中是物体本身的消失,而在时间中是对他们的记忆的消失。”如果一切都如奥勒留所说。那么获得永生的方法无非有两种:其一是以一种完全自省的方式切实写下自己的往事,是一种心甘情愿的清醒记录,一种没有丝毫杂念的有生对无生的托付;其二则是通过占领他人的记忆空间来实现。我将这称为“第一人称生存”到“第三人称生存”的过渡,即以“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到以“他”为中心的生存方式的过渡,即实现永生的方法,实质则是精神永生。

  首先是关于第一种获取永生的方法。那么是否会有一个人愿意在记录下毕生辉煌的同时,而愿意将一生所拥有的琐碎的以及每一个点滴的不良嗜好以及非分之想如实呈现给世人呢?譬如,你在朋友不经意冒犯你时,装出一种宽容的态度,而在心里默默的诅咒他;你曾经因一时无法抑制的欲望而对妻子产生了背叛的想法,事后却又百般的取悦妻子等等等等。果真存在这样的人吗?其实就连我本人在撰写上述事例的时候,都试图尽量避免自己身上存在的陋习,以免读者读到这里时会联想到作者本人。更何况让一个人将自己的所有缺陷豪无保留的呈现在世人面前。世人生活需要伪装即使到死,也有要一直伪装下去的理由。虚伪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第二张脸。既然无法完整的记录,那么这种形式的再生也将是残缺的,如同受尽酷刑折磨,躯体支离破碎的苟延残喘一般,至此这条永生之路已经对人类关闭起来。

  其次是关于第二次获取永生的机会。爱美与虚荣是人类对生的一种眷恋。其目的都是为了引起尽可能多的人来注意自己,一种强行的对他人记忆空间的霸占。这或许就是人类骨子里因求生本能而潜在的霸道与无理。即使这种心理不被任何人察觉,可它的确存在。这种永生似乎犹为适合女人,女人天生就是戏子,天生就是为舞台而生,为虚荣而生,任是再漂亮的女人,再悉心打扮的女人,也从没为自己装扮过,所有装饰无非是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罢了,否则美与丑的标准又该来源于谁呢?她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却一直把自己的男人当作炫耀和撑腰的本钱,她们更乐于考虑男人的物质配备如何,例如是否有一双硬朗的拳头,是否有足够大的口袋。而对于精神上的缺陷她们可以将其无限缩小成优点,正如流行于女人之间的一句话“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她们天生为勾引而来,女人绝不希望一辈子只有一个男人关注她,她们永远不愿放弃任何一次笼络男人注意的机会,即使她们并不是要和你发展成某种关系,她们要在有生之年让更多人记住她们的风采,就算标准的淑女也不例外。倘若世界给她一次纵欲的权利,让她摆脱道德束缚,她会说我最羡慕的就是那些疯丫头式的生活。不得不说女人的命运既是一种幸运,幸运她们天生就有一张漂亮的面孔;又是一种悲哀,悲哀她们一生都为别人而活——生育前为男人活,生育后为孩子活。其实所有人都是在为别人而活,我们努力活得精彩只是为了不断的符合别人眼中所谓的价值。而当我们把这一切同求生的本能联系到一起,同对寻求永生联系到一起,我们会发现人类是多么的无辜而卑微。人类是多么的惧怕死亡!

  当生死已被看作你身后不断更迭的幕布,那么你会发现我们天生就是在表演。而据此说女人天生就是戏子便不足为过。

  在这幕布式的生活中,生命成为了单纯的经历,而我们则成为观望者。观望者的最大悲哀在于一旦剧场的顶灯暗下,他们的悲喜就成为一种亦步亦趋的形式,仅仅决定于眼前不断更迭的场景。他人哄笑,于是我也从这笑中找到了洋笑的理由;他人落泪,于是我也在这氛围中呼吸了悲哀的空气。

  那么在这剧场里,什么才能由我们自己做出决定?

