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教学得多点儿诵读,讲点儿文体
--山东崂山一中的李红梅老师的《六国论》视频观后记
《六国论》是古代政论文的典范,被收录入《古文观止》,今天我们学习苏洵的这篇政论文的意义在于借鉴其典范政论文行文的格式和规范,梳理文章结构和思路的,学习借鉴它的多种论证方法和技巧;同时中学生学习《六国论》的学习重点还得放在朗读、背诵上!
一、议论文教学得将点儿诵读
看完了李红梅老师上的《六国论》,感触良多。李老师特别强调诵读,她把诵读贯穿始终,一读再读。从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由读中提升。整堂课在朗读声始,在朗读声终。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读。”无活力的文字如果附加上朗诵者的腔调、语气、语速、语调,就会使文章的表辞达意更准确、具体、生动。古人还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能生巧,读的多就能够掌握知识、疏通文句、理解文意。文言文的阅读完全可以以读代讲,以读带悟,以读行赏,以读兴趣!
教学《六国论》时,可以把教学设计为三个环节:一是课前自读,主要用学案引导学生掌握文言知识,疏通文句,理解大意;二是课上诵读,主要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基本上是以读代讲,以读带悟,以读行赏,以读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升华;三是课后补充,主要用检测题进行强化训练,以求巩固、消化知识。
对文章的逻辑思路、文章词句的表现力,很多学生却一时半会理解不透、不深!反复诵读,则可以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因此,诵读指导对于《六国论》这篇文章来讲,意义重大。
不仅《六国论》可以这样,《赤壁赋》《项脊轩志》的名篇皆是如此,唯有诵读,才能披开字句外衣,感悟内里情感,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二、议论文教学还得讲点儿文体
李老师除了注重诵读外,还较为重视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让学生找出中心论点及分论点,明确各段所论证的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还让学生深入分析其中所运用的多种论证手法。这些做法在当今学生只会写记叙文,乱写散文,不明白议论文为何物的背景下,显得很是必要。
现今高中新生写起议论文来,毫无章法,而且内心排斥,老师安排的以论文写作,学生写出的往往是“四不像”。文体意识欠缺,中心模糊或晦涩,论证方法单一,论证乏力。《六国论》作为典范的政论文,文体规范,观点鲜明,结构严密,思路严谨,论证方法多样,说服力极强。讲授议论文特别是典范议论文时,就应该多问问文章的论点、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让学生学会明确观点,不拖泥带水,不含糊不清;学会妥善安排结构,层次分明,条清缕析,逻辑严密;学会处理立与驳、理与据;学会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多种论证手法;学会借古讽今,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多种立论思路。
讲授古文时只有在这两个方面多下功夫才能充分发挥好教材的典范作用,才能既得到感性的熏陶,又受到理性的震撼,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