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管理学角度审视王熙凤的协理宁国府
1耿光华(河北北方学院中文系 张家口 075028)
摘 要:《红楼梦》中王熙凤在协理宁国府时,表现了出色的管理才能,短短一个月中使宁国府的管理由乱到治,管理成效显著。文章试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审视其管理过程,分析其管理理念、管理措施,看其有否科学性及合理性,以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王熙凤; 协理宁国府; 现代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个复杂多变的立体化形象,她既是美丽风骚,天资聪颖的“凤姐”;又是性格泼辣,办事爽利的“凤辣子”;也是为人圆滑,精明强干的“凤哥儿”;更是贪婪恣横,心狠手毒的“琏二奶奶”;她不愧为贾府赫赫有名的女强人。如论及其出色的才干,当首举她的“协理宁国府”。这次被借调宁府是帮助贾珍料理可卿丧事,管理宁府事务,她刚一出道,便首告成功,这也是她管理才能得以施展的最初平台。但以往评论这一情节时,大多论者关注的只是人物性格不同侧面的展示,如凤姐依仗权势而大施“淫威”,及压迫奴隶手段的“狠毒”,杀伐果断的“精明”和宽猛互济的“心机”;或表现统治者为大搞“人治”而施展的统治手段等。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王熙凤在协理过程中的管理理念、管理决策及管理措施、管理方法的运用,笔者想就此方面,做些探究,并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审视王熙凤的理家过程,分析王熙凤的管理识见和措施,看其是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使我们从她运用的管理方法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
王熙凤的协理宁国府,即管理宁国府,关于“管理”概念的解释,目前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它是“一种分配于领导人与整个组织成员之间的职能。”①也有人认为:“所谓管理,就是人类为了使系统的功效不断提高而所从事的一系列活动。”②还有的说,是指特定的一群人,他们的任务在于指导其他人的努力和活动,通向共同的目的。简言之,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③其实说到底,从行为上讲,管理是人们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从一定的目的出发并以达到这个目的为归宿。从理论上讲,管理就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于系统,使系统功效提高并产生新的功效,以保证实现预想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所以,不论从古代到如今,从个人到群体,从家庭到社会,从一个国家到整个世界,所有的群体劳动或活动,无一不需要管理,无一不处于管理之中。王熙凤的“协理宁国府”正是一次行使管理职能,从而使宁府达到由乱而治的目的的活动。那么,王熙凤是如何行使管理者的职能,又是怎样指挥协调,运用什么措施来达到治理成效的呢?
王熙凤刚一走马上任,面对庞杂纷繁秩序混乱的宁府事务,首先想到的是:“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即管理的第一步先要找出问题所在,也就是宁府混乱局面的根源。她很快理出了事情的头绪,将宁府的管理混乱归纳为五点:“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衿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个方面,不仅是宁府中的风俗,而且是一切贵族大家庭的弊病,凤姐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症结,表现了作为管理者超凡的识见和看问题的水平。如果从现代管理角度来看,作为一项活动的管理者、经营者,在实施管理决策之前,必须要心怀全局,掌握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并能及时、准确发现原有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做出科学的分析总结,这样才能有效的制定措施,有针对性地纠正偏差,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请看王熙凤所理出的“头绪”,正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而发现的问题,她指出的“五种弊病”,也是就事论理,从一般现象中总结出的带有特殊性的结论。可见,王熙凤一开始并非盲目地凭借自己的权势,主观地发号施令,而是有调查、有反馈、有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管理预测,给未来制定目标管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当然,王熙凤的治理宁国府,重要的还不在于她看问题的水平,更在于她的实际管理能力。
王熙凤的第一项措施,是树立自己作为一个有效管理者的权威,宣布不同以往管理者的法则和决策。这是她上台后的一个下马威,当众“约法三章:“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的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再别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么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
这里既表示了她要改变现状的决心,也宣布了新的管理“法则”。它有几层含义:其一,法则的独特性。我的法则,不比府里原有的规矩。“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诸事由得你们”,这里有对软弱尤氏的批评,也有对自己权威的炫耀,还有对被管者的警告;其二,执法的权威性。“要依我而行”,按我的“法”办,原先的风俗、规矩,都依不得了,必须按新规矩办事;其三,处治的公平性。强调公平原则,“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即“有脸的”(素日放纵的)与“没脸的”(素日吃不开的)一样对待,警示管理对象,我的法则没有亲疏、厚薄之分,一律按纪处罚,依法办事。
