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山村教育一路奉献一路歌 德育论文(九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10-5编辑:互联网

 (抚松县西岗小学教师杨丽事迹)

我的家在长白山腹地的松江河镇,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我,就深深的感受到山村孩子读书、求学的艰难,所以在我中专一毕业,就义无返顾的回到抚松县最偏远的西岗学区执教。闭塞宁静的大山深处,简陋的教学条件、清苦的生活环境、纯真质朴的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也正是这十二年的一如既往,让我和山区教育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

2000年8月,中心校领导分配我到人称犄角旮旯的西岗乡江沿村小任教。这个村子的交通极为不畅,从乡里通往村里的是一条泥泞山路,而通往外界的另一条山路是要先摆小船过江,然后步行20多里地才能到达的松江河镇。已经是2000年了,可是村民们的日常运输仍旧靠的是肩挑背扛,孤零零的学校就建在江边的沙岗上。简陋的教室里没有吊棚,墙壁是粗糙的毛茬砖,取暖用的是废弃的铁皮油桶,所住的宿舍就是在教室的另一端支上一盘大炕,条件的艰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刚刚20岁的我就一个人在这里住下了,因为村子里的人口不多,家与家之间的距离相隔很远,学校离居民的房子尤其更远。晚上湍急的江水就像一只愤怒的怪兽不停的嚎叫着,每天只要天色一暗,我赶紧就把整个身子蜷缩在被子里,一动也不敢动直到天亮。清晨当我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时,就忘却了昨夜孤零零的自己在一溜大房子里孤独、害怕的恐惧,看到孩子们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我找到了快乐、幸福。

在担任二年级班主任的时侯,班里转来一名叫于忠水的学生,家住在与江沿村隔江相望的西江村。每天上学他都要趟过一条江,爬一座被人称“阎王鼻子”的山崖,道路极其坎坷。他经常穿着一件很大的外套,一条吊腿的裤子,光着脚穿着一双打满了补丁的布鞋来上学。在春天跑桃花水时,经常是湿着布鞋,嘴唇冻的泛紫,抖着弱小的身躯来上课。我不禁怜惜地问:“怎么鞋又湿了?你怎么不穿靴子呢?冻坏了怎么办?” “老师,我…..”孩子红着眼圈低下了头,我看到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给他换上了我的鞋子,让他先上课去了。下班后,我打听了好几家,才找到一个比较熟悉他家情况的老乡。老乡告诉我,于忠水家里共有三个孩子,他是最小的,家庭十分困难,而且他们村子的学校因为撤点并校合并到了松江河镇,要想上那里上学就必须得住在学校,家庭的经济条件根本就负担不起。他的爸爸转而把眼光投向了隔江的西岗学区的江沿村小,经过和学校领导的商量,于忠水终于有学上了。听到这些我的鼻子一酸,落下了眼泪,多可怜的孩子啊!回家后我立刻给他买了一双靴子,找来一些衣服送给他,而且我的宿舍里总是备好了一双他随时可替换的干鞋。偶然间的一次,我看到他在教室里一边看书一边干噎着馒头,看到他难以下咽的模样,我的喉间似乎针扎一般,从这天起我把他带到了我的饭桌旁。刚开始的时候,他低着头只顾啃他的馒头,我一边给他夹菜,一边激励他做一个大大方方的男子汉!吃完饭后再帮他洗脏兮兮的头,替他缝补撕裂的衣裤,和他谈心,给他讲人生的价值是在于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没想到他暗暗记住了我的话,班级的累活、脏活他都包了,并且还经常主动去帮低年级的学生擦玻璃、生炉子。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差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每天利用午间休息的时间给他辅导课业,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小升初考试时,他的平均成绩已经提高到了八十多分。爱的种子深深的埋在了他的心里,后来他上了抚松县职业中专,在2007年年末,他看到江面上漂下一个人,顾不上脱去棉衣,就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江里救出了落水者。为此抚松《参乡》杂志还做了特别的报道。从这件事使我坚信:教育不仅是教孩子知识,只要我们的爱心到位,细心到位,责任到位,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教育就会有成果。 

