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胸
胸 怀
――评史议虾小 荡气思英豪
[作 者] 王 燕,女,安徽淮北临涣矿中学高一(4)班学生
[指导老师] 吴礼明
[联系地址] 安徽淮北临涣矿中学高一(4)班
[邮政编码] 235139
[电子信箱] wlm9876@sina.com
[评 语] 面对2000多年前的一场纷争,本文以“不以成败论英雄”为关纽,大胆而泼辣地对项羽,这个千古有争议的英雄进行评论,较深刻地揭示出存在于这个历史人物身上的种种人性的弱点,不禁让人为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然而小作者的用意却不在此,在欲扬先抑的笔法中,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只有到文章的结尾才能看清,不能不说其用思较深了,该文极富启示性的是,当年的楚汉之争,刘、项二人究竟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两个都同样是“柔弱”的女子为何能说出一番沉重的话来?
时常阅读《史记》,每当读到项羽,我的眼前总会闪跃出一个浓眉大眼,眉宇间透出凌人盛气的血性青年和他的比雄狮还壮硕的身影。
项羽,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武将,24岁起家,26岁便拥有40万大军,其喑恶叱诧,竟不可一世!然而对漫漫长夜,他只是昙花一现,犹如滔滔长河中的一只蹦跳窜越的小虾,又不免让人生出无限的感慨来。这只虾有着踌躇不决、傲慢自大、刚腹自用的弱点,但是决不失英雄的本色。
当项羽欲入秦地,不料刘邦已定关中,这个见秦始皇“彼可取而代”的勇夫当然要动怒,并立即下令攻关。想象当时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一旦击破函谷关,刘邦就危在旦夕,落在项羽的手中,那必定一命呜呼!道理很简单,项羽不可能让能想与自己争雄并踞傲的人活着。可是历史并没有依着这武夫的思维来展开,偶然因素似乎总是与小丑有缘。你看在《鸿门宴》一节文字中,眼看刘邦危在旦夕竟还不知,但却鬼使神差的跳出了项伯、张良诸人。而刘邦也居然临危不乱,这个狡猾之徒竟也善变从流起来。再看看项羽,在刘邦一大早赶来“谢罪”时,他竟也原谅了,并释前嫌地办起了一桌酒筵;面对范增“数目”甚至“举所佩玉玦以是之者三”,他竟“漠然不应”。想来一向自视甚高的他实在不愿在宴上用旁门左道之术杀死在他看来是个畏琐之辈的刘邦,让自己轻登云顶。他宁愿要在战场与对手一决高下,光明正大地击败对方,那才风光那才有劲呢。他的宴饮刘邦似乎要体现其宽容、善良,也尽显他的君子之度。
但“刚愎自用”仿佛是项羽致命的弱点。在40万大军压境的危急存亡的时刻,刘邦能“谦虚”地听取谋士的建议;而胜券在握的项羽对谋士毫不理睬,以至于最后在四面楚歌的境况下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依我之见,在当时的境况下,怎么也得吸取一点意见,大家共同商量商量啊!就算是大权独揽的皇帝做重大决策时,也得召来丞相与一帮权臣共同磋商,即使仅仅参谋一下也是可以的。可项羽像整日都高高地举着钳子--权威的象征--的虾一样,不听任何人的劝告,自然,他就像叶圣陶笔下的“那古代英雄的石像”,高高在上而一夕竟成了琐石碎片。
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虽败,但在最后一刻依然显出英雄之气。你看他在被围而不得脱时,仍逞其所能“大呼驰下,使汉军皆披靡,斩汉一将”;后又“嗔目而叱”,使“人马惧惊,劈易数里。”在“天亡”而非“人亡”的意识里,在与汉军“短兵接战,独杀汉军数百人”之后,便拔剑自刎了。其实,他当时完全有时间从容渡江,而江东也有十万豪俊在等待着他,可他毅然选择了死。我想:当他独身一人站在滔滔东去的江水边仰望苍天时,心中一定有无限惆怅--曾与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生还,如此要强的他竟有何颜面见江东父兄!他毅然赴死,而死得轰烈,死得悲壮,死得慷慨!
剩下的历史是,刘邦赢了,而且还唱起了“大风”歌,他的沉着、善变、老练与成熟被人传诵着,还有他的懦弱、狡猾与无赖,也一并被人继承着。
可一千年后,面对南宋折节苟且,我们注意到,一个柔弱的女子,想到项羽时,沉重地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时光又越过千年,面对阳光下的阴谋、罪恶、圆滑与不择手段,我,一个柔弱的小女子,也不禁要说:“至今思项羽,不肯做小人!”
作者邮箱: wlm987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