王熙凤的初次表态,实际上是她实行新决策的立法,语调虽然委婉,可语气却十分斩截,语约而义丰,极富震摄力。这种管理方式类似于我们现代管理学中的行政方法,即管理者依靠行政组织赋予的职位权力,通过命令、指示、规章等行政手段,按行政组织系统职责权限的划分,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明显地权威性、强制性和阶级性。这种方法是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有利于管理职能的发挥和提高办事效率。另外王熙凤所强调的公平原则,也是现代管理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则,一项有效的管理尤为注重“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的公平原则,在规章制度面前,要避免感情因素的干扰,不能因过去有功,今天有过也不惩;因过去有过,今天有功也不奖。如此做法,前者可谓是一种“精神腐蚀”,后者是一种“精神摧残”,这必然会造成领导威信下降,群众积极性受挫,管理功效大大降低。王熙凤的“约法”,为树立管理者的权威奠定了基础。正如现代管理学所强调的,管理措施的实施关键是领导,作为领导要有较高的威望,才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才会使下属有真正的服从。而这种影响力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权力的影响力,是由客观因素决定的,包括职位权力、上级支持、组织制度等;二是非权力的影响力,是主观因素决定的,包括知识才干、性格气质、道德品质修养等。王熙凤的决策之“新”,执法之“严”,处治之“公”,体现了她的见识和魄力,必然会提高她的威望,增强其管理工作的可信度。
王熙凤的第二项措施是制定宁府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她看准了造成宁府混乱现象的根源所在,根据举办丧事和家务活动的各项任务加以细致分类,按任务大小实行定员定岗,如,“单管来往亲友倒茶的”、“单管本家亲戚茶饭的”各十人;“单管酒饭器皿”、“专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的”各四人;“管收祭礼”,“管油灯、蜡烛、纸扎”各八人;等等,这些人除规定任务外,“别的事不用管”。但要求必须严守职责,对分内之事,不得有丝毫马虎,“或丢或坏,问这看守的赔补”,“哪一行乱了,只和哪一行算账”,凡领物品都必须登记清楚。另外还有严格的时间要求,“素日跟我的人,随身俱有钟表,不论大事小事都有一定时刻”。王熙凤的布置分工,周详而严密,细致而有条理,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到位,分工明确,处罚严厉,因而以往那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真可谓“金紫万千谁治国,群钗一二可齐家”。
我们如果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王熙凤的这些做法,会发觉它与现代管理方法颇有相似之处,并具一定的合理性。在现代管理方法中,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保证目标管理取得应有绩效的必要手段之一。因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范,订立一定的制度。所谓制度,是指一个系统为实现系统目标,要求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具有着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和准则,这是贯彻管理决策的保障,也是实现管理目的的根本。王熙凤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是事有专管,人有专责,职责分明,按责受检。这正是现代管理制度中的“岗位责任制”,贯彻此项制度的关键是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检查有依据,评价有标准,好坏有奖惩。这也是现代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一项制度,要提高管理功效,就必须高度重视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邓小平同志就曾多次强调这种制度的重要性,1975年时曾指出:“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④”邓小平在分析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时又指出:“我们的党政机构以及各种企业、事业领导机构中,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缺少对于每个机关乃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以至事无大小,往往无章可寻------”⑤宁府的混乱现象不也有如此之原因吗?王熙凤不仅实行了任务大小,各有人管,职责多少,均有人负,而且还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个人、不同时期的不同的具体目标和岗位责任,提出约束的条例和要求,这些制度的建立,必然为王熙凤的管理目的起到了保证作用。所以,制度建立以后,宁府上下,“俱各兢兢业业”,“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紊乱无头绪”,这种人人敬业,事事井然良好功效,应得力于岗位责任制的实施。王熙凤的理家不仅仅是只依自己的权势大搞所谓的“人治”,她具体运用的管理方法还是颇具不少合理性和科学性的。
