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评价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评价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 的开设是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从中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校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
(二)拓展性原则。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益拓展和延伸,要与基础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又要超越通常的学科教学,决不能成为基础课程知识的变相增加。学生能否实现学科知识的拓展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标准。
(三)适用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设一定要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合,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的的发展基础。
三、考评细则
校本课程 学科的评价上我们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强调对学生过程性的评价。具体评价上从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成果等三个方面,采用百分制和评价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方式。
(1)因为本学科为选修课,重新组合班级上课,每次上课前为确保学生安全,每次上课前要点名,查点人数。因而将学生上课出勤率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计为学时学分(A),占学业成绩的20%。
(2)课堂表现评价,计为课堂学分(B),此项占学业总成绩的30%。依据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尊重教师情况进行评价。
(3)学习的成果,计为成果学分(C),此项占学业成绩的50%。学习一定阶段,对学生的收获以小报形式体现,从而进行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2
一、评价的背景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对现有学科知识的整合,重视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学科知识的整合一方面强调同一学科内不同知识在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强调不同学科知识学习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科课程的相互配合,达到学科交融的、教学优化、提高效率的目的。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基本机制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条件和基础选择不同的校本课程,在这种拓展性、发展性的学习中,学生要更多关注某些问题,并就该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产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冲动。
二、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更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是校本课程评价的根本性原则,所有的校本课程必须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拓展性原则。学校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和延伸,要与基础型学科的教学密切相关但又超越通常的学科课程教学,决不能成为学科课堂基础知识教学的变相增加。学生能否实现学科知识的拓展是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的重要内容。
科学性原则。学校校本课程的提出和教学内容设计必须符合科学性的原则,要体现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特点与规律。理科类的校本课程要尽量体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与趋势,文科类的校本课程要体现文化性、社会性。校本课程的设计要尽量帮助学生认识一个科学规律、自然或社会现象。
适用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一致,在难度上不能超越学生发展的基础,要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关心的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学生的选择是校本课程是否开设的重要基准。
广泛性原则。教师可以选择认为合适的任何内容用来设计校本课程,只要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评审就可以列入校本课程目录。
动态性原则。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动态滚动发展的,根据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进行校本课程目录的重新修订,新的、成熟的校本课程不断加入,一些不受学生欢迎或准备不足、教学效果不好的校本课程将谈出,校本课程的总数量将维持在30门左右。
三、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内容
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由四部分组成: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四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四个控制点进行,通过控制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沭阳如东中学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大纲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为此下一轮应当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径是考试完以后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
四、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
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用于校本课程的立项,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校本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校本课程才能列入学校校本课程计划。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
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校本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校本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表中供学生选择。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这样的实施过程包括了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环节(比如参观、实验等均包括在内),评价集中在教师“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在校本课程投入和准备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教师“教”的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影响学生校本课程“学”的主要是学习情趣、课程教学与学生经验、体验的联系、教师的教学管理激励等。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结果可以用于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考核。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校本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沭阳如东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需要与校本课程设计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潜能,要对国家课程进行拓展,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评价本门校本课程的目标达成度、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的满意度、其他方面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等。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3
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评价原则:
《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它明 确了学生、教师和课程自身是课程评价的价值主体。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
1、 对课程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 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 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 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 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3、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评价
1、学校校本课程评价任务由课程实验研究小组具体承担。校长担任课程改革组长,全面负责制定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2、学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要分学科制订,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精心设计符合李家小学实际的'评价标准,注重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
3、对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
4、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5、校本课程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6、校本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校本课程不断革新、不断适应学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机制。
三、校本课程评价的对象: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与目标定位的评价、对校本课程方案的可行性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
