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入手扣题眼生疑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和初读课文的情况。
2.学生读题目,观察跟过去学的课文题目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生:题目上有引号跟过去学过的课题不一样。
生:这篇课文题目是一个人说的话。
生:是一个人对另外的人说的话。
生:是方志敏教训国民党士兵说的话。
师:大家对题目观察很仔细。
3.扣题眼生疑
师:结合你们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再仔细看看,题目中哪个词是中心词?
生:“你们”是中心词。
师:为什么“你们”是中心词?
生: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国民党士兵搜方志敏的身的事。
生:我不同意。虽然是写国民党士兵搜身的事,但是课文要表现的是方志敏。
师:为什么课文赞扬的是方志敏?
生:课题就是用的方志敏训斥敌人的话。我觉得“想错”是中心词。
师:对这个中心词和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有个什么想法?
生:“你们”的想法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
生:方志敏为什么要训斥敌人想错了?
师:在课文中找到方志敏教训国民党士兵的段落,还可以更具体地提问。
生:敌人想从方志敏身上发洋财为什么错了?
师:正是因为敌人满心希望从方志敏身上发洋财,才做出了一次又一次搜身的丑恶举动,怎样搜的?搜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进一步阅读理解就更明白了。
《在艰苦的岁月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二)
师:通过看图,大家观察了老红军、小红军的外貌、衣着、动作、神态及其周围环境。又学文对照,大家理解了前面三个自然段内容。现在同学们运用抓关键词深入思考学懂第四自然段行吗?
生:(齐)行!
师:自由读第四段,联系第三段内容思考,哪些是重点词语?
生:出神、看到是重点词语。
生:未来、希望是重点词语。
生:远方,也是重点词语。
生:我不同意,远方就是远处,不是重点词语。“看到”也不是重点词语,是小红军想看到。
生:我不同意,不是小红军想看到,是小红军心里想的,他并没有真正的看到。
师:谁能对学懂这段中的重点词语提问?(这段只一个句子。)
生:“出神”是什么意思?小红军听到笛声为啥要出神?
生:出神是小红军在用心的想的样子。
生:小红军在集中注意力想。
师:他全神贯注地望着远方想什么?
生:想将来的事。
师:想将来的什么事?(联系悠扬的笛声)
生:美妙的笛声使他想到将来一定很美好。
生:将来穷人一定不再受欺压,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师:你们说的将来的是事是不是就是小红军看到的未来和希望呢?
生:是,可能小红军还想了更多更多的美好幸福的事。
生:对,小红军还想到将来他会到很好的学校去读书,他的家乡解放了,人民自由了。
师:联系图上战斗的环境,再思考小红军为什么能够看到未来和希望?
生:战斗休息的时候他们吹笛、听笛,笛声使他们看到未来和希望的。
生:笛声表明他们的快乐心情。
师: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为什么他们还能苦中乐?
生:他们相信这一仗一定会胜利。
生:他们坚信革命会成功。
生:革命胜利了,穷人就能得解放,所以他们才不怕艰苦,在艰苦生活中仍然很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
师:对!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着他们。他们才不怕苦、不怕累,顽强地战斗。以苦为乐。你们觉得他们值得热爱吗?
生:(齐)值得热爱!
师:怀着这样的情感朗读课文,思考:你为什么热爱红军?
《惊弓之鸟》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三)
用引读法读最末一段,重点理解更羸善观察和动脑,用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
师:(引读)飞得慢。
生:(齐读)因为它受过箭伤……
师:叫得悲惨,
生:因为它离开同伴……
师:它一听到弦响,
生:心里很害怕……
师:他一使劲,
生:伤口又裂开了……
师:这些就是更羸知道这只鸟是只惊弓之鸟的原因。
(出示教具:弓和鸟)这是指什么鸟?
生:惊弓之鸟。
师:谁能看着弓和鸟讲这个成语故事?(指定学生讲这个故事。)
师:这个成语中的鸟字换成人可以吗?
生:不行,只能是讲惊弓之鸟。
生:可以改,因为是帮助魏王以后要多动脑筋的。
生:不是帮助魏王动脑筋,魏王是不善于思考和观察,但是他不是惊弓之鸟。
生:这个成语是来教育大家的,要大家别像惊弓之鸟。但是听爸爸讲过成语不能改动。
师:这个成语是用来比喻类似情况的人,成语是不能改动的,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情况怎样?
生:比喻古时候受过惊吓的人,又遇到惊吓的时候就非常害怕。
生:比喻现在有些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师:懂了这则成语故事,又知道了它的比喻意思,同学们,以后遇事,就要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