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的悲哀
--读《呐喊.彷徨》有感
姜家镇初级中学 七(6)班 汪 倩 指导老师:洪金标
日暮时分,看着夕阳一点一点没入青山,明媚的阳光随即一点一点消失。当光明陷入黑暗,黑暗便笼罩了光明。我翻过手中《呐喊彷徨》的最后一页,耳畔却依然回荡着那声“阿毛,阿毛……”那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呼唤。可任凭她哭喊、叫闹,却依然换不回孩子的重生。于是,她收起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哀,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人讲述她的孩子是如何被狼衔去的。是为了悼念孩子的离去吗?也许这确实是她的初衷,可在遭受他人的许多白眼之后,她的初衷已不再。到了最后,孩子的离世竟成了她博取他人眼泪与同情的工具。
这是多么可悲!
再生动的故事听多了也会烦,再伤心的经历讲多了也会腻。从开始到最后,人们对此的反应不断改变。从一开始的一同悲伤和对她失去孩子的怜悯;到后来些许的不耐烦和敷衍;到了最后,终还是演变成了鄙薄和厌烦。人们讨厌她、唾弃她,最终--抛弃了她。
这是多么可悲!
她固然可悲,可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略她的错误。其实这个故事本就不该告诉别人,因为它对别人而言仅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而已。而她不仅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所有人,还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讲述。可到了最后呢,其他人的反应怎样?还不是对她的话、她的故事厌烦到头痛。也许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厌烦和唾弃。
想到这儿,我忽然想起前段时间一个很热门的网络名词--国际祥林嫂。说的是在老挝出席亚欧首脑会议的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彦逢人就谈钓鱼岛,于是他被媒体称之为“国际祥林嫂”。想来真是可笑,钓鱼岛本就是中国的领土,怎么好像变成了中国抢他们日本的领土了?明明事实就是日本把钓鱼岛国有化,对外宣称钓鱼岛是他们日本的领土,可他却歪曲事实,混淆视听。看看他的下场吧!在中国,中国人民鄙视他,厌恶他;在日本,日本人民也讨厌他,抛弃了他。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叼了去,也确实有值得人们同情之处,可是野田佳彦歪曲事实的做法只会换来世界人民对他的唾弃。
其实在生活中,也不乏像祥林嫂这样的人,像那些在街头装作残疾人乞讨,实则四肢健全的人,不也是利用他人的同情心来骗取钱财,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吗?但和祥林嫂不同的是,祥林嫂的悲剧是确实发生过的。可他们呢,四肢健全却懒于自食其力,而是装可怜博取同情,这种精神残疾的人在社会上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无论是祥林嫂那样一遍一遍讲自己悲惨故事的人还是街头装作残疾人骗取钱财的人,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得学会更加理智,学会分辨和适当应对,用自己的不幸博取他人同情的做法本身就是愚不可及的,那么我们又何必让愚蠢继续下去呢?
记住,不要企图用自己的不幸博取他人的同情,不幸的原本作用就是要让惨遭不幸者学会如何坚强下去,而不是变成拿来博取他人不幸的工具。
别让自己--重复祥林嫂的悲哀。
(此文曾获县级二等奖)
洪金标