评价内容分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与目标定位的评价分析、对校本课程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我们所应用的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全面、有效、可信等。
1.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包括界定学校的背景,确认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评估其需求,确认满足需求的可能方式,诊断需求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判断目标是否能响应已知的需求。背景评价旨在提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2.输入评价。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课程实施可行性的评估。它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各种方案的潜在成本;课程的优势与劣势;课程伦理问题;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等问题。
3.过程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描述课程实施过程,从而确定或者预测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关活动是否按预定计划得到实施;是否在以有效的方式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等,从而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修正课程的有效信息。
4.成果评价。这一阶段的评价主要是测量、解释和判断课程的成效。具体的做法是收集一些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把它们与前三个方面的评价联系起来,对课程的价值与优点作出判断与解释。在斯塔弗比尔姆看来,成果评价仍然是质量控制的一种手段,而不只是最终的鉴定。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4
总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计划都是空谈。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以落实教师专业化这一培训思路。用新的教育思想促进全体教师实现教育专业化的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实际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对教师的培训学习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教学、教育技能。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办学思路。为了加强对校本培训的工作成立了以姚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吸纳学校务实能干的骨干教师为成员。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了总体目标,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发展,成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还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另外建立健全了有效合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二、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发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而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各项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此,我校通过宣传,使广大教师提高了对培训的认识,转变了陈旧的观念,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培训,促进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
在开展课改的实验中,我们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有上级文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新课程培训、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学安全方面的知识。要求教师在学习中要做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
2、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在校本培训中,我校特别针对35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出严格要求,不仅要求青年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而且加强了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行为的培养,开展了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具体要求为:
(1)每学年每位青年教师有一份自培计划和一份总结。
(2)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训练形成常规(有材料)。
(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名师课3—5节,可网上的教学录像或杂志上的实录),写心得体会之类的文章500字以上4篇。
(4)每学期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说课稿2篇。
(5)每学期必读至少2本书(其中一本为教育教学书籍)并做好读书摘记。
(6)每学期写10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1篇。
(7)每学期做一个自己最好的课件。
(8)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3、抓好班主任培训
本学年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介绍以及班级相关活动评比,促进班主任的发展。
4、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重复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入学科领域内前沿的东西。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在开学初先后派出数位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培训,还有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培训、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等等,并鼓励年轻教师参加自考和高校函授学习。
四、创造环境,提升质量
教师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学校利用每周一放学后的培训时间对教师进行培训,并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纳入了日常的培训之中,我们结合实际,分类要求,立足本校,着眼提高,通过校长指导、科研带动、专业引领、活动促进等方式为教师创造良好环境,并对每位教师的期望是相同的,希望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如下:
1、校长指导
校长及教导处通过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活动,调查走访教师学生,面对面地对教师的备、教、改、理论学习、教学基本功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面向全体教师,就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症结,发起倡导。在理论培训中由张校长亲自为全校教师进行师德培训与班主任培训,张主任负责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教学培训。
2、专业引领
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费比较多的时间。除了教师个人的学习钻研之外,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1)校内: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一是采用新老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刚分配的毕业生必须拜一名老教师为师,全面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二是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严格执行加强相互听课的组织工作。每位教师听课时,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写出自己的听课心得。
(2)校外:走出去请进来,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对于外出学习的教师,学校有计划的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进行汇报或上示范课。二是,邀请教科所的领导指导课题研究。
(3)网上:要求教师在网上观看各专家的讲座与活动课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与理论素养。
3、活动促进:给青年教师搭建一个展示锻炼的舞台,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在第一学期举行35周岁以下的教师说课比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在本学期开展了语文、数学等学科并组织好教师评课工作。鼓励教师参加上级各种比赛。
总之,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齐心协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找准差距,克服困难,使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5
一、指导思想: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改革考评办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二、考评方法:
根据本课程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从考查学生的能力入手,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基础知识20%、方法和能力20%、态度习惯、成果展示40%和期末考查20%,根据学生的最终成绩评定学生等级,分别用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进行综合评定。
三、考评细则:
(一)基础知识(20%)
课堂上所教学的内容中,用于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
(二)方法和能力(20%)
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课堂参与、与人合作”的表现,由教师用“好、较好、有进步”的等级进行评价。
(三)态度习惯成果展示(40%)