2004年春节刚过,因为工作需要,学校领导把我调到离家更远的青岭小学工作。天公不做美,从26日就下起了大雪,整整两天的大雪,足有半米多深。火车、汽车全都停运了,家住松江河镇的我,此刻要想28日按时到岗就必须得徒步走近40里的山路,才能到青岭村。父母极力劝阻我等雪化一化通了车再走。我执拗地说:“学校里一共就这么几个老师,我一个人不去,学生的课业就会耽误!”到江沿村没有公路,狭窄的山路在大雪中早没有个道影子了,只能选准一个大体方向,艰难地向前挪动。雪没过大腿,一脚踩不到底,走一步滑半步。不一会儿就汗水淋漓。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外面结成了霜,鞋湿透了又冻成冰坨,一阵风吹过,冻得我浑身发抖。要是一不小心踩到石头缝里,整个人会陷下去半截,就这样连滚带爬,十六七里的山路,足足走了5个小时,才来到江沿村。出来倒水的卢大娘直勾勾地看着我老半天,说:“这不是杨老师吗?你怎么来的?这么大的雪,连牛都走不动,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走来的呀!还是快在我家住下吧!”“大娘,我今天必须到青岭,不然会耽误学生明天上课的。”我谢绝了大娘的热心挽留。接着往青岭村的方向走。原始森林在阴霾的雪天里能见度很低,风夹着雪抽在脸上就像刀割一般。冻得僵硬的外衣和帖在肉皮上的内衣使我每走一步都扯着肉疼,就这样,我沿着早已废弃的小火车道的路影走呀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森林里的风声好象夹杂着困兽的哀鸣,听了让人心里直发颤。这时我是又累又饿又害怕,心里不断的埋怨自己当初怎么没听父母的话,并且林中越来越黑,我却不知道已经走到什么地方了,心里的恐惧越来越强,恐惧早已使我泪流满面。就在我的精神濒临崩溃的时候,突然听到在远处有人喊我的名字。原来是父母打电话询问青岭学校的老师是否看到我,老师们一听吓坏了,连忙组织人沿着可能走的路线迎我,晚上七点左右,在村边的林子里终于找到了我。此时,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是为一路的惊心忐忑还是为走出迷失的喜悦,我自己也说不清楚。踏着同事们趟出的足迹,听着同事们的说笑声,不知不觉一座山村便在眼前。一路的惊吓早已不见踪影,一颗年轻的心又开始憧憬着新学期的开始。

青岭学校里没有宿舍,校长把我安顿在村民彭大娘家。这次,我接的还是一年级,班级里有两名南天门的学生,每天来回要走10多里路,家长早送晚接的,时常有迟到或者不到校的现象。在春天化冻的时节里,两个孩子经常是湿着棉裤腿和鞋在班级里上课。感冒或拉肚子病时常犯。能避免耽误上课的最好办法就是住在青岭,可是我还是借住在别人家,已经添了不少的麻烦,怎么和大娘开口说呢?犹豫中每每想到孩子们可怜的样子,我都无法安睡,最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和大娘商量:能不能让两个南天门的孩子和我同住?好心的大娘同意了。就这样,两个孩子和我搬到了一起。两个孩子中有一个叫安丽的,只有六岁,只要一着凉就会大小便失禁,我就一面注意不让孩子受凉,一面每天忍着刺鼻的气味给孩子洗内衣内裤。为了让孩子有家的感觉,每天我都尽可能为孩子们做可口的饭菜。初春,山村里进不来车,生活用品奇缺。我就回松江河从家里拿,途中得经过一座就连胆小些的当地人都得爬着过的吊桥。桥面离江水只有两三米高,浑浊的江水奔涌而下,在桥上,就感觉长长的吊桥顷刻间就要被激涌的江水冲翻,半闭着眼睛颤颤巍巍的爬了过去。当看着两个孩子大口大口地吃着我背回来的饭菜,我心想:要是孩子的妈妈在这儿,该是多么温馨的一家啊!

