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第二中学 王传河
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
1、 了解文艺随笔的文体特点,并能尝试写作。
2、 了解语言和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习咬文嚼字。
3、
二、 过程和方法:讲解为主配合多媒体演示和课堂讨论。
三、 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
四、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语:“咬文嚼字”的含义:这是一个贬义词,指过分的斟酌字句而不了解文句的实质内容。但是本文却用它来表现什么意思?(讨论、明确)
作家作品:(见多媒体显示)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他的《谈美书简》是教育部指定高中课外必读书籍。
文体知识:文艺随笔,属于议论文范畴。(见多媒体显示)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作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与此相关,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批评家常以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境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尽量避免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魅力。现在也有些随笔重在描述对文学的印象、感受,并不注重对知识的阐述,这类文章感情充沛,讲求文采,可读性很强。
二、 合作、探究:
1、提问:从议论文角度来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课文中哪句话?(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要有一字不能放松的谨严。
2、课文前两段引用郭沫若的材料目的何在?这给我们写议论文带来什么启发?(学生回答)
明确:引出中心论点;突出文章的针对性和必要性;我们写议论文往往开门见山的提出论点然后论证,以后不妨学习这种从现实事件谈起的方法,这样使得文章更具有让人信服的力量。
4、 课文前两段对郭沫若先生既有肯定也有否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学生回答)
明确:作者目的在引出论点,同时告诉我们要敢于怀疑权威。
5、 第三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
明确:承上启下。
6、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在下文也举了两个例子。那么我们用朱光潜先生教给我们的知识对他自己举的两个例子进行质疑:(讨论、提问)
教师提示性探究:对于《史记》的例子,王若虚说多三个“石”有没有道理?他是从哪个角度谈的?
(从客观记载的角度,历史文献重在写实而不需要夸饰和描摹。但是从文学作品角度来说却恰恰相反。所以我认为王若虚和作者的角度不同。这一点鲁迅先生看的最妙,他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史记》既可以做历史来看也可以做文学来看!)
三、 布置作业:用怀疑的态度审视作者关于“推敲”的观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出示教学目标第三点:培养质疑问难的精神。
检查上节课作业:用怀疑的态度审视作者关于“推敲”的观点。
(学生用5~10分钟讨论回答)
明确:要想知道到底是“推”好还是“敲”好,必须不能脱离贾岛原诗:(多媒体)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结合贾岛早年曾出家为僧,号无本。我们可以设想诗中之僧应该是作者自况。作者去月夜访友,当然要“敲”了!
另外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诗中主要塑造一种寂静的氛围,那么用敲字恰恰是诗歌中常用的“以静衬动”的手法。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
再次,前句“鸟宿池边树”完全可以看做静态的“宿”而不是鸟儿盘旋而下的“宿”,否则与“幽居”不太相合。那么既然是鸟儿已宿,就需要“敲”们声音来惊起,才会让诗人看到宿鸟,这样一来又有了“月出惊山鸟”的安静之妙!
教师总结:
当然我们做这样的探讨,并不是为了否定朱光潜先生,或者显示自己多有才学,反而恰恰是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巨大的启示。另外我们做了以上研究实际上也是为了印证作者提出的一个分论点。
提问: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个分论点?
明确: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二、 合作探究。
1、 作者写到“推敲”这一段结尾实际上已经论证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性了。那么接下来的几段作者又写到什么,为什么要写?(讨论、提问)
明确:作者从正面提出另一个分论点: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从反面提出一种写作坏习惯:套板反应。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它并不是典范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所以围绕中心论点随便写下两个分论点,并且批判了“套板反应”。
2、思考:结合课文最后3段,联想的意义如何体会?
三、教师总结: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它对我们学习语文太重要了。如果说朱光潜先生通过一篇小文章教会我们如何欣赏文艺作品,如何耐心写作是毫不为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笔”虽小它对一个人的学识要求却是很高的!
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分论点一: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分论点二: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王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