  任何国家的风俗都对葬礼有着严格的讲究,任何民族对死的话题都是犹为重视且尽量避而不谈的,任何宗教信仰都存在着永生来世观念。由此不难看出,人类的本性是多么的胆小怯懦。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大无畏,所有人都是胆小鬼(在这它只是一个中性名词)而已,即使是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英雄也不过如此。他们之所以能够轻易看穿死的恐惧,是因为他们早已为活做好了打算。他们选择了他人记忆的生存方式。英雄之死势必为了某种崇高的理想,而在这理想背后是成千上万的追随者。英雄是用死换取了他们的记忆空间。由此便能有恃无恐。瞬间的死亡痛苦与永世的生又是一个怎样的比较呢?同样宗教信徒们看破生死境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从没想过死的过程而是一心打点着死后的天堂——准备迎接永生的到来。我们看到了一个真理——大无谓,大超脱的前提还是活着。

  真正的死是空间与时间上的一并消失,这是相对于物质与精神而言。但人类始终觊觎的就是空间上的永久,那么显而易见人类——真正的胆小鬼是物质的狂热追随者。

  我们不停追求的永生不过是残缺精神堂而皇之的苟延残喘。

  在与人类劣根性彼此对峙的5000字当中,我想我已经用悲观为人们带来了积极的启示。就这样,在他人看来,我拥抱着悲观哲学死在了叔本华的怀里,而我以为接受了一瞬间的痛苦,却揭示了人类千百年来的痛苦,在接受这一瞬间的同时,我同样在他的哲学世界中找到了幸福——“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24

  我只在书上读到、却没有亲眼见到过,闪电如何将大树劈开。

  这次我见到了。在正午的一场雷雨中,一道闪电的金光映亮了我们的窗户,即刻,还不到半秒的工夫,就传来一声雷响:就在离屋子两三百步的地方,也许更近?

  雷雨过去了。果真如此:就在近处,就在一块林间空地上。在最高的松树间,闪电却选中了一棵并非最高的椴树,为什么呢?自树梢。自离树顶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闪电沿着树干劈下,穿过了椴树活着的、自信的肌体。闪电竭尽全力,却未能到达树的底部,滑脱了?没劲了?……只见烧焦的树根附近的地面被刨开了,一大块木片被抛到了五十米开外的地方。

  被劈开的一半树干,有半人高,歪向一边,压在那些无辜邻居的身上。而另一半,又坚持了一天,还站立着,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它呢?——它本来已经被整个儿地击穿了,张着一个大大的窟窿。然后,它也歪向一边,歪向一个挺拔姐妹那友好的树杈。

  我们也是这样:当良心惩罚的打击降临,穿透整个肌体,且伴随一生,有的人在这之后还能挺住,有的人却不能。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25

  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26

  感悟人生如水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位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个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

  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这人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智者的眼睛,他现在急于得到智者的肯定。

  “是这样。”智者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智者所触摸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藏着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滴下来,这个凹处就是水滴成的。”

  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应该像这小小的水滴,击穿着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改变容器。”

  人生如水,我们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已。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主考官还是没能录取他。

  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道,勒紧裤带在一棵树下拉响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己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弯下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谢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现在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无赖被青年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直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他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后来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有时会招致一些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有时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变本加厉。我们不如以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将无法站稳脚跟。

  有的时候,弯下的是腰,但拾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 篇27

  请给我质朴,请给我深度;让我每天教学时避免繁琐平淡。

  让我每天昂起头来到学校,把心灵的创伤忘掉。让我工作时抛开个人的物质追求和庸俗的苦恼。

  让我的手在责罚时变得纤细,在爱抚时更显温柔。别申诉我,我爱之深,才责之切。”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的一首散文诗―――《女教师的祈祷》。虽然国别不同,时代不同,但现在读来,依然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感动。古往今来,无数文人作家把赞美的笔调对准教师这样一个职业,不惜笔墨。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这些都让我们激动,自豪。也是我们许多人走上教师岗位的一种原动力。

  时过境迁,曾几何时,教师这个职业已经不再这样“神圣”了。

  前几天,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中学校长因为训斥学生不当,竟然被学生家长杀害致死。这真是让人触目惊心―――教育何以在某些时候,某些地点沦落到如此境地?虽然这是个比较极端的个案,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已经开始搅乱了曾经和谐宁静的校园。

  时间流逝,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如何给教师这个职业定位?