    2005年,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村子里找不到代课教师,产假还没修完就抱着两个多月的孩子去上班。为了方便送奶,就把孩子托付给学校附近的大娘家,但孩子不适应常常哭闹个不停,大娘心疼孩子,怕哭坏了,就常把孩子送到学校,可这样一来,就会打断我正常的教学。为了能安心的教学,我又请同事帮助找了离学校远一些的一位大嫂家,这样孩子再哭闹,也不可能跑老远的一次一次的送来了。因为教师人员的调整,这学期我教的是学前班,班上有6名暖水屯的学生,中午得带饭在学校吃,看着这6个孩子中午每人捧着一个饭缸子,吃着凉饭,而且桌子上地上满是饭粒,并且也不知道吃没吃饱,很快就跑到操场去玩去了。看到这种场景我就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每天中午就这样吃着凉饭,而且可能还吃不饱,做为一个妈妈,心里该有都难受呀!第二天开始,每天中午我除了为自己的儿子做饭外,还要照顾6个孩子吃饭。为了不至于出现差错,我每天都用心记下每个孩子带的是什么饭。学校没有大锅,有时要熘三四锅。经常是刚喂完儿子,自己还没来得及吃一口,上课的铃声就响起来了。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钻研教学,我狠了狠心,决定给还不到八个月的儿子断了奶,送到婆婆那去。起初丈夫和婆婆觉得孩子太小,都不同意我的想法,但是他们耐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只好同意。送孩子那天,儿子似乎明白了什么,赖在怀里,就是放不下。火车就要来了,一狠心,把儿子硬塞给了婆婆,头也不回地奔向车站。听到身后儿子撕心列肺的哭声,我的心都碎了。在车站等车时,邻居告诉我:“你可真够心狠的,你儿子在家那个哭啊,整栋楼都能听到”。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有多少次我在心里默默念叨:儿子,妈妈对不起你!等你再大一大我就把你带到身边,一定加倍的爱你补偿你。

2009年的夏天,我意外的查出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当化验结果出来时就如同惊天霹雳,我的精神瞬间被击溃了,无数患病者的模样在我脑海中浮现,我流着泪想象着自己未来病情严重的情况,一向健康不怕苦的我彻底被击倒了,第一次请了病假。当孩子们得知我患病的事情后,孩子们纷纷给我写来信,其中有一个小杰的孩子是这样写的:我最亲爱的老师,你的病怎么样了,严不严重,我让我爸爸给你问个药方一定能治好你的病的,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想你了。还有的同学这样写:老师听说你要请假治病,那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妈妈说要是你不教我,就要给我转学。已经毕业的安丽得知后,给写来一封信……我是哭着读完了所有的信。我的丈夫在一旁说:“这么大的人了,看几封信就掉眼泪,跟个孩子似的。”这哪里是眼泪,分明是孩子火热的爱。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在感动中,我毅然放弃了校领导给我特批的回家养病的机会,因为我想趁着我的病情还不是很严重,再努力的干上几年,再为这些山区的孩子求学之路献上一把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偏远的村小工作的确要经历很多别人想不到的艰苦,而且每个教师都要承担着一个班级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的确很累,不是一点抱怨都没有,因为我也向往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也期盼自己的儿子成长在与碰碰车、旱冰鞋、风筝相伴的县城里。但我知道这不但是我,也更是所有山里孩子的向往,一个人的付出可能换来很多人梦想的实现,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山区教育工作者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的美好希望。由于我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非常突出,工作态度和热情得到了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一致认可。多年来荣获了许多各级各类的荣誉,现如今我又被调到中心小学工作,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课堂改革的新理念如一缕春风给乡村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我一边积极的学习“生本教育”、“‘小班化’教学”理论,同时我根据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小的实际情况,因为在我们这里一个班级只有几个学生,孩子们几乎所有的自然和学习情况,我都能及时、全面的掌握,我再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找到最适合他的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了如指掌,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难易程度的不同,让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得到培养和发展。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程度后,我又开始尝试进行“兵教兵”、“先学后教”、“自主、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在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后,这些学习方法的确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不仅兴趣浓了、学习主动性更强了。

有人说我爱学生着魔了,可我觉得我与学生的爱是相互给予的,是他们给我了在山村教育的快乐,给了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将来我可能做不成乡村教育专家,但我可以做一个乡村教育的固守者,我将继续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教师的职责,用高尚的师德谱写出一曲更亮丽的山歌,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去改变每一个孩子,为乡村的教育事业奉献一生而无怨无悔。

 

郑旭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