王熙凤的第三项措施,是对任务有布置,有检查,并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在贯彻制度的同时做到,事必躬亲,严以律己,处罚严厉,铁面无私。首先,王熙凤不仅分班布事,分组定责,而且事必躬行,亲自检查,如,王兴媳妇来“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凤姐命人念了帖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发下”;之后又,“见荣国府四个执事人过来,都是支取东西领牌的,凤姐命他们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因指两件道:‘这个开错了,再算清了来领’,说着将帖子摔下来。在府内,不论是丧葬出殡的大事,还是繁杂琐碎的小事,都要亲自按帖一一核对,领牌交牌件件过目。其次,凤姐对布置的任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不论大事小事,都有一定的时刻”,“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只在午初二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自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她自己也“天天按时刻过来,点卯理事”,并且以身作则“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女眷来往,也不迎送。”再次,王熙凤能威重令行,更在于她贯彻制度,铁面无私,说到做到,不打折扣。对于一个睡迷迟到者,她质问道:“明儿他也来迟了,后儿我也来迟了,将来都没有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别人了,不如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命人“带出去打她二十板子”,“革她一月钱粮”。并警示其他人“明日有再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要有挨打的,只管误”。过去论者多以此谓凤姐之狠毒,处罚下人不讲情面,连打板子也要利上加利。诚然,凤姐性格有狠毒的一面,但不如此下决心惩治违纪者,那么,规章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立下的规矩不也成了一纸空文?这里充分显示了凤姐“杀伐决断”的魄力及行使管理职能的威力。
我们如果以现代管理理念审视王熙凤以上的管理方法,感到具有诸多合理因素,下面试做一些分析。第一,关于检查与监督评价制度。这也是现代目标管理的手段之一,一项有效的管理,只有布置,而无检查评价,计划决策再正确也是一句空话。而王熙凤的检查落实,则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个人、不同时间及不同任务,提出评价标准和具体要求。不符合此标准要求的,立即矫正错误、纠正偏差,做到检查有针对,落实有实效。这样,通过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之中,才会使决策实现得到有效保证。
第二,强调时间观念。这也是现代管理学中非常重视的问题,很多人对此都有所论述。鲁迅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⑥ 美国德鲁克曾在《有效的管理者》一文中说:“时间是一种最易腐蚀的物资,根本无法贮存。昨天的时间过去了,永远不在回来。所以,时间永远是最短缺的。”“有效管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于他们能够珍惜时间。”这些足以唤起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了,所以德鲁克认为“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王熙凤的时间管理,更注重“按时”、“守时”,这既表现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也体现了办事要求高效率,不能拖拖拉拉的严厉风格。不论任何管理,时间观念是个重要要素。第三,领导者的作用。这在现代管理中,它起着管理成败的决定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好的管理者十分重视自身行为的示范性和教育性,因为,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在于正人,但要想正人,必须先要正己,正己与正人在实现管理目标上是高度统一的。王熙凤亲临现场指挥,“不畏勤劳”、“按时点卯”,严以律己,身先士卒,必然会造成一种示范性和影响力,得到群众的信服,使之愿意听从指挥,这样就有了指导工作的良好环境,她的指挥也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现在有“领导就是服务”的口号,王熙凤在协理宁府中事必躬亲,定时守则,有着管理者的高度责任。这也是她协理宁国府成功原因之一吧。第四,贯彻制度,铁面无私。这也是现代管理中一项有效的原则,制定的法规制度,既然具备了合理性、可行性,那么,就必须按制度赏罚分明,公正无私,这才会使管理奏效。有了法规,如果束之高阁,并不执行,法再多也等于无法。作为管理者,要坚决按法规办事,以“法治”取代“人治”。不能以言代法,以权乱法,以情枉法,做到执法必严。王熙凤前面既已制定了“一例清白处治”的规则,又有“卯时二刻我来点卯”的制度,对违纪者必须给以制裁,做到有法必依。不然,以情枉法,谁还服管。所以,王熙凤并非大搞“人治”,而是“以法治人”威重才能令行,否则只能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后患无穷。由此看来,王熙凤的理家还是颇具合理性的。
三项措施实施后,于是宁国府中人,“才知道凤姐利害”,“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宁国府很快便由乱到治,事实证明,凤姐“整治”得很有成效。这个情节不仅显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多样性,而且更展示了凤姐的管理才能,她的理家有“改变现状”的方略,治家有“杀伐决断”的魄力,管家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使我们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审视其管理过程,也有很多合理之处,会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和借鉴。
注释:
①(法)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页。
②《管理理论入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6页。
③(美国)约瑟夫* 梅西:《管理学概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④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0页,28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⑥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版,1958年,第78页。
耿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