  首先,我深深地感受着,要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 教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蜡烛、春蚕。那些都太过悲剧化了,也并不符合现代社会中的竞争机制。教师应该是一棵大树,只有自己不断地吸收精神的营养,才能给树下的学生带来阴凉,才能结出累累的硕果。老师不是“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英雄,老师也不是“说出一句话来惊天动地”的伟人,老师也不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脊梁。不要把这么多沉重的职责都赋予老师,老师就是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普通劳动者。也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就不应该空谈一些人生哲理,我们应该以言传身教来培养学生一种积极务实的人生态度。我们每天在辛勤地工作,我们尽好自己的职责,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平凡而又成功

  的人生。当心态摆正后,我们每个教师就不再活在自己营造的虚幻的光环里,我们也就不会和社会越离越远,而是走下了曾经高不可攀的象牙塔。这样,我们也不会因为社会中一些无知的人对我们的轻视误解而失落,也不会因为学生们那逐渐成人化、世俗化的人生观与我们的“清高”心境的冲撞而迷茫。做好我们自己,这便是每一位教师最好的状态。

  其次,当好一名教师要成为雕琢智慧的艺术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特殊的材

  料―――人类的头脑和灵魂。“学无定法,教无定法”,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要迷信权威,不要盲目追逐时髦,一切的时尚名词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并且雕琢它。人的大脑和心灵是最完美的艺术品材料,我们如果能利用造物主给予我们的形形色色的原料,将其雕琢成精美的独具个性的艺术品,那将会是多么美好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呀。用我们的毕身努力去做一个艺术家,雕琢智慧。

  同时,当好一名教师,并不是要庸俗地“遁世”,还是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与前面提到的“摆正心态”并不矛盾。

  郭沫若的名剧《棠棣之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有好的父母才有好的儿女,有好的儿女才有好的国家。”在这里我要说-――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学生,有好的学生,才有好的未来!

  我们很平凡,我们不能直接改善社会,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工作去参与社会,我们并不卑微。做好一名积极入世的“士人”,也是每一名教师应该并且能够做到的。 最后,当好一名教师也要成为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快乐的普通人。也许有人要问―――难道我们很多教师都不热爱生活吗?当然不,我们都热爱生活,但是我们几乎都没意识到老师应该将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鲜活生命状态更加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个不快乐的人怎样让学生快乐呢?很多老师,包括曾经的我,都被繁忙的工作压得只顾埋头,甚至都没有闲暇去看看明媚的天空。久而久之,我们的疲惫写在了脸上,我们的烦闷遮盖了曾经愉悦的神情,我们青春的面容掩上了一层灰尘。受到伤害的不仅是我们自己,更多的是让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乐趣。于是,我们应该找回曾经朝气蓬勃、富有激情的自己。用业余时间去跑跑步、爬爬山,画两笔水墨丹青,写两行灵动的诗篇,从生活中发掘艺术,然后把这种快乐怡然的心境带给学生,把青春和灵气带给学生。让他们与我们一起快乐地生活、成长。

  教师是一缕清风,吹拂在青春少年的心襟上;

  教师是一滴朝露,要用纯净晶莹的心境去折射太阳的光辉;

  教师是一帘细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教师是一抹斜阳,要用对于生活的热情去温暖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

  假期,我拜读了读了朱小蔓的《教育的问题与挑战》一书,收获颇丰。

  朱小蔓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理论专家,在德育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造诣。朱小蔓教授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学术涵养,“教育的价值和本质力量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任何显性化、工具化的东西是无缘的,教育直指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功能就是一种文化性的功能,是一种思想性的把握人的功能。”在她的看来,教育中涌动着生命急流,展现着真善美的花蕾,培植着纯净高雅的心灵,散发着高尚的情操醇香,绽放着人性的鲜花。“我希望,让我的研究流泻出自己对人生、对教育理解的思想小河,从此把我带到心仪之所,进行自愿的人生劳作。”

  首先,这本书以“人文性”或“教育的人文精神”作为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即始终把教育看作是人的活动,是与整个人生历程紧密相联系的活动。社会变迁对教育提出的挑战很多,教育本身存在的原本该做好而未做好的问题也很多。

  其次是“生成性”的思维方式,整个书稿都是通对话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想过程展开,呈现出来的。各部分提什么问题,怎么提,其间的逻辑关系是经过反复思考、设计的。 具有一定的尖锐性和挑战性,又洋溢着务实的乐观主义格调。读者的思维跟随着本书的线索激荡、跳跃的同时,更能获得深刻的启发、感染和教益。

【有哲理的思辨类文章】相关文章:

哲理思辨类高考作文08-04

哲理思辨类作文题目08-17

哲理思辨作文08-22

有哲理文章06-11

关于哲理思辨的作文09-20

有哲理有内涵的文章06-11

有哲理有深度的文章06-11

有大哲理的文章06-11

有深度的哲理文章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