主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前准备、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
(四)期末考查(20%)
教师根据平时的教学内容选取一部分难易适度的题目,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查。以写字样本和语文课本为准。
(五)评奖
教师根据以上考查结果评选一、二、三等奖,并给予适当奖励。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6
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是一所学校成功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1、主体的多元性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学校管理者、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学生自身、同学。
2、评价主体互动性
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学校不以评比为目的,而以研究或促进为目的的评价等等。
3、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学习成绩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身体、心理素质、学习潜能、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4、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
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
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
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
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金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7
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素质培养的原则。
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参与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作为学生学分考核的依据。
5、全面性原则。
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的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
2、对学生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为学时学分(C)。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计为课业学分(P)。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计为成绩学分(K)。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C+P+K
(4)最后按A、B、C、D分四个等级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8
一、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
3、发展性原则。对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考查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
4、参与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校本课程的参与情况。
5、全面性原则。对教师的评价既要考虑到教师课程目标的实施情况,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又要考虑到教材的编写质量。
二、评价标准
选修课程开发本身的复杂性,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保证选修课程开发健康顺利地进行,除了要对课程开发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外,还要关注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为加强学校课程管理,规范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定期对选修课程进行评价。包括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三方面。评价的重点主要放在开发流程与课程实施的规范性、有效性上,前者主要通过健全课程评审委员会组织,严格工作规范来实现。后者则主要依靠学校对教学常规的监管来达成。
具体做到以下三点:
△定期评价学期《选修课程开发方案》,提出改进建议。
△尝试建立一种全面评定教师课程开发质量的体系。在参照教学规范评价的同时,注重学生对课程质量的评价。
△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倡导在学习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倡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评价借鉴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突出了评价的“改进功能”。制定《选修课程评价标准细则》对选修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为后续课程开设与调整以及科学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关注以下“四性”对课程进行评价:
——人文性。具有浓郁的家乡色彩、自我学校特色,融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炉,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综合性。有机地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生成性。促使孩子在一系列亲身经历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又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生成我们的校本课程。
——开放性。以开放的体系、开放的内容、开放的学习形式,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发展。
——实践性。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组织内容,以探究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9
为了更好地引导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积极根据自身特长开发开设校本课程,加强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培育学校精品课程,逐步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选修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结合教师特长,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
2、科学性、时代性原则。选修课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反映学科最新发展趋势。
3、特色化原则。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立足本校文化传统,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二、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方式
1.校本选修课程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等多种评价、课程评审委员会考核相结合进行,重点考虑学生对课程的认可满意程度。
2.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评价形式有:以课程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不定期地了解学生对所选课程质量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课程开发、开设老师,督促教师及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终结评价形式: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整体评价,课程教案、上课点到、课程学分评定、课程实施后反思与改进等材料是否齐全。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努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执教能力,自觉优化校本课程内容。
3.建立校本选修课程分级评定制度。以学期为单位,对本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通过自行申报,结合考核对校本课程分为精品课程、A级课程、B级课程、C级课程等4级评定。
三、校本选修课程评价内容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体系由四个部分的评价组成: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四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四个控制点进行,通过评价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刚要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如何纠偏等。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
四、选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
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用于课程的立项,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学校课程才能列入学校课程计划。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
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表中供学生选择。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10
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本年度校本培训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为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修目标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自身素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为目的,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养及教科研能力为核心,促进教师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勤于学习更新,善于思考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脱颖而出。具体目标如下:
1、师德教育为首位。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努力使全体教师热爱教育事业,以德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苦练教学基本功。学习学科文化知识,使每位教师都胜任教学工作,有较强的学科教学基本功,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使师生得到和谐发展。
3、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强化课堂实践研究,不断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结合教师发展的需要,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提高研修的质量。
4、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研修途径,建立研修机制。让全体教师都成为研修主人,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分别纳入考核,严格要求,坚持标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研修内容
一、抓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提高教职工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以提高素质、改善结构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新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学识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尊重。加强组室建设,增强团队精神,大力弘扬正气,在学校形成发展光荣,争先创优光荣,干事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共同创建和谐的校园。
二、教育理论。
1.学习现代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新情境的教学策略等教学理论。
2.把开展校本培训与教师读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1)广泛开展“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推动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2)开展“学《课标》、用《课标》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撰写”学课标用课标“的体会和感悟,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结合《命好题》专题的学习要求做出详细的读书笔记、撰写学习体会。进一步强化校内研究、学习氛围,增强教师的自我提高、创新发展的意识。
四、学习形式:
1、指导提高式:观看收听校内外专家和领导举行专题讲座或报告,推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安排计算机专职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等进行指导。
2、集中研讨式。学校开展集中理论辅导,召开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进行学习和研究,各教研组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交流中获得于己有益的信息。
3、自主研修法。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寻找相应的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武装自己,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同时加强公共课和必修课程的自主学习,自觉完成作业。
4、校际交流法。开展校际间的教学、教研、资料、信息交流。
五、具体要求
1、把集中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要求教师结合第三轮继续教育的学习,作好笔记,并及撰写学习体会。
2、组织板书设计、粉笔教学基本功的展示、观摩会。
3、开设校内研究课一节并撰写一篇教学心得。
4、教师每学期要至少听课10节,优质课件制作不少于3个 。
5、日常要自觉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包括板书设计、教案设计、教师语言基本功、课堂教学典型环节的处理与设计等。
六、管理与考核:
1、从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制订出自我提高计划,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2、各项竞赛活动要求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必须根据学校安排积极参与,并争取优异成绩。
3、考核内容结合我校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细则。
以上是我校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强化培训特色,使我校校本研修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11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拓展与延伸。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主动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让每个学生拥有主动发展的品质,为每个学生奠定生涯成功的基础”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程须遵循: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4、发展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5、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科学决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目标
1、总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着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生涯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发挥教师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机构: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小组
主要职责:负责学校课程编制,教师培训;学校新课程方案和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学生的管理和班级管理;做好新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测、评价分析与学生学分认定,指导教师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保证新课程实施的质量。负责制定学校课程方案。制定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发展性评价办法;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校课程资源库,最大限度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开发选修Ⅱ课程。
四、结构与分类
校本课程由主打课题系列课程、辅助性系列课程、拓展性体验课程三部分组成。
1、主打课题系列课程
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人生规划,制定高中三年的奋斗目标,培养学生逐步具备主动发展的意识,逐渐增强自我策划的能力。
2、辅助性系列课程
将生活实际和科学人文知识紧密结合,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与深入思考的习惯。
3、拓展性体验课程
立足校本资源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通过体育项目,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五、措施
1、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2、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学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
3、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4、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5、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整合各学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六、实施意见
1、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统一制定课时计划,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等规划设计。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计划,撰写教案。
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表演、竞赛、参观、讲故事、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
4、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七、评价
1、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12
1.评价方式
A.多元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间评价、家长评、指导教师评。
B.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C.描述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相结合。
2.评价标准
A.“金巧手”奖:能积极参与每次的学习活动,自主完成作品不少于10份,且作品完整;能积极参与与其相关的资源收集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有相关的原始记录和相关成果,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发挥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
B.“银巧手”奖:能积极参与每次的学习活动,自主完成作品不少于8份,有自己满意的作品;参与了与其相关的资源收集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有相关的原始记录和相关成果,且有真实的研究成果,从言谈中能看到学生的收获和感悟。
C.“小巧手”奖:能按时参与每次的学习活动,自主完成作品不少于5份;真正参与了与其相关的资源收集活动,有真实的原始记录,从言谈中能看到学生的收获和感悟。
- 相关推荐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评价实施方案12-10
校本培训课程方案05-22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07-25
校本课程规划方案11-05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07-21
校本课程教学方案04-07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04-16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0-18
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